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袁術將自己盤算的義務兵制度直接袒露了出來。下面的謀士都陷入了沉思,而張昭和田豐的臉色則是越來越黑。
袁術所說的義務兵制度並不稀奇,漢朝也曾經盛行,不過卻很快的沒落下去。原因很簡單,養不起。
想要讓麾下的士卒忠心,無非從兩個方面下手。一是信仰,而是利益。
信仰這種東西一般是以國爲單位的,對外戰爭有用,對內戰爭就作用不大。而利益,徵兵制度和義務兵制度會導致大量的士卒出現,正常情況下根本養不起。
所以說漢朝以後徵兵制度和義務兵制度逐漸沒落,見效快、花費少的募兵制、世兵制等制度開始盛行。像三國時期,動不動就是兵戶、部曲,導致大量的私兵出現。
按理來說,在這種天下分裂、諸侯紛爭的局面,所有的諸侯都追求着能利用最少的資源來培養更多的士卒、保證麾下士卒的戰力。至於忠心什麼的在他們眼裡都是次要,畢竟領兵的將領都是他們的心腹,反水的可能性不高。
就是害怕麾下的士卒逃跑,也不用使用這種耗費巨大的方法。如多疑的曹操就直接將這些兵籍的士卒家屬直接弄到一起管理,敢叛逃就罪及家屬。
袁術之所以不採用這些手段是出於長遠考慮。大量的私兵出現是袁術不能接受的,但這個冷兵器時代的侷限性和物質的相對匱乏也使得袁術不得不接受將領與士卒之間親密的關係。
畢竟不像後世天朝軍那樣招之能戰,都是精兵。這個時代,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乃是大忌。想想看,若是讓孫堅率領張遼麾下的大軍,且不說士卒能不能適應孫堅的作戰方式,孫堅也不瞭解這些士卒的具體能力。更何況,沒有個信賴的主心骨,士卒在戰場上的發揮也會失常。像宋朝那樣只有作戰纔將將領放出去領兵,那作戰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差。而且像是軍團雲氣和軍魂的適應問題也需要考慮。
袁術覺不願意爲了士卒的忠心而削弱麾下軍隊的戰鬥力,但也無法改變麾下將領長久統領他們麾下的士卒這一局面。所以只能從士卒的身上下手。
信仰和物質兩方面都要顧及,不是一個國家但可以用江東這個大義,再加上袁術的仁慈之名,平日多洗洗腦就好。像什麼訓練之時吼兩句口號,休息的時候講一講袁術的英明,這些手段都很簡單。謊言重複千遍就是真理,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口號喊多了人也會形成潛意識。在關鍵的時候,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潛意識卻極有可能影響大局。而物質方面,就得靠袁術花錢了。
當袁術把自己的計劃說完,下面的謀士都閉上了眼默默地閉上眼盤算起來。他們在計算這麼做的得失以及對於未來的影響。而張昭卻是眉頭緊皺、一臉鐵青,直接站了出來。
“主公,不可!此舉對於我軍的戰力提高甚微,但所花費的錢糧絲毫不亞於再徵召三十萬大軍。主公如此作爲,還不如再徵召十萬大軍對於戰力的提高大。”
作爲袁術麾下的錢袋子,張昭隨便就算算就估計出了袁術這麼做所需要的花費。
按照袁術所說,這些青壯都要訓練一年然後擇優錄取,而且還要發放約爲薪資。先不算損失這些青壯麾下的生產力和稅收的下降,光是這麼多人的薪資加起來就夠嗆。
以袁術所說的麾下百姓人均收入一半的薪資爲標準,袁術麾下算上新得的益州起碼一千五百餘萬人,拿五十取一算,每年也得有三十多萬人服兵役。再算上平日的伙食等,如此一來,所花費的錢糧絕不少於再徵召十五萬的正規軍。
而這只是小頭,這麼多的青壯被徵調,對於生產力的損耗可遠不止如此,所以說張昭所算的花費絕不誇張。
張昭計算過,若是江東的士卒達到五十萬,那麼現在的稅收七成以上都得用於軍事。再加上官員的薪俸,稅收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他之前之所以不反對,是因爲江東府庫裡還有不少袁家和董卓留下來的財富,而且袁術做的不少“小”生意獲得的錢財比賦稅還要多上不少。
雖然總體看來還是虧損,但計算一下江東財政的增長速度以及剛剛拿下的益州,張昭覺得未來兩年內還是有可能維持稅收和江東管理正常花費的平衡的。可要是再加上這每年三十萬以上的義務兵,張昭就要炸了。
都說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可袁術這個敗家子當家這麼多年了依然是一副敗家子的樣子。張昭作爲掌管江東多數錢糧的大總管,一直對此十分憂慮。
不過好在有着袁家百年的積蓄加上董卓劫掠洛陽所得的財富,袁術的家底頗厚。再加上袁術還有不少賺錢的法子,即使大手大腳的搞建設,虧空也勉強可以接受。
多了這三十萬大軍的花費,相對於袁術搞建設的花費並不算多,但這個口子不能開。若是照這個架勢,即使是袁術這麼厚的底子也維持不了太長時間,張昭要爲袁術的未來考慮。
這一小會兒,下面的其他謀士也差不多盤算完了。
魯肅率先道:“子布莫急,某估算了一下,如此一來所耗費的錢糧固然不少,但對於我軍未來的發展確是好事。如此算來,這些錢糧也並不算太過浪費。”
而一向死板的田豐也嘆了口氣道:“確實,如此一來我江東未來的戰爭潛力將大大增強,即使是日後..也有餘力對外用兵。”
田豐雖然和張昭一樣對於袁術大手大腳花錢的性格極爲不滿,但稍微計算了一下盈損,田豐覺得這並非不能接受。
“可這三十萬大軍的錢糧虧空該當如何?益州百廢待興,主公又大力打通益州和荊州、交州之間的道路,再加上南蠻地區還需安撫。總不能把所有的稅收都放在軍事上吧!我軍的底子雖然不薄,但這樣下去也就能撐個四五年,再之後財政恐怕就會不堪重負啊!”張昭焦急道。
張昭說的也不無道理,秦漢以來的財政問題多是由於邊防戍守的士卒過多引起的。漢朝邊防最少都是二三十萬,多的時候五十多萬,最高八十萬都有可能。光是邊防所耗費的錢糧就在全國稅收的三成以上。
而袁術整出的五十萬大軍足佔了江東稅收的七成。雖然說這是亂世,七成也算正常,但再多這短時間內看不到作用的三十萬義務兵,這稅收都用於養兵都不夠。還不如暫時擱置,待到日後天下一統再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