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戰激烈

劉表當年單騎進入荊州,然而僅僅花了很短的時間,劉表就將荊州迅速的評定,百姓安居樂業,民生有條不紊,這不僅僅是他劉表一個人的本事,更是得益於劉表採用的重用各大世家的政策,所以使得各大世家人心恢復,從而藉助世家的力量,迅速的穩定住了荊州的局勢。

所以說劉表在坐穩荊州牧的位置之後,也給了各大世家許多的便利,當初支持劉表的人,現在都已經成了達官顯貴,其中黃祖他的家族也是鼎力支持的家族之一。

劉表當然會大力相助,所以黃祖現在穩穩的坐穩了江夏太守的這個位置,並且因爲黃家出力太多的原因,所以劉表也給了黃祖很大的便利性,黃祖如今的身份是江夏太守,然而它的職權範圍確實在是大的不得了,甚至在江夏防禦的軍隊中,大多數軍官都是由他們黃家的子弟所擔任。

因此毫不誇張的說一句,現在江夏就是他黃祖一個人的,只要黃祖願意的話,隨時可帶領江夏獨立。

雖說黃祖有造反的這個實力,不過劉表還是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首先是因爲他也有黃家的底牌在手,不怕黃祖造反,其次,黃祖也有一些能力,在江夏的名望很高,不能隨便動他,因此只要黃祖不行造反的事情,劉表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此番孫策在江東厲兵秣馬,再度引兵來犯,劉表的態度只有一個,孫策之所以會來荊州這塊地盤鬧事,全部都是因爲他和黃祖的仇怨,畢竟孫堅死在了黃祖的手上,並且黃祖還拿孫堅的屍體爲要挾,讓孫策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承諾,這些東西一直讓孫策懷恨在心,所以孫策自然而然的是要來報復。

貴爲楚王的劉表,似乎不想管你這麼多事,他只要他荊州這一塊地方平平安安即可,所以他給黃祖下達的命令就是這是他黃祖和孫策自己的事,要黃祖自己協調好,反正他的荊州不會受到威脅那就行了。

而黃祖對於劉表的這個態度也是不置可否,楚王劉表不插手此事最好,若是插手此事的話,這裡的總指揮就不是他黃祖了,而是劉表了。

因此面對孫策領大軍來犯,黃祖也是二話不說,立馬組織軍隊準備展開反擊。

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水戰就此展開,兩軍橫於長江之上,孫策那邊總共有兩萬水軍,而黃祖則是帶了整整四萬水軍。

黃祖在江夏一直練兵已久,兵精糧足,所以說運用的全部都是一些大船隻,黃祖站在船頭。遙遙的望着對面的中型船隻,忍不住輕蔑的一笑,他在笑孫策這個傢伙還真有膽子,明明現在實力不濟,竟然還敢來挑戰他這種老前輩,難道孫策不知道他爹都是死在他黃祖手上的嗎?

黃祖心情大好,忍不住向孫策軍的中軍望去,在那裡就是孫策的主船隻,不過黃祖眯着眼睛往那艘艦船上面看了好半天的時間,竟然沒有發現孫策的身影,反而站在那艘中型船隻中間的,是一名青年將領,那名青年將領也就是這隻孫策軍的主帥。

人頗爲年輕,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正與他黃祖遙遙對望。看着這名青年如此自信,彷彿這場戰鬥已全部瞭然於胸,黃祖都是愣了一愣,不過很快黃祖在度冷笑一聲。

“呵呵,你們說說這孫策也真是一個無腦之人,想與我黃祖開戰,竟然不親自衝鋒,反而派他手下的一員大將來當將領,這不是折損軍心嗎?更何況就這些小毛孩兒,那你會是我的對手!”

黃祖此話一出,他周圍的將領都紛紛複合,一記又一記的馬屁,送到了黃祖的身邊,而黃祖聽着也是非常舒服。

心情大好之下的黃祖,也不想管那麼多了,直接號令自己的船隻衝鋒,他今天就要一次性把孫策軍打垮。

而對面的周瑜看着那些大型船隻,緩緩地向這邊推進而來,他又看了看他身後的諸多將士,發現衆人皆是緊張不已。

畢竟這是戰爭,還是一場實力較爲懸殊的戰爭,周瑜他們這邊人少船隻又沒有對方的先進,這仗還怎麼打啊?

然而周瑜看到這裡,卻是呵呵的笑了笑,立馬站出來拉起令旗,井然有序的揮動着,而周圍船隻上面的人,看着周瑜在那裡晃動令旗,也是井井有條的開始,滑動自己的船隻,衆多船隻行動起來,那就是一種陣法。

周瑜所佈置的這種陣法,是以每十個小船隻爲主,結成圓形大陣,隨後也是緩緩推進,最終周瑜的小船隻和黃祖的大船隻交織在一起,發出了猛烈的碰撞。

雖然黃祖他們用的大型船隻。船體高大,撞擊力也是巨大,但是周瑜他算在中型船隻比較多,基本上是每五艘中型船隻,圍住一艘大船,只隨後對他進行猛攻猛打。

一個時辰之後,戰況基本上就已經出來了,總體來說,周瑜那邊每被摧毀三艘到五艘中型船隻,能夠摧毀黃祖他們那邊一艘大型船隻,但是這種情況不算很普遍,總的來說還是黃祖那邊略佔優勢。

