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破解

人的一生總是面臨着各種選擇,對於關吉玉這位留學於德國柏林大學經濟系的“留洋派”來說,在過去的兩年間,他可說面臨過數次選擇。

第一次是他在民國21年學成歸國後,於財政任職後,被派往天津統稅查驗所任查驗員,而在次年晉升查驗所所長時,他又面臨着一個選擇,是任天津統稅查驗所所長,還是前往邯鄲任北方公司新區統稅查驗所所長一職,與前者的常設不同,新區查驗所不過只是一家“特設單位”,最終在思索月餘之後,他選擇了後者。

而在作出那個選擇的時候,他並不知道,在以後,他會面臨着另一個選擇,另一個完全影響其人生走向的選擇,兩個月前,邯彰專區成立的同時,在需要任命一名專區財政科長時,管明棠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公司內部人財政經濟專家,而是關吉玉這位絕不屬於其陣營內的政府官員。

而對於關吉玉這位“中央官員”來說,此時他卻面臨着多個選擇,一是出任專區統稅查驗所所長,一是前往廬山軍官教育團任經濟教員,三是出任專員公署財政科長,這可以說是一個極難做出的選擇,但與上次選擇不同,他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做出了選擇,接受管明棠的邀請出任專員公署財政科長。

錢!

幾乎從邯彰專區剛一成立,錢的問題,便成爲困擾專區最大的問題,而最終,幾乎所有的財政問題都擠到了關吉玉這位專員公署財政科長的面前,作爲財政科長關吉玉必須要解決專區面臨的財政問題。

與其它專區或者縣不同,財政不足可以申請省政府補貼,但對於初時便反對建立這一跨省專區的河北、河南兩省政府來說,絕不可能提供那怕一分錢的補貼,更不可能免除應繳納兩省的稅收。

“錢啊!”

每天,在進入辦公室的時候,看着報表上那逐漸攀升的財政赤字,關吉玉便只覺一陣頭痛。

簽字筆的不鏽鋼筆尖在紙張上划動的同時,關吉玉知道,在邯彰專區的財政赤字上又增加了五十萬元的財政赤字。

可是這筆錢,專員公署不能不出,這五十萬元是專員公署劃出的第一筆教育經費,其中三十萬元是教育硬件投資一一在專區所屬12縣鄉村興建100所初級小學、50所高級小學、24所初級中學,至於另外二十萬元,則是聘請教員的開支。

與過去的學校不同,這174所學校是專員推行的《邯彰行政督察專區強制義務教育條令》中的一部分,與過去國內普遍的義務教育僅初小部分可達到高小不同,包括初級中學在內實施完全義務教育,學校不僅免除學費,而還提供免費課本,可以說僅此一項,專區就趕在了全國各地區之前,但是……財政負擔。

“錢!得想個辦法啊!”

在簽出那筆教育經費之後,坐在辦公室中,看着應專員公署的發展規劃制定的那筆龐大的財政預算,關吉玉的眉頭緊皺着,作爲專員公署的財政科長,他比誰都清楚這筆龐大的財政預算意味着什麼。

其所意味的並不僅僅只是財政負擔,而是財政破產,甚至其中的一項,便足拖垮整個專區的財政。

“……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當前上海每年人均初等教育經費1。18元,僅次於南京1。21元,爲全國第二;上海平均每人擔負的中等教育費爲1。21元,僅次於北平1。56元,也爲全國第二,而現在專區所屬河南部分人均初等教育費爲0。15元,而河北部分人均0。31元,而中等教育,河南部分爲0。06元,河北部分爲0。12元,即便以此爲例,以當前專區所屬412萬人口中,欲實現中小學教育支出保持接近上海水平,僅此一項即需1000萬元經費……”

手中拿着詳細的表格,關吉玉一張表格一張表格的將事實擺在專員的面前,作財政科長他絕不能接受現在專區所謂的“積極財政”,在他看來這那裡是“積極財政”,根本就是“不問家底”。

“而反觀全區的稅收呢,當前田賦佔全區財政收入60%

,而全區耕地不過1532萬畝,每畝田賦包括附各類附加額應爲O。1826元,年入279萬元,而其中30%上繳中央國庫、30%上繳省庫,而另據行政院行政令,專區初建需經費三年免繳中央國庫,即便如此,田賦所得不過200萬元……”

在一張詳列着專區各種稅收額的表格上,管明棠可以清楚的看到實收、上繳各種支出,而最終落到專區手中的不過只有三百餘萬元,這便是專區實際的財政情況,而在這裡新區“貢獻”了170餘萬元。

“即便是想方設法的賴掉應繳省庫部分,亦不過只有465萬餘元……”

放下手中的厚厚的一疊表格,關吉玉望着專員似無能爲力的聳聳肩。

“可現在呢?按照專區制定的計劃,明年,教育亦需要1850萬元,民團需要350萬元,水利及公路基建需320萬元,再加之行政、醫療支出,明年專區的實際預算將超過2500萬元,專員,這差出的2000萬,從什麼地方來?”

面對如此龐大的財政支出,管明棠沉默了,看着林林總總高達2500萬元的開支,管明棠的眉頭緊皺着,手指不時的輕擊着桌面。

“專區農業合作社明年可以上繳多少利潤?”

