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

大月氏在極盛之時,曾經佔領了整個花剌子模,控制着康居、大宛和粟戈。但隨着安息的再次強盛,花剌子模被安息以重兵奪去,康居和大宛逐漸強大,擺脫了大月氏的控制。大月氏隨之國力下降,不如在國王索特爾-麥格斯,也就是大月氏的“救世主”王當政時那般強大。索特爾-麥格斯之後,大月氏的較爲賢明的君主,也是十分偉大的君主就是迦膩色迦。索特爾-麥格斯在入侵西域,被班超重創之後,開始認識到漢的強大。這一戰敗,影響到了大月氏一百多年的擴張政策。大月氏在索特爾-麥格斯時,就改變了向東擴張的策略,立足於粟特和大夏,派兵翻越了帕米爾高原,向南侵入了印度河流域,再向東佔領了恆河上中游地區。使得恆河流域只有下游,還有孱弱的印度各個小國。由於有了富饒的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大月氏在索特爾-麥格斯時代,成爲比肩安息王國的強大國家。

迦膩色迦在他的基礎上,並沒有擴張領土,而是在文化上造詣很大。迦膩色迦對宗教持包容開放的態度,尤其是支持佛教的興起,又加強了與絲綢之路上各國的溝通,使得大月氏再次興起。但在迦膩色迦一世死後,其後的君主都十分平庸昏庸,大月氏的國力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直到另一個賢王的出現,那就是閻膏珍。索特爾-麥格斯開拓了蔥嶺以南,閻膏珍則爲大月氏開拓了花剌子模。在閻膏珍時,還羈縻了康居和大宛,軍功達到鼎盛。

但到了今天,國王胡毗色伽繼位,大月氏對康居和大宛的控制力度下降,安息也奪得了花剌子模之地。隨着大月氏對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的控制加強,大月氏的戰略重心也從蔥嶺以北轉移到了蔥嶺以南。標誌性的事件是大月氏將都城從在大夏之地的藍氏城遷到了蔥嶺以南的富樓沙城。富樓沙,亦即後世的白沙瓦,是巴基斯坦連通中國的交通重鎮。如此一來,大月氏在蔥嶺以北的統治也變衰弱,只能統治在阿姆河以南、蔥嶺以北之間的大夏之地和粟特之地。大夏之地和粟特之地,最重要的城池就是藍氏城和高附城。

接到烏孫國王烏爵靡的結盟要求後,貴霜國王胡毗色伽一世也瞭解了西涼現在的處境,是有多艱難。烏爵靡又極言西域的富庶,這讓胡毗色伽一世動心了。胡毗色伽命其長子,也是其王位繼承者君崑蘇耶伽,統領貴霜騎兵三十萬大軍從富樓沙城越過蔥嶺,準備與三國聯軍會師,然後一同攻入西域二州。按照胡毗色伽和三國聯軍之間的盟約,西域南部的昆州歸貴霜,北部的天州歸三國聯軍瓜分,雙方以天山爲國界。至於三國如何分配天州,那是他們的事。

貴霜雖然是一個帝國,但其實貴霜仍然保留了大月氏時期的舊制。大月氏以前就是一個遊牧民族,和匈奴類似。故而,貴霜帝國也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專制帝國,貴霜的國王仍然是相當於單于。貴霜國王之下,還有衆多的王,這些王擁有自己的土地,擁有自己的軍隊。而不論是索特爾-麥格斯,還是迦膩色迦,還是今日的胡毗色伽,是號稱貴霜帝國的“王中之王”。安息帝國也是如此。安息國王號稱“萬王之王”。所以,胡毗色伽並不能完全像漢靈帝那樣,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貴霜王對於王中之王,必須要繳納賦稅,提供軍隊,和周禮很相似。

而在胡毗色伽當政時,貴霜涌現了一個王,名爲韋蘇提婆。韋蘇提婆野心勃勃,在諸王之中,實力最爲強大,胡毗色伽感受到了來自韋蘇提婆的威脅。而當他還在位時,當然還可以穩住韋蘇提婆,讓他不至於發動叛變。但胡毗色伽的王中之王繼承人崑蘇耶伽還太過年輕,不能服衆。

胡毗色伽很擔心自己百年之後,貴霜衆王不服崑蘇耶伽,尤其是韋蘇提婆會趁機造反,所以胡毗色伽開始籌謀着讓崑蘇耶伽提升威信,建立功勳。威信之提升,依靠打勝仗最爲方便快捷。正好這時候西涼又遭到衆多的敵人圍攻,西域二州僅僅有五千騎兵。胡毗色伽一世認爲,西域如此空虛,崑蘇耶伽統帥三十萬大軍,一定能將昆州給奪過來。等崑蘇耶伽一戰成名,從劉範的西州三州中,搶奪到一個大州,胡毗色伽就可名正言順地對崑蘇耶伽多加封賞,讓他掌握貴霜的軍權。這樣一來,韋蘇提婆就無力再反對崑蘇耶伽。

胡毗色伽爲了防止韋蘇提婆在陣前阻撓崑蘇耶伽,就順勢提升韋蘇提婆爲貴霜帝國的大相,將韋蘇提婆留在了富樓沙城。胡毗色伽以爲,他這樣就能讓崑蘇耶伽無所顧忌地取得軍功了。事情一開始,確實如胡毗色伽設想的一樣。韋蘇提婆雖是大相,但遠離了自己的王國,也不能提領軍隊,胡毗色伽也不把政務和選官權交給他。韋蘇提婆實際上有名無實。胡毗色伽的意圖不難猜透,這讓韋蘇提婆十分窩火,總想着要破壞掉崑蘇耶伽的北征。這時候,韋蘇提婆是剛想打瞌睡,有人給送來枕頭了。貴霜錦衣衛幫了他一個大忙。

錦衣衛接到田豐的要求後,就在貴霜國內大肆散佈謠言,說安息帝國準備要趁貴霜派三十萬大軍北征西域而國內空虛的時候,趁機對貴霜發動大舉進攻。韋蘇提婆也很快聽聞了這個消息。韋蘇提婆一聽這個消息,就大約知道這個消息是謠傳。安息帝國雖然是貴霜帝國的死敵,但貴霜除了三十萬騎兵外,還能動員起各個王的七十萬大軍。安息就算大舉進攻,也不一定能得手。況且,貴霜人學習了塞種人的重甲騎兵,其主力軍都是重甲騎兵,只有少量的步兵和象兵。

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
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