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

曹性在皇宮的大殿中匆匆忙忙着走着,而奉雲則是緊跟其後,曹性一回來奉雲就給曹性報告了一件大事,曹操派使者前來。

曹操現在再怎麼說也是一個魏王,這一次的外交算是魏國第一次出使於秦國,想必必有大事發生。

只是魏國的使者來的不是時候,那時候的曹性突然得到消息,北邊告急,哈多力帶着十萬大軍入侵,所以曹性想也沒想,直接帶着軍隊提着火銃就趕赴北邊,因此沒有見到魏國的使者,現在才知道這事。

雖說曹性的離去時隔這件事有一些耽擱,不過一開始曹性的心中還是有一些氣氛的,在他離開洛陽前往邊雲縣的時候,就已經安排妥當的一切,全國的各個部門各司其職,不準有任何混亂。

因此即便曹性不在國內之時,遇到國家大事,一樣的,可以按正規程序來處理,然而奉雲卻是硬生生的,拖到了等曹性回來才說。

曹性問奉云爲何要這樣,奉雲也是有一些苦悶的對曹性回答道,因爲這件事他真的不敢做主啊,必須要等曹性回來才能下決定,曹性問魏國的使者來此,究竟是所謂何事,奉雲回答,魏國的使者竟然要張機。

聽到這裡曹性都是愣了一愣,這魏國的使者,居然要找張機,究竟是何事呢?

張機現在在曹性的手下管理着醫館,他的醫館已經大大小小的幾乎不變了整個秦國,醫館的作用顧名思義,要麼是拿來研究藝術的,要麼是拿來治病醫人的。所以說,秦國必須控制住醫館的發展,畢竟若真的讓醫館這個東西落於私人之手,他們便可以大肆提高治病的成本,到時候百姓很有可能,因爲付不起藥費,故而現在的醫館是落款在戶部的名下,由戶部統一管理。

魏國的使者一來就說要借用張機,這讓奉雲有一些不知所措,張機看上去只是醫館的館長,但是話又說回來,別人張機可是神醫,絕不能隨便外界,因此奉雲沒有辦法下達這個命令,只能讓曹性回來決定。

聽了事情的原委之後,曹性也點了點頭,奉雲沒有做錯,畢竟張機這種神醫,絕不能動不動就跑到國家去,如此一來會非常危險,只是曹性也非常好奇,照奉雲這麼說,魏國的使者匆匆而來,揚言要借走張機,其他的什麼話都沒說,這不像魏國的作風,更不像曹操的作風,曹操究竟是哪根筋搭錯了,一來就提出如此無理的要求。

但是不管怎麼說,必須要先見到了魏國的使者才清楚情況,當曹性推開一扇門之時,可以發現那名使者正正襟危坐在裡面,手中拿着一封書信,眉頭不由的緊皺。

那名使者顯然也是感受到了曹性的前來,連忙站起身來拱手行禮:“秦王!”

曹性擺了擺手,這只是私下的一次會面,用不着做那麼多禮節,他曹性,就想利用這一次私下見面的機會,探聽一下魏國使者的虛實,看看魏國究竟想做和,結果當曹性剛剛見到這個使者之時,便是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你是?”

“呵,在下乃是魏國的使者荀彧是也!”

當天見荀彧這個名字之時,曹性的神情有些恍惚,雖然來這這個世界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並且曹性所見過的猛將名人也不在少數,但是當他聽見荀彧的這個名字之時,神情還是有那麼一些不自然。

三國時期的潁川荀氏非常出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荀氏家族出了荀彧和荀攸兩個大謀臣,在魏國身居高位,所以他們的家族自然也是名揚天下。

特別是這個荀彧,曹操傳中曹操字自述。荀彧乃吾之子房是也,子房也就是張良,是漢高祖手下的第一謀主,曹操此人,非常惜才,但也正是因爲他愛惜人才,所以他對人才的評價也是非常之高,一般般的謀士無法入他法眼。

但是他居然能給荀彧如此高的評價,從此點便可判斷出,他對荀彧那是真的讚賞,荀彧的才能也的確非常之高,無論是謀略還是政治都是一把好手,除了不會上戰場帶兵打仗外,其餘的堪稱是全能性的人才。

曹性打死也想不到,曹操竟然會派遣荀彧出使秦國,荀彧在曹操那裡位高權重,他出使秦國,那自然是有非凡的事情,要通知於曹性。

不過現在看荀彧的樣子,卻是無奈的苦笑搖頭,上前一步對曹性拱了拱手。

“秦王,還望恕罪,我知道你們秦國的北方邊線告急,所以說你帶兵親自出擊,無法及時回來這一點,我不會怨你,相信我家魏王也同樣不會,只是事情一切都結束了,還望秦王不要多疑!”

