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率軍撤退,繼西線之後,東線的戰爭緊接着也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
按理來說,孫堅的撤退,其首功應歸結於將江東軍糧草盡數焚燬的張遼等人,然而他們卻無法因此得到任何獎賞。合肥城被屠,是張遼等人必須面對的事實,他們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曹操和幾個文臣武將一番議論下來,張遼他們反而無功有過。
如果是一般的過錯也就罷了,但合肥城數以萬計的百姓慘遭殺戮,這罪孽着實深重,影響也太過惡劣。曹操即使想包庇張遼等人也要三思而行,畢竟還要考慮各種其他的因素,例如民間輿論和民心民情等等。更何況,曹操心中也並沒有想要包庇張遼他們的心思。
焚燬糧草的確是一件不小的功勞,可以說直接導致了孫堅軍的撤退。但是孫堅軍在兵臨許昌之前,西線的戰爭已經提前結束,夏侯淵已經帶着他的大軍進入了許昌,即使沒有陸遜焚燒糧草的舉動,許昌城的防禦力量也已經足夠強大,曹操有充足的自信能將許昌城穩穩守住。
wωw◆TTKдN◆co
這樣一來,張遼他們焚燬江東軍糧草的舉動看上去就不是那麼的必要,而他們爲此而放棄合肥城的行爲,在事後看來同樣也是沒有意義。
當然,無論陸遜再怎麼聰明,他也不可能事先算到長安那邊能這麼快取得勝利。畢竟當時許昌城的守衛力量確實有限,而如果沒有孫堅屠城的這一檔子事,結果也堪稱十分完美。只可惜,孫堅出人意料地兇性大發,在合肥城內大開殺戒,既然事情如此發展,那麼就必須有人爲合肥城內數萬百姓被屠戮一事負責。
經過一番討論,張遼、李典、樂進三人最後被直接貶爲裨將軍,作爲獻策棄城的始作俑者陸遜本人,倒沒有被降職——因爲他的職位現在原本就很低了,不過陸遜也受到了其他方式的處罰。
————————————————————————————————
就在西線和東線戰事尚未結束,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的時候,許昌南線的宛城那邊也正在展開着激烈的攻防戰。
陸續有劉表軍士兵奮力向宛城城牆上攀爬着,而迎接他們的,則是從宛城城頭上不斷被拋灑下來的石塊、圓木和沸油。
數天下來,七萬劉表軍已驟減兩萬,攻城消耗之巨,可見一斑。
但宛城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劉表軍攻擊的石頭十分兇猛,已經好幾次攻上了城頭,雖然憑藉着城牆的依託,使得宛城內曹軍的傷亡人數比城外的劉表軍少許多,但也已有近萬人的折損。
而且由於劉表軍每天都是不要命一般地瘋狂進攻,因此城內的守城器械消耗格外嚴重,滾木落石之類的已經快要用完了,軍師郭嘉甚至命令城中百姓上房揭瓦,將瓦片作爲守城的器具。
瓦片的殺傷力自然比滾木、落石等小多了,一大塊石頭砸下去,就算不把正在爬城的敵軍士兵砸死,那至少也能把他砸得摔下雲梯。可一塊瓦片扔下去,最多也就把下方的敵兵砸個頭破血流罷了,既死不了人,也摔不下去。
更嚴重的是,城內的箭枝也快要用完了。
守城戰最重要的依託就是弓箭手,滾木也好,落石也罷,在守城戰中的作用終究比不上大規模的弓箭射擊。
一旦弓箭告罄,那曹軍將陷入極爲被動的局面,守城的難度也將一下子提高好幾個檔次。
如果沒有弓箭手的掩護,雖然宛城還不至於會很快失守,但那終究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是弓箭問題很難解決,即使郭嘉將全城的匠人召集起來,日以繼夜不眠不休的工作,一天不過也只能打造出數百枚箭枝罷了,一輪齊射也就沒了。
面對這種窘境,被曹操指派助守宛城的高順倒是突然靈機一動,根據後世的戰例想出一個辦法。他令人做出上百個草人,然後將這些草人綁上繩索,在夜間從城頭上往城下扔去。夜色不明,劉表軍遠遠看見城牆下有人影,以爲城內守軍出城夜襲,遂紛紛舉弓射箭。等劉表軍射完之後,高順再令人將草人拉上來,只見每個草人身上都密密麻麻地扎着幾十根箭枝,一夜下來,高順倒是收集到六七千枚箭枝。
雖然數量還不能算是很多,但至少能射上幾輪了。
這和傳說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十分相像,但歷史上諸葛亮可並沒有這一茬,而高順所使用的草人借箭之計,歷史上是出於唐朝將領張巡死守睢陽時的事蹟。
對於高順的奇策,郭嘉也是讚歎不已。對於自己的這個損友兼妹夫,郭嘉自忖對其十分了解,知道高順是一個難得的智將,經常能想出一些優秀的計策,但是高順這一次的草人借箭,還是讓郭嘉對高順產生了一絲沒有完全看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