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兵發諸暨

卻說劉琦在收復了新野和安衆兩縣之後,命令王威、呂範率兵駐守之後,自己便隨着賈詡、張繡等人一起回到了襄陽。

由於如今是爲父親劉表守孝期間,雖然因爲局勢不穩,劉琦作爲荊州之主,根本不可能結廬守喪三年,但還是守了一個月的孝,然後囑託劉虎夫婦和蒯如玉代自己守孝,便率領一萬大軍自襄陽趕往陵陽。

因爲在不久之前,劉琦又聞報,會稽的蔣琬和杜襲成功擊破了盤踞在松陽、太末、烏傷、章安諸縣的山越主力,後來典農將軍廖立又以提供耕地、種子、耕牛和荊州犁的均田法爲誘餌,吸引了那些在軍事上失敗之後的山越民衆前來投靠,這一舉措讓劉琦終於徹底掌控了這幾個縣。

其實那些山越人一般都是窮困無聊纔會集結起來進行搶掠,如若能夠有穩定的生活,他們也不願意興兵與漢人作對,現在見那些新來的漢人軍隊在戰勝之後,不僅沒有對他們進行擄掠,反而像對待漢人百姓那樣,不僅分給土地,還給提供種子、耕牛等物,心中早已無比的滿足了,所以只是經過了短暫的猶豫和猜忌之後,便有一部分民衆終於忍不住偷偷跑到那個典農將軍營中,表示願意歸附。

而當他們看到典農將軍果然爲他們提供了種子、土地、耕犁和耕牛等物,這才終於完全放下心來。至於廖立提出的讓他們閒時練兵打仗的事情,他們根本就沒有半分的猶豫,本來這些山越民衆就尚武,打仗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了。

所以這些民衆一邊對那個叫做廖立的將軍千恩萬謝,另一邊又不等廖立吩咐,主動返**羣,告訴那些族人們,這一支新來的漢人軍隊是真心願意接納他們的歸附。

於是除了幾個一貫依附江東孫氏的貴族外,幾乎所有的族人全都收拾家當,聚集起來前去投奔典農將軍廖立,而那些貴族在一開始試圖阻攔族人的這種行爲,卻無力的發現他們的這些舉動簡直如同螳臂當車,平常裡對他們無比敬畏的那些普通民衆,如今卻根本無法聽進他們的勸告,反而將他們包圍起來,逼迫他們尊重民衆們的選擇,甚至有一些急躁的民衆都拿起來武器,如若他們再不答應,勢必會被憤怒的民衆直接上前圍攻。

所以在無奈之下,這些貴族們只好答應了民衆的請求,任憑他們自由選擇去或留。甚至其中的幾個貴族也都隨着民衆一起投奔了廖立。

如此一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前後投奔的竟然達到了近十萬人,幾乎是這數縣山越民衆總數的八成以上。

而剩下的那些不肯歸附的,大部分都是依附於江東孫氏的舊貴族,卻被杜襲率領大軍悉數平定,將那些貴族首領盡皆殺死,家眷降爲奴隸。

由於這幾個縣處在嶺南,常年氣溫適宜耕種,所以他們即刻便在典農將軍廖立的幫助下種下了水稻,然後便響應廖立的要求,前往典農將軍府集結,一起練兵。

在聽說會稽南部數縣終於徹底平定,劉琦也不由得興奮不已,如今荊州、交州已平,廬江的于禁又取得大勝,一舉奪取了九江郡的合肥以南之地,再加上會稽的形勢一片大好,看來是夾擊丹陽的條件成熟了。

在趕往陵陽的路途上,劉琦便下令會稽的蔣琬和杜襲調集兵力,開始對諸暨發動進攻,爲了能夠給對方造成足夠大的壓力,劉琦還命令蒼梧的鄧芝和長沙的黃忠與劉磐各自率軍會合,並且指定蔣琬爲主將、杜襲爲軍師,統帥大軍五萬,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下諸暨、威脅山陰迫使孫權放棄丹陽,從安吳調軍防守。

