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董承受命往豫州

bookmark

雖然這個和馬超他最初所預想的確實是不一樣了,但是如今他轉道帶兵去了河內郡,卻還其實是在他的計劃之中的。至於嚴顏還有吳班他們,那就讓他們在河東繼續休整吧,而河內還是由自己親自帶兵去取更好。誰讓曹操他是佔着雒陽不走了,要不自己也不想去河內啊。

-----------------------------------------------------

馬超如今他是轉道帶兵去往了河內,臨時改變了主意,而他是不改變也不行,只能是如此。

而曹操這邊兒呢,本來以他的意思,既然如今夏侯淵已經帶兵回來了,那麼自己就應該回到兗州。不過如今卻多了個皇帝,所以還真是不能就這麼回去了。因爲皇帝的都城許縣這時候可還在建設中呢,所以你讓皇帝還有那些宦官宮女都去哪兒住。其實自己在哪兒倒是都沒什麼問題,但是給皇帝建的都城卻怎麼也得建成,就算是沒建成,但怎麼也得差不多才行啊。

所以曹操就沒忙着直接遷都許縣,而他則是早就命荀彧組織了人力在許縣是大興土木,督建皇宮,修建都城。而曹操他確實是不可能造一座類似雒陽或者長安那樣的皇宮來給劉協,但是因爲如今他的錢糧確實也比較寬裕了,所以曹操卻沒怎麼去吝嗇,絕對不會讓世人說他曹孟德是如何如何小氣就是了。

要說曹操他本就是一個特別豪爽大方的人,從來都是如此。如果不是因爲實在是需要錢糧去做事,如果不是怕勞民。那麼他給劉協再建個像雒陽、長安那樣的皇宮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不行,人他是總得向實際低頭啊,而有些東西也確實不是你怎麼想的就是怎麼樣的。

就像馬超此時他就想馬上佔據了整個司隸,佔據雒陽。但是曹操的兗州軍就是佔着河南尹不走。你有什麼辦法。曹操親自帶着大軍駐紮在雒陽,至少馬超這時候是沒辦法從曹操手中把河南給佔了,從他手中把雒陽給搶走。知道的是你馬孟起佔佔河南,搶雒陽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爲你要劫持皇帝呢,所以馬超可不敢去。

別的不說,他還真就怕曹操以爲自己要去搶劉協,要是真那樣的話,曹操還不得和自己拼命啊。所以此時河南肯定是一時半會兒不能去了,不能去了。

而曹操他不也是如此嗎,本來他想馬上就帶兵回兗州,或者說是回潁川的許縣。但是如今那地方還沒怎麼建好,所以能回去嗎,不能。於是乎,自己就只能是暫時在雒陽待着了,朝廷也只能是暫時在雒陽,到時候在一起遷都許縣吧。

所以是不是,人都得向實際低頭。你所想的也許能脫離實際,但是有些你想做的,而實際卻不允許,試問可能是你怎麼想的,實際就會是如何嗎,答案不用再多說了吧。

-----------------------------------------------------

這一日,董承他被劉協給單獨召見了過去,一聽是陛下找自己,他當然是不敢怠慢。馬上就過去了。

而等他再從劉協處出來的時候。心中是不停地苦笑啊,不過他對此卻也沒什麼辦法。自己陛下都發話了,自己還能不聽嗎。

董承他記得好像有那麼句話吧,怎麼說來的。對,叫“當權的動動嘴兒,下面的人跑斷腿兒”啊,反正就是這個意思吧。如今自己的陛下和自己,其實好像就是如此。也不知道自己陛下是聽誰說的,應該差不多就是他曹孟德了,他的可能性是最大,畢竟他就是豫州的人啊。

自己陛下聽說什麼豫州的陽城山有種什麼野果,就在陽城山深處,而且滋味是非常甘甜,並且還很是有限,所以便讓自己帶兵前去採摘一些回來。董承他也不知道,怎麼自己陛下是突然就有了如此想法。什麼野果有那麼好吃?肯定就是曹孟德他們慫恿陛下如此的,說野果是怎麼怎麼好吃,然後陛下就相信了。結果陛下相信了之後,苦的卻是自己啊,而且自己還沒處說理去。

沒辦法,去就去吧。還別說,董承一聽有這樣的野果,雖然他真是不相信啊,但是他卻也覺得應該也沒人會騙皇帝。所以他認爲,雖然沒有形容地那麼誇張,怎麼怎麼好吃,但是估計應該滋味也不錯就是了。

-----------------------------------------------------

所以他便帶了三百騎兵,從雒陽出發,向豫州的陽城山趕去。要說這豫州的陽城山這個地方,以前根本就沒有那麼出名兒,也就是豫州當地的人比較熟悉而已,但是其他州郡的人,除了是經常到豫州的,或者是要經常路過此地的,要不就是對大漢對豫州的地理比較熟悉的,這些人才知道這麼個地方,可其他的人還真就對這個地方不怎麼知道。

但是至從當年諸侯討董的時候,呂布在陽城山伏擊了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孫文臺,而孫堅身死在了陽城山後,這個陽城山在天下確實是出了大名兒了。畢竟他呂布和孫堅可都不是什麼無名之輩,而且可以說全是天下聞名的人物。

尤其是呂布,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說呂布在天下的名聲了。他可以說在天下是有三個綽號,或者也不能說都是綽號,算是三個最出名的別稱吧,當然可不是那個三姓家奴。

