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造紙與印刷

在三國時期,已經出現了紙張,也就是最早的紙張蔡倫紙。

不過蔡倫紙因爲是最早出現的紙張,製作技術非常不成熟,也有些名貴,所以說想要製造出一張洛陽紙,成本還是非常之高的,當時在洛陽又盛行着一句名句,那就是洛陽紙貴。

反正非達官貴人的家庭,絕對是用不起蔡倫紙的,蔡倫紙主要都是遍佈在宮廷之中,供那些大臣享用,就算在地方縣衙中,曹性都很少拿到洛陽城,最多也就是在張貼告示的時候用一下,其他的時候一律不能用。

所以曹性就想到了,能不能將洛陽紙簡化一些呢?後世的紙張,算是輕工業,不過因爲時代的限制,曹性估計三國時期連輕工業的水準都無法達到,所以他只好再度向前推,最終想到了宣紙這種東西,宣紙這種東西似乎出現在明朝。

曹性回想了一下宣紙的製造過程,於是乎讓小曼去集市上買來了青檀皮,沙田稻草,當然在製作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還有水。

曹性依稀記得製造宣紙的過程中,需要洗滌,需要發條,需要混合等等工序,曹性也記不是很清了,所以他就在不停的實驗。

用了一週的時間,終於將青檀皮和沙田稻草融合成了漿,隨後曹性就開始在太陽光下暴曬,最終拉出了一層又一層的宣紙。

雖說這種宣紙還是顯得有些蠟黃蠟黃的,和蔡倫紙相比起來也好不了多少,但是話又說回來,成本比蔡倫紙不知省了多少,其次曹性也將這些製作工藝牢牢記住,這並不算多麼複雜,只要僱一些人手,相信很快就可以將他們教會,一旦大家都會了,這種宣紙便可以流行起來了。

又過了半個月的時間,曹性的這種宣紙,徹底的在市場上流通起來,價格不貴,大概一文錢就可以買得兩張,家家戶戶都買得起。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而官府中的人,也是大感神奇,以前他們寫字之時,只能用沉重的木簡來寫。

但是如今全部被這種宣紙替代,宣紙和木簡相比,首先就是成本低出了許多,和書寫的字也多了許多。

更爲重要的是,宣紙比木簡不知方便了多少。拿起來輕輕鬆鬆,所以說曹性的縣衙,可以說是當代辦公效率最高的縣衙。

曹性將這種紙張成批成批的拿給了劉彎,讓劉彎拿出去可以大肆販賣,價格自然是越遠越貴。

而劉彎心情也是欣喜不已,這種新東西的問世,必然又會引得一衆人的瘋搶,畢竟紙張這種東西的確好處甚多,這一回出去,看起來又可以大賺一筆,不過在臨走之前曹性也囑咐劉彎,宣紙這種東西的製作方法,一定要保密,至少現在這樣東西,曹性要牢牢的掌握。

曹性如今已經制造出宣紙這種東西,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普及整個三國,不過曹性覺得這一點還不夠。於是乎他又在自己的密室中沉浸了一段時間,不過這個時間倒是蠻快的,也就只有三四天而已。

曹性先是找來了一堆木板,這堆木板看上去非常的厚實,曹性叫來兩個能夠識文斷字的工人,讓他們在木板上面刻字,但是刻的字卻有些奇特,與平時寫的字完全是相反的。

雖說那兩個工人有些不明白曹性的意思,但沒辦法,還是按照曹性所說的去做。

當將這些反着來寫的字全部刻上之後,曹性拿起小刀一點一點的在上面刻畫,最終這些反着來寫的字,完全被凸顯了出來。

隨後曹性將這些反着寫的字,沾上了墨汁,最後定在了紙張上面,一排排清晰的文字就這樣出現在了紙張上面,就這樣,印刷術就此問世。

印刷術最大的作用就是,節省了很多人力,可以批量的印書,曹性將印刷術製造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批量的印造各種書籍,然後將其發放到九原郡的各處。

每本書籍的售價也就只比成本價高那麼一點點,所以,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九原郡的集市上,就到處都是賣書的,每一個平民百姓都可以買起,換句話說,即便在家中也能自行識字。

這又是一件極大的造福於民的好事,不過曹性只讓印刷術在九原郡中流行,這道不是曹性想藏私,印刷術這種東西並不是很難。

相信以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只要思想的禁錮打開了,想要將其製造出來並不來,更何況如今曹性開了一個頭,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印刷術在其它地方興起。所以曹性沒必要將其廣爲傳播。

如今一切大問題都解決了,曹性整個人也清閒下來,每日就在校場中練習武藝,這一日曹性拿着一張巨大的弓箭。

他的手緩緩的拉動弓弦,可以看見在這個過程中,曹性的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不過最終曹性還是將這張弓拉得如滿月,隨後射出了手中的箭矢,箭矢在空中急速的飛行,產生一聲又一聲的呼嘯之聲。

