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

就在劉贇與田豐等待着出頭之日時,有一道人卻來到了青州,並對青州的負責人問道:“伯威,那濟南王府真的貼出了告示要降低賦稅,開倉放糧嗎?”

“是的恩師,那濟南王府昨日就已貼出了告示,並讓治下的百姓們去衙門裡領糧。同時他們還接收了不少從其他地方來的災民,並讓他們是屯田開荒。”

聽到自己弟子的回答後,那人捋了捋鬍鬚又問道:“我聽說濟南王府的世子殺了我們太平道的人,而且還把我們在濟南城裡的一個據點是連根拔起,這位東鄉候是不是太霸道了一些。”

“恩師,弟子正準備帶人去濟南城走一趟,如果能遇到那東鄉候必好好教訓他一番纔是。”

“不可,我太平道正在蟄伏之中,絕不可因小失大。爲師這次來青州,倒可以先去會會那位濟南王世子,如果他願意歸順我太平道的話,那必會給我們帶來一番助力的。而且我也聽說過這位濟南王世子,說他是天下第一才子,這次我倒要領教一下他是如何的才高八斗和學富五車的。”

隨着天氣逐漸地轉涼,來青州的難民也是越來越多,特別是濟南王府貼出了減免賦稅以及開倉賑糧的消息後,從四面八方涌進來了無數的難民,這可把田豐、管寧等人給愁壞了。就算他們手中有一些餘糧,也不夠這些難民們吃啊。

而就在田豐、管寧等人發愁之際,劉贇卻替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來。那就是把難民分散到各鄉鎮去,並讓他們以屯田爲主。同時再發放一些糧種給他們,讓他們在冬季來臨之前,再播種一次糧食,說不定等來年後還能吃上一頓飽飯。

至於老天爺仍然不肯下一場雨下來,那就只能靠打井和挖渠來蓄水了。同時劉贇也沒閒着,他把一些難民中有手藝的人全都招了過來,不管是鐵匠、木匠還是耕田放牧的好手,只要你有一身的絕活或者是手藝,他都來者不拒。

現在他的寨堡依然在擴建中,而且養豬場和工坊也需要大批的人手,所以這些難民們就成了他的首選。同時他又暗地裡招收了兩萬鄉勇並組成了預備隊,一旦明年的戰爭一觸即發後,這些鄉勇馬上就會轉爲生力軍,併成爲他剿滅黃巾軍的主力。

這天劉贇剛吃過早飯,就帶着典韋和幾名護衛是出了濟南城,他們要去的地方則是申屠炯等人管理的養豬場。現在劉贇建立的鹽場已經在盈利了,所以他打算用一些精鹽與豬肉來做成臘肉,這樣對他以後出征也就更方便一些,免得到時候還要趕着一羣羊或者是一羣豬來給士兵們改善伙食。

就在劉贇一行快要趕到養豬場的時候,突然路邊竄出了兩個人來,並且還攔住了他們的去路。而就在典韋剛要開口讓他們閃開時,其中一位穿着道袍的中年人卻說道:“可是東鄉候當面,貧道孟凌子,見過東鄉候。”

當劉贇仔細打量了那道人一眼後,突然是哈哈大笑地說道:“原來是張教主親臨我青州,劉贇這廂有禮了,哈哈哈。”說着劉贇就從馬背上跳了下來,並朝那道人是走了過去。

而這時候站在那道人身邊的巨漢見劉贇走過來時,連忙上前想要攔住劉贇。可惜他纔剛邁出了兩步,就被從身後追過來的典韋給撞了開去,使得那名巨漢是忍不住就抽出了他的佩刀出來。

而這時的典韋只是冷笑了一聲,道:“小子,我勸你別跟爺爺動刀,謹防傷到你自己。”

而那名巨漢根本沒聽典韋的話,握着手裡的佩刀就朝典韋是衝了過去。而典韋也抽出了背上揹着的鐵戟,並狠狠地就砸在了巨漢手中的刀背上,當場就崩開了那巨漢的虎口,並且連那把佩刀也被典韋是磕飛了出去。

就在這名巨漢露出驚恐的表情出來時,那名道人又說道:“還請東鄉候手下留情,我這弟子平時少了些管教,驚擾了東鄉候,還請東鄉候給貧道一個薄面放過他吧。”

這時候的劉贇朝典韋揮了揮手後,就說道:“不知張教主攔我去路有何說法?如果是勸我入教的話,那就免開尊口吧,哈哈哈。”

那名道人沒想到劉贇一上來不僅叫出了他的身份,就連他來的目地也被說出了口,這頓時就讓那名道人有些尷尬了起來。

而這時的劉贇已來到了那道人的面前,並說道:“張教主,你我二人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今日你來此地如果不給我一個交待的話,你們在青州地界的據點我是見一個拔一個,不知張教主以爲如何?”

那名道人冷冷地看了劉贇一眼後,就說道:“東鄉候,你真以爲我太平道奈何不了你們濟南王府了嗎?別忘了我教中弟子千千萬,要拿下你們濟南城來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張教主,我敢打賭你現在還動不了我濟南城,因爲你還沒有準備好,一旦咱們雙方真打了起來,吃虧的絕對會是你太平道的人,如果不信咱們可以試試。”

劉贇說出來的話又一次讓那道人是臉色一變,而這時劉贇又呵呵地笑了兩聲後,便說道:“張教主,我還是那句話,這青州的地界有我劉贇在,它就亂不起來,至於其他的地方我就顧不了這麼多了。”

聽到劉贇的話後,那名道人也是冷笑了兩聲,說道:“東鄉候,難道你不怕我現在就殺了你嗎?”說着那名道人就朝劉贇的咽喉處抓了過來。

而劉贇一個“獅子搖頭”在躲開了他這招後,立馬就做出了反擊來。只見劉贇一記“閻王三點手”就點向了那道人的胸口處。而那道人一記“袖裡乾坤”同樣化解了劉贇的招式,於是兩人就在路邊是大打出手了起來。

當兩人在打鬥了數十招後,劉贇跳出了戰圈就說道:“沒想到張教主也是一位武學大師,看來小子我還真有些孟浪了。”

聽到劉贇的話後,那位道人也是苦笑了一聲,說道:“我也沒想到東鄉候不僅詩詞歌賦做得好,就連這拳腳功夫也不亞於旁人啊。既然我倆都奈何不了對方,不如坐下來談談怎樣?”

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
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