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

只見那鋒利的鳳翅在削掉了北宮伯玉的頭盔後,中間處的槍尖就直接刺向了北宮伯玉的脖頸。而北宮伯玉也算是久經沙場之人,當他在躲過了頭上的那一刀後,就順勢一招後仰就避過了槍尖上的鋒芒。

可是劉贇並沒有收回自己的招式,反而將鳳翅鎏金鏜往北宮伯玉的身上一拍,頓時就將這位叛軍的首領是拍下了馬來。而北宮伯玉剛想要站起身來時,劉贇一招“裂雲斬空”就將他的人頭是帶飛了起來,並且槍尖還往上一挑,就將北宮伯玉的人頭是釘在了槍尖上。

此時就見劉贇高挑着北宮伯玉的人頭就大聲喊道:“北宮伯玉已死,跪地投降者不殺。”

當那些叛軍們在看到劉贇槍尖上那挑着的人頭後,頓時就嚇得是紛紛地跪在了地上,很快騎兵們就將這些投降的叛軍是收攏到了一邊。

而就在劉贇準備召集衆將來慶賀這次大獲全勝的戰績時,張遼卻走了過來,並小聲地對他說道:“主公,營寨裡少了三萬騎兵,而多出來的人只是一羣民夫。剛纔我已審問過俘虜了,他們是在三日前被押送到這裡來的,同時北宮伯玉還讓他們換上了叛軍的服裝。”

聽到張遼的稟報後,劉贇皺了皺眉頭就說道:“難怪咱們攻進來時,那些叛軍的阻力並不大,原來是一羣民夫假扮的啊,看來這個北宮伯玉給我們來了一招偷樑換柱之計。如果我沒預料錯的話,那三萬騎兵應該是去攻打京兆尹了吧,好在我們已經算到了他們的陰謀,只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派出了這麼多的人馬,還真以爲我看不出他們的破綻來嗎?文遠,你立刻傳我令,讓騎兵們給我圍剿那些逃脫的叛軍們,能殺多少算多少,這樣就算那些叛軍逃回了武功縣城也剩不下多少人了。到時候我會命令周倉他們圍住武功縣城的,一旦等他們彈盡糧絕後,咱們在好好收拾他們。”

“是,主公,我這就傳令下去。”

當張遼退出大帳後,劉贇就坐在北宮伯玉的大帳裡是沉思了起來。當天色漸漸地亮起來時,派出的騎兵們也終於回到了營地裡,同時在他們的身後還押解着不少的叛軍俘虜。

看着一隊隊的俘虜被押進了大營中後,劉贇就召來了衆將說道:“此次剿滅叛軍大約有三萬多人,還有數千人已死在了對抗中,所以逃回武功縣城的叛軍應該不到兩千人。而北宮伯玉爲了掩護李文侯的兵力去偷襲京兆尹,所以他又從武功縣城裡派出來了近三萬人的民夫,這也是爲什麼我們這次偷襲營地傷亡並不大的原因。這些民夫可沒有什麼戰鬥力,只是用來迷惑我們的障眼法,好在我們出兵及時並打亂了北宮伯玉的計劃,所以他才成了我的鏜下亡魂。

現在駐守在武功縣城裡的叛軍也只剩下了兩千多人,加上逃回去的叛軍最多也就剩下了五千人左右。現在我命令以廖化爲先鋒,並率領周倉、裴元紹部圍剿武功縣城裡的叛軍,不要求你們去攻城,只要困住城裡的叛軍就行。同時馬上派人聯繫孫堅部,不管他們拿沒拿下榆中城來,都給我封鎖住叛軍的去路,決不能讓他們逃回羌族去。

接下來黃忠部和張遼部隨我前往京兆尹,其他人馬駐守扶風城,並圍剿逃散的叛軍,決不能讓他們落草爲寇。同時發急信給董卓,讓他務必牽扯住韓遂和邊章的人馬,等我剿滅了李文侯的大軍後,在出兵馮翊郡幫他平息韓遂和邊章的叛亂。”

劉贇一系列的命令很快就傳達了下去,等騎兵們都休息好了以後,劉贇便帶上兩萬鐵騎就趕往了京兆尹。當他們日夜兼程地趕到京兆尹的附近時,派出去的斥候也跑了回來並向劉贇稟報道:“啓稟將軍,叛軍的人馬被堵在了京兆尹城下,現在叛軍們正在加緊的攻城。不過盧大人已經派人聯繫了我們,讓我等轉告將軍不用擔心,叛軍是攻不進京兆尹的,到時候盧大人還指望與將軍兩面夾擊這股叛軍。”

聽到斥候的稟報後,劉贇是哈哈大笑地說道:“我當然不擔心城裡的事情,京兆尹裡可是有近六萬大軍,就算叛軍再厲害也休想攻進城裡去的。再說叛軍大多都是騎兵,他們拿什麼來攻城,一旦他們的偷襲計劃失敗,就等着被我們剿滅吧。

現在我命令所有騎兵就地休息,趕了兩天的路大家也都辛苦了,等騎兵們補充好體力後,咱們在討論接下來的戰鬥。此刻的叛軍也只有兩條路可以選了,要麼去投奔馮翊郡的韓遂和邊章,要麼就與我等決一死戰。不過他們已經在京兆尹城下折騰了兩天,我相信他們所帶的糧草也已經是不多了,所以咱們只需要堵住他們的退路就行,未必要與他們死戰,這些叛軍還不值得讓我們的士兵去與他們拼命。等到他們的糧草耗盡後,纔是給他們致命一擊的時候。”

就這樣兩天過去了,叛軍依然沒有拿下京兆尹來,而這時候叛軍們所攜帶的糧草也快用盡。就在李文侯準備差人前往武功縣城調糧草時,卻意外地收到了北宮伯玉已被覆滅的消息,這頓時讓他是大驚失色了起來。

而就在他準備撤出京兆尹並前往馮翊郡的時候,突然有斥候來報說發現大批的官兵正朝他們這裡駛來,這頓時讓李文侯是驚懼地說道:“可看清了這支官兵是打的誰的旗號嗎?”

“回將軍的話,是東萊亭候、鷹揚中郎將劉贇的旗號。”

當李文侯一聽到劉贇的名字時,臉色頓時就變得難看了起來。當他親率人馬跑出大營時,就見前方果然出現了一隊人馬,這隊人馬約有萬餘人,不過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而此時還留在李文侯身邊的叛軍還剩下了兩萬多人,就在一名副將建議李文侯打敗這支官兵的援軍時,突然京兆尹的城門是打開,而且很快就從城裡衝出來了數萬人馬的兵力,並以兩面夾擊之式就朝叛軍們是衝了過來。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四十章 徐榮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十二章 打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
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四十章 徐榮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十二章 打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