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

當劉贇在說完這番話時,那面容也是越發地威嚴了起來。而這時的張寧只能是嘆了一口氣道:“妾身只是婦道人家,不該出言議論國事。既然你想讓襄兒隨軍出征,那妾身也只能守在家裡,保佑你父子二人能早日的平安歸來。”

聽到張寧的話後,劉贇溫情地攬着張寧就說道:“寧兒,放心吧,我會看好咱們的孩子的。等這場仗打完,本王必將我漢室江山帶入真正的盛世時期。”

第二日,當劉贇準備出府巡視各軍營時,卻看到在府外站了一羣人,這羣人全是一羣少年郎。只見他們是全身披甲,精神抖擻地站在那裡,彷彿就像是在等着劉贇來檢閱一樣。

這羣少年郎劉贇大多都認識,而且領頭之人也正是自己的次子劉襄。在劉襄的身後有張遼之子張虎、許褚之子許儀、典韋之子典滿、徐晃之子徐蓋、太史慈之子太史亨、張郃之子張雄、高順之子高懷、管亥之子管平、張燕之子張凌、周泰之子周紹、蔣欽之子蔣毅、甘寧之子甘瑰、高覽之子高傑、于禁之子於瀾、趙雲之子趙統、徐盛之子徐楷、徐榮之子徐輝、張繡之子張泉、武安國之子武定邦,這名字還是劉贇幫他起的。

最顯眼的則是這羣人裡竟然還有兩名女將,分別是呂布之女呂玲綺和紀靈之女紀嫣然。一個使方天畫戟、一個使三尖兩刃刀,全都繼承了父輩的絕學,看得劉贇是直搖頭。心想;這都是什麼事啊,這都快成童子軍團了。

同時這羣人裡也有一些是文官們的子嗣,比如沮授之子沮鵠、田豐之子田穎、賈詡之子賈穆、郭嘉之子郭奕、崔琰之子崔欽,劉曄之子劉寓、陳羣之子陳泰、滿寵之子滿偉、辛毗之子辛敞、張昭之子張承、陳登之子陳肅、魯肅之子魯淑等。

最讓劉贇沒想到的是,他竟然在人羣中還看到了劉備的兒子劉禪。劉備之所以將自己的家小留在雒陽城裡,就是爲了安劉贇的心,同時也是在向他表明自己絕無反意。

而劉贇卻很喜歡劉禪,演義中劉禪被稱做是扶不起的阿斗。可劉贇並不這麼看,他覺得劉禪就屬於那種大智若愚之人。劉備死後,所有的大權都被諸葛亮所執掌,而劉禪就像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金絲雀一樣任人擺佈,也因此使得劉禪對諸葛亮產生了一種牴觸感,最終迫使諸葛亮不得不上奏了那篇名文“出師表”來。

後來諸葛亮也病死在了五丈原裡,可是大權依然沒有回到劉禪的手中,反而又落到了姜維的手裡。

當蜀郡被魏軍攻克後,劉禪才終於得到了解脫,並當起了逍遙自在的安樂公來。同時爲了打消司馬昭的猜忌,因此纔有了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也”的名言來。

劉贇很欣賞劉禪,因爲劉禪一生都很樂觀,從不怨天尤人。哪怕成了魏軍的降臣,他依然是心平氣和地去面對,同時他也將自己的後人是保存了下來。

此時就見劉贇朝劉禪招了招手,便說道:“阿斗,你怎麼也在這裡,難道你也想隨軍出戰不成?”

聽到劉贇的問話,劉禪苦着臉就說道:“本不想來的,可是襄哥兒說不來就是不講義氣,所以阿斗也只好來湊湊數囉。”

聽到劉禪的回答後,劉贇是哈哈大笑地說道:“阿斗,做自己開心的事吧,沒有誰會勉強你的。若襄兒或其他的人敢欺負你,你就來告訴本王,本王替你教訓他們,知道了嗎?”劉贇一邊說着還一邊捏了捏劉禪那胖胖的臉蛋。

看着劉贇對劉禪如此對親近,許多人都驚得是目瞪口呆,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個降臣的兒子會得到劉贇如此都青睞。

而此時的劉贇又看了看這羣少年郎後,便肅然地說道:“既然你們想隨軍出征,那本王就單獨給你們設一營吧,此營就叫做‘細柳營’。”

劉贇此話一出,那羣少年郎們頓時就興奮地大叫了起來。“細柳營”出自漢文帝時期,由名將周亞夫在細柳所設置的一處營地。此營以治軍嚴謹、訓練有素、殺敵勇猛而著稱,因此劉贇設立“細柳營”也是再給這羣少年郎們的一種鼓勵。

當劉贇將這羣少年郎帶入了軍營後,便找來徐盛說道:“文向,本王將在營中另設一營交與這些兒郎們,讓他們也體驗一下軍中的生活。此營就叫做‘細柳營’,營中的一切就交由你來替他們打理吧,希望在出徵前他們都能有一番作爲。”

“諾,謹遵主公的命令。”

“還有軍中無父子,只有軍令,不管是誰違反了軍令,一律按軍法處置。”當劉贇說到這裡時,還故意看了一眼劉襄,那意思就是;別以爲你是本王的兒子就可以搞特殊,若敢犯了軍令同樣也是會受到處罰的。

劉贇在交待完一切後,便把那羣少年郎是交給了徐盛。徐盛在演義裡可是江東虎臣,由他來訓練這羣少年郎也是綽綽有餘了。

看着劉贇離開營地後,那羣少年郎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徐盛的兒子徐楷也立馬走過來向他的父親施禮問好,可徐盛卻瞪了他一眼,道:“逆子,難道你忘了剛纔王爺所說的話了嗎?軍營中無父子,只有軍令。現在你們一無官身,二無職權,只是一羣新兵而已,所以你們見到本將軍時,要對本將軍行軍禮。還有在營中凡是官銜比你們高的,都要以軍禮敬之,明白了嗎?”

聽到徐盛的訓話後,所有人立刻就向徐盛行起了軍禮來。而徐盛將這羣少年郎帶到了一處空地後,就大聲地說道:“從現在起你們就是細柳營中的一員了,做爲你們的指導官,本將軍會嚴謹軍紀,誰要是敢違抗軍令,本將軍是絕不會手軟的。現在你們就去給我伐木,並在這處空地上建起一座軍營來,明白了嗎?”

此時的少年郎們哪裡敢違抗徐盛的軍令,在領到了伐木的工具後,便紛紛開始修建起了軍營來。看着一羣手忙腳亂的少年郎們,徐盛無奈地搖了搖頭,只好又找來了一羣老兵來指導他們的搭建。由於這羣少年郎中還有兩名女將,因此徐盛也單獨給她們搭起了一座帳篷來。

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
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