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允吾之戰(二)

在楊秋的使者離開之後,劉備與諸葛亮詳細的商議了片刻,認爲以己方大軍如今所佔據的優勢,楊秋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是詐降,畢竟允吾城內人心浮動已經不是一個人說了,幾乎所有前來投奔的將士都是如此說,所以在這樣的時刻,央求絕對不會甘冒奇險,對己方詐降,然後用計對己方發動進攻。

不過生性謹慎的諸葛亮還是決定要小心翼翼,生怕是楊秋使詐,所以他們決定麾下將士仍然要做好戒備,如果是楊秋不將馬岱捆縛好了就出城投降,那就立刻率軍攻城,想必有城內其他軍士作爲內應,就算是強攻允吾,也定然能夠在少許損失的情況下攻克允吾城吧?

第二天正午時分,在劉備和諸葛亮的翹首以盼之下,城頭上終於掛出了白旗,這表明允吾城守將已經宣佈投降,而因爲馬岱不可能對自己投降,所以表明麻袋應該已經被擒住了。片刻之後,城門果然被緩緩打開了,之後他們就看到有兩名將領正在被綁縛着來緩緩到吊橋前,不遠處的劉備看得分明,其中一名將領面色黝黑,身材瘦削,經過閻行指認,正是關隴軍閥楊秋,而在楊秋的身旁,同樣是一名被綁縛的將領,這名將領的臉上含着怒意,對劉備和楊秋大罵不已。

劉備一眼就看到,這名罵不絕口的將領正是自己軍中的叛徒,馬超的族弟馬岱!

只見楊秋緩緩至前,欠身說道:“末將楊秋拜見秦公,今日不負昨日之約,已生擒了馬岱,並且控制了城內兵權,今日特開城向秦公投降。還望秦公接納,給我衆兄弟一條活路。”

劉備見馬岱被擒,便知這一次楊秋歸降再不會有假。不由大喜,扶起楊秋。並且親自解去了楊秋的綁縛,寬慰道:“將軍深明大義,舉衆歸降,令金城百姓免了一場戰禍,實乃仁者之舉,將軍有功於社稷,孤怎敢不納將軍?”

接下來劉備神色一肅,正色說道:“楊秋聽令。孤欲表你爲安西將軍,金城太守,允吾侯,希望將軍能夠不負所望,爲國爲民再立功勳。”

楊秋聞言大喜,立刻拜謝。

這時候卻聽得楊秋身旁的馬岱一聲冷哼,劉備不由呵呵笑道:“馬岱,沒想到我們竟然會以這樣的方式見面吧?當初你背叛於孤,沒想過會有一天依舊落在孤的手上吧?你且放心,孤乃寬容之人。爲人不念舊惡,只要你肯真心歸附,孤便答應饒你一命。不知你意下如何?”

便聽得馬岱冷冷說道:“多謝秦公好意,馬岱乃是賤命一條,根本不值得秦公如此掛念,你願殺願剮,悉聽尊便就是,本將自從被楊秋這個無恥的叛徒所擒之後,就已沒打算再活下去。”

而劉備卻來到他的身旁,輕輕笑了笑,然後低聲說道:“孤怎麼可能捨得殺你呢?你可是馬超唯一的親人了。孤要利用你好好的對付你那孟起兄長。”

說完之後便命人將馬岱押到陣後。

在將馬岱押下去之後,劉備爲示親密。就令楊秋陪在自己身邊,隨自己一起入城。

這時候諸葛亮卻忽然感到有一種莫名的擔心。雖然他不知道原因到底爲何,卻是能夠感應到城中竟然有一絲淡淡的殺氣,不由上前攔住劉備,陪笑說道:“主公,如今我們雖然成功入主金城,都是閻行將軍和楊將軍之功,可如今閻將軍麾下兩萬餘將士征戰多日,始終未與他們的家眷相聚,所以,我們應當先讓閻將軍率軍入城,早些與家眷團聚。”

劉備聞言連忙笑道:“軍師所言非常有理,都是孤急於面見城內鄉親父老,考慮得有些不周,呵呵,閻將軍一路辛苦,你麾下將士更是思慕親眷,理應先行入城與家人團聚,閻將軍,請率領你的家眷先行入城吧。”