本來黃祖一開始就沒有怎麼把周瑜放在眼中,看着周瑜的這些中型船隻更是不屑一顧,但是到此刻,他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好好的觀看了一下週瑜的戰術,心中也有了一些結論,那就是之前他的確有一些輕敵了,周瑜這個年輕將領,多多少少還是有那麼一些本事。

因此黃祖也收起了輕視之心,開始全神貫注的指揮戰鬥。既然周瑜用了戰術,那麼他黃祖也要調整相應的策略,他讓那些大型船隻別太過於分散,將力量集中於一點,大肆的摧毀周瑜的中型船隻,實現逐個擊破,如此一來周瑜的力量,便會瞬間垮塌。

但黃祖的這個策略用出之時,他那邊的情況果然是好上了不少,而周瑜這邊的中型船隻,則是大肆的被摧毀,而面對這種情況,周瑜也是直接一揮手,號令中型船隻大量分散,甚至滑到那些大型船隻了,後面想辦法進行偷襲。

……

就這樣,在戰場中這場較量,儼然已經成爲了周瑜和黃祖的爭霸賽,兩人皆是水軍將領中的佼佼者,把水軍戰術,運用的出神入化。

大家相互出招相互較量,總之,戰場上打的是一片火熱,就這樣半個月打下來,大家互有損失,但是總體說來,周瑜這邊佔的損失更大一些。

黃祖和周瑜兩人,似乎都同時意識到,若就這樣消耗下去,是不是有一些太虧了,所以兩人不再像之前打的那麼火熱,大家在平時都是龜縮在大營中,時不時出戰,進行一些小規模的戰爭。

而對於這種模式的戰鬥,黃祖非常開心,而周瑜也選擇了默認,雖說周瑜有他默認的理由,不過他手下的將領就有一些不高興了。

其中以右都督程普,站出來語重心長的對周瑜說道。

“公瑾,你也要看看如今的局勢啊,雖說戰鬥的情況是穩定了下來,但是傷亡比例,我軍卻是遠遠多於黃祖軍,來我軍就是遠道而來。算不上準備十足,人數也比不過黃祖軍,你就這樣無休止的耗下去,永遠都不是一個辦法啊!”

然而周瑜卻是笑了笑,讓程普不用過於擔心,他自有他的辦法。

不過正是因爲周瑜這種不置可否的態度,可急壞了程普的一干老將,像程普黃蓋還當他們三人都是跟隨孫堅一起打天下的人。也就是說吳國的第一代根基,是建立在這些老將的心血之上,他們絕不願意看着自己所建立出來的兵馬,就這樣毀於一旦,所以天天都去找周瑜。

其實這些老將之所以來找周瑜,一方面是出於公心,畢竟周瑜每日都在折損自己的兵馬,這的確有一些說不過去,但還有一部分是出於私心,說實話像他們這種老將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不服的。

他們同樣忠心耿耿,他們同樣身經百戰,若是孫堅在世之時,定然是啓用他們爲大將,但是到了孫策這裡,孫策對他們幾個叔叔禮遇友加,但是卻將自己的實權,交給了他的同齡兄弟周瑜,讓程普等幾個大將,也只能淪爲副手,這讓他們幾個老前輩心情多多少少有一些不爽。

然而面對程普等人的刁難,周瑜也清楚他們的意思,不過周瑜並沒有一來就大發雷霆,利用大都督的職權便利,對這些人劈頭蓋臉的怒罵。

而是選擇了心平氣和的給程普等人解釋,雖說程普等人現在聽不進去周瑜的解釋,不過周瑜始終是一臉微笑,已顯示出他的大度,甚至到後面周瑜都放出自己最後的底線,那就是程普等人對他周瑜不滿,要向孫策告狀,周瑜完全沒有意見。

但是有一點就是,無論程普等人再怎麼不滿,也絕對不能破壞此番的軍事計劃。

程普等人聽完這番言語之後,冷哼一聲,什麼話都沒說,這周瑜說的這叫什麼條件啊?不能破壞吳國的軍事計劃,這一點是將領的根本,他們幾個老將自然是不會去做的。他們現在想的就是趕緊換下週瑜,畢竟周瑜打仗實在是太窩囊了,又是半個月的時間,整天就在那裡無休止的消耗兵馬,似乎每日吳國兵是折損嚴重,這已經成爲事實了。

照這樣下去,或許用不了兩個月的時間,吳國就無兵可用,到時候拿什麼去打仗?

