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

之前劉備和豫州世家的關係還是比較和諧的。雙方各有所需,你有情我有意,相處的極爲融洽。

劉備不在乎將手下的權力交給世家,世家也不吝惜對於劉備的幫助。

世家們也是很沒轍,這個時代出來的英主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一個比一個掌控欲強。

袁術和公孫瓚就不用說了,袁紹被河北世家綁死了,曹操也是個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人。

吾好夢中殺人。這都是曹操被世家給逼的,雙方的關係是水火不容。

天下三大世家羣體,關西世家要麼是被董卓給滅了,要麼是搬遷了,剩下的一些尾大不掉的都圍在天子周圍觀望着。

河北世家是死死的抱着袁紹不鬆手,畢竟公孫瓚那就是個沒法交流的貨,自己投奔過去還不如解散家族來的痛快。

中原世家也基本沒得選擇。曹操不配合,呂布沒前途,也就劉備還能看的過去。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袁術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動作,直接就是允許藩國成爲封地。

雖說地方有點偏、有點小,那也是個國啊!稍微經營一下也是個不錯的地方,這可比單純的封地強多了,最起碼處於半獨立狀態。

現在的東漢雖說還有所謂的封國,但基本上是名存實亡。封的都是些劉氏宗親,而且基本都是混吃等死的昏庸無能之輩。所謂的封國不過是給他們的錢袋子罷了。

可在世家手上就不一樣了,他們手下有的是人,支撐起一個小國綽綽有餘。像陳家、楊家這樣的,管理一個州都綽綽有餘。此時的天下不是人才少,而是人才太多了,土地不夠用的。

別看袁術手下的寒門士子那麼少,捉襟見肘,那是因爲大頭是世家。能讀書的九成以上都是世家中人。就算整個大漢的疆域再擴大個兩三倍都能管理的過來。

想想荀家那麼多的變態就清楚了,支撐起三四個諸侯跟玩似的。要是豁出去臉皮,荀家能給天下每個諸侯都配兩個頂尖人才。漢末的亂世之所以如此輝煌,就是因爲天下的人才實在太多了。

也就是沒個引子能夠打出去,要不然就憑這些諸侯手中的人,整個亞洲都能輕易瓜分了。

想想三國中的曹操,手下叫得出名的謀士數以百計,一流的謀士都得以十計,頂尖謀士都能上雙位數。

“子揚,我們該怎麼辦?”劉備略顯疲憊道。

他實在想不出招來,被夾在中原中央的他又不像袁術那樣周圍有那麼多的“無主之地”可以用來“分封”。而且他也拿不出更多的好處來安撫世家。

他所有的一切基本都是世家給予的,再給世家更多的權力也是無濟於事。

劉曄也想不出辦法,情況就擺在這裡,袁術這一手乃是陽謀,任誰都破解不了。而且誰知道這貨不按套路出牌啊!

說好了獨斷專行呢?說好了削弱世家呢?都是騙人的!

明明是諸侯之間的鬥爭,結果你愣是給了世家一個參與的機會,有這麼作死的嗎?你都這麼大的優勢了還要做這種無恥的事,真是個分不清輕重的蠢貨!分封制的壞處你看不清嗎?

“主公,袁術不按套路出牌,我們也沒什麼辦法。更何況就算我們想要同樣的劍走偏鋒,位於豫州的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爲今之計只有好好安撫住豫州的世家,另外要在天下散播流言、抹黑袁術,最大程度上削弱此事的影響。”

劉備聞言苦笑一聲。他聽出來劉曄這不過是安慰他的話。散播流言?話語權基本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上,自己上午剛散播出去流言,下午世家們就都知道這是自己乾的了。誰會信啊?

更何況事關封國一事,袁術就是真挖了個坑,世家們也會一窩蜂的往前衝。

世家們進無可進,還有什麼能令他們心動?除了至尊之位就只剩下少數幾件事了。恰好封國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諸侯那裡也先後發生了和劉備一樣的感慨。

袁術腦子有坑,大家一定要小心!

不過好在世家還算理智。知道益州周圍的那些小國不算什麼大蛋糕,估計都不夠江東世家分的,他們去也是白搭。所以他們都打算靜觀其變,暫時先穩住,等江東的世家探完了路再說。

晚一步沒關係,只要能參與到其中就行。反正袁術整的這種封國的套路比的是底蘊和財力,晚一步也無傷大雅。

天下的世家除了像袁術表達了一些善意,以及開始重視起商業以外,並沒有太大的動靜。只有袁紹麾下的那些世家有所不同。

“主公,我們去佔領幷州吧!”

“主公,我們去打南匈奴吧!”

“主公,我們去護衛邊疆吧!”

無數的謀士每天都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攛掇他去攻打併州。每次集會議事討論的都是一個問題,什麼時候去攻打併州。

各大世家一個個積極的給袁紹捐錢捐糧,紛紛表示南匈奴乃是大患,非我族類、其心必誅,身爲漢人,我們應該義無反顧的前去討伐。錢糧什麼的我們都包了,要是兵力不夠,我們稍微擠一擠,七八萬還是不難拿出來的,將領我們也可以提供,您只要發句話就好了。

總之世家們是將一切都準備好,一條龍服務,只要袁紹稍微動動嘴,幷州就能到手。而且他們還會給袁紹捐贈大量的錢糧。

至於他們以前所說的什麼仁德、什麼教化之、什麼以德報怨全部餵了狗。

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仁義道德在世家眼裡都是廢話。

袁紹第一次發現自己麾下的謀士們這麼團結,不過這種團結令他很不爽。

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打的什麼主意。我丫的剛打完一場大仗,元氣還沒有恢復好,你就讓我再次去征討那些南匈奴?還有那個許攸,你之前不是才建議我聯合南匈奴對抗公孫瓚嗎?怎麼一下子就改口了?

看着世家獻上來了價值以千萬貫計的錢糧,袁紹卻彷彿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一樣,內心卻絲毫開心不起來。

“該死的袁公路,你自己想不開怎麼連我也要跟着遭罪?父親以前教你的那些東西都被你養的狗給吃了嗎?”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靜室裡,袁紹瘋狂的對着空氣破口大罵道。

他感覺自己真的是日了狗了。那可是幷州啊!不是益州西南那種疙瘩窩。以後他一統天下,無論是把都城建在長安洛陽還是鄴城,幷州都隨時有可能迅速打到他的面前。把這種關鍵的地方封給世家,他以後還能安得下心嗎?

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九百章 改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下CD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九百三十三章 佈置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四章 謀劃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
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九百章 改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下CD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九百三十三章 佈置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四章 謀劃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