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

當劉贇在得知了另外一位年輕人叫做陳羣陳長文時,他頓時就知道此人是誰了。陳羣,字長文,潁川郡許昌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同時他還是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

陳羣出身名門,早年被劉備闢爲豫州別駕。曹操入主徐州時,被闢爲司空西曹掾屬,後轉任參丞相軍事。曹操封魏公時,任魏國的御史中丞。後拜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後,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曹丕駕崩後,陳羣受詔輔政。曹睿即位,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諡號“靖“。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廟庭。

陳羣歷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爲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當劉贇一想到這裡,眼裡也是一片熾熱,這可是治理國家的大才啊,其智慧絕不亞於那荀彧與荀攸。要不是他一直被郭嘉和荀彧、程昱壓着,說不定早就被曹操給重用了。

此時的劉贇熱情地請兩人坐下後,就說道:“我來此地正是尋你們而來,奉孝、長文兄可願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郭嘉和陳羣萬萬沒想到劉贇說話竟然會這麼直接,當兩人在互相看了一眼後,郭嘉頓時是歉意地說道:“子安兄,小弟還尚年幼,哪敢誤了兄長的大事,不如等我在書院裡多學幾年,再出來尋你可好?”

當劉贇又把目光看向陳羣時,陳羣苦笑了一聲,說道:“子安賢弟,我也要回去詢問過家人後,才能答覆你啊,不如你在這潁川多停留幾日,讓我等也領略一番賢弟的風采如何?”

聽完了兩人的答覆後,劉贇笑了笑便說道:“我在濟南城裡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不可能在這裡耽擱太久。對了奉孝,怎麼沒有看到志才兄?”

聽到劉贇的詢問,郭嘉和陳羣心裡不由得都微微驚了一下,他們不知道劉贇是從哪裡聽到了戲志才的名聲來。只見郭嘉搖了搖頭,就說道:“志才兄這幾日回老家去了,並不在這裡,如果子安兄要尋他的話,可以去他家裡一趟,我保證他會在家中掃榻以待兄長的。”

此時的劉贇終於露出了一絲失望的表情出來,不過他在幹掉了杯中酒後,又說道:“一會兒我便迴轉青州,如果兩位賢才願來我青州,我必掃榻相迎二位的到來。”說着劉贇就站起了身來。

不過當他在出門之時,又轉過來身來說道:“長文兄,回去告訴你的家人,明年將有天災降臨,讓你的家人們早作準備吧。還有後年太平道叛亂,二位兄臺可要多多保重纔是。”說完這番話後,劉贇與他的隨從們是揚長而去。

只留下了郭嘉與陳羣是面面相覷,過了好一會兒,郭嘉才醒悟了過來說道:“長文兄,剛纔那劉子安所說的話能信幾成?”

此時的陳羣依然是苦着臉說道:“這位子安賢弟說起話來還真是天馬行空讓人無法猜測啊,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這就回家與家人商議去。奉孝,你也要早作打算纔是,我相信那位劉子安一定會再來尋我們的,到時候就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了。”

“是啊,這位劉子安還真是讓人琢磨不透,不過一旦讓他成事後,必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來的,不信咱們就走着瞧吧。對了長文兄,志才那裡要不要通知他一聲,就說東鄉候已經知道他的大名了。”

聽到郭嘉的話後,陳羣是暗歎了一聲,道:“這位劉子安還真會找事啊,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得知了我們的消息,所以才特地跑來尋我們。我看這件事情還是告知志才兄爲好,至於他會怎麼想就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事情了。”

而就在郭嘉與陳羣也離開“飛鴻居”的時候,劉贇已經問清了徐庶家的住址,並帶着隨從們就朝徐庶的家趕去。當他們來到徐庶的家門口時,就看見有一年輕人正在院子裡練劍。

這時的劉贇並沒有急着去敲門,而是靜靜地站在門外看着這位年輕人所使出來的劍法。劉贇可是知道徐庶在少年時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惡如仇、扶危濟困的武林俠士,矢志要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俠。爲了實現這一宏願,自幼就拜師學藝,苦練武功,結交同道俠友,探討切磋各個流派的武技。待學有所成之後,便遊歷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濟困的俠行善舉,因此徐庶很快就成爲了一名遠近聞名的少年俠士。

而且再過幾年他就會替友殺人並逃往荊州,從此棄武學文,終成一代名士。就在劉贇想着徐庶的經歷時,那年輕人也終於放下了手中的寶劍,並來到劉贇的身旁說道:“不知兄臺從哪裡來,爲何站在我家門口卻遲遲不入呢?”

此時的劉贇拱了拱手,便說道:“青州劉贇劉子安特來拜會元直兄,還請元直兄不吝賜教。”

“什麼,你就是東鄉候劉贇劉子安,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了。快快請進,我這就燒水泡茶來。”說着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就將劉贇一行是請進了院子裡。

當徐庶再換過了一身衣服後,便與一名老婦人走了出來,說道:“子安兄,這是庶的家母,她聞劉兄來到我家,所以特來拜見東鄉候您。”

當劉贇一聽到眼前這位老婦人是徐庶的母親時,頓時是肅然起敬地拱手道:“老人家太客氣了,晚輩可是當不起啊,要說拜見的話,也是晚輩來拜見老夫人才是。”

劉贇可是非常敬佩這位老夫人的,當徐老夫人聽說徐庶爲了她的安全竟然棄了劉皇叔後,便立刻是自縊而亡。從這一點就看出了老夫人是非常忠心於大漢朝的,所以也導致了徐庶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並從此是一言不發。

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
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