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

次日一早,劉辯正在御花園練習武藝時,周泰突然走進來行禮道:“陛下,賈統領帶着一個人來訪,說有大才推薦給陛下。”

劉辯停下來手中長戟,轉身問道:“怎麼樣幼平,朕的戟法是不是又有所進步。”

“陛下戟法之精妙,就算是那呂布來也不是陛下對手。”周泰諂媚的說道。

“哈哈哈哈,你就別恭維朕了,朕知道朕的武藝跟呂布之間還差了不少。”說罷用衣袖一擦額頭的汗道:“不知道軍師和成都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軍師和成都出馬,必定是大勝而歸呀,估計現在正在凱旋歸來的路上。”周泰肯定的說道。

“行了別拍馬屁了,告訴賈統領進來吧。”劉辯整理了一下衣服,正襟危坐的回到尚書房等待賈詡等人來訪。

賈詡兩人進來後齊齊的對着劉辯一禮道:“微臣賈詡帶戚繼光叩見陛下。”

“二位都起來吧。”劉辯好奇的端詳賈詡身後的那人,只見他相貌俊朗,風流倜儻,舉手投足之間當真是瀟灑十足。

“看來那個帥哥估計就是戚繼光。”劉辯心中想道,畢竟史書上確實描寫了戚繼光很帥。

“這位壯士就是戚繼光?”劉辯好奇的問道。

“臣戚繼光叩見陛下。”那位相貌俊朗的人對着劉辯一禮。

“不知文和帶着戚先生有何事來找朕?”劉辯詢問道。

“啓稟陛下,戚繼光爲我錦衣衛可用之才,所以特來向陛下舉薦。”賈詡回答道。

“即是錦衣衛之才,在錦衣衛之中升遷即可,不必向朕來舉薦。”劉辯淡淡的說道。

“陛下,臣是認爲戚繼光更適合在軍中,所以才斗膽前來。”賈詡拱手說道。

“軍中?即使如此當初爲何不直接投軍,而是加入錦衣衛。”劉辯轉頭問道。

“啓稟陛下,微臣錯過招兵的時機,又在大街上與幾個地痞流氓爭鬥之時,被賈統領帶人阻止,統領見我粗通武藝,於是招我進了錦衣衛。”戚繼光不好意思的說道。

“原來如此,既然說你想入軍中,朕可以封你做官,但要拿出真材實料來不然軍中士兵定然不服。”

“啓稟陛下,這是微臣設想的一種戰陣,若是用此戰陣,只需十人就足以抵擋百人。”說罷戚繼光將懷中竹簡遞給了周泰,周泰又轉交給了劉辯。

“此陣名爲鴛鴦陣,以十人爲一隊,最前爲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戚繼光在下方侃侃而談,劉辯不時的點頭。

“再二人爲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葉,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接着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最後兩人爲弓弩手負責遠程壓制。”

聽完戚繼光介紹後,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朕要你率領十人組成鴛鴦陣來對付金陵守備軍的百人,若是先生贏了,朕就封你做將軍,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啓稟陛下,微臣請求給臣七天時間訓練,七天後校場比武。”戚繼光連忙說道。

“好,周泰你將戚繼光帶去挑選十名御林軍,然後開始訓練,七天後校場比武。”劉辯吩咐道。

“是陛下。”說罷周泰就將戚繼光帶下去挑選御林軍了。

“不知道戚繼光能不能將陌刀打造出來呢?”劉辯心想道,畢竟在歷史中戚氏軍刀、虎蹲炮、狼筅等都是戚繼光發明出來的。

“陛下,您對他這麼有信心嗎?”賈詡好奇的詢問道,在錦衣衛中戚繼光就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他雖然武藝出衆但不願意去執行刺殺任務,雖然聰慧十足但也不願意去刺探情報,所以賈詡才帶他來找劉辯,想要將他塞入軍中,反正憑戚繼光的武藝做一個校尉還是綽綽有餘的。

