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

諸葛亮的想法老祝融不清楚,魯肅可再清楚不過了。同時其心中也不免爲諸葛亮的這種想法而讚歎,這一招卡的點是真不錯。

南蠻的情況比之山越還要特殊,偏居山中,沒能歸附到漢人城市,由於道路艱難偏遠、交通不便,他們能夠賺取錢財謀生的手段是少之又少。雖說比之以往強了一些,可以通過販賣山貨和特產與商人獲得錢財,但由於族中的青壯多被徵召爲士兵,收入來源依然艱難。

因爲偏僻和文化差異,蠻人中的婦女老人無法向江東普通家庭中的婦人和老人一般在工廠或者店鋪中從事一些輕量級的工作。而她們雖然比之漢人要見狀,但還是無法與南蠻青壯相比,面對南蠻惡劣的環境和諸多猛獸還是難以從事捕獵行爲。

老弱婦孺無法創造多少的價值,青壯又多被徵召,這就是南蠻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尋常的漢人無法適應當地惡劣的環境和水土,無法在當地生存,商人也不願意將工廠之類的建在這個地方,南蠻的問題着實艱難。

諸葛亮提出的這個建議可以說是一箭數雕,將南蠻打造成一個貿易區,很輕易的就能解決南蠻的生存和漢文化宣傳的問題。不僅如此,將西南諸國之人擺在南蠻人的面前,會更加引起他們對漢人的歸附和認同心理。

這個道理就如同後世閒着沒事,很多國內地域不同的人有時候會發生口角,相互以地域爲單位相互打口水仗一般,但若是其中多了島國的,他們就會迅速抱團。都是自家兄弟,私底下再怎麼鬥,面對外人的時候也會團結一致。

“好,既然老祝融你都這麼說了,那此事,某就代大楚應下了。”魯肅微笑着點頭道。

“多謝刺史大人!”老祝融連忙感激道。

魯肅輕輕點點頭,目光不經意的看了諸葛亮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其實此事應該並非魯肅所管,而是諸葛亮決斷的。大楚對於權力的管制極爲嚴格,儘管魯肅是益州刺史,但由於益州這個地方的獨特性,魯肅真正有權主管的之時益州以南漢人爲主的地區。而南蠻地區和西南諸國則是如同西域一樣被單列出來,由袁術專門安排人管理的。

諸葛亮作爲袁術直接推上來的治中從事,名義上雖然歸他這個益州刺史管制,但實際上卻是袁術欽定的掌管南蠻事物的一把手。這次祝融的請求其實應該是由諸葛亮所管,但諸葛亮不動聲色的瞞住了不知道這其中彎彎繞繞的老祝融,把皮球踢到了他這裡。因爲此事就是諸葛亮向老祝融提出的,若是再由他敲定,那麼主動權就移交到了老祝融手中,不好談條件。

一切以大楚利益爲重,魯肅自然是十分樂意的配合諸葛亮把這齣戲演下去了。更何況此事確實還要藉助他這個益州刺史的幫助,畢竟單靠南蠻的力量是無法開拓道路將雲南地區打造成如同成都一樣的貿易大都市的。

應允了老祝融的請求,魯肅接下來就得談條件了:“不過,南蠻畢竟情況特殊,邊關貿易乃是大事,此事還需得約法三章。”

“大人請講。”老祝融迫不及待的說道。

“首先,南蠻較爲偏遠,而且氣候不適宜漢人居住,在此建造貿易區,還需要你們當地之人幫忙照看和管理。當然,建立此貿易區一方面是爲了方便邊關貿易、減少事端,一方面也是爲了你們南蠻的生計問題。作爲護衛的報酬,在此貿易區內交易的稅收會拿出一定比例的份額作爲他們的工錢和當地百姓的福利。這個比例某還需要向陛下申請,由陛下決斷,但某保證儘量爲你們爭取利益,絕對足以讓你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魯肅面色嚴肅的說道。

“這還請大人放心,大人此舉爲我南蠻謀求福利,我族衆人並非是非不分,定會鼎力相助。族中如今青壯雖少,但老人和女子卻不少,足以管理此事。”老祝融連忙拍胸脯保證道。

“嗯。其次,南蠻地形險要、多是煙瘴之地和飛禽猛獸,而且還有一些不服管束、惡性難馴的部落。貿易區的安全問題還需要保證,因此還要抽調一些你們當地的族人作爲護衛。當然,數量不會太多,而且該有的糧餉待遇也不會少。最爲關鍵的是,對於當地的一些行事不端的部落,老祝融你務必要加強管理、做好思想工作。西南諸國雖弱小,但南蠻既屬於我大楚,就當遵循我大楚的法律原則,對他們以禮相待。若是出現那些小國商人貨物被你們當地的人強搶了的情況,某一定會問責與你。”魯肅沉聲道。

南蠻地區的管理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部落並非統一的,無論是孟胡這個南蠻王還是老祝融都只是名義上的統領,不好管理。若是其中有部落出問題,很難追查,又不能強逼着所有的部落交人。諸如連坐之類的高壓政策只會激起各個部落的反感和抵抗,就像面對外人欺負自家兄弟一般,幫理不幫親的畢竟是少數。不過好在漢人強大,這些人也不敢輕易亂來,但面對那些西南小國就不一定了。

而現在,貿易區作爲南蠻人自己的利益,魯肅就有理由對此進行管理了。理由也很充分,爲了南蠻的發展和生機,這些部落在見到貿易區的好處之後如何能容得自己人搞破壞?魯肅作爲外人不好管,交給他們自己人自然就不一樣了。部落之間都是相互流通的,那個部落幹了什麼事,附近的部落都一清二楚。

“大人放心,此事關係到我數十萬族人的生計,老朽絕不會讓任何人來破壞。誰敢伸爪子,老朽會帶着所有的部落首領一起剁了它!”老祝融惡狠狠地說道。

“最後,就是貿易區的標準規格問題。西南諸國語言不同,而且很多,所以凡是交易,必須以漢語交流,而且契約、收據等全都要有一份漢文手書,違者必罰。另外,貿易的管理人員也必須要熟悉漢語漢文,如此才能方便管理。”魯肅不動聲色的說道。

“大人,我族中人多是愚笨,通習漢語的很少,如此一時恐怕難以...”老祝融有些猶豫道。

“這你放心,我會多派一些教書先生前往教學。另外,這些管理人員也無需多專業,只要懂的差不多就行,我會派專門人員進行考覈,通過方能上任。若是實在不行,某隻好高價南蠻外招來一些人,但這樣一來費用會不少,最後分給你們的利潤份額可能會少些。”魯肅毫不客氣道。

如今他是處於主動方,無論如何要求,只要不突破底線都是給南蠻好處,老祝融只能受着。那點錢魯肅並不在乎,但南蠻貿易管理漢語必須爲官方語言,這是對南蠻漢化的重要一步。

學了漢語用不到誰會願意學?將漢語在貿易中標準化和規格化,只要交易就必須說漢語,久而久之南蠻之人就會慢慢被同化,同樣,西南各國的人也是如此。這是一條出路,學了漢語他們就有發財致富的機會,這纔是真正的以利趨之。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七十章 時機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八百五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五百章 瘋狂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十章 資質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七十章 時機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八百五十八章 鐵騎衝鋒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五百章 瘋狂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十章 資質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