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

當孫策等人來到林中深處時,忽然看到一隻大鹿從林中是竄了出來。還沒等孫策他們拉弓射箭時,那隻大鹿就奮力地朝山上逃去。

而此時的孫策一見有獵物出現後,頓時是大喜地就追了上去。由於他騎的是一匹精駿寶馬,所以很快就與程普他們是拉開了距離。

那隻大鹿在逃進了樹林中後,便很快就消失了蹤影。而就在孫策入林追尋之時,忽然林中閃現出了三道人影,並且在這三人的手中還拿着長槍和弓箭。

當孫策詢問他們是什麼人時,那三人卻說是韓當的軍士,特來這林中射鹿的。孫策不疑有他,正準備繼續前行時,忽然三人是張弓舉槍就朝他衝了過來。

而此時的孫策在感應到有殺氣朝他逼來時,他是迅速地就抽出了他的寶劍來。而這時候兩名長槍手的攻勢已經逼近了孫策的後背,就在兩人剛要刺殺孫策之時,孫策一招“回頭望月”就擋住了他們的攻勢。可惜由於孫策用力過猛,他手中的寶劍在擋住長槍的同時,劍刃也被長槍給震斷,手裡就只剩下了一截劍柄來。

而就在這危急關頭之時,忽聽一聲弓響,一支鵰翎箭正中孫策的面頰。而孫策忍着痛在拔出了那支鵰翎箭後,也取弓是回射了過去,並當場將那名放箭的人是射倒在了地上。

看着自己的同伴倒地後,剩下的兩人是舉起手中的長槍就朝孫策刺來。此時的孫策手裡已經沒有了兵器,只能用那把弓來阻擋着兩人的進攻。同時他也緊拍馬匹想要衝出林外去,可惜剩下來的兩名刺客對他是死纏不放,並且還往孫策的身上是一陣的亂搠,使得孫策是連中了好幾槍,就連他的馬匹也同樣受傷不輕。

眼看着孫策就要命喪刺客之手時,程普與一衆扈從們是及時趕到,並手起刀落就將兩名刺客是斬殺在了當場。此時的孫策是滿面流血受傷嚴重,當程普用刀割下自己的戰袍後,是立即裹住孫策的傷口,並將他是救回了府邸。

當請來的大夫幫孫策止住了流血後,是大搖其頭地說道:“孫將軍中了箭毒,並且毒性已深入骨髓,恕老夫醫學淺薄,無能爲力了。”

聽到大夫的話後,房間裡的衆臣們忍不住是放聲痛哭了起來。而孫策在中箭後,創痛甚劇。自知不久於人世,便請來了張紘等人託以後事。只見他對張紘等人說道:“中原正在大亂之中,憑我們吳、越的兵衆,三江的險固,足以觀其虎鬥成敗。你們好好輔佐我二弟!千萬不可攻到北方去,那劉贇不死我江東軍決不北伐。”

其實張紘等人屬意的則是孫策的三弟孫翊來繼承主公之位,但孫策卻叫來了孫權,並親自給他配上了印綬,說道:“率領江東兵衆,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當孫策在說完這番話時,孫權是大哭地跪在了地上並接過了那印綬。

此時的孫策又擡起頭來望向了他的母親,說道:“請母親時常叮囑二弟,父兄的舊人切勿輕怠。內事不決可問張紘、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可惜公瑾不在此地,我不能當面囑咐他了,希望他能盡心輔佐我二弟。”說罷孫策是氣喘不止,並在當夜因傷勢過重而去世,享年二十六歲。孫權悲泣不止,張紘勸說孫權,扶起孫權巡視軍隊,並把孫權繼立的消息上表漢室,傳達下屬。

當孫策去世的消息傳到夏口時,周瑜忍不住是吐出了一口鮮血出來。當他連夜趕回建業後,是長跪在孫策的靈前痛哭不已。

隨着孫策遇刺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大漢時,劉贇忍不住就嘆息道:“去了一個孫策,卻來了一個孫仲謀,文臺兄,你還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此刻坐在一旁的郭嘉有些好奇地問道:“主公,這孫仲謀難道比那孫策更厲害嗎?”

“奉孝啊,說起兩軍對陣來孫權不如那孫策,但要說舉賢任能、治理江東的話那孫策就不如孫權了。孫權此子聰明仁智,乃雄略之主也。來人,命陳琳寫一篇祭文送去江東,同時孫權送來的奏摺本王準了,就讓他繼承父兄的官職及爵位吧。”

“主公,現在孫策已死,而孫權的威望還不足以超越他的父兄,不如咱們派一些人手去江東,讓江東是更加地混亂起來,而我們也可以趁亂佔了那廣陵和江都。”

“文和,現在還不是咱們進入江東的最好時機。而且你也千萬別小覷了那孫權,江東肯定會有叛亂,但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孫權給鎮壓下來的,到時孫權的威望絕不亞於他的父兄。”

果然正如劉贇所說的那樣,孫權剛一掌握大權,廬江太守李術就公然反叛,更有宗室弟子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了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萬山越也伺機作亂,頓時整個江東局勢是動盪不安。

而此時的孫權以張紘爲長史,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先率軍消滅了李術,得其部衆三萬餘人;阻止宗室動亂;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餘。孫權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嚴畯、步騭、陸遜等人被其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也逐步穩定了江南局勢。

而就在孫策遇刺江東發生叛亂之時,劉表抓住機會命黃祖率五萬水軍前去收復夏口和沙羨。可惜黃祖在夏口遇到了文武雙全的虞翻,在損兵折將後,是無功而返。

同時江東還出現了一位名將那就是賀齊,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在這次的山越叛亂中他可是立了大功,不僅斬殺掉數千叛匪,而且還收編了上萬餘人的山越兵,因此他和虞翻被孫權稱之爲了最得力的雙子星,並且也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當孫權在平定了江東的內亂後,也開始大封羣臣,周瑜、程普、韓當、黃蓋等舊將依然得到了孫權的重用。當夜幕降臨之時,程普悄然來到了周瑜的府上,並痛哭流涕地說道:“大都督,都是我的錯,沒有保護好主公,才讓主公受到了刺客的襲擊,末將甘願以死謝罪。”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