說完這句話,荀彧又對曹性,躬身一禮,隨後退了出去,曹性看着荀彧那離開的背影,他忘了後面的奉雲一眼而奉雲,也是傻眼了,半晌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

荀彧是一個人才,但別人也是魏國的使者,無論是出使別國的禮節還是什麼的,做的都是非常的出色,曹性挑不出什麼毛病,所以荀彧就這樣離開了這裡。

不過在三天之後,曹性終於接到了錦衣衛的密報,曹操那裡果真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的謀事戲志才就此隕落。

當曹性聽到這個消息之時,他眯起了眼睛,細細的想了一番,曹性也終於明白曹操之所以會派荀彧前來,就只是爲了戲志才的病情,曹操知道,曹性這裡掌握着神醫張機,所以就想讓荀彧過來請張機去治療戲志才,他不想讓戲志才就此離去。

因爲戲志才的發病實在是太突然了,所以說曹操沒有做好什麼外交禮節,只能派一個他比較看重的人前去,因此就出現了之前的一切。

曹性去見荀彧的時候,荀彧也剛好接到曹操的書信,曹操告訴荀彧不必再等了,因爲戲志才已經去了。

像戲志才這種謀士,與荀彧不同,荀彧精通制謀和政治,既可以當謀士也可以治理國家,但是戲志纔不同,他的政治水平肯定是沒有荀彧那麼高超的,他只是在軍務這一方面表現的非常突出。

像他們這種謀士可以說專門爲了打仗而生,他們的宗旨就只有一個,送他們那胸中的百萬雄兵,幫助他們的主公建立起一番霸業,僅此而已。

所以說在某方面來講,戲志才得謀略,比什麼荀彧荀攸都還要高出許多。可以說每逢大事,曹操都要找戲志纔來商量,戲志纔可謂已經成了曹操不可或缺的謀士之一,然而就這樣死了,的確是天妒英才。

戲志才的死去,固然讓曹操萬分悲痛,不過沒過幾日的時間,又有一個年輕人走向了曹操的軍營之中。不久之後,這個年輕人也將全面取代戲志才的位置,成爲曹操的謀主,爲曹操的霸業奠定了不朽的功勳。

又過了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中似乎過得非常的寧靜,不過半個月之後,讓人一件意想不到的小事,卻是打破了這寧靜的日子。

事情發生在冀州和兗州的交界處。也就在這種情況下,據說在那個地方有兩戶農戶發生了爭執,爭執的原因是一戶農戶偷了另外一戶農戶家的牛。

被偷牛的農戶得知了此等消息之後,自然是心中不悅,當即大發雷霆,直接叫上他們村的人,三五成羣,操着木棍就跨過了去找那個偷牛的人算賬,結果兩個村子的村民發生了巨大的摩擦。

這件事把魏國和趙國兩邊的當地官府都驚動了,趙國和魏國兩邊的衙門看着對方的人都已經跨過了自己的國界,也是勃然大怒二話不說,操刀就開,兩邊人馬頓時廝殺成了一團。

其實像兩個村村民發生矛盾,這也只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這件事似乎碰到了某根導火索一般,事情開始越變越大,先是兩國的縣衙官府插手,其次鬧到了太守郡守那裡,最終據說都驚動他們國家的中心了。

雖然說在平頭百姓看起來,這只是一次簡單的矛盾,但是在兩個國家的中央高層看起來,這就不僅僅是一場矛盾這麼簡單的問題了。這涉及到一個臉面的問題,因此無論是哪一國都要偏袒於自己這邊的村民,絕不能讓自己這邊的村民先行去道歉,因此兩個國家的關係也開始變得無比的緊張。

兩國關係高度緊張,兩位君主自然也要深陷這種局勢之中。這件事對於曹操和袁紹來說,曹操則是有一些可有可無的感覺,因爲戲志才纔剛剛去世,他之前又失去了他的得力干將典韋,所以現在的心情自然是悲痛萬分,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是不怎麼上心,但是對於袁紹來說就不同了。

袁紹何許人也,世事三公出生於名門望族之後。此刻的袁紹正在遼西與公孫度打仗,公孫度竟然敢貿然稱燕王,這已經引起了袁紹的高度不滿。

所以袁紹二話沒說,立刻揮軍下令,攻打燕國,要公深度取消他燕王的封號,公孫度也是一個暴脾氣,這個袁紹欺負人都欺負到他的頭上了,既然如此,那麼他這個燕王也不能不吱聲,要打那便打吧。

結果袁紹剛剛打入遼東的地界,便遇到了遼東本土氏族的一致對外,所以說袁紹打的也是非常頭疼,不過話又說回來,袁紹佔領了三個州郡,這三個州郡加起來的繁榮度以及兵力程度,其是一個小小的遼東能夠相比的。

所以在袁紹的大兵壓境之下,公深度現在是越打越艱難,只能是苦苦支撐,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下,袁紹春風得意,一聽到這事就大拍桌子,這可是臉面的問題,他袁紹四世三公,做任何事說任何話什麼時候錯過?

