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

進入山谷後,宛若來到了另一個天地,映入眼簾的壯觀景象讓孫策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豪邁之情。

三面山脈環繞之內,是足足方圓數十里的平原,平原之上有丘陵、有樹林有兩座扎有營寨的小山,甚至還有一座小城坐落於內。無數的士卒各自爲陣,身着顏色不同的鮮明甲冑,手持木質蘸上顏料的武器在這些地方擺開陣勢捉對模擬廝殺着。有的在平原之上正面廝殺,有的一方守城一方攻城,還有的演練着伏擊與被伏擊的戰鬥等。

而在更遠處的江上,同樣是兩方船隊在演練着戰鬥,喊殺聲響成一片,不時有士卒掉下船去,濺起朵朵浪花。

“如此演練,如何不能出精兵!”雖然不是第一次來此處了,但孫策還是忍不住感嘆道,曾幾何時他也是這些人其中的一員。

“紀靈將軍不愧是當世練兵大家,只是這一手就足以驚世駭俗。”趙雲感嘆道。

孫策聞言,微微一笑:“子龍,這你可說錯了。紀靈將軍是當世練兵大家不假,可是此法卻並非是其所創。”

“哦?那是何人?難不成是高順將軍,還是麴義將軍?”趙雲問道,大楚最善練兵的不外乎這幾人。

“都不是,是陛下。”孫策道:“以對戰練兵,模擬各種場景,儘量切實貼近實戰,這些都是出自陛下的主意。”

“陛下果然是不世英主,就連兵事都如此精通。”

“好了,反正遼東這幾個月暫時沒有戰事,這段時間我們都可以呆在這,這些以後再說,我們先去找紀靈將軍吧!”孫策道。

二人牽着馬往右走去。這是一片佔地不過山谷十分之一的平地,被一分爲二。前面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訓練場,而後面則是數萬個供將士休息的營帳。孫策二人把馬遷到一側專門安置的位置後,直直往訓練場正中央的高臺而去。

此時雖是午後,但是已經入冬,十分寒冷,凌冽的寒風時不時地刮過。

巨大的訓練場之上,排列整齊的數萬士卒皆是身披鎧甲手持長槍作刺擊狀矗立。整齊的陣列是如此的震撼,給人一種無比的肅穆感。這些士卒皆是新兵,年紀基本都在二十歲左右,皆爲青壯。自孫策一路走進來近一刻鐘時間,他們的動作就沒有變過,也不知已經堅持多久了,基本可說是紋絲不動。

而陣列之中,還有許多來回巡視的士卒,這些士卒年紀頗大,都是大楚這些年因爲年齡過大從軍中退下來的老兵,渾身散發着煞氣、不少身上滿是傷痕,一看就是百戰精兵。他們手持長鞭在這些新兵中不斷巡視着,看見姿勢不對的士卒照着其屁股就是一鞭子。

孫策看到這一幕眼角不由得一抽,想起了某一段時間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屁股都隱隱有些火辣辣的感覺。以他無法無天的性格,當年可沒少挨抽。這種鞭子抽人雖然不會落下疤痕也不會傷人,但是卻奇痛無比。

場上被抽的士卒一個個臉憋得通紅,也不知是痛的還是羞得,連忙看着隊伍最前方反向對着自己同樣持槍作刺擊狀的將軍,重新標準自己的姿勢。

全軍上下,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卒待遇相同,無一例外全部都保持一樣的站姿,就連高臺上的紀靈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是百人將以上的將領都位於自己隊伍的前列,反方向的站立以作表率。

孫策和趙雲登上高臺後並沒有出聲打擾紀靈,而是默默地從一旁的兵器架上同樣抽出一支重量適中的長槍,一樣站起了“軍姿”。

過了好半晌,直到訓練場上有近百士卒陸續因爲支撐不住而癱倒在地被擡走後,紀靈才收手喊停,暫時休息片刻。

孫策略帶惋惜的看着那些被擡走的士卒。曾經參加過這種訓練的他清楚,這些因支撐不住率先倒下的士卒將來十有八九要被踢出隊伍了。

都是好兵啊!但只可惜,大楚招兵就是這麼嚴苛。優中選優,無論是因爲不夠強壯還是因爲意志不堅定,只要率先倒下了,就意味着你不夠優秀。這數萬新兵起碼有三成最後會被淘汰。正是這般嚴苛的兵源選拔,才能保證士卒的質量。

紀靈下令暫時休息後,轉身看向孫策和趙雲,隨手從一旁的桌上拿起兩碗淡鹽水遞了過去:“你們倆來幹什麼?”

孫策接過碗,仰頭將水一飲而盡後並不答話,咂了咂嘴道:“將軍,這水的味道咋變了啊?這麼難喝。”

“我向陛下請求,讓華醫師在裡面加了點固本培元的中藥,味道自然差了些,不過比單純的鹽水效果要好多了。”紀靈看着下面搶水搶的不亦樂乎的新兵,嘴角難得擠出一絲笑容。

“將軍當真是愛兵如子!”趙雲眼中滿是敬意的說道。

“畢竟是從我手中走出去的兵,我可不想讓他們給我丟臉。”紀靈彷彿漠不關心一般淡淡道。

“將軍你還是這麼外冷內熱,關心士卒就直說唄,非要裝冷漠。”孫策咧嘴笑着拆穿道。

紀靈作爲鎮國大將軍,能夠與黃忠孫堅高居衆武將之上,全軍上下可是無人不服的。資歷最老、忠心耿耿、持身公允,大楚幾十萬士卒皆經由其手訓練過,深得全軍將士敬重,在士卒中的威望幾乎僅次於袁術。

“我看你是屁股又癢癢了,北疆一戰還沒得到教訓嗎?”紀靈語氣不善、毫不客氣的說道。

此言一出,孫策的面色一緊,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語氣略帶沙啞的低頭道:“是我的錯,對不起,將軍。”

紀靈目光嚴肅的看着孫策道:“你應該說對不起的不是我,而是那些戰死的將士。作爲大楚將士,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理所當然,但是我希望他們不是白死,能夠死的更有價值。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他們的犧牲挽救了你的生命,你應該清楚你身上肩負着什麼,不要讓陛下和那些九泉之下的將士們失望!”

袁術的想法和對孫策的重視紀靈是清楚的。可以說,那犧牲的數萬將士根本就是袁術爲了孫策的成長而準備的養料。

只有經歷過纔會成長,歷史上孫策能夠年紀輕輕就創下江東偌大的基業、成爲一方雄主,孫堅的身死起了很大的作用。

失去了父親的保護,肩負着爲父報仇和家族的重任,孫策纔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迅速成熟成長,成爲江東小霸王。

而袁術現在的做法也是如此,那兩萬忠心耿耿的將士活生生的倒在了孫策的面前,而且還有很多是直接爲了保護和救其而死。這種失去,這份責任,正是孫策成長最好的養料。

紀靈對袁術的做法並無異議,但是對於那兩萬餘陣亡的將士他卻是極爲痛惜,因此見到孫策纔會忍不住說出此語。

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術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七百零七章 無路可退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動的徐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百零七章 無路可退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
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術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七百零七章 無路可退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動的徐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百零七章 無路可退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