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在嶺南

民國l6年即於西元1927年7月1日發出修訂不平等的關稅條約、實行關稅自主的佈告。翌年7月至l2月,中國先後與英、美、德等ll個國家簽訂了關稅條約,只有日本遲遲不廢舊約。後國民政府以從關稅撥出500萬元作爲償還“西原借款”擔保爲交換條件,才於l930年6月與日本簽訂了關稅協定。雖有“三年不變期”爲限,但從民國二十二年起,隨着中日關稅協議期滿,中國獲得法律年關稅自主權,隨之,中國現代海關成立近百年之後,中國關稅方纔得已成爲國內實業發展的保障。

進近20世紀後,對於中國而言每一個年代,都有每一年代的領頭的商品,正如l0年代的紗面兩白、20年代的桐油,而進入30年代之後,桐油又讓位與另一種“白貨”——蔗糖,而蔗糖之利,完全得益於關稅保護,進口糖稅相當於當時上海、廣州市場糖價一倍以上,在中國辦糖廠,可以得到關稅的保護,不怕洋糖衝擊。不過與其它棉紗、麪粉、油桐可以全國大多數地區種植不同,蔗糖的原料一甘蔗受限於其產地,而只能於兩廣等地種植,因此自然的製糖業這一新興產業也就只能成爲兩廣的地方產業,或正得益於此,在廣東省主席陳濟棠便於二十一年制定的《廣東三年施政計劃》,根據這一計劃廣東將建立規模龐大的省營工業體系,並推進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全面發展。而隨着該計劃的實施,製糖業便成了帶動整個廣東經濟起飛的“龍頭”。

在民國22年,陳濟棠委任的主持廣東糖業發展的馮銳,這位康奈爾大學農學博士、嶺南大學農學院教授,並沒有想到,在陳濟棠千方百計籌集到興建六家省營糖廠資金之後,卻引發了一場“機器大戰”圍繞着爭奪六間糖廠機器設備的一場“機器大戰”。

辦新式糖廠,關鍵是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由於美國檀香山鐵工廠最早表示支持廣東辦糖業,所以最初的辦糖計劃,即六間糖廠的機器設備,都準備在該廠購進,這將是一筆高達幾百萬美元的大生意。很快,廣東同檀香山鐵工廠簽訂了第一批合同,購買新造糖廠和惠陽糖廠的全套設備,總值達ll0萬美元。

在經濟嚴重不景的情況下,廣東辦糖業的鉅額定單,引起了另一家世界機器生產巨頭———捷克斯可達公司的垂涎。他們更看到這是中國糖業現代化的起步,這個先機如果佔了,將來的市場前景將無可限量,便不惜代價地與檀香山鐵工廠競爭起來。

針對檀香山鐵工廠與廣東所簽訂的合同,斯可達公司連連出招,檀香山鐵工廠向廣東提供的是菲律賓破產糖廠的翻新設備。斯可達公司針鋒相對,提供全新的機器設備,且保用一年,在保用期內出現問題,全面負責保修。接着又降低價,檀香山出售的機器中,新造糖廠日榨蔗能力500噸,惠陽糖廠日榨能力i000噸,前者售價37。5萬美元,後者售價70萬美元。而斯可達開出的價碼是,日榨蔗能力i000噸的機器,我66萬美元就可賣,低了5。7%。不但如此,檀香山鐵工廠的售價是廠家在出口港船上交貨價格,斯可達則是香港交貨價格,承擔運費及保險費,售價又低了許多。隨後,斯可達公司又稱,我提供的機器,實際能力比合同上寫的加大50%,而檀香山卻是舊廠生產能力。只增加了一些機器設備,就擴建爲日榨蔗能力2700噸的大型糖廠。

爭奪到最後,雙方甚至連一貫堅持的國際付款原則都放棄了。按付款要求,檀香山鐵工廠是機器安裝好後,第一次開榨前要付90%的錢,開榨後付完所剩i0%錢,可分20次付清,但第一次付款爲l0%。

