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比試

周倉瞥了一眼正在招兵的鮮于丹,隨後說道:“鮮于丹此人武藝雖然不算十分精湛,不過他的力氣倒是十分之大,而且精通騎射,不知你這胞弟是想和他馬戰還是步戰。”

李如鬆細細想了會道:“就在這戰一番吧,不過周將軍,若是我這弟弟勝了,還請周將軍不要吝惜一個校尉之職。”

“那是自然,就算是一個裨將軍也不是不行。”周倉開口道。

這段時間招兵,雖然士卒招了不少,但有才之人也就賈華、宋謙、鮮于丹這三個,至於文士,倒也有幾個識字的秀才來投靠,不過也只是幾個腐儒罷了,這讓周倉和孫邵十分焦急,還特地提高了獎勵,只可惜這人才也是難以尋找,現在李如鬆帶來了他的弟弟,還說他弟弟的武藝不在他之下,周倉雖然不信但也要嘗試一番。

喚來鮮于丹後,周倉在他耳邊將來龍去脈跟他敘述一遍後,隨後便帶着鮮于丹上了演武臺。

李如鬆鼓勵的拍了拍李如柏的肩膀道:“鮮于丹刀法雖然不是很精湛,但他的力氣確實很大,以我觀之在廬江城裡力氣比他大的也就只有周倉將軍了,所以你要小心周旋,務必做到一擊必勝。”

李如柏點了點頭,緊走幾步也上了演武臺。

周倉輕聲對着鮮于丹說道:“此人就是李如鬆的弟弟李如柏,等會與他比試一番,不過此人也算有些武力,所以你也不要掉以輕心。”

“請將軍放心。”鮮于丹恭敬的說道。

周倉點了點頭後便徑直下了演武臺,而鮮于丹則拿着周倉賜給他的戚家刀緩緩走到李如柏的面前。

鮮于丹看着面前的李如柏,他知道面前的人是李如鬆的弟弟,要說沒有憤怒是不可能的,李如鬆此舉分明就是把自己當成他弟弟的墊腳石。

李如柏倒是一副滿不在乎的眼神,只見他長槍一指對面的鮮于丹道:“你這異邦人有何武力可言,要我說速速下臺去,免得我一槍將你抽翻後讓你丟臉。”

鮮于丹也不屑於跟李如柏去爭論,只見他欺身上前,直衝李如柏而去。

李如柏眼見鮮于丹來勢洶洶,但他卻是冷笑一聲,手中長槍一點,鋒利的槍尖直衝鮮于丹的心窩而去。

鮮于丹皺了皺眉,他也從這槍中看出面前的李如柏不是酒囊飯袋之輩,但論力氣,鮮于丹不懼任何人。

只見他雙腳一頓,輪動右臂,手中那鋒利的戚家刀向着李如柏的長槍猛劈而去,出手又快又狠,刀鋒凌厲讓臺下的李如鬆和周倉都不由得讚歎了一番。

李如柏卻冷笑一聲,眼見此刀來得迅猛,只見長槍用力一壓,二人陷入了奇怪的角力中。

周倉在下面看得真切,他知道這二人的武藝差不多,最多也就是李如柏略勝一籌,但這兩人若是沒有百回合怕是分不出勝負。

果然不出周倉所料,李如柏和鮮于丹大戰了五六十回合後還是不分勝負,只不過不同的是李如柏只是微微喘氣,而鮮于丹則是大口呼吸,從這也能看出來二人的武藝差距。

“好了,二位將軍都是同僚就不要死鬥了,李如柏武藝高強,就封爲校尉。”周倉連忙站上演武臺說道。

李如柏和鮮于丹原本還想再打上幾個回合,李如柏有信心再給二十回合自己就可以勝出,但周倉卻出面阻止,這讓李如柏不得不停手。

周倉從懷中將令牌遞給了李如柏道:“這是我江東軍的令牌,所有百人將以上的人都有,這你可要好生保管,至於這令牌的另一面到時候我會派個工匠來給你雕刻上面孔。”

李如柏把玩着這塊令牌,隨後李如柏恭敬的對着周倉行禮道:“末將多謝將軍,對了將軍,不知末將主要做什麼。”