最終只聽砰的一聲,箭只不斷顫動,最終射在了三百步外的紅星上。

看到這裡曹性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緊接着曹性就感覺自己的身體內部。似乎發生了一些潛移默化的變化,天地中那些稀薄的靈氣,竟然開始瘋狂的涌入曹性的體內,隨後,曹性的身體就傳出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感。

對此曹性早已厚積薄發多時,今時今刻終於再度突破了一小從,如今曹性的武藝,已經到了武道六重後期的地步。

感受了一下自己雙臂的力量,似乎再度增強了不少,曹性又望了望手中的那張弓箭,再度將他拉開之時,竟然變得輕鬆了不少。

曹性來到這個世界上,最爲引以爲傲的資本,就是他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弓箭之處,如今曹性所開的弓箭乃是七石弓,在平行的距離上,三百步開外可以命中目標,這個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曹性也覺得甚爲滿意。相信在戰場上的曹性,也將會變得更加自信。

一次曹性視察他的騎兵部隊,看着每一個士兵都騎在馬背上縱馬衝鋒,曹性的心中也不禁感慨,幷州男兒果然就是天生的的騎手,統一訓練之下,每一個人都顯得技術高超。若是在戰場上運用得當,這絕對是一把利刃。

不過曹性看着這些兵士騎馬,心中多多少少感覺有些怪異,他思來想去之下,最終終於發現了哪裡不妥。

打仗這個東西,一靠士氣,二靠武器,如今曹性手下士兵的士氣高昂不已,更何況有十級軍功制的獎勵,曹性的士兵,一個個上陣殺敵之時猛如虎。所以曹性如今需要改良的,不過就是裝備而已。

曹性直接找到了馬伯,畫了兩張示意圖,交到馬伯的手上,一開始馬伯還有些不知所以,但在曹性給馬伯講述了這兩樣東西的用途之後,馬伯整個人恍然大悟,他直接牽來一匹戰馬,開始對這匹戰馬的體型量身打造。

以馬伯這種能工巧匠的智慧,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馬蹄個東西就出來了。

其實這個東西就相當於是給馬匹打造鞋子而已,馬兒踩着馬蹄在平原上奔跑吧,將會更加如履平地,畢竟有了馬蹄的保護,馬兒的腳掌可以不用擔心受到任何損害。

還有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馬鞍。

馬伯也是照葫蘆畫瓢,按照曹性所給的示意圖,最終將馬鞍這種東西製造出來了,馬鞍這種東西說白了,也就是在馬背上套一個坐墊,兩邊有落腳的地方,正因爲雙腳有了落腳點,纔可以更好的保持身體平衡。

馬鞍一造出來,曹性立刻讓胡車兒上去試一試,胡車兒本就是馬背上的戰士,感受到馬蹄和馬鞍的好處之後,整個人興奮不已。甚至在那裡叫囂,有了這兩樣神器,他就天下無敵。

看着胡車兒如此囂張,作爲主帥的陳虎心中自然不爽,想要上去教訓一下胡車兒,結果陳虎因爲不能很好的控制,掌握不了身體的平衡,最終竟然還被胡車兒打下馬來。

看到這裡曹性等人驚奇不已,按照正常來說,胡車兒是肯定打不過陳虎的,然而如今他卻戰而勝之,這足以說明馬蹄和馬鞍這兩種東西,給普通的士兵將會帶來多大的便利。

所以曹性沒有猶豫,立刻讓馬伯再派一批人手加班加點的打造馬蹄和馬鞍這種東西,它要讓每一個騎兵將士,都將這兩種東西配備上。

曹性的部署繼續穩而不亂的進行着,九原郡也在蒸蒸日上的發展着。

本來日子還算平靜,但三個月後的某一天,因爲一封檄文的昭告天下,再度引得天下動盪了起來,這一偏正是著名的討董檄文。

曹操在老家譙郡得到了他們家族的支持,迅速的起兵,此刻的曹操一心相盼,想要將國賊董卓除之後快,所以請了當代著名的文學家陳琳,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文章,裡面痛斥董卓之過錯。把董卓描述成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亂黨。

據說當董卓看見這篇檄文之時,直接氣的將檄文撕得粉碎,整個人怒不可遏。

這封檄文自然也是送到了曹性的手上,曹性正坐在他的書房中,目無表情的看着這封檄文,隨後將這封信遞交到了賈詡的手上。

曹操的這封檄文發給的對象是天下手中有勢力的諸侯,說白了,也就是手中有兵的諸侯,希望大家能夠一起討伐董賊,共赴國難。

不過在曹性的這封檄文背後,竟然還夾雜着一封書信,這封書信是曹操親自寫給曹性的,曹性打開一看,曹操在最後面似乎只表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他和曹性許久未見,甚是想念,希望此次出兵曹性萬勿推辭。

