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

曹操、鄭泰和荀攸的反對,因爲種種原因,很快就淹沒在朝廷一邊倒的嘻笑批判聲中。害怕劉範極了的朝廷,馬不停蹄地加快了對流民的遣送。朝廷嚴令所有境內有流民的州郡,必須加緊把流民趕走。爲了加快速度,朝廷讓州郡把治下的流民編成徭役隊伍,讓小吏押送流民往西邊趕着去。

朝廷配合西涼,要把全天下的流民都送往西涼,這一政策一經頒佈,可謂是使全天下皆大歡喜,奔走相告。聽聞禍水東引政策,頓時全天下的人,很少有不爲之歡欣鼓舞,彈冠相慶的。

早在黃巾起義之前,天下就佈滿了流民。一個是因爲十常侍的爪牙遍佈天下,憑藉十常侍控制了漢靈帝劉宏,而虐害百姓,致使百姓賣兒賣女,之後沒有什麼能賣了,只能流離失所;一個是因爲世家大族貪婪地侵吞田地,迫害百姓爲其徒附奴婢,讓天下出現了富者阡陌縱橫,貧者無立錐之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形勢。百萬流民們流離失所,朝廷非但無力救助安置,還處處提防流民們掀起民變,黃巾餘孽捲土重來。在這樣的情形下,流民早就想找個安身之所安置下來。雖然涼州很遠,但朝廷肯出糧出力,流民們對於前往西州之地,還是抱着憧憬的。

而各個州郡的官僚更是慶幸不已,特別是豫州和青州。這兩個州是黃巾餘孽和流民最多的州。這些人嚴重威脅到豫州和青州的安全,甚至二州之城邑隨時都有可能會被他們所攻佔。此二州和其他的州郡的官吏,早就想把流民們都給趕走,也好讓他們歇歇腳,不用再爲造反擔驚受怕,疲於應付。朝廷這次突然英明偉大了一回,又讓各州郡的長吏們精神爲之一振。故而,各個州郡的官吏無不把安排流民西遷,當成了頭等大事看待。流民缺乏西遷路上所需糧草,而朝廷有時又不能準時把糧草運來。各州郡爲了趕緊把流民這個炸彈送走,甚至不惜跌份地去借治內世家的糧草。

各世家爲了防範流民,都住進了自家的塢堡裡。這就是東漢以來盛行塢堡制的原因之一。世家大族還蓄養了爲數不少的私兵,就是害怕餓壞了的流民,會如同風捲殘雲般的搶劫世家。對於朝廷的政令,平時都對朝廷的稅收和度田令皆陽奉陰違的世家大族,紛紛積極主動的配合。不用州郡官吏對流民的救助,他們就主動給西遷流民送去大量的糧草,以期這些亂匪趕緊遠離中原。

一時之間,原本紛亂的東漢統治之下,瞬間所有人都被這個皆大歡喜的政策緊緊地聚集在了一起。所有人都樂意聽從朝廷的指揮,生怕哪裡做的不對,對流民西遷這件事造成不利的影響。要說這天下開始有分崩離析的兆頭,也是從朝廷開始的。因爲朝廷內部就先分崩離析,分成外戚和宦官兩黨。戚宦之爭,這一嚴重的政治亂象,自從東漢開國以來就延綿不絕。但在朝廷實施禍水東引戰略,下令流民西遷時,以何進爲首的外戚集團卻和以張讓、趙忠爲首的宦官集團心有靈犀地休戰了。

兩黨也都不是傻子,知道現在劉範纔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不先削弱甚至剷除劉範,兩黨最終也是在劫難逃。而削弱劉範的方法,就目前來看,只有流民西遷、禍水東引這一條。所以,恨透了劉範的張讓和何進,自然要放下過往,攜起手來,同仇敵愾地報復劉範。可是他們報復劉範的方法很簡單,就只有勤奮地處理政事,領導朝廷大臣們和州郡官吏們安排好西遷事宜。

兩黨不甘示弱,又在處理西遷事宜上暗中爭鬥起來了。他們爭鬥的方式就是,比一比誰的爪牙更勤政。兩黨不僅在權力的最高峰——朝廷爭得你死我活,還要拉攏州郡勢力爲他們搖旗吶喊。同朝廷一樣,天下十三州中確切掌握在朝廷手裡的十個州,均勻錯落地分佈着兩黨的爪牙。所以,他們的爭鬥就在於,看誰掌握的州郡遷出的流民最多。

遷出的流民誰最多,不言而喻,就代表着哪一黨對朝廷、對天下、對漢室社稷貢獻最大。貢獻最大的一黨,自然就在朝廷更有話語權。勝出的一方,自然就有權撰升在州郡的勢力入朝爲官了。如此,西遷事宜演變成了兩黨爭權的一個觸發器。而且失敗的一方,自然心理上就會對另一方有一種畏懼感。這也是一個展示誰在州郡上的勢力最大的一次良機。在州郡的勢力強,就意味着一旦在朝廷內部發生什麼重大變故,還可以以州郡勢力引以爲外援。多一層防護,多一個保險。

於是,戚宦之爭從此以後變得更加積極向上有正能量,也讓黑暗腐敗的東漢政局多了一分幽默詼諧之意。以前戚宦之爭不外乎是流血的政變,現在在西遷事宜上,政鬥卻變成了一件利於江山社稷,利於千秋萬代的大好事。因爲何進和張讓、趙忠都卯足了勁要把拖累國家的流民給塞到劉範手裡,誰也不肯讓着誰。

尤其是張讓和趙忠等十常侍,對於西遷事宜遠比何進要上心。他們深知宦官的劣勢,那就是被天下人瞧不起,也很少有官吏肯向他們這些閹豎低頭。在朝廷,自然現在是十常侍略顯優勢,因爲皇帝都聽他們的;在州郡,則是何進猖獗之地。雖然何進是個殺豬出身,但也好歹比閹人高貴一些。州郡長吏多是世家子弟充任,自然更傾向於何進。

州郡勢力的單薄,促使十常侍集團只能通過比何進更勤奮,如此方能扳回一成。如趙忠,甚至不惜罷免了他的侄子的太守之位,只因他的侄子誤了徵發流民西遷三天。其餘的中常侍,也多次斥責辦事不利的鷹犬。但由於何進在州郡的勢力太龐大了,十常侍都不準壯士斷腕,也還是輸了一籌。

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
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