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

“主公,你記清楚了嗎,漢獻帝雖是一個小孩,但是我們絕不可以平等的小孩來看之,只有一個原因,因爲他已經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並且在這段時間中,相信他也從其中學到了很多帝王之道,但是話又說回來,即便他在怎麼深通帝王之道,但是他的本性還是無法改變,他始終是一個十餘歲的娃娃,經過了董卓的專權,還有李傕郭汜二人的亂政,他現在最爲需要的就是安撫就是尊重,所以主公必須做到這一點啊!”

聽着戲志才的侃侃而談,曹操在旁邊笑了笑,對戲志才擺了擺手說道:“志才,莫非當我什麼都不懂,和那三歲小娃娃一樣。”

戲志才聞言先是一愣,隨後馬上對曹操拱了拱手:“主公雄才大略,深謀遠慮,豈是我等小小可以比擬的,還望主攻贖罪呀!”

“嘿,我也沒說你的不對,你竟然就在這裡誇誇其談,真是一個巧言令色之輩啊!”

曹操和戲志才相視一眼,皆是哈哈大笑。

曹操和戲志才的君臣關係也可以說是非常之好,反正這一路上都是有說有笑的,旁邊的將領看到如此,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過剛走着走着,曹操就有些笑不出來了,前方的斥候飛馬來報,前方真的是出狀況了,並且還是大狀況啊。

曹操和戲志才相視一眼,皆是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莫名的震驚之色,隨後兩人也不多言,趕緊前行,來到了事發地,這裡可謂是屍首滿地。

看着這些人的衣服與着裝,曹操和戲志才相視了一眼,兩人的眼神都變得震驚莫名,戲志才連忙招來了一名看上去歲數比較大的文官。讓那名文官,趕緊帶着人去這堆屍體中找一找,文官不敢怠慢,連忙按照曹操的吩咐去做,曹操和戲志才只能站在原地默默的祈禱,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要印證。

半個時辰之後,那名文官匆匆行來,他臉上的慌亂表情,似乎證實了曹操的猜測,這一回曹操和戲志才都傻眼了,他們在一路上還在那裡不停的敘說,應該如何,漢獻帝說,才能使這一切變得順理成章,本來一切看似都謀劃的很好,結果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亂子,曹操在那名文官的帶領下,來到了漢獻帝的屍體旁,看到這裡,曹操整個人都有一種崩潰的感覺。

在這個時代殺皇帝可是一項重罪啊,他曹操擔待不起這個罪名,但關鍵是如今的事發地,他曹操似乎是第一人啊。那豈不是說當這件事徹底的傳開之後,絕對有用心不良的人會說人是他殺的,他曹操要負全責,曹操弒君,這對於曹操來說,那可是相當的不妙啊。

一想到這裡,曹操的神情變得有一些慌亂,不過旁邊的戲志才還算冷靜,雖說如今的情況對他曹操而言非常不利,但是也並非不可挽救。

戲志才眯起眼睛,蹲下身子,在漢獻帝的屍體旁看了看,隨後直接用手移開了漢獻帝的手,這一回有重大發現,衆人發現漢獻帝的食指竟然是被咬破了,並且在他的手底下還寫着一個小字,衆人定神一看,這個字,也正好就是袁字。這個袁字指的是何人,袁紹還是袁術?曹操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但是在戲志才的提醒下,立刻醒悟了過來,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還是快點推卸責任吧。

曹操當即雙腿一軟,竟然就當着衆人的面,毫無主公形象的跪在了地上,隨後抱着漢獻帝的屍體,那是哇哇大哭啊,彷彿死的就是他的親爹一般。

曹操一邊哭還在那裡一邊自責說什麼,終究就是來晚了一步,讓陛下慘遭奸人毒手,而戲志纔等人也非常配合的在那裡裝模作樣的勸說曹操,讓曹操不要太過於悲傷。

曹操哭泣了好一陣,看戲也演得差不多了,於是乎摸了摸臉上的眼淚,義正言辭的看着周圍的人,說道如今天子駕崩,他們做臣子的理應將此事光布天下,讓天下縞素,爲天子默哀。

曹操的這個提議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但是說到底,似乎還有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沒說,旁邊的荀攸忍不住站出來對曹操說道。

“主公,天子駕崩,固然可悲,但是我們也應該想一想,究竟是哪個亂成賊子所爲,我們一定要將其揪出來,殺之後快呀!”

一聽這話,曹操恍然大悟,隨後對衆人點了點頭:“的確如此,我們應當昭告天下,替漢獻帝報仇!那麼這件事究竟是何人所爲呢!”