看着袁紹如此意氣風發,加之又打了勝仗,手下的人一個個都在那裡拍馬屁,這不拍還好,一拍袁紹變得更加神氣。

他當即向他的手下宣佈到這件事,絕對是魏國的責任,既然如此,那他就要魏國拿一個說法來,也就是相當於讓魏國道歉。

袁紹也是曹性昏了頭,對於這種事情曹操怎可能答應。故而當袁紹的外交官,趾高氣昂的到達曹操的都城許昌之時,曹操那是憤然大怒,心中氣憤不已。

若非他手下的荀攸毛介等人攔着,估計曹操就直接上去一刀將這個使者給劈了。使者被嚇得不輕,當即是屁顛屁顛的,趕緊走了回去。

回到他的趙國之後,那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像他們的遭到了天大的委屈,曹操到底是有多麼混蛋,把他打得多麼之慘,深深的羞辱到這位趙國使者的自尊心了。

袁紹聽到他派出去的使者,竟然受此欺辱,整個人也是拍案而起,雖說袁紹此刻正在與公孫度作戰,但是以袁紹的傲氣,怎可能忍下這口惡氣,所以他也不多言,當即派領他的大將顏良,領兵兩萬前去兗州境內不斷徘徊,不斷騷擾。

本來說若只是一個顏良帶了一些兵馬前來搗亂,曹操大可不懼,但是顏良此行偏偏還帶了一個軍師,那個軍師的名字叫做沮授。

沮授可是袁紹手下的第一謀士,他來到前線指揮戰鬥,說到底只是一個參謀的身份,但是顏良也是一個會尊重謀士的人,處處都聽他人的指揮。

沮授的指導,配合上顏良的勇猛,最終造成的結局就是他們二人合力把兗州境內騷擾的一片混亂。

曹操爲此大動肝火,直接命令夏侯敦夏侯淵兩兄弟前去迎敵。雖說夏侯淵夏侯敦兩兄弟長期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兩人自然也躋身於一流武將的行列之中。

因此夏侯敦夏侯淵兩兄弟的阻擊,對顏良文丑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是夏侯淵夏侯敦兩兄弟打着打着,心中也是頗爲無奈。

他們在戰術上不輸顏良,但是顏良也和他們玩起了花招,總的來說也就是,顏良在沮授的建議下,敵退我進,敵進我退。把夏侯敦夏侯淵兩兄弟打得那是抓狂不已。

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第三百八十章 雙重突破口(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戰激烈第三百二十二章 書信(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一百七十二章 和解?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入京(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司馬家族(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本心第四百零八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九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二百六十六章 磨鍊第四十六章 怒殺!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共睹(二)第二百九十章 選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十六章 拜訪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閉月羞花第三百三十二章 真理或謬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殺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五十五章 三把火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德綁架第三百七十一章 海邊第八十七章 實力上的對決第四十五章 銅牆鐵壁第二百二十九章 馬第四百零三章 南北之商第二百二十三章 玉璽第三百章 一統幷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走漏風聲第二百零六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九十章 攻城器第一百章 倔強第八十七章 實力上的對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九路諸侯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熱鬧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三百一十章 水戰(二)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十章 立威(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菱刺第三十二章 反擊(一)第五十三章 感官第八十五章 打賭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德綁架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方動靜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八十二章 組織第一百七十八章 巔峰對決第五十五章 三把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六章 擴大(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共睹(三)第三十九章 背景第三百七十九章 雙重突破口(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騙局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耳光與甜棗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四十章 黑鋼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超水平發揮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崩塌的痛苦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三十三章 反擊(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十章 立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文憑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一百七十二章 和解?第三百五十三章 阻力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三百八十三章 平定漢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終身
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第三百八十章 雙重突破口(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戰激烈第三百二十二章 書信(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一百七十二章 和解?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入京(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司馬家族(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本心第四百零八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九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二百六十六章 磨鍊第四十六章 怒殺!第三百三十章 天下共睹(二)第二百九十章 選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十六章 拜訪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閉月羞花第三百三十二章 真理或謬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殺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五十五章 三把火第二百四十一章 郿塞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德綁架第三百七十一章 海邊第八十七章 實力上的對決第四十五章 銅牆鐵壁第二百二十九章 馬第四百零三章 南北之商第二百二十三章 玉璽第三百章 一統幷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走漏風聲第二百零六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九十章 攻城器第一百章 倔強第八十七章 實力上的對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九路諸侯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熱鬧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三百一十章 水戰(二)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十章 立威(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菱刺第三十二章 反擊(一)第五十三章 感官第八十五章 打賭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德綁架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方動靜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八十二章 組織第一百七十八章 巔峰對決第五十五章 三把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六章 擴大(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共睹(三)第三十九章 背景第三百七十九章 雙重突破口(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騙局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耳光與甜棗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四十章 黑鋼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超水平發揮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崩塌的痛苦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三十三章 反擊(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十章 立威(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文憑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一百七十二章 和解?第三百五十三章 阻力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三百八十三章 平定漢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