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

正堂的側牆上懸掛了一副巨大的地圖,漢家的疆域盡在其中。

最北邊由西向東分別是涼州、幷州、幽州,幽州南邊是冀州,幷州南邊是司隸校尉部,涼州南邊是益州,益州東爲荊州,荊州南爲交州,東爲揚州,揚州北邊是豫、兗、徐、青四州。

荀貞立在地圖前,熟視良久,回想適才戲志纔等人的爭論。

此時,戲志才、荀攸、荀彧、宣康、郭嘉、徐卓等皆已離開,堂上獨留下了荀貞一人。

“徐州水陸交通,扼控南北,實南北相爭之咽喉,不得此地,江東難以窺中原,得此地,江水之險,則中原與江東共有,儘可從容規取。然而,也正因爲此州是南北咽喉,乃兵家必爭之要地,故非可以偏安之所在,若只求自保,早晚必亡!今州內大致已定,我意不可空自坐守,碌碌無爲,理當揚眉奮進,接下來該是向南?向北?抑或取兗?卿等可暢所欲言。”

這是荀貞給軍議定的調子,是他在軍議正式召開前先做的一個發言。

在他的這幾句開場發言後,戲志纔等人紛紛開口,闡述己見。

觀點不外乎荀貞在開場發言中提及的那三個方向:南取揚、荊,北取青州,西取兗州。三個觀點中,北取青州、西取兗州佔據主流。實際上,青、兗可算一體,較之揚、荊,都在北方。

荀貞知道歷史的走向,比其他諸人都要更加了解當下諸州郡割據羣雄的能力,所以雖然他心中雖然也傾向於北取,但是在做抉擇的時候卻艱難許多。

揚州、荊州的地域雖大,此兩州之地,幾佔了漢家的三分之一,可是經濟並不很發達,而且州內還有許多的蠻夷,比如揚州,會稽、豫章兩郡佔了州之一半,而此兩郡境內便是蠻夷衆多,一旦以揚州爲前期的重點攻略對象,那麼即使拿下此州後,只剿滅、平定內部的蠻夷就得費很多的功夫,要把不少的兵力、錢糧耗費在這上邊,恐怕就不會有太多的餘力爭雄中原。

此是揚州、荊州之弊。

從整個的天下大勢着眼,不管從民力、經濟、文化、人才等等各方面看,皆理當先爭青、兗。

可如先爭青、兗,卻也有不利。

最大的一個不利即是:幽州之公孫瓚、冀州之袁紹、兗州之曹操,此皆一時之雄,尤其袁紹和曹操,當此之時,固可趁袁紹與公孫瓚相爭以及曹操尚未成爲兗州刺史之際,進兵青、兗,可一旦兵入青、兗,接下來,早早晚晚,都得直接面對袁紹和曹操了。

原本的歷史中,袁紹、曹操兩人鬧翻了,但眼下而今,荀貞如是在徐州已得的情況下,再露出爭青、兗之態,袁、曹兩人,特別是曹操,處在弱勢,那麼他必然不會再與袁紹反目,而是定會與袁紹合力,共同抵禦、乃至進攻荀貞。荀貞知道,公孫瓚是失敗了的,擊敗公孫瓚後,袁紹實力大增,在袁紹的支援下,曹操將會由朋友而變成一個勁敵。

與劉備不同,劉備用兵的能力不算高明,他的長處是在百折不撓的性格上,曹操卻是極善用兵。後有袁紹源源不斷地補給支援,前方臨陣的主將又是當代少見之名將,兼且人格魅力十足,如此一來,荀貞、孫堅的聯盟,能否戰勝袁紹、曹操的聯盟?說實話,荀貞心裡沒有底。

郭嘉在軍議中提出了一個建議:正式與公孫瓚結盟。

這倒是個選擇。

與公孫瓚結成盟約,然後,合孫堅之力,與公孫瓚共攻冀、青、兗三州,有了徐州和豫州的幫助,也許袁紹和公孫瓚的相爭會出現另一個走向,但這卻是需要冒政治上的風險的。

畢竟,袁紹、公孫瓚兩方,袁紹更得士人的青睞,更有“民心”。

並且,說實話,就算與公孫瓚正式結盟了,荀貞、孫堅也真難以在軍事上直接給予其太多的幫助。徐州與公孫瓚最東邊的陣地平原郡中間,隔了濟南、齊、北海三個郡國,要想與公孫瓚會師平原,荀貞的部隊需要經過此三郡,首先,此三郡的長吏不會都同意,其次,此三郡中黃巾衆多,換言之,荀貞需要一路打過去才行,不太現實;豫州與平原郡中間更是隔了一個兗州,孫堅如要遣兵北上,劉岱、曹操等必然阻擊,甚而張邈也會全力阻攔,亦不現實。