斯可達公司則提出,開榨前只收40%,開榨後再收60%,同樣可分20次付清,但第一次只收2%。如在一年之內再購一個糖廠的設備,可免收第一個糖廠分期付款的利息。

分期付款在當時的國際貿易上很平常,但一般需要一個在國際上有信譽的銀行作擔保。檀香山鐵工廠最初要求中國銀行書面作保,斯可達公司爲了促成簽訂合同,竟接受當時在國際上沒有地位的廣東省銀行和廣州市立銀行的擔保。

這樣一來,檀香山鐵工廠也不得不放棄原來的要求,接受了同樣沒有什麼實際價值的保證。檀香山鐵工廠在給馮銳的信中,就流露出他們在競爭日益尖銳的壓力下,不能不這樣做的心情。信上說:“這次是本公司第一次接受沒有不可收回的信用證書擔保的分期付款合同。”

爲了競爭的勝利,斯可達公司甚至連給經辦人回佣的極端手法也使出了。最終,斯可達公司硬生生將檀香山鐵工廠原已到口的肥肉扯去一大塊。而就在斯可達以爲咬掉一大塊肥肉時,突然,卻又殺出了一個程咬金,硬生生的奪走了剩下的三座糖廠的合同,而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卻是一家中國自己的工廠——北方公司。

民國22年l2月30日,就在斯可達公司與廣東省建設廳簽訂了市頭糖廠的設備合同時,成交了這筆66萬美元的生意時,北方公司駐粵分公司不過剛剛成立,在掛牌的當天,其即向廣東省建設廳遞交設備資料,同時他開出了一個讓廣東省建設廳以及陳濟棠無法拒絕的條件。

50%現款支付,50%以工廠生產白糖衝抵!除此之外,北方公司還承諾向廣東省提供高產高糖甘蔗種苗,即便是不論其它,單就是“50%設備款以白糖償還……”便足以讓陳濟棠等人無法拒絕,亦正如此,北方公司不僅以l80萬銀元的價格獲得順德、揭陽、東莞三間糖廠的訂單,而且還另外奪得徐聞糖廠的定單,而徐聞糖廠則是計劃之外的糖廠。

從民國初年起,由於軍閥混戰,兵沒剿匪,以至雷州半島南部的徐聞縣漸漸淪爲匪窩,匪徒殺人搶劫,使民不聊生,由於匪亂連續達l8年之久,造成當地人民死亡率達80%以上,清末時全縣原有二十八萬人,到匪亂結束前夕僅剩四萬,徐聞全境形成了茫茫的荒山野林,人跡罕至!直至民國二十年,全縣匪患終止。但流浪異鄉的百姓因驚恐和離散未歸故土,田園依舊荒蕪!亦正因如此,北方公司向廣東省建設廳提意,於此創辦墾殖場,並建設糖廠,而其建設資金來源則是北方公司申請的二十萬畝荒地的購地金以及未來工廠產出易貨。

民國二十五年5月20日,在鞭炮聲中,位徐聞縣城南海安鎮海邊的徐聞糖廠正式掛牌開工,這家旨在利用徐聞省營甘蔗農場以及海南甘蔗的糖廠設立於海邊,當從海南駛來的運蔗船泊近鐵木碼頭後,河邊的起重機便將百噸鐵船上的一捆捆甘蔗吊起,放在一大型磅秤上,上面有設備能自動將捆蔗的鐵鏈解開。過磅後甘蔗的重量會自動打在卡片上及記在連續計算器上。然後,甘蔗被自動翻落到第一臺蔗帶上,隨之又自動經蔗刀機理平。

在蔗帶機上的甘蔗經過蔗刀機理平的時候,馮銳的臉上帶着笑容,指了指糖廠設備上的“北方公司”銘牌,然後對身邊的王有亮說道。

“在徐聞設立糖廠,盡享天時地利,不僅徐聞墾場和海南庶場的甘蔗可以直接進廠,即無蔗源不足之憂,又享地利之得,糖廠出糖,可以直接裝船,經海路運往福建、浙江直至上海、山東,運費較之經廣漢鐵路省下許多!與其它六廠相比,又無路上轉運之費!”

