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孫邵品行

“廬江周氏在章帝時算是顯赫一方,但如今確實沒落已久,聽說就連府邸都變賣了,而那周瑜卻是不知所蹤。”鄧芝搖頭道。

廬江周氏自東漢時期就是高門望族,地位顯赫,從章帝晚年周榮開始步入政壇,到東漢後期周景、周忠皆任漢太尉,位列三公,周家地位長達百餘年而不衰,只不過後來才慢慢衰落起來,直到周瑜的出現,他在三國時助孫權平定三吳,火燒赤壁擊敗曹操,功勳卓著。封東吳大都督,在東吳更是顯貴無比,後與吳國皇室極聯姻,在那個時候纔是真正的江南高門。

“對了,陛下曾經跟我說過,要是在廬江舒縣找不到周瑜的蹤跡,那就派人在廬江到壽春的幾個必經之路上安排人手,要是有長相俊美的男子就要細細盤查。”孫邵說道。

“陛下的意思是那周瑜會去投靠袁術?”鄧芝疑惑道。

“若是投靠袁術那也就不必擔心了,陛下的意思是周瑜會投靠那孫堅孫策父子。”孫邵憂心忡忡的說道。

“爲何?”鄧芝說道。

“據說孫策和周瑜兩個人同歲,孫策月份稍長,十六歲便相識,一見如故,就差磕頭拜把子,據說當時聯軍討伐董卓,孫堅的家人移居到舒縣,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且登堂拜見了孫策的母親。相互間沒有的也相互贈送,可見私交甚好。”

“你是說周瑜極有可能會投靠孫堅,這可就麻煩了,陛下已經跟那孫家不共戴天,若是那周瑜真的有陛下所說的才能,那豈不是讓孫堅如虎添翼?”聽完孫邵細細講述了孫策和周瑜的關係後,鄧芝揉了揉額頭苦惱的說道。

“既然在舒縣找不到他的蹤跡,那就儘快派人在去往壽春的必經之路上安排人手,如果找到他直接將他帶回廬江,然後送到金陵。”孫邵說道。

“若他不肯怎麼辦?”鄧芝詢問道。

“那就就地解決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將這麼個人才拱手讓給孫家賊子。”孫邵面帶狠意說道。

孫邵這個人作爲東吳的第一任丞相,但在正史記載中卻毫無任何傳記,只能說孫邵的品行確實有些問題。

張溫、暨豔曾上奏彈劾他,從史書記載來看,張溫、暨豔是比較正直的,比如諸葛亮曾評價張溫“其人於清濁太明,善惡太分”,意思是說張溫是一個是非分明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人。暨豔個性耿直、剛正不阿,喜歡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爲依據來臧否人物,也因爲這樣的性格,暨豔被迫自殺。

既然張溫、暨豔不是蠅營狗苟的小人,而是剛直不阿、黑白分明的人,他們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去彈劾丞相孫邵。而且孫邵的反應也很奇怪,沒有做任何辯解,直接“辭位請罪”,這讓人看上去有一種自知理虧的感覺。

而且據說孫邵擔任廬江太守,有人將他的辭罪與《孔雀東南飛》關聯在了一起,認爲孫邵任職期間害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妻,由於詩歌流傳甚廣,這也影響了孫邵的名聲。

綜上來講,這孫邵品行有虧,但確實很有才能,要不然也做不了東吳的第一任丞相,也不會在被人彈劾後,孫權還是讓孫邵官復原職。

看着面前狠辣的孫邵,鄧芝也不由得打了個寒戰,輕聲說道:“那周瑜是陛下十分看重的人才,萬一真就這樣殺了,會不會讓陛下大發雷霆之怒?”

“若是那周瑜真的想來投靠陛下,那我等在舒縣大肆張貼尋人告示時,這個周公瑾就應該知道陛下愛惜人才之心,又怎麼會到現在都毫無蹤跡,要麼此人早已離開舒縣,要麼早已投靠別處諸侯,所以以我來看此人已然不可能投靠陛下。”孫邵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鄧芝也被孫邵這番話噎的說不出話來。