這第一個就是最早的,也是當年呂布還沒拜丁原爲義父的時候,在幷州軍中,在幷州就闖出來的,便是飛將呂布呂奉先。這還是當初匈奴人給呂布的稱呼,因爲當年他們確實是被呂布的武藝給震懾住了,是驚爲天人啊。

尤其是這些遊牧民族,對他們來說,你只要是拿出真本事來,讓他們覺得你是強者,那他們哪怕和你敵對,也依舊是佩服你的。但是反過來說,你要是什麼本事都沒有,那麼你就對他們再好,他們也絕對是看不起你什麼,就是如此。哪怕當年他們被呂布給收拾地不行,也都稱呂布爲飛將。

是直到現在,在匈奴人的部落中,你只要一說如今飛將呂布呂奉先,他們很多人可還都知道。

而第二個則是他在董卓帳下,因爲給董卓做了那麼多事兒,而且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所以最後是被封侯,食邑就在河內郡的溫縣。所以當時在董卓帳下的其他同僚,還有很多人,基本都稱呼呂布爲溫侯。其實基本人人當他的面前,特別熟悉關係不錯的人是叫他表字,但是其他人就都稱呼他爲溫侯了。

其實想想也是,你總不能當着呂布的面兒叫他飛將吧,當面兒根本就沒有這麼叫的。

而最後一個,那可以說基本就是世人公認的一個稱呼了。基本其實現在的人再提起呂布,都是用這個稱呼來說的,那就是虓虎呂布呂奉先,幾乎天下人都覺得這個名兒確實是挺符合他呂布的。因爲誰都知道,他呂布呂奉先是當今天下公認馬上武藝是最高的,至少如今還沒有被超越。虓虎,虓的意思就是勇猛,勇猛的老虎,當然是厲害。

-----------------------------------------------------

董承他是帶着三百騎兵直接就奔向了陽城山,儘管是心中多有抱怨沒錯,但是所謂是有得有失吧。他覺得比起在雒陽來,他其實是更喜歡帶兵在外。

而一路上走走看看,雖然確實是不敢耽誤太久,但是說句實在話,如此也讓他這些時日以來壓抑的心情真是得到了不少的緩解。畢竟這個叛徒不是誰都能當的,他董承心裡要是說對楊奉其人是一點兒愧疚都沒有那是假的。他可不只是向曹操告密那麼簡單,而且還是親手把楊奉給斬殺了,所以在這個事兒上,他做得其實確實是有欠考慮了。

不過事兒做都做了,你就後悔也是沒有大用了不是。所以董承如今他更多的不是去想後悔不後悔的事兒,而是想把這事兒徹底給忘了,此時他在路上,確實也是心情不錯。因爲楊奉之事所受的影響,也真是給降到最低了。

而一路上董承的心情不錯,本以爲能這麼一直下去,但是直到遇上了一件事,是徹底把他的心情又給顛覆過來了。董承不得不在心裡暗罵,自己是真他孃的倒了大黴了。

因爲馬上就要從司隸進到豫州的地界的時候,可惜在此時他卻遭遇到了徐晃的埋伏。這個是董承他怎麼也都沒有想到的事兒啊,這,這,碰到這事兒,自己得多倒黴啊,董承心說。

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八七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九)第二五九章 押送帶來回大營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七四五章 聞噩耗樂成退兵第三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四)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第八十八章 遼東軍拒敵遼水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八八〇章 別衆人劉文告辭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五九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二)第七一六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八)第七一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一)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七一二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第五八八章 不速客夜入南陽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二五二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續)第一五三章 馬超兵退二十里第三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第四二七章 入梓潼偶遇人才第四三〇章 郭奉孝欲說高沛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六五〇章 孟起拍板謀晉陽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四〇四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續)第三六一章 馬超巡視工匠營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七二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客夜入馬府第四〇九章 初平四年悄來到第八一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四)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第四九二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第八三三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續)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一)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五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一)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八二一章 函谷戰報傳江陵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四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五)第七九三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五三〇章 劉協聚衆議遷都第一百章 馬騰到雒陽城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六)第九六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九)第三章 聯軍進攻雲杜城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五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七)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七五五章 江陵城文聘歸來第七九八章 馬孟起帳中議戰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四二七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續)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九四九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四)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二五九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完)第五八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六)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三)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一一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
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八七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九)第二五九章 押送帶來回大營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七四五章 聞噩耗樂成退兵第三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四)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第八十八章 遼東軍拒敵遼水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八八〇章 別衆人劉文告辭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五九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二)第七一六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八)第七一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一)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七一二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第五八八章 不速客夜入南陽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二五二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續)第一五三章 馬超兵退二十里第三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第四二七章 入梓潼偶遇人才第四三〇章 郭奉孝欲說高沛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六五〇章 孟起拍板謀晉陽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四〇四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續)第三六一章 馬超巡視工匠營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七二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客夜入馬府第四〇九章 初平四年悄來到第八一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四)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第四九二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第八三三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續)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一)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五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一)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八二一章 函谷戰報傳江陵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四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五)第七九三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五三〇章 劉協聚衆議遷都第一百章 馬騰到雒陽城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六)第九六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九)第三章 聯軍進攻雲杜城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五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七)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七五五章 江陵城文聘歸來第七九八章 馬孟起帳中議戰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四二七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續)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九四九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四)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二五九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完)第五八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六)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三)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一一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