與此同時,劉琦還命令廬江的于禁、虎林港的甘寧、陵陽的魏延和歙縣的徐庶,做好隨時進攻安吳的準備。

只是過了半月的時間,黃忠和劉磐的大軍就來到了烏傷,與蔣琬的大軍會合,而這話時候的杜襲也早已暗暗集結完畢,率領大軍悄悄從章安趕到了烏傷,如今的章安只有典農將軍廖立的一千大軍以及山越的一萬民衆組成的雜牌軍,雖然看起來很是壯大,卻也不過是徒有虛表而已。

除此之外,廖立還要想辦法安撫那些山越民衆,防止他們乘機鬧事,殺人越貨,所以如今的局勢也僅僅能夠勉強維持不會生亂而已,如若一個不小心,恐怕立刻就會讓廖立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幸好經過了這些日子的歷練,如今的廖立已經具備了非常傑出的才幹,能夠舉重若輕的處理着目前看起來很是複雜的關係,最起碼保證那些山越民衆在目前不敢產生想要叛亂的想法。

但即便這樣,如今的章安也僅僅能夠自守而已,不要說是主動出兵打仗,就算是敵軍一旦攻城,都有可能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

但是廖立卻並沒有把這些難處告訴杜襲,而是非常肯定的表示自己肯定能夠安撫那些山越民衆,保證章安不會有事。

杜襲知道廖立確實很有才幹,再加上主公劉琦的命令很是堅決,不容有任何質疑,所以也只能選擇相信,更何況廖立手中畢竟還有一千精兵,在關鍵時刻保證他順利逃走,問題還是不大的。

杜襲勉強使自己不再想章安的事情,緩緩靜下心來,對着蔣琬說道:“將軍,如今我們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接下來該當如何?還請將軍下命令吧。”

蔣琬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劉磐衆人,說道:“這要按說,文威(劉磐)將軍乃是主公之弟,將領應該由你來執掌,可是既然主公又命,本將也不敢推辭,只好勉爲其難,讓諸公暫時聽我調度了。”

劉磐呵呵笑道:“公琰將軍休要客氣,本將也有自知之明,讓我獨率軍衝鋒陷陣,爲主公攻城拔寨,那自然沒的說,可是如果讓我調遣隊伍,籌劃安排,那可實在是讓我爲難。在我們之中,公琰將軍率領大軍從南海一直打到這裡,對於這裡的環境、地理最是熟稔,江東軍士又盡皆知道你的名聲,所以這一回我們大家自然由你來調遣。”

黃忠也呵呵笑道:“不錯,公琰將軍,你就不要客氣了,這攻城奪寨的事情就交給末將和文威將軍,而計劃籌謀的事情,自然是由你和杜子緒這些讀書人所籌劃,不過本將倒是建議,我們應該即刻進軍,併發不是說兵貴神速嗎?我們大家應該給他來個出其不意,在孫權反應過來就直接出兵佔領諸暨,只要諸暨被佔領,我們就能對山陰造成威脅,孫權纔會在驚懼下下調兵守衛山陰。”

蔣琬呵呵一笑,看了杜襲一眼,然後問道:“子緒意下如何?”

杜襲點頭說道:“末將得想法和黃將軍完全一致,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諸暨,決不能給敵軍任何反應的時間,一旦孫權從山陰派來援軍之後,我們的攻城計劃就相當於是失敗了,這樣我們就辜負了主公的託付。”

蔣琬點頭說道:“本將的想法與黃老將軍和子緒也是不謀而合,既然我們大家的意見相同,那我們就立刻行動,大家連夜趕往諸暨,等到明日一早就立刻攻城。”

蔣琬見其他人都沒意見,立刻下令,將五萬人的隊伍分成四隊,分別由他本人、杜襲、黃忠、劉磐四人率領,在午後飽餐一頓之後,立刻動身趕往諸暨,一定爭取在第二天拂曉到來之前,完成對諸暨的包圍,並且做好攻城的準備。

當下衆人各自回去準備,待得午後,五萬大軍在四位將領的統率之下,浩浩蕩蕩前往諸暨而去。

由於大家的精心計算,在離諸暨還有五十里的時候,天色正好黑下來,大軍在夜色的掩護下繼續向諸暨進發,來到諸暨城下的時候,正好是戌末亥初的時候,諸暨城上的守軍對此竟然毫無知覺。

在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之後,第二天天還不亮,五萬大軍就負土築起了土山,然後在土山上的弓箭兵的掩護下,士兵們負土填河,然後迅速推着製造好的雲梯,開始發動了攻城之戰。

