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

當賈詡在聽到劉贇的感嘆聲時,也不由得是笑了笑,說道:“主公,這些家族裡可有不少都是傳承了數百年的大家族,其底蘊豐厚一些也是應該的,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爲世家門閥的領袖。”

聽到賈詡的解釋,劉贇冷哼了一聲,道:“這羣蛀蟲死有餘辜,既然他們想顛覆本王的新政,那本王就送他們去地獄。現在天下已沒有了紛爭,本王也該回雒陽城重整朝綱、復我大漢之興。”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深秋,經過了近一年的時間,劉贇在擊敗最後一個對手曹操後,終於使整個大漢十三州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懷抱。

而此刻跟隨了劉贇南征北戰的文武大臣們,是紛紛上書請求漢獻帝劉協禪位於劉贇。而劉贇在經過了三請三辭後,這纔在劉協的退位讓賢后,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劉贇繼位之後,封自己爲了大德武皇帝,便將建安年改爲了中興年,而國號依然是大漢。中興元年(公元217年),劉贇在祭拜了劉家的列祖列宗後,是大赦天下、分封羣臣。

自己的母妃被賜封爲了貞昭皇太后,而他的父親劉康則被追諡爲了仁懷太皇帝。蔡琰被賜封爲了文昭皇后,而張寧、黃月英、甄宓則被賜封爲了貴妃娘娘。長子劉新被賜封爲了河間王,次子劉襄則被封爲了大漢儲君及雒陽王。而三子劉希則被賜封爲了濟南王,小女劉鶯則被封爲了常樂公主。

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及三省六部的變化不大,沮授、田豐、顧雍仍爲三公之首,而九卿則是滿寵、崔琰、董昭、賈詡、徐庶、劉曄、張昭、管寧和費禕。法衍因年紀太大,不得不辭去了刑部尚書及大鴻臚的職務,而改由徐庶徐元直接替了他的職務。

徐榮也辭去了大司農的職務,由費禕來接替。接下來的三四品官員也增加了不少,如程畿、蔣琬、劉巴、馬良、楊儀、陳震、郭攸之、吳懿、李恢、鄧芝、秦宓、法正、黃權、王累、閻象、石韜、陳矯、孟建、糜竺、陳宮等人。

而大漢十三州也改爲了十七州,漠州刺史陳宮調回京城任京兆尹,而秦宓接任了他的職務並且還被任命爲了執金吾。由於呂布不願回京城任職,所以劉贇只好賜封他爲漠州驃騎大將軍及護國公。而他的六名部將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也被賜封爲了亭侯及都護將軍等職務。

高麗州的刺史荀湛也被召回了京城,並被劉贇任命爲了太僕丞。而高麗州刺史一職由石韜接任,駐守在那裡的朱靈、袁渙二人同樣也是官升一級,並且還被賜封爲了縣侯爵位。

幽州刺史依然是田豫,不過守將則成了撫軍大將軍及常山亭侯趙雲趙子龍。同時蔣琬也被任命爲了翼州刺史,而張郃、高覽二將則被賜封爲了輔國將軍和鎮國將軍及翼州守將等職務。

青州刺史一職則交給了盧植之子盧毓,而守將則是鎮軍將軍及濟南亭侯高順高伯平。徐州刺史還是陳登,不過守將則成了前將軍及廣陵侯趙磐趙叔業。

幷州刺史一職任命給了孟建,而張燕、牽招同樣是官升一級,並且還被賜封爲了縣侯。至於司州刺史的任命則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武安國、徐盛、于禁同爲司州守將一職。

雍州刺史改爲馬良,而守將則是太原侯及左將軍郝昭郝伯道。涼州刺史依然是馬騰,而揚奉和劉巴也均冊封爲了涼州鄉侯的爵位。

益州刺史同樣還是董和,不過守將則成了馬超三兄弟及張任等人。交州刺史由程畿接任,而張嶷、蘇飛、士武則成了交州守將。同時劉贇還任命了蘇飛爲水軍都督,並統領整個南海艦隊。

夷州刺史由郭攸之擔任,而守將則是蔣欽、張翼和輔匡。蔣欽也被任命爲了東海艦隊的大都督,並負責整個夷州海域的安全。

荊州的刺史是龐統,同時也任命了徐晃、文聘爲荊州守將。至於江東的刺史由魯肅來擔任,而張繡、太史慈則被任命爲了江東守將。同時陸遜、呂蒙也被任命爲了江南艦隊的正副都督,並負責整個長江流域的防護與安全。

揚州刺史由國淵擔任,管亥、周倉、霍峻爲揚州守將,並賜鎮南、鎮北、鎮西將軍的職務及縣侯爵位。

豫州刺史由法正擔任,守將爲關羽關雲長及張飛張翼德。兗州刺史由徐榮擔任,守將則是藏霸和魏延。

童飛被賜封爲了車騎大將軍及鎮國公,而黃忠也被賜封爲了撫軍大將軍及衛國公。同時由張遼和他的狼騎軍來鎮守雒陽城,而張遼也被賜封爲了漢軍大都督及越國公。

劉贇雖然當上了皇帝,但他仍然給自己賜封爲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及大將軍一職。同時劉贇還賜封了賈詡爲趙國公,沮授爲輔國公、田豐爲鄭國公、顧雍爲陳國公、滿寵爲樑國公、郭嘉爲申國公、劉曄爲沛國公,崔琰爲定國公、魯肅爲燕國公、徐榮爲魯國公,一共十四位國公,皆爲國之棟樑支柱。

同時劉贇還大力發展漢朝海軍,周泰被賜封爲了九江亭侯及北海艦隊大都督,海軍駐地則是在渤海。而甘寧也被賜封爲了臨江亭侯及東海艦隊大都督,海軍駐地在東海朐縣。

當劉贇在封賞完羣臣後,也宣佈要在大漢十七州里建起數百所的學院來,這些學院可爲公有制和私塾制。同時還宣佈學院可從幼學、中學及高等學府延伸,每三年高等學府的學子們通過朝廷考覈後,最優秀的學子們可爲預備官員及朝廷的儲備人才。

現有的高等學府有雒陽城的太學院,潁川郡的潁川學院,北海國的北海書院及荊州的鹿門學院。不過劉贇已下旨,要在每一個州郡都建起一所高等學府來,凡是通過了中考的學子們,可按學習的成績報考自己理想的高等學府。

同時劉贇還下旨每三年的高等考覈共評出八位狀元,而這八門學科分別是文史科狀元、數理科狀元、法商科狀元及醫農科狀元,而狀元之後又分榜眼和探花爲三甲優等生。

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十二章 打臉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九章 屠神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
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十二章 打臉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九章 屠神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