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能站在曹操身邊的人都不是傻子,每一個的腦袋都非常清醒。當即就有人站出來說道,這個袁字絕對是和袁紹有關,曹操也是點頭,認爲就這樣,曹操直接將這件事還有目前所發生的一切,全部昭告天下,僅僅一週的時間,漢獻帝之死便傳播於國。天下都是震驚一片。

甚至可以說,這一回天下的百姓,一個個都是有一些傻眼的感覺,若是說在平日的諸侯爭霸,與平民百姓無關,畢竟他們只想過好自己的日子,不想過上那種兵荒馬亂流離失所的日子,只要有一畝三分地,就能夠滿足他們。

但是如今不同這天下的百姓都在思考一件事情,雖說以前大漢王朝名存實亡,但是大家都還可以說,自己是大漢的子民,畢竟這天下名義上還是屬於漢朝的。

結果現在,這天下最後一位漢朝的皇帝,竟然也這樣死了,那麼這天下又該姓什麼呢?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呀。

百姓們所思考的,僅僅也就是限於這個問題,但是各大諸侯各大軍閥間的想法,就不那麼簡單了。

首先反應最爲激烈的兩人當屬荊州的劉表,還有益州的劉焉,據說當他們二人聽見漢獻帝死了的時候,兩人的神情那可謂都是萬分痛苦,隨後發出檄文討伐曹操,質問曹操,漢獻帝爲何會死,這件事與他曹操有多大的關係,彷彿他們現在就已經變成了悲痛的死者家屬,再審問犯罪嫌疑人一般。

對此曹操很無奈,也懶得去理會這兩個傢伙。這兩人身爲漢室宗親並不假,但是他們所做之事,配得上漢室宗親的稱號嗎?

按照他們的爵位來說,再怎麼也屬於一個王爺,然而當漢朝陷入危難之境,天子生活與水深火熱中之時,天下的諸侯都有動靜,就只有他們兩個繼續窩在自己的家中,守着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不想與外界交流,更不想去救回天子。

如今漢獻帝一死,他們立馬錶現出了家屬應該有的悲痛,彷彿漢獻帝在世之時,他們就是漢獻帝的親人一般。對漢獻帝有無微不至的關懷,現在漢獻帝死了,對他們的打擊非常大。

甚至劉表還補充了一篇檄文,上面先是痛斥了,敢殺害皇帝之人無異於是喪心病狂,一定要嚴查,究竟是誰殺害了漢獻帝,絕不姑息。

劉表在上半段還是說的僅僅有條,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做臣子的本分,但是他的下半篇卻顯得有那麼一些微妙了,劉表表示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不可一日無主。雖說他也爲漢獻帝的死而感到悲哀,但是他們大概不能就這樣消亡。漢高祖劉邦有云,非劉姓不得封王,雖說漢獻帝沒有任何遺照,也沒有任何孩子,但是也應該從漢室宗親中,再推舉出一個皇帝來,這個皇帝一定要德高望重,並且資歷夠老。

當衆人看見這一篇檄文之時,都是一臉的冷笑,這個劉表想幹什麼,衆人皆是一清二楚。

本來劉表發表這篇檄文的時候,那還是信心滿滿,但是看見除了荊州的一幫親信想應他之外,天下的諸侯誰都不願意了他,劉表竟然就沒有說話了。

其實已劉表的心思,他並不想當什麼天下的皇帝,他只想守好荊州這一畝三分地,畢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想要守住天下並非一件易事,他劉表纔不願意去勞心費神,之所以會有這篇檄文的產生,大多歸功於劉表手下的那些親信,就比如說蔡夫人之流,因爲若是劉表當的皇帝,他們的身份將會再度水漲船高。

可是既然無人響應,劉表想想還是算了。

隨後天下又開始緊鑼密鼓的抓兇手。首先曹操就一口咬定了。漢獻帝在臨終之前,絕對是故意寫下那個袁字的目的就是想告訴曹操,等人殺害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

這個說法似乎也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別人袁紹聽見這個消息之時,整個人肺都氣炸了,他直接罵曹操是血口噴人,他第一個到達的現場,明明就是曹操把別人漢獻帝弄死了,隨後再用漢獻帝的血隨便寫了一個字,就想誣陷到他袁紹的腦袋上。

本來這只是曹操與袁紹的怒懟,但是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袁紹最終是把他的堂弟袁術也給拉了進來,雖說袁術和袁紹不合,但是話又說回來,這一次袁術得以潛入司隸一代,還多虧了袁紹開後門,所以他欠別人一個人情。

再者就算袁紹袁術兩兄弟,再怎麼不和他們也是一家人,每當有事情波及他們家族之時,他們還是會展現出世家的團結,兩人一起合力攻擊曹操,大家相互指責。

就這樣一場罵戰就此展開,不過話又說回來,只要是參與了這一次營救天子的人都有嫌疑。

當孫堅走在半路上,聽見漢獻帝駕崩的這個消息之時,據說整個人腦袋一昏,差點沒有從馬背上面摘下來。

黃蓋的人見狀,趕緊上去把分間搶救了過來,孫堅醒來之後神情悲憤,在那裡不斷哭泣,好一陣時間,終於才平復了內心的悲痛。

其中孫堅的一個部下叫做程普,像孫堅建言道。

“主公,現如今我們不是該悲痛的時候,既然天子已經駕崩,那麼說天下將會再度動亂起來,我們應該趁早回到江東早做打算,至少我們要保住我們的家鄉!”