不過周瑜都已經放下了最後的狠話,即便程普等人心中再不爽,也就只能這樣了,這一日周瑜又是生堂議事,程普他們三個老將還是按時到達,不過他們的臉上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不高興,畢竟總打敗仗,讓他們這些將領感覺擡不起頭來。

周瑜卻是沒有在意他們的神情,繼續組織將領召開軍事會議,不過開着開着,突然一陣微風,從營帳外面吹來,其他人都沒有什麼感覺,然而當週瑜感覺到這股微風拂面之時,卻是神情一驚,在衆人啊不解的目光中,走出了營帳。

周瑜伸出手來,輕輕的放在自己的臉龐前,感受這股微風吹過的感覺,半晌之後,它突然仰天大笑,一臉興奮着回頭看着衆多將領,說了一句:“時機已到,反攻就在三日之後!”

程普等人聞言,都是面面相覷。不知所以。以爲周瑜真的有什麼神機妙計,準備一舉擊潰黃祖大軍,然而在這三天的時間裡。

周瑜派出去與黃祖交鋒的將領,都是連連敗下陣來,士氣似乎已經低迷到了極點。

看着士兵無精打采的樣子,這可急壞了一幫老將軍們,他們苦心勸諫周瑜還不聽,反而在那裡一記孤行,害得吳國損兵折將,於是乎老將黃蓋。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提着劍,跑到營帳中,找周瑜質問。

面對自己信誓旦旦的話,再加上如今慘敗的結果,周瑜似乎有一種無話可說的感覺,所以他的解釋也是非常牽強,最終他竟然直接喝令黃蓋,先行回去,在這裡他是主帥,一切事情由他來定奪。

這完全就是強詞奪理,對士兵的生命,對戰爭的結果,不負責的表現,黃蓋那心裡哪能忍得了,立刻拍板,甚至還擺出了架子,想當初老子跟着孫堅四處征戰的時候,你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娃娃,今日竟然敢如此語氣跟老夫說話,簡直不可原諒。

周瑜似乎也被黃蓋的這一番話激怒了,同時他也意識到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若是今日不好好的收拾一下這個黃蓋,恐怕明日還有更多的老將,會來找他的麻煩,所以周瑜當即也是眼眸一凌,直接賀令,黃蓋刻意的侮辱主帥,應當斬立決,但是念在他是吳國功臣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拖出去杖打八十軍棍。

當這個消息傳出知識,可以說吳國那邊的軍營全部震動了,八十軍棍是個什麼概念?若是體質不好的話,那絕對能把人打死,即便黃蓋老當益壯,仍舊是一名將軍,但是八十軍棍下去,不死也殘了啊。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第二百九十章 選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戰下邳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六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三十六章 陰謀(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見呂布第一百五十八章 武道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崩塌的痛苦第九十七章 軍功第八十一章 活力第三十章 回憶第三百四十九章 都爲寶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玉璽第一百八十八章 最危險之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三百三十五章 線路第一百六十章 瘋子第七十章 被圍第二百七十五章 預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三百八十九章 司馬家族(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四百零三章 南北之商第三百九十八章 制裁第四百一十二章 滅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客第四百一十二章 滅涼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八十二章 統領第二百二十四章 走漏風聲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二百六十八章 盟友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衛的制度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六十五章 擊退第一百七十六章 蒼天饒過誰第六十章 辯論第三百章 一統幷州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進第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援軍(一)第四章 起家(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後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穩固(二)第四百一十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章 倔強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第六十章 辯論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方動靜第一百九十三章 歸途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使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西進(二)第二十一章 規矩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十二章 炒菜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二百一十二章 報門而入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戰下邳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二十三章 肥料第一百七十三章 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第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援軍(二)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九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亂第二十三章 肥料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三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馬家族(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到手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亂武(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第二百九十章 選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兩面危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戰下邳第一百二十四章 寶庫第六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三十六章 陰謀(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見呂布第一百五十八章 武道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崩塌的痛苦第九十七章 軍功第八十一章 活力第三十章 回憶第三百四十九章 都爲寶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玉璽第一百八十八章 最危險之地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聲之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三百三十五章 線路第一百六十章 瘋子第七十章 被圍第二百七十五章 預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漏洞第三百零九章 水戰(一)第八十六章 軍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三英戰呂布第三百八十九章 司馬家族(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牛鬼蛇神第四百零三章 南北之商第三百九十八章 制裁第四百一十二章 滅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客第四百一十二章 滅涼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福相依第二百零八章 卸磨殺驢第二百零四章 我也有虎癡惡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故第一百零七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八十二章 統領第二百二十四章 走漏風聲第一百九十六章 誰說的算(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徹悟第二百六十八章 盟友第四十四章 殺回去!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衛的制度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六十五章 擊退第一百七十六章 蒼天饒過誰第六十章 辯論第三百章 一統幷州第四百零四章 蠢蠢欲動(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進第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援軍(一)第四章 起家(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後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穩固(二)第四百一十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章 倔強第二百六十章 資本(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闖入第六十章 辯論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方動靜第一百九十三章 歸途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角逐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使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西進(二)第二十一章 規矩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聲鵲起第十二章 炒菜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進(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風口浪尖第二百一十二章 報門而入第三百九十九章 陷陣死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戰下邳第三百三十六章 針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進(五)第二十三章 肥料第一百七十三章 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服第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援軍(二)第三百零七章 綁票風雲(三)第四百零六章 不可思議(一)第九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亂第二十三章 肥料第三百五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三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馬家族(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