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雙重離間(一)

袁紹最終是力排衆議,堅決要兩面作戰,他相信,秦國和魏國在他的大軍面前,將會不堪一擊。

袁紹的大致部署是這樣的,他親自領八萬兵馬南下,打擊曹操。袁紹的這一次算是御駕親征,爲何他如此重視魏國,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魏國佔據三個州郡,並且都比較富庶,實力比較強大,至少袁紹是這樣想的,對於強大的敵人,當然要他袁本初親自出馬才能擺平。

袁紹親自帶着八萬兵馬,再加上前方許攸的兩萬兵馬,以及無數情報部隊,加起來就有整整十萬餘人。

至於說秦國那邊也絕不能閒着,他相信他大將鞠義的水平,不過鞠義在前線就只有那麼三萬兵馬,所以說袁紹直接出動九萬兵馬,一次性將鞠義的部隊變到十二萬。

袁紹此番可謂是一次性出動二十多萬大軍,已經是傾全國之力,雖說有許多大臣對此都是擔憂不已,但有許多人的心情都是無比的激動的,二十萬大軍,毫無疑問袁紹是要一戰定乾坤,若是這次趙國贏了,毫無疑問,結束這亂世的終究會是趙國,其他的都只是一些小諸侯而已。

袁紹的這手筆夠大,對此曹操和曹性都非常無奈,既然袁紹都把他最終家底拿出來了,曹性和曹操也就只能御駕親征,如此一來,纔對得起別人袁紹的看重。

此刻魏國的曹操,心中也是無比的苦惱,徐州纔剛剛平定沒多久,百廢待興,並且他曹操在徐州的聲望還有待恢復,反正徐州百姓,並不全是支持他曹操的。

曹操想要臨時募兵,也只能從兗州和青州兩個地方募兵,因此最終曹操是湊齊了七萬兵馬北上抗擊袁紹。

曹操和袁紹兩軍相對於黃河,按照道理來說,曹操的兵馬即便是少一點,但也沒有少多少,面對袁紹他還是應該有一戰之力的,不過剛剛開戰,袁紹就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兩軍對陣於平原,在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奇謀妙計可言,有的只是兩軍無盡的喊殺聲。

曹操以夏侯淵爲先鋒,準備先行破敵,然而夏侯淵剛剛衝到前方,袁紹那邊卻有了大動作,只見袁紹的士兵依舊是待在原地動也不動,帶夏侯淵的大軍稍微靠近一些之時。趙國的士兵直接分列成兩排,露出一個巨大的空地,在那個空地上,什麼投石機牀弩應有盡有。

張合高攬站在隊伍的最前方,看着正在衝鋒的曹軍,一個個都是嚇得臉色鉅變,他們二人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隨後一揮手,無數根弩箭射向了曹操大軍。

面對這些有利的攻城器械,夏侯淵根本無力阻擋,只能暫時退回中軍。曹操的軍營中有謀士建議,既然他袁紹把這些東西都搬出來了,那麼他們也絕不能示弱,不如也把曹操的那些攻城器械搬出來,和他袁紹對射。

曹操採納了這個計策,不過到後面曹操才發現出這個出計的人,沒有考慮到客觀因素。雖說像曹性研究出來的那一系列攻城器械,趙國和魏國兩個大國都擁有,但是別人袁紹兵精良足,三個州郡都被他處理的很好。

因此袁紹面對曹操,根本不需要士兵費多大的力氣衝鋒,只需要站在遠處不停的放箭就是了,似乎,他袁本初的箭矢,就是用不完的一般。

曹操的大軍,甚至連袁紹的中軍都無法靠近,許多士卒就已經倒在了這無數箭雨之下。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曹操指揮無方,首先是因爲別人袁紹的確非常有錢,算得上是最有錢的君主之一,畢竟他有大量的世家支持。

其次別人袁紹這一次是先發制人,在打仗之前,袁紹肯定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什麼東西都準備好了,纔對你曹操宣戰,這是一個將領的基本素質,所以說曹操也是被動應戰,一時間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狽不堪。

最爲致命的一點就是,許攸的情報部隊許攸的情報部隊,如今已經非常完善,甚至在前些時候,許攸趁着魏國邊境大亂,派出了不少趙國的奸細,冒充流民,以此來混進魏國。進而打探魏國的情報。

隨後這些進入魏國的奸細,他們又用密碼本那種東西來傳遞信息,即便是郭嘉的鬼卒將這些奸細抓到了,但是從他們手中那些亂七八糟的數字上,根本看不出什麼啊,所以這又是曹操的第二個失誤,種種原因加在一起,戰局的天平瞬間傾斜,毫無疑問,袁紹那邊纔是佔大頭的。

曹操沒辦法,只好把所有的軍隊都堆積到前方,阻擊袁紹大軍的前行,雖說曹操的這一系列舉動,的確是起到了那麼一點主機的效果,但是不管怎麼說,因爲袁紹的部隊實在是太強悍,所以他們依然在緩緩推進。曹操的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

曹操一連和袁紹打了兩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曹操一直都是處於弱勢,不過兩個月後,曹操也開始了他的反擊計劃。

一封密報送到了袁紹的手上,袁紹打開一看,不由得眼睛瞪大,站在下面的郭圖逢紀等人,看到這一幕,都是有些好奇的將眼神望向了袁紹。袁紹直接將這封信交給了他手下的那些謀士,讓他們一一觀看,當郭圖逢紀看完這封信之後,也是大感驚訝。

不過也就在郭圖逢紀即將說話之時,沮授卻是立馬站了出來,隨後向袁紹拱手說道:“大王,這完全就是在污衊,這是曹操他們的離間計,還請你千萬不要上當啊!”