程普這話剛剛說完,立馬迎來了周圍將領的負荷聲,其中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也就是孫堅的兒子孫策,也是一臉興奮的站出來,握着拳頭對孫堅說道。

“是啊,父親,以前我們幹什麼事總是躡手躡腳不方便,但如今天子既然已經死了,我們就可以馬上回到江東,逐漸起自己的勢力也成爲一方軍閥,割據天下,豈不快哉!”

孫堅聽見孫策說出這話,直接大罵孫策混蛋,他孫堅身爲人臣,真能做這麼不忠不義之事,孫策被罵了一頓,自然是不敢說話了。

不過周圍的將領也全部都是孫策這個意思,最多也只是說的比孫策含蓄一點罷了,向孫堅帶來的三個老臣,都在那裡不斷的對孫堅勸諫道。

“主公,少主說的沒有錯,我們知道你一心向漢,但是如今漢獻帝駕東,天下無主,即便我們想要力挽狂瀾,那也是不可能的,你沒看見像曹操,袁紹那種諸侯肯定會趁亂而起,若是你現在婦人之仁,不抓緊機會的話,日後那些人肯定會席捲天下,到時候我們連江東一地都保不住了!”

當聽到這裡之時,孫堅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異動,雖說他孫堅對於漢朝挺忠心的,但是忠心也有一個限度,並且孫堅不是那種愚忠,也不信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無論是他的部下還是他的兒子,所說之話都非常有道理,若他此刻仍舊在這裡,像一個小孩一般哭哭啼啼,恐怕像什麼袁術等人,遲早會把屠刀舉到他的脖子,所以孫堅最終站起來,直接讓衆人進軍江東。

正是基於這種環境下,天下諸侯都開始了自己的動作,而曹性也不例外,本來曹性是要回到幷州的,不過曹性只是走了一半的路程,便停止了腳步,反而調轉了方向,繼續向長安方向挺進。

這一次,曹性不僅僅帶了錦衣衛,陳虎直接發兵四萬來接應曹性,曹性帶着浩浩蕩蕩的大軍殺向了洛陽。

第八十八章 多災多難第四十六章 怒殺!第二百六十六章 磨鍊第一百七十六章 蒼天饒過誰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破大立第二百六十五章 法正第三百四十九章 都爲寶物第三百六十五章 謠言第五十六章 三把火(二)第三十七章 世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力大無窮第六十三章 地動山搖第四百零一章 強攻!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三十二章 反擊(一)第五十章 百兵之首第三百六十五章 謠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六十章 辯論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進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殺第二十章 痞子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四百零一章 強攻!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釁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重離間(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怕過誰第六十四章 神箭第六十三章 地動山搖第三百四十八章 鐵浮屠出擊第六十三章 地動山搖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四十九章 天生殘疾第九十六章 談一談第三百五十一章 秦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耳光與甜棗第一百六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三十章 回憶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軒門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章 完勝第五十二章 人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三百八十一章 雙重突破口(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七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入京(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共睹(三)第二十九章 美人在伴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三十一章 還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五十六章 三把火(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十五章 武道(二)第六十章 辯論第四十三章 第一位名將第三百二十章 打破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跑?第三百六十一章 守將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第十七章 出事(一)第三章 起家(一)第三十七章 世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後一搏(一)第八十章 人物第二十九章 美人在伴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三百七十八章 仇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戰激烈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熱兵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建第三百六十章 鬼才現
第八十八章 多災多難第四十六章 怒殺!第二百六十六章 磨鍊第一百七十六章 蒼天饒過誰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破大立第二百六十五章 法正第三百四十九章 都爲寶物第三百六十五章 謠言第五十六章 三把火(二)第三十七章 世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力大無窮第六十三章 地動山搖第四百零一章 強攻!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三十二章 反擊(一)第五十章 百兵之首第三百六十五章 謠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九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六十章 辯論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進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反殺第二十章 痞子第三十五章 陰謀(一)第四百零一章 強攻!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釁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重離間(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怕過誰第六十四章 神箭第六十三章 地動山搖第三百四十八章 鐵浮屠出擊第六十三章 地動山搖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席捲江東第四十九章 天生殘疾第九十六章 談一談第三百五十一章 秦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耳光與甜棗第一百六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三十章 回憶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軒門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章 完勝第五十二章 人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三百八十一章 雙重突破口(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換第七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入京(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共睹(三)第二十九章 美人在伴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三十一章 還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五十六章 三把火(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十五章 武道(二)第六十章 辯論第四十三章 第一位名將第三百二十章 打破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跑?第三百六十一章 守將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第十七章 出事(一)第三章 起家(一)第三十七章 世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後一搏(一)第八十章 人物第二十九章 美人在伴第三百三十九章 正主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三百七十八章 仇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戰激烈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五十四章 熱兵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衝破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建第三百六十章 鬼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