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

就在劉贇拿了張仲景開的藥方去找人抓藥時,張仲景也揹着他的藥箱來到了黃敘的房間裡,並開始了鍼灸術的治療。當張仲景根據劉贇給的良方施以了鍼灸術後,纔對一旁站立的黃忠說道:“漢升兄,不用緊張,我相信侯爺給的方子肯定不會錯,而且說不定還真能治好你兒子的病情。”

當黃忠在聽到了張仲景的話後,立馬就拱了拱手說道:“仲景兄,一切就拜託你了,老夫老來得子,而且就這一根獨苗,要是他真有個三長兩短,可讓我老兩口怎麼活啊。”

此時站在門邊的黃夫人在聽到黃忠的話後,也是黯然淚下。過了好一會兒,就見張仲景在收了針後,又摸了摸黃敘的脈搏,並說道:“不錯,孩子的體內已經有了一些起色,如果不間斷地再施幾次針應該就能下地了。現在你去看看侯爺的藥煎好了沒有,如果煎好了就拿來給孩子服下吧,我相信只要堅持服藥半年,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

聽到張仲景的話後,黃忠立馬就跑出了房門。當他剛來到大廳的時候,就看見劉贇正端着一碗湯藥從廚房裡走了出來。而這時的劉贇也看到了他,於是笑了笑就說道:“漢升兄,你是來拿藥的吧,這藥剛剛煎好,你快拿去給你兒子服下吧,希望他的病情能早日康復。”

此時的黃忠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說道:“侯爺的大恩大德漢升無以爲報,如果侯爺不嫌棄漢升那點粗淺的武技,從今日起漢升這條命就賣給侯爺了。”

“漢升兄快快請起,我劉贇可不是一個挾恩圖報的人,只要能換回令公子的一條命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對了,這碗湯藥你快快給令公子端去吧,涼了可就不好了。”說着他便將手裡的湯藥是遞給了黃忠。

而黃忠再接過了湯藥後,又拱了拱手,這才朝自己的家中走去。而就在黃忠離開以後,劉贇先去見過了他的父母,並把雒陽城裡的事情告訴給他們後,這纔來到了前廳並找來了劉勇問道:“我在雒陽城裡發出的詔書到現在都來了幾位,他們又分別都是些誰。”

“回侯爺的話,到目前爲止家裡一共來了四位,他們分別是;張機張仲景、黃忠黃漢升、徐晃徐公明和劉曄劉子揚。”

當劉贇在聽到這四人的名字後,頓時是大喜地說道:“他們四人離我們濟南城最近,能來到這裡我已經是心滿意足了。你快快去把大家都召來,我有話要對他們講。”

劉勇在答應了一聲後,就立刻跑了出去。很快就看到崔琰、管寧、邴原、國淵、沮授、高覽、棗祗、蒲元、徐庶、張機、黃忠以及另外兩名陌生人走進了大廳裡。

當劉贇請大家坐下後,就來到那兩名陌生人的面前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位英武的將軍應該就是徐晃徐公明瞭吧。”

當那位魁梧的漢子聽到劉贇的話後,立馬就站了起來,並拱了拱手說道:“徐晃徐公明見過侯爺,前些日接到侯爺的詔書,我就立馬趕來了,還請侯爺示下。”

“公明不必客氣,快快請坐,你能來到濟南城就是我劉贇莫大的榮幸了,哈哈哈。”說着劉贇拍了拍徐晃的肩膀後,就請他坐了下來。

接着劉贇又來到另一人的身邊,說道:“子揚兄,我可是久聞你的大名了,按族譜我應該叫你一聲堂兄纔是,謝謝堂兄來到我濟南城,我代表父王歡迎諸位的到來,以後咱們就是一個戰壕裡的兄弟了,哈哈哈。”

此刻的劉贇終於拿出了他黑道大哥的氣派出來,同時當他看到手下人才濟濟時,也是豪氣地說道:“我將諸位召來,也是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爲了我大漢的興衰而崛起。這次我去雒陽城也算是不虛此行,不僅拿到了兩個太守的職位,同時我也被陛下封爲了東鄉候及徵虜將軍,而下一步就是這青州刺史的位子了。不過我並不擔心得不到這個職位,以現在青州的形勢這個職位我是勢在必得。

接下來我打算把青州的政務分成六部來管理,而這六部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掌管青州官吏的任免、考覈、升降、調動等事務,而這一部將由管寧、邴原來當之。管寧任長史、秩八百石,邴原任司馬、秩八百石。”

當管寧和邴原在聽到劉贇的任命後,激動地站了起來說道:“多謝主公的任命,我等比不負主公所望。”

劉贇揮了揮手,請他們坐下後,又繼續說道:“戶部掌管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而戶部的人選爲國淵、棗祗。任國淵爲廷尉史、秩八百石,任棗祗爲東曹掾、秩六百石。”

此刻的國淵與棗祗同樣對劉贇是感激了一番後,便欣然接下了劉贇的任命。接着劉贇又繼續宣佈道:“禮部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祠祭、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等。而禮部人選爲崔琰,任崔琰爲禮官大夫,秩八百石。”

當崔琰在聽到劉贇的任命後,同樣也是感激地就接下了這一職務來。接下來就是兵部的任命了,而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不過這一部將由劉贇親自擔任,並任命黃忠爲羽林郎將、秩六百石。而徐晃爲立武郎將、秩六百石。太史慈爲立節郎將,秩六百石。張郃爲綏南郎將、秩六百石。高覽爲五官郎將,秩六百石。典韋爲虎賁郎將,秩六百石。

兵部過後就是刑部,刑部掌管刑罰政令、複覈各鄉鎮送來的刑名案件,並維護各縣鄉鎮的安全。而這一部將由田豐來管理,並任命田豐爲祭酒,秩八百石。

最後是工部,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等。而工部的人選爲劉曄與蒲元,並任命劉曄爲主薄、秩八百石。而蒲元爲左僕射,秩六百石。

而最後剩下的沮授被任命爲了北海太守,秩一千石。張機張仲景被任命爲了太醫丞,秩六百石。同時北海書院建成後,張仲景將被任命爲學府太醫院院士一職。

劉贇可沒想過要把儒學全都放在書院裡,他的最終目地是百花齊放,將來還會有墨家、法家、兵家,陰陽家,雜家,縱橫家,道家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是劉贇的想法。

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
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