“諾,多謝楚公體諒我麾下將士們,末將代他們謝過楚公。”其實閻行如今所想的,恰恰也是先率軍入城,如今劉備將楊秋封爲金城之主,自己看起來是沒有雄踞金城的希望了,所以必須在剛剛入城的時候就直奔韓遂的府上,將他一家老幼全部殺絕,以報其勾結劉琦殺害自己父母之罪,當然與此同時,他也要狠狠地教訓教訓韓遂之女,也就是自己被人奪走的妻子,韓瑩。

所以,閻行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也沒有任何推讓,就率先率軍進入城中。

在閻行之後緊緊跟隨的,是張飛的隊伍,最後的纔是劉備的大軍。

看到這一幕的楊秋不由得暗暗叫苦,因爲按照之前的計劃,楊秋和劉備率先入城,這樣他可以從容的實現之前的計劃,並且可以乘着混亂順利逃走,可是如今事情恐怕就不會那麼輕鬆了。

不過他想想楚公劉琦入城之後的一系列親民愛民的舉措,便毅然橫下一條心,這一次自己就算是死了,也絕不後悔,因爲他終於能夠看到涼州地區的美好未來了。

就在楊秋遐想不已的時候,忽然見前面的城門轟隆一聲關閉起來,這時候他看見劉備的臉色大變,驚訝的說道:“這是什麼情況?”

諸葛亮也是一臉的陰沉,緩緩嘆道:“果然有問題,看來這城中的主將不是馬岱,而是劉琦。”

“軍師,你說什麼?”劉備聞言大驚,連忙問道。

只見諸葛亮苦笑着說道:“主公,請恕亮失算,唉,都怪亮先入爲主,只是考慮劉琦大軍還在臨洮,卻漏算了一種可能,也就是劉琦大軍在我們之前趕到了金城,從容設伏對付我們。正是因爲如此,我們在趕到這裡之後派出的探子才一直沒有發現劉琦大軍的行蹤,而至於楊秋叛降、馬岱被擒之事,定然是劉琦之計,”

劉備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看着楊秋說道:“楊將軍,軍師所言是否屬實?”

楊秋知道自己必死,不由昂然說道:“他說的沒錯,嘿嘿,劉備,你沒想到我們楚公早就率兵趕到金城了吧?只可惜你們的警惕性實在很高,要不然的話,今日恐怕你就命喪城內了。劉備,受死吧。”

楊秋還沒說完,手中長矛就直接向着劉備刺去。

這時候只聽的一聲輕斥,便見劉備身旁一名將領提槍趕來,輕輕架住了他手中的長矛,然後從腰間掣出寶劍,對着楊秋當面一砍,就見楊秋一聲大叫,撞倒在地,然後死了過去。

“主公,我們該怎麼辦?”那將殺死了楊秋,然後一臉急切地問道。

劉備卻是指着城門,對那將說道:“叔至,立刻命人攻打城門,閻行的兩萬騎兵恐怕是保不住了,可是城裡還有翼德和他的一萬精兵,我們絕對不能丟下他們不管。”

“諾。”陳到絲毫沒有猶豫,立刻率領身邊的精銳白耳兵攻打城門,幸虧他們本身就是攻城而來,爲了應付敵軍頑抗的局面,軍中也帶有不少的攻城工具,如今正好用上。

其實這次劉備猜測得不錯,城內的閻行兩萬騎兵數量雖衆,卻是很快被劉琦給瓦解掉了。

閻行本來率領着兩萬騎兵當先入城,準備乘機報仇雪恨,並順便將韓遂府中洗劫一番,奪取各種財物,可是在入城沒多長時間就忽然見不遠處的街道上涌現出了一隊百姓,他們紛紛對着閻行軍中呼喊着:“相公,楚公對我們不薄,你可不要做糊塗事。”

“兒啊,楚公乃是仁義之主,愛民如子,而閻行殘暴不仁,你不要爲他賣命了。”

“兄長,楚公給我們家分了二十畝土地,並且保證三年內不向像我們徵稅,像這樣的明主不去效忠,如何取效忠閻行這樣的人?”

