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

就在漢軍節節勝利之時,秦宓終於趕到了劍閣,並且也在軍營中見到了攝政王劉贇。而劉贇也早就知道了他的來意,同時也知道秦宓是一個了不起的學者和辨士。

而劉贇之所以會召見秦宓,一是他的身份代表了劉璋及整個西川世家門閥這個集團。二、也是想將計就計地麻痹梓潼城裡的守軍,讓他們以爲自己被說服,並不會攻打梓潼城。

當初劉贇在接到張鬆的書信時,就已經想出了攻破梓潼城的計策來,所以他見到秦宓以後,便客氣地說道:“子敕,我那位皇叔是否已答應了要重回漢室的懷抱,所以才特派你來當這個使者。不過你放心,我絕不會爲難皇叔和他的家人的,就連他的家產我也不會動分毫。”

秦宓沒想到劉贇一上來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根本沒聽他說一句話,就把劉璋定格爲了朝臣。此時的秦宓在定了定神後,便開口說道:“攝政王大人此言差矣,我家主公既是漢室宗親,同樣也是朝廷親封的益州牧,怎麼能輕易地回到朝堂上去呢,就算有陛下的聖旨,也得讓我家主公有個準備纔是。畢竟我家主公在西川呆了這麼多年,政權上的交接也是很繁瑣的。”

劉贇知道秦宓這是在故意拖延時間,於是他呵呵一笑,道:“既然皇叔想要捋清交接的事項,那我就給他時間去做準備吧。不過我朝廷的大軍得開進蜀郡去,同時我也會率軍前往成都,並親自向皇叔宣讀陛下給他的旨意。”

秦宓沒想到劉贇竟然是反將了他一軍,他不僅要帶軍入成都府,而且還要讓劉璋跪接朝廷的旨意。一旦劉璋反對劉贇入成都府,豈不就證明了他抗旨不遵的罪名了嗎?

此時的秦宓終於知道是自己小瞧了這位攝政王大人,要是再這樣交談下去,他豈不就成了西川的罪人。而且他還發現這位攝政王大人比他還能辯,並且還拿着朝廷的大義以及天子的詔書來與他對話,這讓他又如何升起辯論的才能來呢。

不行,不能在這樣下去了,現在主動權已被對方掌握,想要替主公拖延救援的時間,就得將漢軍拖在這裡才行。秦宓想到這裡,立馬又有了主意,並說道:“攝政王大人,你想帶兵入成都府不是不行,但你得給我們一些時間,讓我們去說服那些將軍和士卒,讓他們知道王爺你是帶着誠意入川的,這樣也能免去了西川的生靈塗炭。”

秦宓的這番話說的還真不錯,要不是劉贇提前接到了張鬆送來的密信,差點還真答應了秦宓的請求。不過劉贇也並沒有去爭辯什麼,他只是將秦宓和那幾名隨從是軟禁在了軍營裡,而放出去的風聲則是正在考慮秦宓所提出來的請求。

就在西川衆臣以爲劉贇真被秦宓說服的時候,劉贇卻派出了馬超爲先鋒,並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對梓潼城是發起了總攻。

這次劉贇並沒有做任何的留手,一上來就是五萬大軍同時攻向了梓潼城三門,只留了南門任由那些蜀軍逃走。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打了蜀軍一個措手不及。就算張翼再怎麼頑抗,但在勇武的漢軍面前也只能是無奈地敗下了陣來。

特別是當馬超在遇到高沛和楊懷時,他自己都忍不住是笑了起來說道:“二位將軍,咱們還真是有緣啊,剛在劍閣分手,沒想到又在梓潼城裡遇到。這次二位將軍還是隨我去見主公吧,否則可別怪我槍下無情。”

高沛和楊懷可是見識過馬超的神勇,他們自然知道不是馬超的對手,所以兩人在虛晃了一槍後,是奪路就朝後方逃去。而馬超一見兩人不給他面子,於是便大怒地就朝兩人是追了上去。

當追到兩人身後之時,馬超先是一槍刺死了高沛,接着又使出了他的暗器流星飛錘,是狠狠地砸在了楊懷的後背上,當場就將楊懷是砸下了馬來。

而就在楊懷倒地的一瞬間,馬超也已經來到了他的近前,並反手一槍就將楊懷是刺死在了地上。而這時候的蜀軍見高楊兩人都死在馬超的手裡後,是更加地沒有了士氣來。

當許褚和霍峻也衝進了梓潼城時,張翼卻早已帶着殘兵敗將是逃出了梓潼城,並朝綿陽縣逃去。當劉贇在拿下了梓潼城後,秦宓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劉贇的緩兵之計,對方根本就沒有給劉璋絲毫的緩和時間,一心就想要攻取整個西川。

當秦宓在得知了劉贇的意圖後,便向劉贇提出了告辭。而劉贇擺了擺手,就說道:“子敕,本王見你也是一位人才,不如就留在本王的身邊做事怎樣?我那位皇叔遲早會被我請回朝中去的,到時候這西川治下必會有你的一席之地,你意下如何?”

看着劉贇是真心想要重用他時,秦宓心裡也不由得有些猶豫了起來。說實話劉璋的懦弱確實讓他很失望,而劉贇則不同,不僅貴爲朝中的攝政王,而且其文韜武略也勝劉璋太多,這又怎能不讓秦宓是動心呢。最終在劉贇的一番盛情之下,秦宓終於是投靠了劉贇,並讓劉贇在奪取蜀郡時,又多了一分保障。

當劉贇準備進攻綿陽縣時,秦宓卻向他提議道:“王爺,綿陽縣只是一座小城,其守軍也只有一千人馬,就算那張伯恭帶着數千殘兵進了綿陽縣也絕不會是漢軍的對手的,所以咱們只需要圍住綿陽城,就能讓那張伯恭是插翅難飛。”

“嗯,子敕的計策不錯,那張翼也算得上是劉璋手下的人才,但願他能識時務並歸降於我。”

“王爺,只要能抓到那張翼,屬下定會說服他來投靠王爺你的。”

數日後,劉贇率領的數萬大軍就抵達了綿陽城下,依秦宓的計策,劉贇採取了圍三闕一的戰法。果然當綿陽城裡的蜀軍見劉贇給他們留出了一條活路後,便紛紛勸說張翼退守綿竹城。

綿竹城可是廣漢郡裡的一座大城,其守將更是西川武將中的第一人張任,在他的手下還有近兩萬的蜀軍,守住綿竹城絕對是綽綽有餘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章 釀酒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
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章 釀酒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