“噢,賈統領不相信朕的眼光,那我們就賭一下。”劉辯笑眯眯的看着面前的老狐狸。

“這…臣不敢。”賈詡連忙道。

“若是戚繼光帶着十人用這鴛鴦陣擊敗了百人,那朕在三年之內不會給錦衣衛添一個人,人員就由你們自己去尋找,不許打朕軍中士卒主意,反之若是戚繼光輸了,那朕就允許你去軍中挑選人才,但每年只能挑十個人。”劉辯淡淡的說道。

“真的嗎陛下,那就一言爲定。”聽到劉辯如此,賈詡連忙答應,反正自己已經不能在軍中招募人才,再多三年也沒關係,要是自己贏了,每年就可以挑選十名人才入錦衣衛,要知道現在錦衣衛大多數都是之前各大軍中的骨幹呢。

“嗯那就一言爲定,對了文和朕還有兩件事。”劉辯突然想起方臘和林特的事情,正好賈詡來了,自己也順便跟他說了,讓他長個心眼。

“陛下有何事。”賈詡一臉疑惑的問道。

“兩件事,我問你在建安郡可有錦衣衛的探子?”劉辯詢問道。

“建安郡?建安郡既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也沒有諸侯呀,所以沒有探子。”賈詡想了想後,對着劉辯搖搖頭道:“而且建安郡不過是個荒漠之地連太守都未設立,陛下爲何如此問。”

“既然如此,先安排幾個探子入建安郡細細探查,記住必須要武藝高強之人,進建安後找到一個叫方臘的人然後嚴密監視,若是有機會,可以先斬後奏刺殺他。”劉辯吩咐道。

“是陛下,臣馬上去安排,那還有一件事呢?”賈詡問道。

“聽說你麾下有個叫沈煉的錦衣衛,武藝高強?”

賈詡一聽這話瞬間警惕起來:“陛下,沈煉乃是臣一路提拔上來的,況且他不想從軍。”

“文和說的哪裡話,朕是要他潛入河北之地,將袁紹麾下一個叫林特的暗殺或者綁回江東。”

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4章 收服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54章 前戲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14章 條件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75章 斬祖茂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68章 刑法第115章 處斬第118章 商議第171章 使臣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90章 中計第66章 爭奪第14章 收服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61章 女帝第173章 條件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189章 安排第165章 下詔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53章 錦衣衛第55章 長安之圍第149章 抉擇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28章 賈詡第61章 女帝第189章 安排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2章 系統妙用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95章 現身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56章 劫殺姚廣孝第47章 美人計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35章 回江東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84章 先登攻城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53章 定計第153章 定計第169章 荊州來使第97章 有喜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10章 戚家刀第1章 穿越廢帝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7章 南陽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37章 文聘第106章 農部第27章 突襲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69章 荊州來使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70章 徐晃第106章 農部第189章 安排第49章 董卓入甕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3章 太后做媒第149章 抉擇第80章 三板斧第9章 攻心爲上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204章 說降第61章 女帝第57章 呂布中計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199章 受封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43章 漏洞第212章 荀相第199章 受封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56章 劫殺姚廣孝第14章 收服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18章 太守難產第65章 中興四將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10章 戚家刀第92章 逃出生天
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4章 收服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54章 前戲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14章 條件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75章 斬祖茂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68章 刑法第115章 處斬第118章 商議第171章 使臣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90章 中計第66章 爭奪第14章 收服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61章 女帝第173章 條件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189章 安排第165章 下詔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53章 錦衣衛第55章 長安之圍第149章 抉擇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28章 賈詡第61章 女帝第189章 安排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2章 系統妙用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95章 現身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56章 劫殺姚廣孝第47章 美人計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35章 回江東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84章 先登攻城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53章 定計第153章 定計第169章 荊州來使第97章 有喜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10章 戚家刀第1章 穿越廢帝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7章 南陽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37章 文聘第106章 農部第27章 突襲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69章 荊州來使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70章 徐晃第106章 農部第189章 安排第49章 董卓入甕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3章 太后做媒第149章 抉擇第80章 三板斧第9章 攻心爲上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204章 說降第61章 女帝第57章 呂布中計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199章 受封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43章 漏洞第212章 荀相第199章 受封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56章 劫殺姚廣孝第14章 收服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18章 太守難產第65章 中興四將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10章 戚家刀第92章 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