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

看來他們兩人天生就是死對頭,總有一天會分出一個高下來的。不過現在的劉備只想在打敗曹操後,並快速地佔領整個荊州,到時候與孫劉兩家的聯盟再戰劉贇的漢軍。

當劉備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了諸葛亮後,諸葛亮輕搖着羽扇就說道:“圖謀益州之事本來就在我的計劃之中,沒曾想那劉子安棋高一着,先一步地掌控了益州,這也使得我們變的被動了起來。光靠一個荊州是無法擋住漢軍的鐵騎的,如果這次能活捉曹操,並奪取他的兗、豫、楊三州,倒也能與那劉贇一爭高下了。”

劉備一聽此話,頓時就來了精神地說道:“孔明,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那樣,那這天下我劉備也要爭一爭了,哈哈哈。”

就在劉備與孔明商量着如何奪取兗、豫、楊三州時,忽有侍衛來報說,東吳的周都督請孔明先生前去柴桑有要事相商。當諸葛亮急匆匆地趕到柴桑之時,就見周瑜是一臉苦澀地對他說道:“孔明先生,那蔡瑁和張允正在爲曹操苦練水軍,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話,他們的征討將會在今年的夏季進行,而到時候我江東軍也只能是背水一戰了。”

聽到周瑜的話後,諸葛亮頓時就明白了什麼。只見他皺了皺眉頭,就小聲地詢問道:“周都督,你是在擔心那蔡瑁和張允嗎?不過據我所知他們兩人的水戰也未必能勝過你啊。”

“孔明先生有所不知,據我們探馬打聽到的消息是;他們將數艘戰船是連成了一片,這樣在接戰的時候那些不適應水戰的曹軍們,也能如履平地般的與我們戰鬥了,這對我江東軍來說絕不是什麼好消息。”

聽周瑜這麼一說,諸葛亮也不由得是眉頭緊鎖了起來,這的確不是什麼好消息啊,真不知道是誰想出這麼一招高超的妙計來的。將戰船連成一片確實能做到如履平地般的感覺,難怪周瑜的臉色會這麼難看,他這是在擔心打不過曹操的水軍啊。一旦江東軍敗北,那他們孫劉兩家的聯盟也就徹底的破滅了。

此時就連諸葛亮也感到有些頭痛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諸葛亮突然問道:“大都督,這連船之計是何人所獻?”

聽到諸葛亮的問話,周瑜想了想便說道:“好像是一個叫司馬懿的年輕人向曹操所獻的此計,現在蔡瑁和張允正在水軍大營裡打造鐵索,一旦他們將戰船連成一片後,我軍也只有撤回陸上與他們打一場地面戰了。”

“司馬懿嗎?我好像在哪裡聽到過這個名字。對了,他應該就是那司馬防的次子,司馬防曾任過雒陽令、京兆尹,現在在曹操的手下任騎都尉。他一共生有八個兒子,分別叫做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人們都稱這八子爲‘司馬八達’。而司馬懿也是八子中最博學多才的一個人,所以大家都稱他爲‘冢虎’。”

聽諸葛亮這麼一解釋,周瑜也想起有這麼一個人來,畢竟司馬家族也算得上是名門望族,從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算起,到他的曾祖父司馬量、祖父司馬雋以及他父親司馬防全都是朝廷裡的高官,所以司馬家族在朝堂上也很有些地位和名氣。

此刻當兩人在明白了司馬懿的身份後,周瑜依然是苦着臉說道:“孔明先生,看來這位司馬懿也不是易於之輩啊。”

“都督何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呢,不就是連環船嗎?我有一計必能破他。”

當諸葛亮在一張紙上寫出了一個“火”字時,周瑜點了點頭就說道:“我也曾想到過此計,不過這火計需要藉助風勢才行,如果江面上沒有東南風,這計策不用也罷,否則就會燒到自己的戰船。還有曹軍的戰船都分散在江面上,想要將他們全都燒掉恐怕也有些力不從心吧。”

“不知都督可聽說過鐵索橫江,早些日子我曾翻閱過兩江沿岸的地形圖,發現有一個地方非常適合水戰,而這個地方就叫做‘赤壁’。”

當週瑜拿起了一張地圖,並仔細地查閱了一番後,也不得不點頭承認道:“赤壁確實是一處適合水戰的地方,而且將鐵索橫江放在這裡也再適合不過了,這樣一來也確實給我們增添了不少的勝算。好,咱們就將這赤壁定爲主戰場吧。”說着周瑜就將他的命令是一一地傳達了下去。

而就在周瑜與孔明選定好了主戰場時,曹操也在襄陽城裡與衆大臣們商議着如何拿下江東的水軍來。而這時候就見從文官裡站出來了一個人,只見他朝曹操行了一個禮後,就說道:“主公不必勞師動衆,我與那周瑜乃是同窗好友,只需我前往東吳一行,必能勸服那周瑜投靠我曹軍。”

曹操擡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幕賓蔣幹,於是便問他道:“子翼,你要帶什麼人、什麼禮物去見周瑜,我這就叫人去給你準備。”

而蔣幹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我只需要一條小船,僕從兩人就夠了。”曹操一聽,頓時是大喜,便立刻派蔣幹就前往了江東。

當蔣幹帶着兩名僕從來到周瑜的水寨時,立刻就有守軍去通報了周瑜。而周瑜一聽到蔣幹來拜訪他時,心裡頓時是一陣的暗喜,只見他召來衆將並對他們吩咐一番後,這才帶着百餘名錦衣花帽的侍從是迎出了帳外。

當週瑜一見到蔣幹時,是連忙上前行禮道:“子翼辛苦了,老遠過江來看我,莫非你是來替那曹操當說客的不成?”

而蔣幹一聽此話,頓時就楞了一下,不過他很快又反應了過來,並假意地說道:“好久不見老朋友了,特地來看望你,你怎麼還疑心我是來當說客的呢?”周瑜哈哈一笑,道:“我雖然算不得聰明,但這點事情我還是能看出來的。”

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
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