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決定未來

1944年元月的開普敦,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日本投降之前如此,在其投降之後,這裡同樣也是如此,無論是同盟國也好、軸心國也罷,亦或是那些中立國家,無不是把注意力傾注於此,人們知道,這裡所舉行的“三巨頭會議”將決定未來世界的走向。

未來是世界的格局,將會由這次“三巨頭會議”決定,他們的決定將會直接影響到許多國家的命運、未來,即便是業已實現了對歐洲大陸控制的德國,亦不得不將自己的注意力傾注於此,他們會作出什麼樣的決擇呢?

應該儘快回國!

在酒店的房間內,凝視着窗外桌灣的美景,蔣介石默默的在心裡想到,他已經來到這裡二十天了,在過去的二十天中,通過談判儘管美英兩國並不情願,但是他們還是作出了許多實質性的讓步。

比如在東南亞問題上,一開始,他們堅持東南亞殖民地應在交由前宗主國後,再由宗主國制定不超過五年的獨立進程,而現在,他們卻同意東南亞殖民地可以獲得獨立,但需要在未來一年內實施“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選舉”,一切政黨都將有權參加選舉並提出候選人,對此,中國當然不會反對。

在日本問題上,儘管作爲讓步,成立了三國平等的佔領委員會,但佔領委員會的核心工作卻是對戰犯的逮捕、審判以及對日本的改造,至於中國所關心的諸如單獨佔領、拆遷日本工廠賠償、日本海軍艦船等一系列的問題,也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英美兩國同意在五年內逐步撤出駐軍、賠償英美的日本工廠作爲兩國援助轉贈中國,雖說“繞了些彎子”,但基本的目的卻達成了。而之所以繞這些彎子越是爲了美國以及英國的面子。

西方人同樣需要面子,雖說未來佔領日本的事物將會在“聯合****亞洲司令部”領導下進行,但所謂的亞洲司令部,實際上卻是由中國負責組織,甚至,中國可以借用亞洲司令部的名義,實現對東南亞各國的“軍事控制”。

甚至即便是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的問題上,儘管他們未作出實質性的表態,但卻默認了中國對那些曾屬俄國的土地的“管理”。整體上來說,中國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證。

但於此同時,蔣介石的內心卻更渴望回國了,作爲中國的領袖,長時間的滯留國外並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現在國內的問題同樣極爲嚴峻——隨着戰爭的結束,國內不僅將要面臨多達400萬軍隊的裁撤,而更爲重要的是,在過去的幾年間,黨內黨外諸多聲音要求“結束訓政”,儘管政府未作出官方回答,但在私下裡,他已經向黨內外人士承諾“出於戰爭的因素,結束訓政應當在抗戰勝利後的18個至20個月實施。”,雖說只是口頭承諾,但個人的尊嚴和信仰卻使得他不可能違背這一諾言。

想到國內諸多事物,實際上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關頭,他必須要儘快回國,除去那些問題之外,更爲迫切的問題是華北!

是管明棠!

想到這個名字,蔣介石的眉頭緊皺,未來應該如何填滿他的“胃口”呢?什麼才能讓他感到滿足呢?

現在,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顯然已經不可能了,而且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夠選擇的就是政治手段。

眉頭緊鎖,蔣介石在腦海中反覆思索着近期管明棠發來的十幾份秘電,其中絕大多數是有關中國利益的內容,現在看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相應的保證,許多戰後利益被“合法化”的承認了,雖說費了一番周折,但目的卻基本達成了。

除了……

“也許,應該去看看羅斯福!”

想到下午會後有人報告,羅斯福稍感不適,於是蔣介石便暗自輕語道。

“美齡,聽說羅斯福身體不適,我們去看看他吧!”

當蔣介石的汽車駛抵羅斯福下榻的賓時,獲悉中國首腦即將來訪的美國總統衛隊的軍官們,已經站在門外,恭候他的光臨了。

在宋美齡的陪同下——帶上她可以不用帶譯員,蔣介石穿過底層的客廳,順着鋪有地毯的樓梯,慢步登上二樓。

羅斯福穿着睡衣,平躺在一張大牀上,下半身蓋着色彩斑斕的蘇格蘭毛毯,窗簾全都下着,房間裡的光線昏暗,根據先前宋美齡的提醒,蔣介石並沒有詢問羅斯福感覺如何,藉此強調他無意使自己的探望帶有禮節色彩——比禮節性的拜訪更有情誼,他們來到牀前,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

“我和美齡很想來看看您!”

從宋美齡的口中獲知的蔣介石的問候後,羅斯福點頭說道。

“謝謝您來看我,”

儘管在會議上,中國人沒有做太多的讓步,但他同樣也知道,對於眼前的這個人而言,他所看重的絕不是所謂的“盟國利益”,他們所看重的中國利益,在歷史上,中國曾一次次的爲列強所出賣,他們是絕不可能爲了“列強的利益”真正的有所犧牲。

“我休息的時間不會太長,這病很快就會好的!”

接着羅斯福又特意強調道。

“相信,明天下午的例會,我可以正常參加!”