袁紹在聽完這話之後,又看了看手上的那一封密信,突然哈哈大笑,只見他將那封密信直接扔入了火堆中,隨後看着沮授等人說道。

“這曹操莫不是真的到了黔驢技窮的時候,他手下的那些鬼卒做事的手法,未免也太遜色了一點,竟然污衊許攸有造反之心,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這封信也就是曹操利用了郭嘉所說的離間計,他知道袁紹和許攸兩人表面上和和氣氣,袁紹也給了許攸很大的便利性,但使得他們兩人的關係有那麼一些微妙。

即使許攸在某種程度上,和已經被關押在天牢的田豐有那麼一些相似,他也同樣是恃才傲物,他也同樣是狂放不羈,只是田豐的職責是出於對國家的關心,但是許攸的狂妄,那就是出自於自身的恃才傲物。

據說許攸這個傢伙,多次在袁紹面前自吹自擂狂傲不羈,相信這已經引起了袁紹的反感,不過不得不說,曹操終究還是小看了許攸和袁紹的關係,雖說許攸與袁紹之間肯定是有隔閡的,但是也正是因爲許攸出生於世家貴族,再加上一生的才學,所以說袁紹對他也是一忍再忍。

甚至因爲許攸創建出了情報部隊,袁紹就算再傻,看得出來,這種情報部隊對於戰爭來說非常重要,因此袁紹對許攸的容忍性,遠比田豐要大得多。

所以說這一封離間的書信,對於袁紹來說,如同一張廢紙,袁紹緩緩地走下來,到達一個書櫃之前,隨後將上面的繩子輕輕一拉,嘩啦啦的一大堆書簡直接滾了下來。

“哈哈哈,曹阿滿啊曹阿滿,就如小時候那般,你永遠不會是本王的對手,你想離間我和子遠的關係,那可以啊,但是你總要先掃一下自己的門前雪吧,也不看看你的那些將領都是什麼人,我這裡的投誠信,都已經堆積如山!”

當郭圖逢紀還有沮授等謀士,聽到袁紹的這話之後,都是大吃一驚,他們都沒有想到,在魏國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官員,都已經向袁紹表示了投誠。

反正這些投誠書信,上面的內容無非就是,這些官員在那裡闡述,他們對魏國早就不滿了,只希望趙王在攻克魏國之後,能夠不要爲難於他們,他們願意歸順趙國。

隨便掃一下這些書信,會驚人的發現,數量早就達到了上百之多,所以說由此可以判斷出魏國的內部也是問題一大堆,他曹操的日子想必也是非常難過。

其實想想也是,袁紹本就有四世三公的名望,在這個非常注重名望的年代中,既然如今漢朝已經不存在了,自然要有天下中最有名望的一個人來擔任君王,袁紹無疑是最佳人選。

其次袁紹的趙國勢力最爲強大,吞併天下稱帝封王,袁紹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即即便有人還身處於其他國家,但他們的心早就飛到了趙國,或許他們的心中已經篤定,將來稱帝的人必是袁紹,所以做好投降的準備,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在郭圖逢紀的讚揚聲中,袁紹得意洋洋,似乎在爲他的威信而自豪,甚至接受對這件事也是非常的讚賞,畢竟袁紹只是單單憑藉他的名望,在無形中已經收服了這麼多人,雖說那一些人只是降將,但是能做到這一步,這也是袁紹的本事啊。

聽着這一些不絕於口的話,在袁紹的心中也是感覺一陣飄飄然,他直接豪邁的站起來,大手一揮,直接命令手下的各大將領與謀士,繼續向南方推進,他就要一點一點的徹底滅掉曹操。

袁紹此話一出,衆人進階熱血沸騰。加緊了對魏國攻伐的腳步,不過從這件事結束之後,袁紹雖說表面沒說什麼,但是在他的心底深處,多多少少還是有那麼一些顧忌,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這就是袁紹心中最爲忌憚的地方。

袁紹不中計,曹操也沒有辦法,只能讓自己的士兵使命的在前方抗擊,甚至曹操都把他前方大將夏侯淵換成了曹仁,這同樣是一個信號,夏侯淵屬於那種衝鋒型武將,攻擊性很強。

但是曹仁就不同了,曹仁擅長的是防守,曹操換將的意義有許多人都猜得出來,曹操估計也是見到了與袁紹硬拼,實在是打不贏,就只能選擇被動的防守了,反正目前的情況也就只能這樣,魏國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戰爭似乎陷入了僵局,袁紹每日都無所事事的坐在大營中,因爲即便他再怎麼賣力的指揮,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用,他手下的士兵也是人,基於種種客觀原因,只能緩步的向前推進,而不能一躍而進。