既然無法在軍事上直接給予公孫瓚太多的幫助,那麼與公孫瓚的聯盟,對公孫瓚而言之,也就沒有多少“實用”,頂多是在輿論、宣傳上能幫他造點勢,那麼,公孫瓚與袁紹之戰的最終結果就極有可能還是會原樣不變。也就是說,荀貞、孫堅還是要面對袁、曹聯軍。

表面看起來,荀貞、孫堅各有一州在手,並且等到那個時候,荀貞可能已經又攻取了青、兗的部分地區,而對方的袁、曹在那時總共應也就是兩個多州的地盤,似乎單就實力說的話,勢均力敵,可莫忘了,汝南是袁紹的家鄉,兩下一旦敵對,汝南必然叛變四起,這就會導致孫堅能用之於外的軍事力量打一個大的折扣,亦即:整體軍事實力上,荀、孫實會佔下風。

軍事力量已佔下風,袁、曹一個有着強大的政治號召力,一個有着傑出的用兵能力,兩人又俱當世英雄,也就難怪荀貞心中會沒有底了。

那麼,話說回來,放下青、兗,暫時不取,全力南圖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可能性?

荀貞算來算去,認爲會有兩種可能性。

兩種可能性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即:袁紹滅公孫瓚,曹操佔據了全兗。

如此,冀爲袁紹,豫爲孫堅,徐爲荀貞,兗爲曹操,這麼個局勢下,一種可能性是:曹操、袁紹仍然聯兵,共同進攻孫堅、荀貞;一種可能性是:曹操轉與荀貞、孫堅聯盟,分青州給荀貞,他自圖取司隸的河內等地,然後尋機攻滅袁紹,佔取冀州。

不管是哪種可能性,都還是要面對與曹操的決戰,唯一之不同是:如先取揚州,會有一個江東地區成爲後方,可當那時,曹操的實力也必將會遠勝於今。

荀貞思來想去,聽取諸人爭論,在軍議召開時,他沒有做出決定,此時在諸人離開後,他獨觀地圖多時,終於做出了選擇。

63 下邳相舊習難除34 招攬樂進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4 陽城治吏(上)51 謀算將戰26 威震郡北92 虛席問賊進退意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 禮錢需得四百萬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88 從徵汝南(上)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5 渡汝過澺沿途聞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2 禮錢需得四百萬45 欺人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 陽翟侯扣使不遣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34 大勝(上)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8 誅滅沈家(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20 今有潁陰乳虎(上)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1 效果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0 洛陽圖窮將匕見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89 智勇兼備褚飛燕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73 贈馬劉備關張喜30 臨大事從容不迫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44 許仲程偃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37 會師(下)42 孫郎威震定潁外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7 生死之恩何以報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40 荀攸之志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9 盤點籌劃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76 貴顯何氏兩將軍29 鍾繇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5 且以盜賊付太守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61 最令人懼是毒計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14 臧霸風從元直言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9 慨嘆37 會師(下)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
63 下邳相舊習難除34 招攬樂進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4 陽城治吏(上)51 謀算將戰26 威震郡北92 虛席問賊進退意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 禮錢需得四百萬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70 相見恨晚堂上歡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88 從徵汝南(上)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5 渡汝過澺沿途聞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2 禮錢需得四百萬45 欺人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3 陽翟侯扣使不遣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34 大勝(上)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8 誅滅沈家(上)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20 今有潁陰乳虎(上)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41 效果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0 洛陽圖窮將匕見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89 智勇兼備褚飛燕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73 贈馬劉備關張喜30 臨大事從容不迫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44 許仲程偃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37 會師(下)42 孫郎威震定潁外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7 生死之恩何以報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40 荀攸之志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9 盤點籌劃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76 貴顯何氏兩將軍29 鍾繇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5 且以盜賊付太守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61 最令人懼是毒計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14 臧霸風從元直言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21 黃帝邢德有之乎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9 慨嘆37 會師(下)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