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

就在青州軍們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劉贇也來到了張寧的大帳裡,並對她拿出來的那些錢財表示了感謝。而張寧卻很淡定地說道:“這些錢財本就是搶來的,我留在身邊也不能心安。既然侯爺願意拿出這些錢財來幫助那些百姓們,我也就當是替死去的父親做一件好事吧。對了,我還沒有感謝東鄉候幫我父親躲過了一劫,否則我父親的遺體肯定會被別人給糟踐的。”

“寧兒,不用這麼客氣,現在咱們可是一家人,你也別在叫我東鄉候了,直接叫我一聲子安就好。而且我也曾答應過你父親會照顧好你一輩子的,所以我也希望你能儘快地融入到我們這個家庭中來。對了寧兒,我曾聽你父親說過你的醫術不錯,正好我在北海郡也開了一所書院,而且書院裡也有醫學這一科目,不知寧兒有沒有興趣去聽一聽呢?對了,教醫學的那位老師可是一代杏林高手,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張機張仲景這個人,他可是被人稱之爲了醫聖。”

當張寧在聽到劉贇的話後,頓時臉上就出現了一絲喜色地說道:“我當然聽說過仲景先生的大名,如果真能得到仲景先生指點,那也是寧兒的榮幸。可惜我那位元化師叔不在這裡,否則他也一定有興趣去你那書院裡看看的。”

“寧兒,你所說的元化師叔該不會就是那位妙手神醫華佗華元化吧,那你可知道他現在在哪裡嗎?如果有機會見到他,我一定會邀請他來青州的,到時候有他和仲景先生在書院裡坐鎮,就能教出更多的學生來了。而等到這些學生們學業有成後,我再在青州開一家大型的醫院,這樣我治下的百姓們就有地方看病了。而且那些學生們也有了用武之地,豈不就能幫助到更多的百姓們了嗎?哈哈哈。

對了寧兒,我還有一種想法就是;成立一家女子醫院,專爲那些婦女們看病,而你就是這家女子醫院的院長,你看怎麼樣?”

劉贇可是知道在這個社會裡有男女授受不親的說法,很多得了婦科病的女人都不好意思找郎中來看病,最多也就把把脈開一些中藥吃就完了。甚至有些世家門閥還用懸絲診脈來診治病情,這簡直就是在草菅人命啊。劉贇從不相信憑一根絲線就能查出病情來,畢竟像華佗、扁鵲、孫思邈這樣的名醫是少之又少,因此他纔打算開一家專門爲女人看病的醫院來。

而張寧就是他找到的第一位女醫生,雖然他還不知道張寧的醫術究竟怎麼樣,但能讓張角都認同的醫者他劉贇就更沒有話說了。畢竟張角也是一位大夫,而且華佗還是他的師弟,那張寧的醫術也一定差不了哪裡去的,所以當他在提出了這個建議後,張寧想了想便點頭說道:“好吧,我可以先去這家女子醫院看看,至於元化師叔現在在哪裡我也不知道,當初我也只是在廣宗縣城裡與他見過幾面,後來他去了哪裡我就不知道了。”

安頓好張寧的事情後,劉贇便與黃忠等人是趕回了濟南城。同時與他們隨行的還有數十萬的黃巾俘虜,不過在這些俘虜中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孺。還好劉贇在青州接收了不少的田地,而那些地主豪強們也大多葬身在了黃巾軍的刀下,所以劉贇將這些無主之田全都收爲了官田,並逐一發送到了難民的手裡。

同時劉贇還對這些田地實施了兩年的免稅政策,就算到了第三年也只收兩成的賦稅,這也算是全州郡裡最低的賦稅了。這可把那些老百姓們給樂得不行,甚至有些百姓的家裡還供起了劉贇的長生牌位來,就像當初他們信奉太平教一樣,把劉贇也當成了他們家中的恩人。

而就在劉贇回到濟南城後不久,果然有朝廷的聖旨到。當一名太監在宣讀了漢靈帝的聖旨後,整個濟南王府頓時就響起了陣陣的歡呼聲來。

原來聖旨中提到的濟南王劉康已被朝廷任命爲了青州刺史,同時立了大功的東鄉侯劉贇也被任命爲了四品鷹揚中郎將及東萊亭侯,這可把劉贇與他父親是樂得不行。看來漢靈帝對他們父子還真不錯,竟然賜封了他們如此高的官爵。

就在劉康父子高喊着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時,那名太監又來到了劉贇的面前,說道:“侯爺,皇上在聖旨中還提到讓你進京面聖,並且陛下還在雒陽城裡給你賜封了一套宅子,就等着侯爺你搬進去住了,哈哈哈。”

聽到這名太監的話後,劉贇連忙塞了幾錠金子給他道:“公公一路辛苦了,這點小意思就當是給公公的車馬費吧。對了公公,還未請教你的大名?”

“侯爺折煞小人了,咱家叫宋輝,在張公公手下做事。這次來濟南城也是張公公親自吩咐小人來的,說是侯爺這次進京一定要小心那些黨人,他們會針對侯爺您搞一些事情出來的。”

“哦,你可曾打聽清楚是哪些人想搞事嗎?”

“具體的情況咱家也不清楚,好像是對您以下犯上來做文章吧,所以張公公讓侯爺您千萬要小心那些黨人,不過張公公也會在陛下面前力保侯爺您的。”

聽完了這番話後,劉贇心裡大致猜到了一些事情,看來那些黨人是想拿自己來立威啊,誰讓自己已站到了黨人的對立面,並且還差點壞了他們的好事。要不是皇甫嵩咬牙堅持了下來,說不定現在他們都還在牢籠裡關着呢,所以當他們在得知了劉贇曾威脅過皇甫嵩的事情後,立馬就羣情激憤地想搞些事情出來,並順便幫他們黨人平反。

說起來劉贇也挺冤枉的,其實他心裡也是挺同情那些黨人的,想那黨錮之禍已經經歷了兩代帝王,並且也把黨人們壓制的很慘,所以他內心並不反對解除黨禁。但皇甫嵩用私心來要挾漢靈帝這就讓他有些看不過去了,再怎麼說漢靈帝對他們一家人也是有恩的,而皇甫嵩做爲臣子竟然要挾漢靈帝解除黨禁,這就有些太過火了。

再加上皇甫嵩竟然還要屠殺俘虜,這就更惹惱了劉贇的暴脾氣,所以纔有了拔刀相向的事情出現。不過這以下犯上的罪名他也確實是落實了,就算漢靈帝想保他也得找出更好的理由出來才行,否則必會惹來更多人的非議的。

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
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