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

當士燮在得到了二弟士壹的支持後,老三士?和老四士武也同樣贊成了此意。而此刻的士燮又嘆了一口氣道:“既然決定將趙韙交出去,就不能讓他活着離開這裡,畢竟他已知曉了我們士家不少的事情,所以他必須得死。等他死後,將他的人頭獻於攝政王大人就是了。”

其他三位兄弟在贊同了士燮的意見後,很快就派出了親信去取趙韙的性命。而趙韙根本不知道士燮已將他出賣,等到他醒悟過來時,派去的親信已經一劍穿透了他的胸膛,並將他當場刺死在了地上。

當士燮看到親信送來的人頭時,只能在心裡是暗歎了一聲,道;欽澤兄,不要怪我,要怪就只能怪你自己不該去招惹那位攝政王大人。本刺史收留你數月,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望你來世再重新做人吧。

士燮再替趙韙默哀了數息後,便叫人用石灰將趙韙的人頭是封存了起來。同時他又召來了自己的三位兄弟及四個兒子後,就對他們說道:“明日一早老夫便趕往邊境線去見攝政王大人,如果老夫發生了什麼意外的話,你們千萬不可替老夫報仇。而是帶着族人們遷往東吳,投奔吳王孫權去吧,希望他能保下我士家的血脈來。”

“大哥,既然有危險你又何必要親身犯險呢,不如派族中弟子將趙韙的人頭送去就是了。”

“糊塗,這種事情又豈是別人能代勞的。那攝政王大人爲什麼會出兵交州,你以爲他是來這裡遊山玩水的嗎?他是在試探老夫敢不敢去見他。如果老夫真敢避而不見的話,他就有藉口出兵攻打我交州十五郡了。這些年來攝政王大人南征北戰從未敗過一場,你們覺得就憑我們那點兵力會是他的對手嗎?他剛剛平定了南方之亂,正帶着餘威而來,沒有誰敢去觸碰他的威嚴的,除非此人不想活罷了。

再說老夫身爲交州刺史,本就是朝廷任命的官員,而攝政王大人更是朝廷中的玉柱擎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成爲天下之共主,你們說我敢不去見他嗎?爲了咱們士家能延續下去,老夫就算豁出了這條老命也在所不惜。你們今日要牢記老夫我說過的每一句話,千萬不可有半分的差池,否則必會給家族帶來滅門之災,明白了嗎?”

聽着士燮像是在交待遺言的話語,書房裡的所有人全都跪在了他的面前,併發誓絕不敢違背了他的意願。而就在士燮準備前往邊境線去見劉贇的時候,劉贇已經率軍越過了邊境線,便來到了交趾境內。

交趾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一帶,當劉贇率軍來到交趾城下時,做爲交趾太守的張旻是親自出城迎接了劉贇一行。

張旻乃是大漢朝臣,所以在見到劉贇時,也是按朝廷禮儀拜見了劉贇。劉贇對張旻是勉勵了一番後,這纔將他是打發了下去。

而此刻跟在劉贇身邊的郭嘉卻有些好奇地問道:“主公,那張文初在交州呆了十幾年,應該很清楚這裡的情況,而主公初來乍到,爲何不向他問明交州的情況呢?”

這次出來劉贇只帶了郭嘉、魏延、典韋和許褚四人,而徐庶、呂凱、趙雲、馬超等人則被他留在了南部,並幫助祝焰坐上那南蠻王的位子。

當劉贇在聽到郭嘉的疑問後,便拿出了一封密函說道:“昨日剛收到天機閣傳來的消息,那張旻是士燮的人。當初交州的刺史是朱符,而士燮則是在中平四年(187年),被任命爲了交趾太守。奉孝,你可能還不知道吧,這朱符就是朱公偉的長子。現在朱公已回到了雒陽城養老,而他的次子朱晧原是豫章太守,後因豫章被孫策所佔,因此朱晧便被孫策給遣送回了翼州。而本王也看在朱公的份上,將朱晧賜封爲了平陽太守。”

“主公,你說的這些與那士燮又有什麼關聯呢?”

“奉孝,你可知道朱符是怎麼死的嗎?”

郭嘉搖了搖頭,道:“朱符任交州刺史時,我還未曾出仕,怎可知道他的死因。”

此時的劉贇呵呵笑了兩聲後,便說道:“自從趙韙跑去交州被士燮收留後,本王就對此人的忠心起了懷疑,因此特派人查了一下他在交州這些年來的一些經歷。士燮是在中平四年被任命爲的交趾太守,而那張旻則是士燮身邊的從事,因此兩人有特別深的交情,還有那朱符則是在士燮上任後的第二年死在了土著人之手。而其死亡的原因就是朱符向各郡縣收受重稅,引發了土著人的反抗,因此才被土著人殺死在了刺史府裡。”

“主公,中平年也就是先帝最後的那幾年,大漢各州的賦稅都非常重。而且朝廷已先後經歷了多年的混亂,對交州的影響力也是大爲減弱,朱符死在任上也不足爲奇。”

“好,就算你說得有理,那你可知道接替朱符刺史之位的是何人嗎?”

聽到劉贇的問話,郭嘉又茫然地搖了搖頭。而劉贇則笑了笑,道:“接替朱符刺史之位的人叫張津,字子云,荊州南陽郡人。原是何進府中的門客,而其真正的身份則是袁紹的內應,也正因爲有了張津幫着袁紹說話,才使何進與袁紹結爲了盟友,並共同來對付宮裡的十常侍。

當初我去何府赴宴時,也曾見過此人,那時的張津很得何進的信任,因此在宴席上本王也與他是聊了兩句。此人很會說話,善於跟各名士交流,所以有不少人都認識他。後來何進死在了十常侍的手裡,而張津也就徹底的倒向了袁家,並在袁隗的操縱下,他成爲了新任的交州刺史。

其實這也是袁隗給袁家留的一條後路,袁隗這老傢伙可是精明到家了,四世三公、再加上門生故友遍佈朝野,就連我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是袁家的暗子。幸虧董胖子做了一件好事,將這老賊是滿門抄斬,否則本王對付起袁家那兩兄弟來肯定很吃力。

就在袁紹死於了本王之手後,張津又投靠了曹操,並在曹操的暗示下,與荊州劉表是展開了廝殺。而那時的曹操已經將目光放在了荊州的地盤上,所以才慫恿張津發兵去削弱劉表的實力。可惜張津根本就不是劉表的對手,被劉表狠狠地教訓了幾次後,便敗退回了交州不敢再戰。”

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百一十章 鬥將(下)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
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百一十章 鬥將(下)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