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一地之困

作者寫書不容易,希望喜歡這本書的您能夠支持正版閱讀!!

我們的每一次點擊、收藏、推薦票,每一份打賞、書評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

——————————————————————————————————————

創世地址:

章節連載總貼:

——————————————————————————————————————

五輛福特汽車沿着盤山公路行駛着,沿着盤山公路蜿蜒而上,青翠的山峰有時候會因爲盤旋的山路忽然遮擋了人們的視線,但轉過一個彎之後忽然又撲面而來,向人們展示了它壯美峻峭的身姿。

不過此時,車上的乘客卻沒有閒情逸致欣賞這天然美景,張振生緊繃着臉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濃眉下一雙深邃銳利的眼睛直視前方。線條硬朗而略帶些皺紋的臉龐上,帶着濃濃的憂色,他緊皺着眉頭,心不時的隨着汽車的行駛以及道路的變化而鐵上鐵下的跳動着。

在這樣的盤山公路上,汽車行駛總是讓人難免提心吊膽,直視着前方,此時張振生所擔心的正是安全問題,此時他甚至後悔爲什麼沒能勸阻先生,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實在是

“再慢點,不要急!”

又一次,張振生駕駛員吩咐道,同時,他又不時的觀察着車窗外,以防發生落石或者其它的什麼意外,雖說大股土匪現在幾乎從林縣絕跡了,可是在林縣這個窮山惡水之地,總會有一些衣食無着的人會鋌而走險。

“振生,心放寬些!”

出言安慰着張振生,管明棠的視線則朝窗外走去,這裡是他的專區之行的最後站——林縣,全專區最窮的一個縣,不僅如此,這裡還是各項工作最落後的一個縣,就像這公路,這裡是全區唯——個沒有修築標準縣道的縣。

而且,與山西接壤的擁有50萬人口的林縣,按人口比例應在六月份完成15萬民團的組織工作,可實際上,至今卻僅組織編練了10萬民團,在今年專區普遍大豐收的情況下,林縣再一次遭受旱災,爲此,管明棠不得不再一次免去了林縣的田賦以及相應的附加稅,甚至除此之外,這裡還是專區十二縣之中,唯——個由縣政府打報告要求專員公署救濟災民的地區。

不過,在管明棠看來,這一切似乎都是順理成章的,相比於其它各縣地處平原不同,林縣位於太行山區,縣境內可謂是山嶺起伏,溝壑縱橫,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對於這個林縣,管明棠並不陌生,當年他考上公務員的時候,市人事局曾組織他們那一批新錄入公務員前往林州市紅旗渠參觀學習,而那個林州市就是這個林縣。

雖說在車入林縣之後,未見與後世參觀紅旗渠時所說的“光嶺禿山頭”但對於“水缺貴如油”管明棠卻從林縣縣長的報告中,多少了解了一些,儘管去年民團司令部針對林縣的特殊情況,在林縣投入了近十萬民團以及近六十萬元專項資金,修建水渠、水庫、池塘、旱井、水井,引山泉,實現了十萬畝灌溉,但卻依然無法改變林縣缺少農業用水的現實情況。

“水,千百年來,水是林縣最稀缺的物什,沒有水,今年專區其它縣能依靠灌溉實現豐產,而林縣,除去十一萬畝田地實現灌溉,大多數田地都是靠天吃飯,水只夠人吃飯的,那裡還有閒水澆地,”

在林縣縣政府,這座使用了幾百年,早就有些破舊不堪的縣衙裡,楊子泰在彙報時,那張被山風吹黑的臉膛上,盡是愁容。

去年受行政院委派他和九十二名青年幹部從南京來到邯彰專區,每一個縣派六人,這是專員公署制定的派遣方式,他同另外五人被派往林縣,其它五人先後離開了林縣,而後來公署又先後派來了幾人,不過只有三個人留了下來,而他在年後從民政科長晉升爲縣長,作爲縣長,上任之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水!