馮銳的得意,看在王有亮的眼裡,他只是不於置否的微微一笑,一開始建立徐聞墾場,不過只是他向公司提出的建議,是出於爲保障崑崙輪胎生產所需橡膠,去年從馬來西亞引進的橡膠苗不過剛育出種進地裡,那邊卻聽說,北方化工似乎已經解決了橡膠合成的問題。

“廣東糖業能有今天,着實梯霞兄居功甚偉!”

面對老同學的稱讚,沈銳卻扶了下眼鏡框說道。

“言鏡,話雖這麼說,可若是沒有北方公司的設備,恐怕也就沒有今天廣東的糖業,你放心,最遲下個月,第一批糖就會發往連雲港!保證不會耽誤你們夏收時掙錢!”

這話語中盡是戲謔之意,因爲臨近夏收,夏收前後又正是售糖的高峰。

“梯霞兄,你這……”

就在王有亮試圖解釋時,沈銳卻看着車間裡的那些設備說道。

“言鏡,說實話,若非這兩年,七大糖廠建設實在是太忙,我可真想去邯彰看看!”

此時的沈銳語氣中顯得有些失落,完全沒有任何先前的得意之色,甚至於眉宇中更是露出了些許愁容。

“哎,有時候,我真不知道……”

搖着頭,此時眼前的這座工廠似乎已經不再能引起他的興趣,甚至臉上還流露出些許可惜之色,在他流露出這種神情的時候,王有亮的心下不由暗自思索着,自己的這個老同學在煩什麼?

“真不知道,爲什麼中國想成點事情,就那麼難!”

一聲感嘆,之後,沈銳的視線投向遠處,而脣間更是不住的感嘆着,而他的感嘆更是讓王有亮的眉頭微皺。

“梯霞兄,是什麼煩心事?”

我本混混苗疆巫蠱美女堂姐請自重情陷美女老師黑色法則我的詭異女友不良少年微信泡妞秘典懶懶小獸妃屌絲日記重生王妃不吃素王子駕到之愛是唯一

第374章 民心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058章 進攻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51章 空襲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239章 北上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157章 三巨頭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782章 雪停了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1241章 指路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319章 重點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1259章 訪華第319章 重點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191章 接觸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212章 戰臨沂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188章 震驚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123章 戰鬥在午夜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813章 游擊隊第428章 希望之地第10章 換裝第106章 反應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205章 戰雲瀰漫備戰忙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421章 野人山第1212章 策略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68章 北撤第258章 不會打仗的長勝軍第51章 莫氏訪華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297章 表哥在看着你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19章 國防策應會議第173章 濟南第273章 歡迎第313章 夢想,先要敢想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833章 無聲第1238章 邁向新時代第164章 初抵初逢心不同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1061章 父與子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429章 在柏林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237章 大師第446章 北上第399章 點燃火焰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78章 學業第102章 事變第8章 靈丹妙藥第1137章 陸上孤島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71章 大門第1215章 佔領區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5章 誰予恩賜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
第374章 民心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058章 進攻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51章 空襲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239章 北上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157章 三巨頭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782章 雪停了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39章 爭分奪妙趕工忙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1241章 指路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319章 重點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1259章 訪華第319章 重點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191章 接觸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212章 戰臨沂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103章 老少兩輩各不同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188章 震驚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123章 戰鬥在午夜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813章 游擊隊第428章 希望之地第10章 換裝第106章 反應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205章 戰雲瀰漫備戰忙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421章 野人山第1212章 策略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68章 北撤第258章 不會打仗的長勝軍第51章 莫氏訪華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297章 表哥在看着你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19章 國防策應會議第173章 濟南第273章 歡迎第313章 夢想,先要敢想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833章 無聲第1238章 邁向新時代第164章 初抵初逢心不同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1061章 父與子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429章 在柏林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237章 大師第446章 北上第399章 點燃火焰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78章 學業第102章 事變第8章 靈丹妙藥第1137章 陸上孤島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71章 大門第1215章 佔領區第156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一...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5章 誰予恩賜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215章 南京之戰(四)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