接着蔣介石便同宋美齡一同在羅斯福的病榻旁邊坐了十來分鐘,慢慢的隨着談話的深處,話便引入了真正的正題。

“美國希望中國在未來的國際事物中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我們將中國視爲美國的朋友、盟友,儘管,我們之並沒有實質性的盟約,但是,我們依然願意給予貴國最真誠的幫助以及我們的友誼……”

凝神的望着羅斯福那張流露出內心情感的病容,蔣介石的內心不禁涌起一陣同情之感,這位美國總統的日子並不見得比他好過多少。

“現在美國國內的輿論以及許多國會議員,最爲擔心的是,”

用那雙無神的眼神凝視着蔣介石,羅斯福道出了他的擔心。

“掌握了原子彈的中國,在接受了大量的租借物資後,是否會倒向德國,從而成爲威脅美國以及世界和平的力量!”

面對羅斯福的坦誠,蔣介石先沉默片刻,然後緩聲說道。

“總統先生,請您相信一點,中國會牢記在困難時期給予中國幫助的國家……”

在道出這句話時,宋美齡注意到一旁的赫爾的目中似乎閃過一道嘲諷,也許他之所以會流露那道眼光,是因爲蘇俄的問題吧。

“……我們同美國有着相似的價值觀,這使得我們之間,有着比其它國家更爲廣泛的共同語言……”

蔣介石說話的速度不快,甚至說很慢,實際上,這些話都是先前在路上,他同宋美齡一遍遍的討論過的,羅斯福愛聽什麼呢?那就說他喜歡聽的吧。

“……因爲我國特殊的國情,使得先總理制定的“軍政”、“訓政”以及“憲政”三個階段,而現在,我國國內民衆認爲結束“訓政”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有必須實施憲政,這意味着在今明兩年內,我國將面臨更爲嚴峻的國內問題,這使得我們……”

看着羅斯福,蔣介石終於挑明瞭中國的立場。

“我們必須要將國內事務置於國際事務之前,畢竟,這將關係到未來百年甚至數百年中國的政治穩定以及政局的走向,因此我們不可能在未來的歐洲事物中,發揮太多的作用!”

這已經是再清楚不過的回答了,中國不可能參加對德國的戰爭。而對蔣介石的回答,羅斯福沉默了,而一旁的赫爾同樣沉默了,現在,他們已經獲知了中國的立場,儘管對於這一立場,他們曾推測過,但現在依然有些難以面對。

“主席先生,但中國是不可能在國際事務中脫離而出的,畢竟,這場戰爭是世界性的!”

羅斯福提醒了一聲,然後又接着說道。

“而且現在貴國已經掌握了致勝的武器,這個時候,你們應該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專注於國內事務……”

“總統先生,您要明白,中國的民衆對於對外戰爭,從來就沒有多少熱情,他們既不願意實現國家的擴張,同樣也無意過多的介入國際事務,對於中國民衆而言,他們無意介入任何歐洲的紛爭,於中國民衆看來,日本或許是中國唯一的敵人,在日本投降後,於民衆而言,戰爭已經結束了,在這一情況下,介入歐洲事務,極有可能導致國民的不滿!”

打着民意的旗號,蔣介石委婉的拒絕了羅斯福的要求,在他打出民意的旗號後,果然,羅斯福無法再加以遊說了,正當羅斯福的神情中流露出失望之色時,卻聽到蔣介石說。

“不過,儘管我們無意捲入歐洲的事務,但是出於世界和平的考慮,我認爲,中國應該在目標的世界大戰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一定的作用,蔣介石的話不僅吸引了羅斯福,同樣也讓赫爾詫異的打量了他幾眼,這位中國的首腦在說什麼?什麼是一定的作用?

“總統先生,我認爲……”

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441章 黃河畔第24章 動員第254章 夏季攻勢(十七)第270章 心難幹第235章 東京的煩憂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390章 分肥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169章 馬來亞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224章 雙方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834章 行動者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1025章 滿洲軍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237章 大師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1055章 光復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263章 黃金時代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32章 置之不理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63章 各人心境互不同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09章 災民新丁新聯想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63章 工商之憂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282章 論教(下)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21章 信號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82章 決定未來第184章 血戰紅石嵐(二)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262章 天降第204章 南京城內第160章 調整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344章 合作社的妙用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1033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吧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807章 挫敗第1077章 遼陽之戰(五)第193章 財源之困第159章 戰車前進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222章 籌碼第201章 一夫當關全身退第211章 決定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248章 辭職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1090章 無法阻止第281章 論教(上)第1187章 打擊繼續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263章 奪橋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1114章 名古屋的末日第118章 會議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74章 局勢之變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23章 南下
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441章 黃河畔第24章 動員第254章 夏季攻勢(十七)第270章 心難幹第235章 東京的煩憂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390章 分肥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169章 馬來亞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1129章 和平的生活第224章 雙方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834章 行動者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1025章 滿洲軍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237章 大師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306章 模範的力量第1055章 光復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263章 黃金時代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32章 置之不理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63章 各人心境互不同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09章 災民新丁新聯想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63章 工商之憂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282章 論教(下)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21章 信號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82章 決定未來第184章 血戰紅石嵐(二)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第316章 敢於挑戰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262章 天降第204章 南京城內第160章 調整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344章 合作社的妙用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1033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吧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807章 挫敗第1077章 遼陽之戰(五)第193章 財源之困第159章 戰車前進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222章 籌碼第201章 一夫當關全身退第211章 決定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248章 辭職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1090章 無法阻止第281章 論教(上)第1187章 打擊繼續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263章 奪橋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1114章 名古屋的末日第118章 會議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286章 潛伏的難題第1147章 華北之優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74章 局勢之變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123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