曹性看到這封信,呵呵一笑,其實在洛陽,能算得上他朋友的,或許就只有曹操一個了,因此曹性在逃離洛陽之時,還不忘寫一封信,交到了曹操的手上。

如今的曹性只不過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梟雄,眼光還沒有這麼長遠,曹性告訴曹操,洛陽是不可能再繼續呆下去了,曹操最好的途徑就是趕緊回到自己的譙縣老家,曹操一開始還不信,但是越是到後面,曹操越發覺曹性說的話纔是對的。

所以,沒有三國演義中的王允贈刀,也沒有曹操刺董,曹操就一個人直接辭了官來到了他的老家譙縣,在曹家和夏侯家的鼎力支持下,曹操很快就發展了起來。

曹操這回所做之事可以說是不小,所以說曹操自然要拉上曹性啊。

曹性先將書信放在了一旁,隨後盯着賈詡問道:“文和先生,不知你對於曹操這次的討伐董卓有何看法!”

“呵呵,將軍在洛陽之時,應該已經見過那些人的勾心鬥角,相互角逐,雖說如今朝廷對於地方的控制力度減弱,許多人都是聽調不聽宣,各自招募士兵打造武器,但是勢力畢竟太小,無法與董卓那種嬌橫之輩相提並論!”

“退一步來說,就算大家聯合在一起,與董卓相庭抗禮,但是也是面和心不和,但是話又說回來,如今這個曹操盛情相邀,若將軍真的置之不理,首先在大義上會被天下譴責,其次也會交惡曹操,所以將軍可要考慮清楚啊!”

賈詡的這一番話說的很清楚,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即將到來,但曹性也知道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將會是個什麼下場。這也證實了賈詡的先見之明。

不過,也正如賈詡所說的那樣,若曹性真的置之不理,那肯定會受到無數口誅筆伐,甚至曹操都會低看曹性一眼,所以曹性還真的是不能不去。

因此,曹性在和賈詡商量了片刻之後,最終有了定論。

當曹操的討董檄文出來的第一時間,就得到了天下不少有志之士的響應。很多人都在那裡高聲迴應曹操,董卓國賊,當替天伐之,不久之後將帶兵親臨,隨曹操一起殺賊。

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之又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平定漢中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蒼天饒過誰第一百零八章 西涼第二百零九章 解圍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資本(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閉月羞花第三章 起家(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仇人第六十章 辯論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說的算(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瓜分第一百零一章 態度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八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信(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價格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紛爭不斷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九路諸侯第四百零三章 南北之商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見呂布第三百零四章 始料未及第二十章 痞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醫第三百九十一章 信心爆棚第二十九章 美人在伴第三百七十章 末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醫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衛的制度第一百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窮且益堅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第五十章 百兵之首第一百五十二章 殲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守將第三百八十三章 平定漢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百米狙殺第七十二章 拼死不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使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四百章 完勝第二百五十章 一戰成名(一)第四十九章 天生殘疾第一百二十章 營嘯第三十七章 世家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苦練第一百八十一章 耳光與甜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四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九章 立威(一)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七十七章 戰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三十二章 反擊(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阻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七十一章 沒事找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二百七十四章 軍醫第二百二十八章 菱刺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水戰激烈(二)第四百零八章 雷霆之勢第十一章 寒天酒樓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合一第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援軍(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家族(二)第一百三十章 吐納法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心(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曼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危第三十四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跑?第一百三十六章 落實第九十八章 升官發財
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之又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平定漢中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蒼天饒過誰第一百零八章 西涼第二百零九章 解圍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資本(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閉月羞花第三章 起家(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仇人第六十章 辯論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說的算(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瓜分第一百零一章 態度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八十三章 驕兵悍將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信(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二百六十四章 價格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紛爭不斷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九路諸侯第四百零三章 南北之商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見呂布第三百零四章 始料未及第二十章 痞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醫第三百九十一章 信心爆棚第二十九章 美人在伴第三百七十章 末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神醫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衛的制度第一百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窮且益堅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第五十章 百兵之首第一百五十二章 殲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守將第三百八十三章 平定漢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百米狙殺第七十二章 拼死不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亂武(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使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四百章 完勝第二百五十章 一戰成名(一)第四十九章 天生殘疾第一百二十章 營嘯第三十七章 世家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苦練第一百八十一章 耳光與甜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霸王第四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九章 立威(一)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七十七章 戰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三十二章 反擊(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阻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算賬第七十一章 沒事找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二百七十四章 軍醫第二百二十八章 菱刺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水戰激烈(二)第四百零八章 雷霆之勢第十一章 寒天酒樓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合一第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援軍(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司馬家族(二)第一百三十章 吐納法第九十三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二百九十四章 民心(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曼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危第三十四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跑?第一百三十六章 落實第九十八章 升官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