…….

一時之間呼聲如潮,淚下如雨,閻行的軍中也開始出現了騷亂,許多將士不再顧及軍紀,紛紛流着淚跑向他們的家眷那裡。

閻行見狀大喝:“不準跑。”可是已經沒有人聽他的了,閻行狂怒之下揮矛殺死了幾名軍士,可是不僅沒有約束住衆將士,卻反而激起了所有軍民的憤怒,許多將士紛紛怒吼着圍了上來,對着閻行展開了圍攻。

閻行如今可算是衆叛親離,連身邊的親兵也都不聽他的命令了,兩萬多精銳騎兵,轉瞬之間只剩了他自己在孤軍奮戰。

就在這時,只見在人羣中出現了一騎,飛快的向他的方向趕來,附近的人馬紛紛避讓。

馬上的騎士騎術非常精妙,雖然在人羣中,卻是如履平地一般,一路之上沒有傷及一人,轉瞬之間就來到了閻行面前,大聲喝道:“閻行,多行不義必自斃,你今日衆叛親離,還有何說?”

閻行的瞳孔頓時一縮,冷冷說道:“馬超,你少得意,當年若非本將手下留情,你早已身死,哪裡還能在這裡叫囂?不過本將殺了你的父母家人,又玩弄了你原本和現今的老婆,這一輩子也算值了。”

馬超的眼中頓時如充血一般,厲聲吼道:“閻行,今日就是我馬超報仇的日子,這一次定然叫你血債血償,接招吧。”

說完之後,馬超揮舞着長槍,以風雷一般的速度疾刺而來。

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235章 王粲的驚人記憶第189章 筒車和印刷術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3章 請令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416章 遭受火攻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375章 離別之意第78章 奇襲彭澤第309章 離間之計(一)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106章 應敵之策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237章 戰張任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470章 決心要行刺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420章 會攻陽翟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25章 佔據酃縣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140章 南陽之爭(一)第149章 單挑擒將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400章 荀彧歸心第266章 科舉制第228章 荊州軍揚名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378章 黃月英的傷痛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章 神醫華佗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469章 龍登九五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499章 代郡之爭(五)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295章 退兵(一)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118章 太史慈歸降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57章 後援不足?第302章 劉琦出兵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90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一)第339章 談判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492章 真假火藥(一)第21章 計定武陵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116章 太史慈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305章 曹操的哀嘆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240章 二擒孟獲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15章 強渡睢水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57章 後援不足?第112章 從孫策身上下功夫第342章 張飛的決斷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478章 北征之議第247章 榨汁機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450章 大戰再啓
第105章 相持之局第235章 王粲的驚人記憶第189章 筒車和印刷術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3章 請令第187章 竟然是甄洛!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416章 遭受火攻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375章 離別之意第78章 奇襲彭澤第309章 離間之計(一)第39章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第106章 應敵之策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237章 戰張任第321章 劉琦戰張飛第470章 決心要行刺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164章 圍點打援(三)第420章 會攻陽翟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25章 佔據酃縣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140章 南陽之爭(一)第149章 單挑擒將第447章 新的麻煩第400章 荀彧歸心第266章 科舉制第228章 荊州軍揚名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378章 黃月英的傷痛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章 神醫華佗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469章 龍登九五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499章 代郡之爭(五)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348章 梟雄末路(三)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295章 退兵(一)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457章 血戰濮陽(四)第118章 太史慈歸降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63章 連環詭計(二)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57章 後援不足?第302章 劉琦出兵第120章 孫策之死(一)第133章 荊襄鉅變(十)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490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一)第339章 談判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492章 真假火藥(一)第21章 計定武陵第395章 軍事基地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116章 太史慈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305章 曹操的哀嘆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86章 廬江之爭(三)第452章 攻破濟北第347章 梟雄末路(二)第240章 二擒孟獲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415章 強渡睢水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100章 劉琦的廚藝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57章 後援不足?第112章 從孫策身上下功夫第342章 張飛的決斷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478章 北征之議第247章 榨汁機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450章 大戰再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