不過就在三個月之後,袁紹又收到了一封密信,那一封密信來自於西邊。其實這封信的內容和之前曹操的那一封密信內容是差不多的,大將軍鞠義似乎有圖謀不軌的想法。

按照道理來說,袁紹既然第一次沒有上當,第二次也應該同樣不會上當,但是讓人出人意料的是,剛看到這封書信之時,袁紹的心中立刻緊張了起來。

他袁紹之所以不相信許攸會有不軌之心,並不是因爲他袁紹有容人之量,而是袁紹堅信自己就在前方,許攸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做事,難不成許攸還敢在這裡造反不成,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過這個鞠義卻是不同,鞠義身爲趙國的大將軍,他身上所蘊含的意義和許攸不同,許攸只是掌管了情報部隊,而別人鞠義掌管的卻是趙國半數以上的兵馬啊。

袁紹也是不大喜歡這個鞠義的,首先就是鞠義只不過是出生於世家,但只是一個旁系弟子,算不得什麼名門顯貴。最爲主要的一點是,鞠義這個大將軍的位置,全部是憑藉戰功掙來的。

鞠義首先斬鹿頭角的事情就是,從冀州刺史韓馥那裡投靠了袁紹,並且爲袁紹奪取冀州立下了悍馬功勞,這是第一功勞。隨後,鞠義又是北打烏丸,東打公孫瓚,白馬義從都是靠別人鞠義一個人滅掉的。

到了後期,只要有機遇正守北方,北方的烏丸,就不敢隨意靠近,因爲鞠義的步兵可是把他們騎兵克的死死的,由此種種加在一起,當初袁紹封王的時候,還真的拿功績布來對比了一下,什麼顏良文丑的功勞,還真的沒有別人鞠義的大,因此鞠義也就理所應當的成爲了大將軍。

第四十八章 收服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之毒第四十三章 第一位名將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三百九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第二百零一章 站穩腳跟第三百六十章 鬼才現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第四十九章 天生殘疾第六章 擴大(一)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九路諸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界橋第十一章 寒天酒樓第八十七章 實力上的對決第二百二十七章 牽連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章 被圍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第三十三章 反擊(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第一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六章 西進(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微妙第三百六十六章 迷彩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一百零六章 拉上賊船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一十章 九原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瘟疫第一百九十二章 閉月羞花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三百零八章 綁票風雲(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十五章 銅牆鐵壁第五十二章 人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一百一十二章 力大無窮第二百八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零九章 叛逆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三刀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六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四章 最後一搏(二)第三百零六章 綁票風雲(二)第二十七章 靈巧姑娘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學堂第八十一章 活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七十四章 以命換命第四十八章 收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脅第八十二章 組織第一百六十二章 揚名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一百零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三十五章 提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後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歸途第四百一十三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二十章 打破第二十章 痞子第一百零九章 叛逆第二百二十九章 馬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二百零二章 矛盾第一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進第三百二十章 打破第三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十四章 武道(一)第四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十九章 背景第二百三十七章 打着玩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四百一十一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三百零五章 綁票風雲(一)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
第四十八章 收服第九十五章 軍令狀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之毒第四十三章 第一位名將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三百九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第二百零一章 站穩腳跟第三百六十章 鬼才現第三百五十八章 隕落與誕生第四十九章 天生殘疾第六章 擴大(一)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三章 十九路諸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界橋第十一章 寒天酒樓第八十七章 實力上的對決第二百二十七章 牽連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七十章 被圍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三百九十章 先登死士第三十三章 反擊(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第一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六章 西進(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微妙第三百六十六章 迷彩第二百一十七章 虎牢關第一百零六章 拉上賊船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一十章 九原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瘟疫第一百九十二章 閉月羞花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三百零八章 綁票風雲(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十五章 銅牆鐵壁第五十二章 人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良冒功第一百一十二章 力大無窮第二百八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零九章 叛逆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三刀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六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四章 最後一搏(二)第三百零六章 綁票風雲(二)第二十七章 靈巧姑娘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復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學堂第八十一章 活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告狀第七十四章 以命換命第四十八章 收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脅第八十二章 組織第一百六十二章 揚名第三百零三章 名將的驕傲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一百零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三十五章 提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後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歸途第四百一十三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二十章 打破第二十章 痞子第一百零九章 叛逆第二百二十九章 馬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二百零二章 矛盾第一百七十五章 怒火第三百零二章 荊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進第三百二十章 打破第三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四百零九章 滅楚第十四章 武道(一)第四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四百零七章 不可思議(二)第三十九章 背景第二百三十七章 打着玩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聖之刀第三百一十六章 失利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四百一十一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三百零五章 綁票風雲(一)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