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

長安,漢故都。

曾經經過無數戰火、一片斷壁殘垣的廢墟,在袁術安排大量人力物力重建之後,一座超過金陵的天下第一大城拔地而起,而且其中已然一片盛世繁華之態。

關隴之地在經歷戰火之後雖然百姓幾乎十不存一、人口稀少,但是袁術從南方遷來了不少的人口填充於其中。而且還有大量有遠見的豪紳流民自願千里迢迢前來,因爲這裡是未來的大楚首都。

不過數年間,長安城內人口已逾百萬,其中商賈豪紳更是不計其數,大有超越金陵的勢頭。爲了確保長安的政治地位,大楚不斷地將資源向其傾斜,更是由老臣張昭親自坐鎮調度長安的建設和發展。

長安城內新建的皇宮偏殿,袁術正在書房聽着幾位心腹重臣的奏報。

“陛下,興霸將軍憑藉水師便利,已經在遼東之軍的配合下順利拿下了三韓、高句驪等地,消滅了公孫度之勢力。”郭嘉道。

“興霸的速度很快嘛?朕還以爲需要些時日呢。”袁術略驚奇道。

“三韓之地、高句驪以及公孫度等不過是跳樑小醜,兵少將弱,征討的難度主要在於地利不便。興霸本身就水匪出身,善於散兵亂戰,加之對於三韓複雜散亂的水系早已掌握,指揮調度得當之下,如此快速的拿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荀攸道。

對於甘寧的實力他們從無懷疑,水軍之中除了周瑜板上釘釘的老大,就是陸戰也不遜色多少。將征討三韓這一戰交給他是經過衆人深思熟慮過的,其果不負衆望,牛刀小試便輕易將之拿下。

“陛下,興霸將軍的捷報已經在路上,按這速度預計三日之後便會到達長安。”

“時間掐的不錯,正趕上朕的定國大典。”袁術嘴角微翹。

“西域那邊,楊家他們也做的不錯,同樣已經有一份大禮在路上了,也不會延誤。”賈詡道。

“這些傢伙,搗亂的時候確實讓人頭疼,去禍害其他人倒是乾的真不錯。”袁術笑着搖頭道。

“陛下的姐夫還是很能看清形勢的,帶領着關西世家基本上掌控了西域的大權,不過就是不知道他們到底籌謀多久了。”賈詡若有所指的說道。

對於西域三十六國的情況,他在滲透進去了解之後,簡直被關西世家的手筆嚇了一跳。

這些世家果然沒一個省油的燈,心都是黑的。在西域三十六國早已不知佈局多少年了,勢力遍佈,明面上推出來的掌權之人都是羣傀儡,實際權力早就被他們緊緊地握在手裡。

不過賈詡也看得出來,這些手筆一開始只不過是關西世家們的後手。一方面可以穩定絲綢之路,爲關西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務,另一方面山窮水盡之時也可以爲後備。

之所以發展的如此迅速,如今已將西域諸國盡數納入掌握,是自袁術分封西南、兵出涼州開始的。

“這些世家確實目光長遠。自從陛下行西南分封之事之後,他們便將部分重心轉移到了西域諸國的滲透之中,纔會在這短短數年之內將西域幾乎盡數拿下。怕是在數年之前,他們就預料到了如今的局面。”郭嘉道。

