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

此刻所有的大臣們都站在了大殿上,而劉協也是高坐皇位。當做爲御史大夫的陳琳在拿出了一疊名單後,就開始宣讀了起來。

第一個唸到的名字就是劉贇,他做爲朝廷的攝政王也當仁不讓地成爲了皇帝的代言人。接着宣佈的是三公的名單,同時也是三省的一品大員。排在第一位的是沮授,他被賜予了太尉及中書省之職。第二位的是田豐,他被任命爲了司徒及門下省。第三位的是顧雍,蔡邕的學生,他被任命爲了司空及尚書省。這三位都算是朝中的一品大員,秩比三千石。以前一品大員是兩千石,不過劉贇出了新政後,也給大家漲了工資。

接下來就是宣讀九卿及六部尚書的名單了,排在第一位的是滿寵,他被任命爲了吏部尚書及衛尉之職。而排在第二位的則是崔琰,他被任命爲了戶部尚書及太常之職。第三位的是董昭,他被任命爲了禮部尚書及太僕之職。第四位的是賈詡,他被任命爲了兵部尚書及廷尉之職。本來劉贇是想讓郭嘉來當這兵部尚書的,可惜那傢伙就是一個浪子,死活都不願意擔下這重責來,所以劉贇只好讓賈詡來擔當了兵部尚書一職。第五位的是法衍,同時也是法正的父親,他可是法家的代表,所以劉贇就賜封他爲了刑部尚書及大鴻臚一職。第六位的是劉曄,他被任命爲了工部尚書及宗正一職。接下來是少府之職由張昭擔任,而光祿勳、大司農分別授予了徐榮和管寧。這些官職可都是二品大員,秩比兩千石。侍郎、侍中、中書令、執金吾、京北尹分別授予了邴原、國淵、陳羣、田鋳及辛評,這些屬於三品官員,秩比一千五百石。至於四品中的衛尉丞、太常丞、太僕丞、廷尉丞則由棗祗、蒲元、張機、孫乾來擔任。同時九州刺史之位也做了一些調整,如青州刺史交給了魯肅、徐州刺史陳登,翼州刺史張郃,幽州刺史田豫、三韓合爲一州統稱爲高麗州,由荀諶擔任刺史,朱靈、袁渙爲功曹和從事。幷州任命張遼爲刺史,張燕、牽招爲平北將軍和安南將軍。司州任命太史慈爲刺史,武安國、徐盛爲鎮東、鎮北將軍。雍州任命辛毗爲刺史,高覽、張繡分別爲安東將軍和安北將軍。涼州任命馬騰爲刺史,揚奉、劉巴爲功曹和從事。益州任命董和爲刺史,徐庶、法正、趙雲、魏延等分別授予了長史、司馬、鎮國將軍及鎮西將軍等職。至於塞外的疆土也被劉贇命名爲了漠州,陳宮爲漠州刺史,呂布及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等人也被賜封爲了上將軍及都護將軍等職。同時其他的文武大臣也全都官升一級,並隨時聽候劉贇的調遣。

當劉贇在雒陽城大封羣臣之時,曹操、劉備、孫權乃至交州的士燮也紛紛來求官職,最後劉贇賜封了曹操爲大將軍、劉備爲前將軍、孫權爲鎮南將軍,而士燮爲交州刺史後,總算是安撫了所有的羣臣。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征伐西域三十六國的異族們也紛紛回到了中原,不過他們帶回來了一個令劉贇吃驚的消息。西域三十六國已經被他們攻破了大半,但在進攻烏孫和大宛時,卻遭到了西域聯軍的阻擊。這股聯軍大多來自三十六國的軍民,其中烏孫、大宛、大月氏、安息的人馬最多,竟然達到了二十萬。加上其他西域的聯軍,總共有近三十萬人馬,遠遠超過了異族人所承受的能力,所以他們不得不是敗退回了大漢朝來。

當劉贇找來了去卑、難樓、步度根等人後,便詳細地向他們打聽了一下西域三十六國的實力及他們作戰的方式等。而去卑、難樓等人也把自己知道的消息是全都告訴給了劉贇。

當初他們領命前往三十國時,確實也搶到了不少的好東西。而劉贇對他們的賞賜也絕沒有吝嗇,不僅讓他們掙了個鉢盆滿盈,就連他們的部落也同樣得到了不少的好處。如劉贇送去的大米、精鹽、布匹、罐頭肉、茶葉等等,都是異族人喜愛的東西。

而劉贇也收穫了異族人從三十國搶來的金銀珠寶、牛羊馬匹及不少的稀罕物時,沒想到三十六國竟然組成了聯軍,並且還將異族人是打了回來。

當劉贇問他們西域人是否有徵伐大漢朝的跡象時,去卑和難樓等人都搖了搖頭說道:“王爺,西域人想要攻伐大漢朝可能有些異想天開了吧,畢竟從西域到漠北最少也要兩三月的時間。如果人馬太多的話,那糧草又從何而來。我們不否認西域三十六國都很富裕,但他們人馬派少了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我等判定那西域三十六國絕不敢遠征我大漢朝的。”

聽了去卑等人的分析後,劉贇並沒有全信,畢竟烏孫、大月氏等國離漠北並不是很遠,如果他們在烏孫、大月氏等國囤積糧草和兵馬的話,還是有可能會入侵大漢朝的。

當劉贇打發去卑等人下去休息後,立刻寫了封書信去漠州刺史府,請陳宮派人去打探西域三十六國的動靜。同時劉贇也召來了賈詡、郭嘉、龐統等人說道:“近幾年咱們在西域裡得到了不少的好處,現在西域三十六國已組成了聯軍,想要來報復我大漢朝的搶劫。我已經派人去打探西域人的動靜了,一旦西域人馬真要出兵與我漢軍開戰的話,我們勝算有多少?”

聽到劉贇的話後,郭嘉抿了一口西域的葡萄酒,便說道:“這葡萄酒倒是口味純正,但還是比不了主公釀製的貢酒及燒刀子,至於這些遠征的西域人,他們何德何能敢入侵我大漢。”郭嘉一句品酒的話,就把西域人給貶低了下去。

而這時的賈詡卻搖了搖頭說道:“既然西域人能讓異族人敗退而回,就說明人家還是有一些底氣的。現在我們只是片面地瞭解了一下西域三十六國,但真正緊要的消息我們是一點都沒有。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我等還是先掌握到西域人的情報後,再做定論吧。”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
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