“就按照我所說的,若是他不願意歸順陛下,那就只能痛下殺手,此事伯苗不必再說,若是陛下怪罪下來,在下一力承擔。”孫邵冷冷的說道。

“那好吧,只是應該如何找到周瑜的蹤跡?”鄧芝詢問道。

“去找錦衣衛,然後派士兵在各處要道攔截設卡,若有此人的蹤跡,生擒自然最好,若不行那就生死不論。”孫邵說道。

“爲今之計也只好這樣了。”鄧芝嘆了口氣道。

“聽說李如鬆舉薦了他的弟弟李如柏給周倉將軍,不知這李如柏是有真材實料還是李如鬆任人唯親?”孫邵嚴肅的說道。

“太守大人放心吧,關於這李如柏的事情周倉將軍已經將來龍去脈讓人告訴我了,這李如柏確實有些本事,跟那鮮于丹大戰了數十回合後還穩居上風,也算是一員猛將。”鄧芝笑道。

孫邵點了點頭,隨後對着鄧芝笑道:“今天天色已晚,伯苗就早點回去休息吧。”

“太守大人,在下有一事要說。”鄧芝開口道。

“我知道伯苗想說什麼,我有分寸,伯苗就不必再提了,早點回去休息吧。”孫邵擺了擺手,示意鄧芝不必再說。

“那在下就先回去了。”鄧芝只好對着孫邵拱手行禮道。

孫邵只是點了點頭,便自顧自的繼續處理事務了。

鄧芝回頭深深看了孫邵一眼,其實他想勸阻孫邵不要繼續這樣操之過急,若是按照以前穩紮穩打的做法,廬江城也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但最近大舉徵兵,鄧芝總覺得有些不妥,萬一有些心有不軌之人混進來怎麼辦?

但這些話鄧芝就算是說了,孫邵也不會去聽,鄧芝不知道陛下到底跟孫邵承諾了什麼,竟然讓他不知疲倦的徵兵,彷彿下一刻就要打到壽春去一樣。

鄧芝長嘆一口氣,但也無可奈何的離開了府衙,畢竟現在廬江太守是孫邵,自己一個郡丞除了協助好孫邵外,也不必再多說什麼,多做什麼了。

爲今之計,自己既然已經勸不動孫邵,那就只好去找周倉商議一番。

第62章 草原雄鷹到來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43章 漏洞第72章 說服魏徵第8章 魏延來襲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87章 轉盤第79章 商議第23章 虓虎之勇第63章 長安城破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43章 曲阿城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99章 受封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71章 使臣第14章 收服第28章 賈詡第71章 魏噴子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43章 漏洞第226章 封妃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41章 被擒第28章 賈詡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89章 安排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73章 御貓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93章 教導第217章 鴻臚寺第26章 互有勝負第69章 真相第93章 教導第204章 說降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208章 舉薦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93章 教導第203章 統率榜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79章 商議第154章 前戲第187章 轉盤第96章 龍爭虎鬥第28章 賈詡第182章 周公瑾第23章 虓虎之勇第52章 李儒現身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85章 定計第132章 東林黨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75章 斬祖茂第208章 舉薦第14章 收服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18章 商議第158章 交鋒第58章 長安攻守戰第51章 美人計成,董卓身死第127章 人質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7章 突襲第158章 交鋒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61章 女帝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31章 傳國玉璽第31章 傳國玉璽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48章 董卓上鉤第43章 曲阿城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68章 刑法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203章 統率榜第137章 文聘第56章 四姓家奴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124章 鴛鴦陣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38章 敗
第62章 草原雄鷹到來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43章 漏洞第72章 說服魏徵第8章 魏延來襲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87章 轉盤第79章 商議第23章 虓虎之勇第63章 長安城破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43章 曲阿城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99章 受封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71章 使臣第14章 收服第28章 賈詡第71章 魏噴子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43章 漏洞第226章 封妃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141章 被擒第28章 賈詡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89章 安排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73章 御貓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93章 教導第217章 鴻臚寺第26章 互有勝負第69章 真相第93章 教導第204章 說降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208章 舉薦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93章 教導第203章 統率榜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79章 商議第154章 前戲第187章 轉盤第96章 龍爭虎鬥第28章 賈詡第182章 周公瑾第23章 虓虎之勇第52章 李儒現身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85章 定計第132章 東林黨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75章 斬祖茂第208章 舉薦第14章 收服第37章 大召喚和大爆表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18章 商議第158章 交鋒第58章 長安攻守戰第51章 美人計成,董卓身死第127章 人質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7章 突襲第158章 交鋒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61章 女帝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31章 傳國玉璽第31章 傳國玉璽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48章 董卓上鉤第43章 曲阿城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68章 刑法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203章 統率榜第137章 文聘第56章 四姓家奴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124章 鴛鴦陣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38章 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