“水,幾乎是在林縣唯一需要考慮的事情,只要把水的問題解決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林縣550個行政村,就有307個村人畜吃水困難,其中跑2。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181個村,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的有94個村,跑5一lo公里吃水的有30個村,跑lo一20公里吃水的有兩個村……

因爲有一半的人在跑水取水的路上,所以,不可能編練民團,因爲水的不足,使得林縣大多數土地無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飯,所以糧食平均畝產量僅只有百個因爲……總而言之,在楊子泰的彙報中,只有一箇中心,水!

在楊子泰彙報時,管明棠只是沉默着,參觀紅旗渠的經歷,使得他對林縣有一定的瞭解,因爲缺水,在林縣大地上屢見不鮮地出現“村村興建龍王廟戶戶能聞祈雨聲……”的現象。一眼井旁數通碑,一座池邊幾個亭,爲掘井者歌功,給挖池者頌德。明代萬曆年間,滋陽縣舉人謝思聰奉命來林縣擔任知縣,爲解決當地的吃水難題,他曾動員老百姓從洪山寺修了一條小水渠,將洪峪泉水引出山外,解決了18個村莊人畜飲水的問題,老百姓爲感激他,稱這條渠爲“謝公渠”,以世世代代紀念這位爲百姓謀福利的好官。

長久以來,林縣人省吃儉用,淌汗流血,祈求天神,找水、尋水、挖水、引水……甚至今年之所以林縣能組織編練了十萬民團,只有一個原因——去年民團的團兵爲林縣修建了563條水渠、13座水庫以及上千座池塘、旱井,使得民團在民衆間建立起了一定的聲望,大多數水渠也都是以民團番號命名。

“所以,想要解決水的問題,只能考慮修建水渠引水,而修建水渠引水需要錢,僅依靠林縣……”

從外部引水,這是楊子泰在作民政科長時,對林縣縣境內的幾條河流以及鄰近的幾條河流考察的結果,現在專員來了,在他看來正是自己爭取專員支持的時候。

水!

或許今年還可以通過動員民團大興水利工程,但是,這些水利工程和歷史上林縣的水利工程一樣,只能起到了一個暫時緩解的作用,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林縣缺水的問題,想經解決水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途徑——引水。爲什麼不引水?爲什麼不引漳河水!在楊子泰的建議中,管明棠沉默着,引漳河水,可能嗎?

修建1500公里水渠、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l座渡槽、開鑿2u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j-立方米……所有的與“人工天河”有關的一切都是天文數字,都是一個此時的林縣、專區公署無法承受的數字。

而且更爲重要的是漳河水還是邯鄲重要的水源,尤其是隨着新區的工業經濟的發展,對水的需求自然隨之增加,即便是現在,在用水問題尚未顯現出來之前,公司就已經計劃匯同專員公園,修建大型水庫以及水渠,以引黃入庫,從而滿足未來公司發展的需要。

水!

林縣的農業需要水,同樣,邯鄲公司新區的工業也需要水!

“林縣有多少人?”

在思索良久之後,看着楊子泰,管明棠打斷話他的話。

“有40多萬,按目前的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是423816人。”

作民政科長時,楊子泰在主持人口普查時,曾用幾個月的時間,跑遍了整個林縣。

“林縣的山河是不是和我來的路上看到的一樣,山上有很多樹林嗎?”

“有一部分山上分佈着許多自然林,也有一些山上土薄石厚,不過也有一些自然林。”

聽專員提及樹林,楊子泰的眉頭一跳,在主持人口普查時,他曾注意過一個現象,即樹越多的地方,旱情越低,樹越少的地方越是缺水。

點點頭,管明棠皺眉沉思片刻,又問道。

“那麼,按照縣政府的統計,今天的災民有多少?我是說,可能會餓死人的?”

“大約一兩萬人所居住的地方,旱情嚴重,幾乎顆粒無收!”

“一兩萬人啊!”

感嘆着,管明棠搖頭說道。

“按照保住一條命一個月需要3塊錢,那麼一個月就需要五萬,半年就需要三十萬,再加上其它地區的適當救濟,半年需要支付超過五十萬元,而今年林縣的財政收入又有多少?”

