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

若朝廷得到幷州的支持,那麼面對兵威大盛的涼國,便多了一個盟友;若朝廷不接納董卓,那麼董卓一定在恐懼朝廷征討幷州之後,選擇與涼國講和。幷州位於司隸之北,與雒陽城不過只有二三百里之遙。若幷州與涼國結盟,則涼軍必從榆林之地南下攻打長安,而董卓之幷州軍必從上黨郡南下,直趨雒陽城。屆時大漢東西兩京同時有陷落之危,則社稷危也!”

聽了袁紹這番解釋,何進、袁隗、曹操等人都不禁皺緊了眉頭。這樣危險的後果,是朝廷所不能承受的。

見衆人都十分忌憚,袁紹繼續說:“因此,爲朝廷安危而計,朝廷萬萬不可與董卓鬧翻,反而還要對他虛以委蛇,使他將重心放在涼國上。因此在下主張,不若就此答應了董卓,並再次與董卓商議西征涼國之議。”

“西征涼國?!”一聽這一建議,堂下衆人都下意識地緊張起來。朝廷前兩次與涼主劉範開戰,換來的是雒陽城的兩次被圍,和朝廷簽訂的兩次賠款條約,以及衆多朝廷官軍士兵的傷亡。這不得不令包括曹操在內的衆人,感到十分緊張。

何進皺起了眉頭,問道:“爲何要西征涼國?”

袁紹道:“明公,請恕在下未曾把話說清楚。在下所說西征涼國,並不是真的要征討涼國。而是假借允許董卓進駐河東,朝廷與董卓一同征伐涼國,誘使董卓率先進攻被涼軍佔據的榆林之地。如此,一來借涼軍之手,來爲朝廷削弱董卓,降低其對雒陽城的威脅;二來禍水東引,利用董卓吸引涼軍進攻幷州,而榆林之地必然空虛,這便給駐守關中的皇甫嵩部一個北上偷襲榆林之地的良機。”

荀彧聽了後,立即站起來駁斥道:“此言不妥!若涼國舉十數萬、二十萬步騎而來,而非只調動駐守榆林之地的一個衛來應對,那麼關中便要承受巨大的壓力。最壞的結果是涼軍攻陷關中諸多城池,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皇甫嵩部十萬步騎全都困守城內,不敢出城與涼軍爭鋒,根本無暇北上偷襲榆林之地。”

一看何進聽了荀彧的話,臉色又變了變,袁紹唯恐何進改變主意,他趕緊道:“當然朝廷也可以完全只是借合擊榆林,來誘使董卓之幷州軍獨自進攻榆林之地。而朝廷卻作壁上觀,謹守關中即可。涼國見朝廷並未參與,敢於偷襲榆林之地的只有幷州,那麼涼軍便會棄關中數十座堅城於不顧,而轉頭去反擊董卓。

涼軍強悍,非幷州軍可擋。在幷州軍被涼軍擊敗時,明公可從京師諸軍裡,秘密派出一支大軍北上河東,急趨晉陽,一舉消除董卓對朝廷的威脅,並收復幷州!在偷襲晉陽城之後,官軍再調往黃河之畔,嚴密守住黃河各個津渡。涼軍本來的目標不過是打退進犯榆林之地的幷州軍,並沒有與朝廷再起大戰的計劃。見幷州已被官軍拿下,關中又無機可乘,便也無所作爲,只能坐視朝廷收復幷州。”

聽了袁紹的這一借刀殺人、趁人之危之計,何進和衆人都有些意動。如果真的這麼做,利用涼軍去吸引幷州軍、吸引董卓的注意力,而後朝廷再趁機偷襲晉陽城,一舉收復被董卓割佔的幷州,朝廷便能多控制一個州,而且還消除了北部的威脅,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曹操質疑道:“幷州之南是上黨高地,山勢險峻,地勢險要,極難通行。若派官軍北上偷襲晉陽城,恐怕官軍不能短時間內通過上黨郡,便會令董卓警覺起來,而導致偷襲失敗。”

袁紹道:“此也不難。朝廷控制着河東郡,通過河東郡,騎兵可以沿着平坦的汾水盆地,快速殺至晉陽城下。且朝廷可以與董卓如此約定:以汾水爲界,河東郡分爲南北兩部。朝廷派五萬騎兵奔赴河東郡南部,董卓率軍六萬進駐河東郡的北屈城。

選定一日作爲進攻之期,屆時兩軍同時西渡黃河,董卓之幷州軍進攻黃河西岸的夏陽城、高奴城、定陽城、雕陰城,官軍則派一部疑兵佯裝渡過黃河,而官軍主力趁董卓之幷州軍渡河,而北渡汾水。渡過汾水後,官軍打出幷州軍的旗幟,佯裝成幷州軍,並沿着汾水全速奔動,直取晉陽。途中若有城池繞不開,便詐開城門;若能繞開則不顧。

如此,依據騎兵之速,官軍定能於十日內奔至晉陽城下。且要與涼軍爭奪榆林之地,董卓一定是將其幷州軍主力都派了出去。晉陽城所剩的守軍必定不多,官軍五萬之衆,已足以攻下晉陽。拿下晉陽城後,則攻守之勢完全在我,幷州大勢已定矣!”

聽完袁紹這一完整的計謀,何進、袁隗、王允、袁隗等人都頗爲振奮。袁紹的這一計策成功的機率頗高,而且成功後朝廷也能收穫頗豐。只有曹操和荀彧聽完後,開始懷疑起袁紹的動機。他們一直在猜測,袁紹百般設謀,最初的動機不過是爲了讓董卓能得到朝廷的允許進入河東郡。可是這麼做對於袁紹又有什麼好處?他到底想幹什麼?

袁紹沒有察覺到曹操與荀彧的疑心,他繼續滔滔不絕地說:“明公,在調虎離山、趁機偷襲晉陽之時,明公可以再派五萬官軍北上河東郡,迅速把守住河東郡沿河各個津渡。如此一來,早已渡河進入榆林之地的董卓,即使很快得知了官軍偷襲晉陽的消息,在官軍嚴防死守下,他也飛不過黃河來,只能坐視官軍攻下他那空虛的幷州。

退一萬步說,若董卓得知朝廷偷襲晉陽之後,他無家可歸之下只得投降涼軍,並與涼軍一同來攻。但只要官軍死死守住黃河津渡,他們也難有可乘之機。

如此一來,朝廷既可以輕鬆收復幷州,壯大己身;同時又借涼軍之手滅掉董卓,消除心腹大患,何樂而不爲呢?”

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
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