“這本就是他們的專長,無可厚非。”袁術毫不在意道。

因爲袁術自南發家,揚州、荊州、益州世家受益最多,也紛紛做大。當今天下世家已經由原本的關東關西世家爲首轉變成了,關東、關西、江東、荊益、河北五大團體。

如今,關東世家依然是獨佔鰲頭,畢竟底蘊在那裡擺着呢。關西世家已然將西域納入囊中,江東世家則拓展海外,荊益世家重點西南,河北世家着手塞北。

他們都充當着大楚對外開疆拓土的先鋒,在暗中不斷地幹着自己的老本行。

“謀國之道,奇正相佐。雖首重國力,但世家這般陰詭手段也不失爲妙手。伐謀伐交,其重要性不亞於大兵壓境。”荀攸客觀道。

袁術頗爲認可的點點頭。

略同歷史的他知道原本的這個時空,非但是大漢最混亂即將滅亡的時代。其他三大帝國也都各有問題、瀕臨滅亡。

若是正常而言,即使以大楚如今之國力,想要拿下貴霜起碼也要以十年計。

不要低估一個帝國的底蘊,如此廣袤的領地,根本不是輕易能夠拿下的。一旦陷入焦灼,袁術需要在後勤調遣等方面消耗數之不盡的財力物力。再加上遠征作戰、當地百姓的牴觸等,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隋唐兩代對高句驪的戰爭便是最好的例子。不是高句驪有多強,要是正面作戰、不考慮後勤,隋唐隨便都能將之打廢,但是戰勝易、滅國難,消滅一國不是單純靠戰力這麼簡單。

袁術不怕蝴蝶效應、敢對貴霜等國下手,最大的底氣和保障便是世家。

世家不能提供多少兵力,但卻可以蒙上貴霜的眼睛、遲鈍貴霜的腦子,而且讓他們無法團結起來,始終維持不死不活的狀態,無法凝聚國力,這作用比之百萬大軍也不差。

“如今西域之三十六國,雖然名義上還是我大楚的藩屬國,但實際上已經完全被世家納入掌握。只要陛下願意,西域諸國隨時都可改旗易幟,變爲我大楚的州郡。”荀攸道。

“不用。朕不在意那些虛名,不急於這一時。就讓他們先保持這樣、繼續僞裝,等拿下貴霜、安息之後,再挑明不遲。”

袁術心中得意不已,有種開着上帝視角玩遊戲的感覺。

依靠着先知先覺,再加上世家的力量,袁術現在有種把貴霜、安息玩弄於鼓掌之中的感覺。

表面上如今整個亞洲的局面風輕雲淡,無非是大漢消亡換成了大楚,現在正處於修整狀態,一片祥和。

貴霜、安息、身毒等國如今都是這般以爲,唯一察覺到有些不對的也就是北匈奴,但即使是他們也只能隱隱猜到兩三分。

表面上沒什麼變化的西南諸國、西域諸國實際上不聲不響暗中早已換了主人,只不過是表面上僞裝成原樣罷了。

若是袁術挑明瞭這一點,只怕貴霜和身毒當時便會嚇壞,十之八九直接抱團互助,這是袁術不想看到的。

扮豬吃老虎,讓對方放鬆警惕再雷霆下手方是上策。

所謀甚大的袁術不急於下手,而是任由世家在他國肆虐,如病毒一般繁衍。

“現在各國皆有戰事,得益最多的便是我大楚,更準確的來說,是世家。”賈詡道。

對於這些人的手段賈詡再清楚不過了,玩起陰謀來就貴霜安息那羣上層在他們面前比二傻子強不到哪裡去。藉着戰爭,世家絕對會不斷暗中謀取信任、安插人手、打擊敵人,迅速擴大掌控力。

“此次定國大典,安息貴霜等國也派人前來祝賀,還是不要展露太多實力,一切斤兩從簡,以免引起警惕和不必要的麻煩。”袁術道。

“可是如此一來是不是有些不妥?天下一統如此大業,陛下之功足比三皇五帝,不泰山封禪也就算了,如此大典還簡單操辦,不太合適吧。”張昭勸諫道。

“無妨。朕要的不僅是眼前的大楚,而是整個天下。區區虛名不足掛齒,待到將貴霜身毒等地盡數納入我大楚,朕再大操大辦一次尚也不遲。”袁術淡然道。

“陛下心胸之寬廣,臣等敬服!”賈詡等人拜服道。

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四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
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四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