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

烏桓歸附楚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公孫瓚得知後喜怒難測、沉默不語,而袁紹則是將屋中的諸多珍寶砸了個粉碎。

“陛下,遼東有捷報傳來。”

金陵朝會,坐在龍椅之上的袁術正在和諸文武談論楚國內政和正在進行的徵兵事宜之時,侍衛忽然手持書信快步進入殿中,高聲道。

“哦?快快呈上來。”原本說的有些口乾舌燥的袁術聞言頓時眼中一亮道。

侍衛快步上前將信件遞交給內侍,內侍在將之送至袁術面前。

袁術將信件拿過之後,掃了一遍後,面帶笑容道:“好,文遠和公瑾果然沒有辜負朕的信任,不過半月就逼降了烏桓。”

袁術話音剛落,下面立刻議論紛紛了起來。

“文遠將軍果然勇猛啊!”

“烏桓一旦歸附,我大楚之後就可在北疆佔據先機了。”

......

看着下方衆人喜笑顏開的樣子,袁術輕輕咳了一聲,衆人瞬間肅靜起來。

此時,田豐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平定烏桓實屬幸事,乃我大楚建國以來的第一勝仗,對於諸將應當重賞。”

袁術聞言,讚賞的看了田豐一眼。誰說直臣就不懂得逢迎?田豐這不是很有眼力介嗎?

“元皓所言甚是,平定烏桓於我大楚而言至關重要。此次參與大戰並立下大功的衆將都當重賞。”

“擬旨。張遼、周瑜、趙雲、曹性、孫策諸將作戰勇猛,屢建功勳。着封曹性爲度遼將軍、孫策爲平北將軍,趙雲爲安北將軍,周瑜爲鎮東將軍,張遼爲徵北將軍。令龐統屢出奇謀,着封其爲軍師中郎將。”袁術沉聲道。

此言一出,下方文武又是議論紛紛,無數人眼中流露出驚訝或羨慕的神情,另有人時不時的看着孫堅、口道恭喜。

“第一位四徵將軍出現了,果然是文遠。”郭嘉和賈詡等人心中暗暗道。

袁術自立國以後,對麾下文武大加封賞,但卻留了諸多的一品官職空懸以激勵麾下。就如四徵將軍一樣,此前一直是空懸着。

楚國中,除了官居驃騎將軍的黃忠、車騎將軍的孫堅、鎮國大將軍的紀靈和曾爲鎮軍大將軍的甘寧外,其餘武將官職盡皆在四徵將軍之下。

這四人中,黃忠、孫堅皆是最初的元老,資歷夠能力足,所以居於此爲。而紀靈則是袁術的死忠,掌管訓練大楚所有的新兵士卒,在軍中有着無比的威信。至於甘寧,則是因爲海軍之中以他爲尊。他們四人在衆將之中是最頂尖的存在。

而於其下就是曾經爲鎮東將軍的張遼,現爲鎮南將軍的太史慈、鎮西將軍的馬騰、鎮北將軍的魏延。除了馬騰是爲了安撫其心外,其餘三位都是戰功赫赫、並駕齊驅。結果現在,張遼卻先於剩下二人踏出了這一步。不過這也在衆人意料之內,本身相對於其他二人,張遼的能力就略強一些,而且戰功也更加突出。

“陛下,遼東不過五萬士卒,而且多是騎兵。將來我軍與袁紹對峙,騎兵將會以小股騷擾襲擊的方式對其進行牽制和進攻,文遠將軍和公瑾將軍如今已然不適合在位於此處,不若將之調往他處,令調他人前往遼東。”郭嘉出列說道。

“嗯。”袁術微微點了點頭:“確實,以文遠和公瑾的官位和功績確實不適合在呆在遼東。此處多有戰事卻無大戰,該派些年輕人前往鍛鍊鍛鍊。就先將公瑾和文遠調回來,到時朕另有重用。不過遼東此處重要,光是子龍、伯符等人恐怕難以掌控。”

言罷,袁術開始在下方文武中掃視了起來,最後,各鎖定了一人。

“張繡,陳宮。”

“臣在!”