在楊子泰的詫異中,管明棠的表情立刻嚴肅起來。

“一年五十萬的救濟、幾十萬元水利建設,對應的又是幾萬元的財政收入……”

搖着頭,管明棠怎麼都覺得這是一個極不划算的事情。

“每年拿出一百萬,結果換回來的只是幾萬元的回報,楊縣長,你覺得這筆生意划算嗎?”

沉默,楊子泰沉默了下來,他沒有想到,自己提出的引水的建議,換來的竟然是這麼一個回答或者說是問題。

“當然,於民生不能考慮划算不划算的問題!”

做了一個否認手勢,管明棠看着楊子泰,又接着說道。

“但是,現在專區的確拿不出這筆錢!”

這一句話只讓原本剛涌起一點希望的楊子泰心神一黯,看着專員,他的臉上流露出濃濃的失望之色,在此之前,對於修建引水工程,他至少還有一半的信心覺得自己能夠爭取到專員的支持,可誰曾想,專員依然還是直截了當的拒絕了,用的還是最簡單的理由——錢。

就在楊子泰顯露出失望之色時,管明棠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川林,不要失望,專區拿不出錢,並不意味着,沒有其它辦法!”

冰雪公主pk惡魔王子冷情首席的可愛妻獨佔至尊總裁仲夏夜之戀母后乖乖讓朕愛鄉村韻事集超級特種兵明若曉溪畫皮之轉世浮生迷情王妃(全本)另類情感:穿越紅燈區四神集團1:首席總裁的逃妻(全本)

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348章 保障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275章 建設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2章 憂心如焚第1157章 三巨頭第770章 母與子第29章 大事件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1132章 帝國的崩潰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216章 日本問題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817章 羅斯福的猶豫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67章 亞洲綏靖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060章 目標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1164章 中正之憂第1065章 潰敗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413章 密泄第313章 夢想,先要敢想第168章 北撤第137章 戰上海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430章 宣言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407章 教育隊第1252章 加快第154章 進攻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1211章 加法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424章 在嶺南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1042章 雪竇山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395章 破解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90章 勢之營造第415章 復興開發第1259章 訪華第823章 答案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276章 補償第1234章 北遷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790章 坦克戰第1168章 臺灣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123章 中與俄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1265章 首都第58章 俄羅斯的冬天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7章 市場第1153章 風之喪第14章 怒吼驚起內心情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99章 裝甲第1248章 商機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14章 風雲際會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1034章 南京會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839章 難擇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49章 中國決定世界第124章 進攻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243章 幕後第7章 在蘇俄第1168章 臺灣第61章 中意工廠第80章 第一張多米諾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427章 序幕拉開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
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348章 保障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275章 建設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2章 憂心如焚第1157章 三巨頭第770章 母與子第29章 大事件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1132章 帝國的崩潰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1216章 日本問題第1149章 飢餓下的城市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817章 羅斯福的猶豫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67章 亞洲綏靖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060章 目標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1164章 中正之憂第1065章 潰敗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094章 希特勒的笑容第413章 密泄第313章 夢想,先要敢想第168章 北撤第137章 戰上海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430章 宣言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407章 教育隊第1252章 加快第154章 進攻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72章 誰道藉口是虛言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1211章 加法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424章 在嶺南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1042章 雪竇山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395章 破解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90章 勢之營造第415章 復興開發第1259章 訪華第823章 答案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276章 補償第1234章 北遷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790章 坦克戰第1168章 臺灣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1123章 中與俄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1265章 首都第58章 俄羅斯的冬天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7章 市場第1153章 風之喪第14章 怒吼驚起內心情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1049章 個人交易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99章 裝甲第1248章 商機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14章 風雲際會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1034章 南京會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839章 難擇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49章 中國決定世界第124章 進攻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243章 幕後第7章 在蘇俄第1168章 臺灣第61章 中意工廠第80章 第一張多米諾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427章 序幕拉開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