“現如今你就跟隨子茂招兵吧,然後將這廬江城防務好生熟悉一番。”周倉吩咐道。

“末將遵命。”李如柏開口道,原本李如柏還想細細詢問周倉關於廬江城的兵力部署,但考慮到不能操之過急,李如柏只好按捺下這份心思。

李如鬆看到李如柏成功入軍後也很是興奮,當晚便拉着周倉、鮮于丹等人來到了自己府上,要說都是習武之人性格豪爽,幾杯酒下肚後,鮮于丹和李如柏的關係也緩和了不少。

當晚這幾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唯獨李如柏因爲心中有事,所以將大部分酒都偷偷倒掉,看着喝得爛醉的李如鬆、周倉等人,李如柏突然生出想要把他們全部除掉的心思。

但片刻後,李如柏使勁搖了搖頭斷了這份心思,就算自己除掉了周倉等人又怎麼樣,自己在廬江城根基未穩,再加上袁術軍毫無動靜,萬一被人發現自己可就十死無生,自己可還沒到要爲袁術去死的地步。

想完這一切,李如柏也放下心來,自己還是穩紮穩打,慢慢打探兵力部署,最好能掌握一支軍隊後再開始反叛,這樣拿下廬江城的機率就大了很多,再加上自己有兵在手,袁術也不敢輕視自己。

孫邵和鄧芝倒是還在府衙裡處理政務,孫邵將面前的公文全部批閱完後,打了個哈欠道:“伯苗,關於這徵兵的事情怎麼樣了。”

鄧芝搖了搖頭道:“太守大人,廬江城原本就地廣人稀,後來袁術大舉進攻,雖然沒有將廬江城攻下,但卻裹挾了大量周邊縣城的百姓,所以到現在爲止也就招了六千餘人,至於所謂的文士那就更少了。”

孫邵長嘆了一口氣道:“陛下讓錦衣衛傳信,說關於那馬匹和錢糧要延後延一段時間,所以先暫停招兵吧。”

鄧芝開口道:“如今我廬江城也有一萬六千餘人,若是袁術來攻,沒有五萬大軍休想攻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尋訪人才纔對。”

“我也知道,陛下口中的周瑜我早已派人去了舒縣,只是尋訪了衆多百姓後卻依舊不知道他的蹤跡。”孫邵搖搖頭道。

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22章 諸侯會盟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84章 人才第56章 四姓家奴第79章 商議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99章 受封第103章 真正的精銳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82章 周公瑾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56章 四姓家奴第89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50章 李善長第106章 農部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4章 收服第168章 刑法第43章 曲阿城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8章 魏延來襲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8章 太守難產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217章 鴻臚寺第108章 獎勵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24章 鬥將第62章 草原雄鷹到來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74章 生死決鬥第57章 呂布中計第226章 封妃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62章 回馬槍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74章 生死決鬥第200章 人才入我麾下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86章 議事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118章 商議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77章 集結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62章 回馬槍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8章 太守難產第75章 斬祖茂第10章 驅虎吞狼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9章 攻心爲上第24章 鬥將第7章 南陽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69章 真相第55章 長安之圍第106章 農部第17章 手到擒來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67章 收攏大才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187章 轉盤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29章 遷都第27章 突襲
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22章 諸侯會盟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84章 人才第56章 四姓家奴第79章 商議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99章 受封第103章 真正的精銳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82章 周公瑾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56章 四姓家奴第89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50章 李善長第106章 農部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4章 收服第168章 刑法第43章 曲阿城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8章 魏延來襲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8章 太守難產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217章 鴻臚寺第108章 獎勵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24章 鬥將第62章 草原雄鷹到來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74章 生死決鬥第57章 呂布中計第226章 封妃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62章 回馬槍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74章 生死決鬥第200章 人才入我麾下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86章 議事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118章 商議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77章 集結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62章 回馬槍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8章 太守難產第75章 斬祖茂第10章 驅虎吞狼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9章 攻心爲上第24章 鬥將第7章 南陽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69章 真相第55章 長安之圍第106章 農部第17章 手到擒來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67章 收攏大才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187章 轉盤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29章 遷都第27章 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