張繡和陳宮連忙出列,前者面容隱藏不住的興奮,而後者卻是一臉平靜。

“就由你二人前往遼東,你二人可自行舉薦選拔一些年輕俊才隨行。”

“諾!”二人齊聲道。

“公臺,此行前往遼東後,遼東內政以及對於烏桓的處理皆由你掌控安排。對於遼東的情況你可詢問元皓等人的意見,不過切記不可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一切以小心爲上。”

“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盡力。”陳宮深吸了一口氣,躬身道。

他明白袁術所言之意。遼東此地極爲重要,而對於烏桓的處理有有些棘手,關於這方面以前老套的懷柔或強壓政策根本不適合施行,需得借鑑大楚現在的發展方式,藉助商業來控制之,並教化之。他雖然智略過人,但對於這方面的瞭解卻並不多,需得向田豐等人請教一番才行。

對於袁術的信任,他心中由是感激。作爲隨同呂布歸降的謀士,他知道自己遲早會被袁術重用,但沒想到會這麼快。纔在大楚的官員培養機構學了沒多長時間,“思想教育”還未曾進行完,如今就要出任一方了。

此任極爲重大,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和考驗。只要能出色的將之完成、展現自己的能力,自己將來就有機會躋身於袁術最器重的諸多謀士之中,與沮授等人爲列。雖然經歷如此多已經有些心如止水,但他還是不免有些激動。人生在世,誰又能逃得過名利二字呢?生活在這個充滿朝氣的國家,他也充滿了一展宏圖的想法。

罷朝之後,衆人離開,袁術但留下了這二人以及幾位重謀重將。

“關於出任遼東的人選,你們有什麼建議嗎?”袁術對着幾人問道。

田豐先是出列,拱手道:“陛下,某舉薦一英才,其名曰步騭,字子山。其性情寬弘、博覽羣書、通達治體,可助公臺一臂之力。”

袁術點點頭,他隱約覺得步騭這個名字有點耳熟,想來應該是某個大牛,帶去培養培養自然好。治理遼東這種複雜混亂之地的機會可是不多,是個極好的鍛鍊。

郭嘉隨後站了出來,瞟了眼賈詡,咧嘴道:“文和長子賈穆已經快要及冠了,其聰慧多智,而且通曉兵法,可爲維佑軍師。”

張繡聞言,眼前一亮,目光火熱的看向袁術和賈詡。賈詡的能力他是知曉的,被其叔父張濟和李傕郭汜等西涼將軍幾乎是奉若神明,其子定然也是極爲不凡。

賈詡聞言後,避開張繡那熾熱的目光,不爽的看了眼郭嘉後對着面露徵求之色的袁術說道:“如此甚好。吾兒生性懶憊,有勞維佑多費心了。”

張繡連忙拱手道:“不敢!不敢!”

聞言,賈詡心中一嘆:看來自己這輩子是和西涼這羣人糾纏不清了,唉!

想罷,賈詡又看向了一旁靜默不語的孫堅,輕聲道:“文臺,仲謀也快及冠了吧。不若一同前往,也算是個歷練。”

孫堅聞言一愣,隨後迅速地反應了過來,暗中感激的看了賈詡一眼。

而袁術見狀則是心有所覺,目露深意的看了眼賈詡,隨後道:“不錯,仲謀這孩子很有前途。此行就捎帶着他吧,文臺,你覺得呢?”

“任憑主公做主。”孫堅拱手道。

“陛下,臣此行前往還請陛下再調一人。”陳宮此時也恰合時宜的說道。

“何人?”

“典韋將軍之子典滿,卻不知可否。”

“可。”袁術絲毫沒有問典韋的意見直接道。

其他人聞言後,皆是嘴角一抽。

要不要這麼聲勢浩大?不過一個遼東,怎麼各方大佬的二代都派去了。

而一些心思機敏的人,則是暗中將目光放在了孫堅的身上,心中不住地思索着什麼。

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五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十八章 借將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
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五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十八章 借將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