專區農業合作社是在借鑑鄒平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的經濟合作組織,與鄒平的吸引農民加入不同,在專區實施的是行政命令的加入,現在已經“發展”二十萬戶農民加入合作社,而合作社除去向社員提供小額貸款之外,還負責推廣各種良種,同時還有統一運銷之責,在避免一般糧商、棉商操縱市場坑農的同時,合作社亦可從中獲利。儘管合作社的股東大都爲農民,但合作社最大股東卻是專區政府,專區政府掌握了51%的股份。

“明年是合作社發最爲關鍵的一年,按明年推廣優良麥種以及棉種的計劃,明年需要配合銀行發放貸款不少於700萬元,政府持股分紅至多不超過50萬元!”

都在初建之中,放眼整個專區,是個角落就需要花錢,關吉玉的話讓管明棠只覺得一陣頭痛。

“那公產這一塊呢?”

因剿匪政府獲得的一筆不菲的公產,而向無地、少地貧民售出的十餘萬畝耕地,可以連續徵收十年的比例爲37。5%的地租,而且還有城中鄉間的廟產、房產。可關吉玉的彙報依然不讓人樂觀,左擠右挪的最終也不過就擠出了一百餘萬元的收入。

最終一籌莫展的管明棠衝關吉玉展出微笑。

“佩恆,你看看能不能想個什麼辦法?”

“壓縮開支!”

“不行!”

在斷然拒絕關吉玉的建議後,管明棠又特意強調道。

“開支不可能再壓縮了,而且專區發行的建設債券,北方公司明年至多隻能接受800萬,再多,再多恐怕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在專區剛剛成立時,管明棠便以專區的名義發行了的600萬元的專區建設債券,除去其中100萬元的公路債券是通過收費公路的方式,向社會募集外,其它500萬元都是由公司負擔,而這兩年又是公司大規模建設的時期,公司自身的財政同樣極爲緊張。

“那就只……”

沉默片刻,關吉玉深吸一口氣說道。

“建專區銀行,發行鈔票!”

發行鈔票!

聽到這四個字的瞬間,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擡,發行鈔票的確有很多好處,就像新區內發行的“公司券”,在過去的近一年之中,即爲公司節約上千萬元的資金,畢竟在新區內部所有交易都是“公司券”交易。

但是現在發行鈔票……明年,緊皺眉頭,管明棠想到明年開始實施的,將改變中國未來十年命運的“法幣政策”,現在發生鈔票固然解決了當前的問題,可明年呢?

“佩恆,你應該知道,現在南京收緊地方銀行貨幣發行權,許多地方銀行的貨幣發行權已經勒停,咱們,能拿到貨幣發行權嗎?”

“拿不到!”

輕點着頭,財政出身的吳吉玉豈不知道南京收緊地方銀行貨幣發行的原因,

“因爲收緊貨幣發行,是財政部在爲幣制改革做準備!現在銀行的貨幣發行量越大,幣制改革難題卻大,而且銀行還需要清償已發行紙幣,到那時,單就是清償紙幣,就是不小的負擔”

盯視着吳吉玉,管明棠不無好奇的問道。

“既然如此,咱們現在辦銀行,發行紙幣,到時候拿什麼清償流通紙幣?”

迎着專員的的疑問,吳吉玉沉吟片刻反問道。

“到時候,公司新區內發行的“公司券”是否需要清償?”

公司券!

吳吉玉的話讓管明棠一愣,公司券,儘管在某種程度上,公司券就是非法定意義上的貨幣,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卻又不是貨幣,既然不是貨幣,那又豈需要清償?

可公司券與銀行有什麼關係?心下疑惑之時,管明棠看着吳吉玉問道。

“佩恆,把你的想法說來聽聽!”

(。

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281章 論教(上)第1035章 緬北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212章 戰臨沂第7章 在蘇俄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1125章 會師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1036章 進攻第343章 破解第1042章 雪竇山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167章 撤退第18章 驚喜第87章 問題暴露第307章 “小發明”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67章 技術交換第71章 戰俘的希望第78章 學業第787章 屏斷第64章 中棠會第88章 小車之中藏乾坤第76章 司徒的憂慮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1183章 反應(下)第277章 根本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109章 東京第413章 密泄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1036章 進攻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16章 秘密合作第1226章 施壓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18章 會議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036章 進攻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435章 蔣汪擇第1157章 三巨頭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33章 營救第1022章 戰爭準備第2章 外人的憂慮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26章 曝露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14章 新的問題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221章 武漢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37章 東洋驚第142章 徵召第429章 在柏林第139章 元老顯要心不同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1180章 地獄(中)第1220章 日本新印象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88章 西伯利亞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349章 超前第118章 會議第416章 與狼共舞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290章 溫牀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426章 無所懼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
第55章 徐聞熱帶農場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281章 論教(上)第1035章 緬北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212章 戰臨沂第7章 在蘇俄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1125章 會師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32章 大師身後黃雀蹤第1036章 進攻第343章 破解第1042章 雪竇山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167章 撤退第18章 驚喜第87章 問題暴露第307章 “小發明”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67章 技術交換第71章 戰俘的希望第78章 學業第787章 屏斷第64章 中棠會第88章 小車之中藏乾坤第76章 司徒的憂慮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1183章 反應(下)第277章 根本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109章 東京第413章 密泄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8章 天機要事是非多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1036章 進攻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16章 秘密合作第1226章 施壓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324章 商場與戰場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18章 會議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036章 進攻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435章 蔣汪擇第1157章 三巨頭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33章 營救第1022章 戰爭準備第2章 外人的憂慮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26章 曝露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14章 新的問題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221章 武漢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37章 東洋驚第142章 徵召第429章 在柏林第139章 元老顯要心不同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1180章 地獄(中)第1220章 日本新印象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88章 西伯利亞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349章 超前第118章 會議第416章 與狼共舞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290章 溫牀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81章 身處現代卻思鄉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426章 無所懼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