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

當劉贇順利地回到軍營後,立刻就找來了田豐等人,並把張角病重以及託孤的事情說了出來。當大家在聽完了事情的始末後,也不由得是一陣的唏噓。那張角從一名村醫發展到太平道的掌教,而且還率領黃巾軍席捲了大半個漢室江山,也算是一代梟雄了。就算他的起義最終失敗了,但他的影響力依然會存在數十年。

此時的田豐最先清醒過來,並問道:“主公,你確定張角活不過幾日了嗎?”

聽到田豐的問話,劉贇很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當我第一眼見到他時,就已經知道他時日無多了,這也是他使用法術過頻的原因。這些法術可都是有傷天和的,所以也註定了他命不長久。其實張角自己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才把我請了過去並交待了後事。

現在的黃巾軍已經構不成威脅了,一旦張角身死的消息放出去後,黃巾軍內部必會大亂,而我軍只需要大舉攻城,那廣宗縣城必破。不過我在張角的面前也曾向他保證過,一旦城破不會大造殺戮,只要黃巾軍放下武器投降我就可以放他們一馬,所以我等進了縣城後,也少造一些殺戮吧。”

“是,謹遵主公的命令。”當黃忠等人向劉贇表態後,劉贇又揉了揉自己的腦袋說道:“現在還有一件麻煩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是張角的女兒張寧該怎麼辦。她畢竟是女兒身,不可能長留在軍營裡的,一旦被有心人發現,我師伯那裡也不好交待啊。

我本打算派人送她回濟南城,可現在到處都是兵荒馬亂,萬一在路上出了什麼事情,可就有負張角的重託了。再說她那裡還掌握着一大筆的錢財,要是被居心叵測的人將她擄了去,我東鄉候的名聲可就敗了。而且還會引起陛下的猜測來,所以她的安全決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衆人在聽了劉贇的話後,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良策來。最後還是田豐站了出來,說道:“主公,不如先將張小姐放在我的身邊吧,就說是我剛找來的一名書童。同時再讓她換上男裝,平時就待在軍營裡幫我整理一些文件和書籍,我想這樣就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了吧。”

聽到田豐的建議後,劉贇立馬就點頭答應了下來。第二天天一亮,劉贇就跑去了中軍大帳,並拱手地就向盧植稟報道:“大帥,昨日有人從縣城裡傳來了消息,說是張角病重已經活不了幾日了,所以我特來稟報大帥,希望大帥能及早地做出攻城的準備來。”

當盧植在聽到劉贇的稟報後,不由得是大喜地說道:“子安,你還真是一員良將啊,沒想到你的心思會這麼稠密,竟然還派了細作混進了廣宗縣城裡。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那樣,那你可就立了大功了,哈哈哈。”而此刻的劉贇也沒有說破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只見他靦腆地笑了笑後,就退出了中軍大帳。

看着離去的劉贇,盧植對他也是越來越喜愛,他也沒想到劉贇竟然還派了細作混進了廣宗縣城裡,如果那張角真死在了廣宗縣城裡,那縣城裡的黃巾軍一定會大亂的。而這時候官兵們在大舉的攻城,完全有可能一鼓作氣地拿下這廣宗縣城來。

當盧植一想到這裡,立馬就召來了所有的部將,並親自制定出了作戰的方案來。而這方案也很簡單,那就是圍三闕一,只需要圍住三面的城牆攻打,那些黃巾軍必會從另一個缺口處逃離縣城的。

果然平靜的日子才過了三天,廣宗縣城裡就傳來了一陣陣的哀嚎聲。當盧植在聽到這哀嚎聲後,就知道張角已經去了,於是他立馬就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而這時的劉贇也是全副武裝地來到張寧的面前,說道:“寧姑娘請節哀,我這就去送你父親一程,並保證讓城裡的百姓們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對了寧姑娘,不知你與你那兩位叔父的關係怎樣?”

此時的張寧哽咽地說道:“我與那兩位叔父的關係很是一般,所以你也別顧忌我的感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走上了這一條路,個人的生死早已經是置之度外了,只希望少造一些殺戮就好。”

聽到張寧的話後,劉贇點了點頭便翻身騎上了龍象馬就朝軍營外駛去。當他來到大營外時,就看到黃忠等人早已在那裡是等着他了。

此刻就聽劉贇說道:“咱們青州軍不是攻城的主力,所以我已向大帥請命負責追擊黃巾軍的賊首,而此刻黃巾軍中官職最高的就是那位人公將軍張樑了,誰能拿到他的首級我就給他記一首功,明白了嗎?”

此時的劉贇是不可能讓張樑存活下來的,一是爲了張寧的安全,二是爲了一些不爲人知的秘密,所以張樑必須要死。當大家在接到了劉贇的命令後,也是興奮地就朝廣宗縣城的方向跑去。

他們此去的方向是廣宗縣城的南城門,也只有南門處沒有受到官兵們的進攻,所以這裡也成了黃巾軍們唯一的退路。當進攻的號角聲在吹響的同時,東西北三面頓時就響起了一陣陣的喊殺聲來。

此時的官兵們個個是奮勇當先,他們在廣宗城外已經憋了兩個多月,終於等到了大戰來臨的一刻,所以此刻的他們也鉚足了力氣向城牆處是攻了上去。

而城裡的黃巾軍們在得知張角病逝的消息後,頓時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樣徹底的潰散了下來。當官兵們在攻進了縣城後不久,三處城門也被官兵們是打了開來。此刻就算是在多的兵力也救不回黃巾軍的士氣了,一旦勢泄便無力迴天,很快整個廣宗縣城就落入了官兵們的手中。

而張樑與他的心腹們也早已是衝出了廣宗縣城,並向曲陽的方向逃去。在曲陽有地公將軍張寶坐鎮,所以張樑也帶着自己的心腹們想去投靠他。可是他們在逃出廣宗縣城還不到十里的地方,就被一路人馬給攔了下來。

當張樑在看清了對方打出的旗號時,不由得是長嘆了一聲,說道:“這裡果然有伏兵啊,我就說那盧植怎麼會這麼好心地放我們一馬,原來他早就在這裡有了佈置。不過對方也只有數千人,而我們的兵力足足多出了他們十倍不止,我就不信他劉贇能擋得住我們的天兵天將。”當張樑在說完這番話後,便舉起了手中的鐵槍就朝青州軍是衝了過去。

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
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