由於並沒有想到劉琦的荊州軍如同從天而降一般的來到城下,諸暨的守兵根本沒有做好守城的充足準備,所以一聽到城外的鼓聲大震,隨即就是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傳來,諸暨城內的守城將士們全都慌了神,這才匆匆忙忙的派兵上城頭進行守禦。

可是僅僅是這麼一小會的耽誤,就嚴重地貽誤了戰機,四萬大軍在身先士卒的黃忠和劉磐兩位勇將的激勵下,很快就攀上了城頭,與城頭上的敵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和黃忠、劉磐的奮勇作戰,城頭上的荊州軍越來越多,到了後來甚至都已經完全壓制了城頭上的守軍,形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不久之後,便有城頭上的荊州軍殺到了西城門,將城門打開,放城下的蔣琬和杜襲等人入城。

第193章 兵臨許昌第12章 名揚荊襄第390章 孫尚香的心聲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101章 震驚!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129章 荊襄劇變(六)第126章 荊襄劇變(三)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299章 韓遂起兵第18章 黃月英第72章 周瑜的妙計第199章 關羽之死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419章 張遼歸降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222章 逢紀歸降(一)第315章 總攻開始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502章 劉琦的野望第295章 退兵(一)第315章 總攻開始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3章 請令第483章 濁鹿城下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144章 士燮之死第288章 暗流涌動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99章 代郡之爭(五)第292章 允吾之戰(四)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226章 上庸歸降第139章 王威歸降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第236章 霍峻的決心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191章 議徵南陽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310章 離間之計(二)第397章 憂思之情第186章 美眉麻將第262章 趙雲服輸第465章 曹操之死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93章 鐵證如山(二)第29章 從天而降的援軍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495章 代郡之爭(一)第342章 張飛的決斷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110章 樊氏的妒火第229章 兵分兩路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2章 劉琮的婚事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342章 張飛的決斷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420章 會攻陽翟第113章 智取孫策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209章 懾服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350章 梟雄末路(五)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23章 五溪蠻族第22章 狂人廖立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50章 曹仁之敗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145章 交州平第362章 渭南之戰(四)第116章 太史慈第204章 比武招親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401章 昆陽攻城戰第190章 貪婪的劉琦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176章 城頭鏖戰
第193章 兵臨許昌第12章 名揚荊襄第390章 孫尚香的心聲第207章 部族紛爭第101章 震驚!第84章 廬江之爭(一)第129章 荊襄劇變(六)第126章 荊襄劇變(三)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299章 韓遂起兵第18章 黃月英第72章 周瑜的妙計第199章 關羽之死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46章 劉豹之死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419章 張遼歸降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222章 逢紀歸降(一)第315章 總攻開始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386章 你可要說話算數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502章 劉琦的野望第295章 退兵(一)第315章 總攻開始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88章 廬江之爭(五)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3章 請令第483章 濁鹿城下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144章 士燮之死第288章 暗流涌動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499章 代郡之爭(五)第292章 允吾之戰(四)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226章 上庸歸降第139章 王威歸降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第236章 霍峻的決心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191章 議徵南陽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310章 離間之計(二)第397章 憂思之情第186章 美眉麻將第262章 趙雲服輸第465章 曹操之死第200章 官渡大戰落下帷幕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93章 鐵證如山(二)第29章 從天而降的援軍第125章 荊襄劇變(二)第495章 代郡之爭(一)第342章 張飛的決斷第387章 呂玲綺的堅持第227章 朐忍之戰第110章 樊氏的妒火第229章 兵分兩路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2章 劉琮的婚事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342章 張飛的決斷第417章 對決張遼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420章 會攻陽翟第113章 智取孫策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111章 賈詡歸降第209章 懾服第172章 徐氏用計第350章 梟雄末路(五)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23章 五溪蠻族第22章 狂人廖立第412章 勇奪譙郡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148章 兵行險招第150章 曹仁之敗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145章 交州平第362章 渭南之戰(四)第116章 太史慈第204章 比武招親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131章 荊襄鉅變(八)第401章 昆陽攻城戰第190章 貪婪的劉琦第205章 建立娘子軍?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第352章 全線潰退第176章 城頭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