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武漢

民國二十七年,中、日全面戰爭進入第二個年頭。在過去的十年月間,華北、華東大地的相繼陷落,儘管南京依然在堅守,冀魯西依然飄揚着中國的國旗,但時進五月,作爲戰時中國道教的武漢,氣氛卻顯得有些緊張。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日軍多次組織遠程轟炸機對武漢這座中國戰時首都,同樣也是大後方最重要的工業基地進行轟炸,在淞滬會戰中一舉揚名的中國空軍則拼命保護武漢的上空,但空襲,對於武漢而言,影響並不大,真正使得武漢的氣氛緊張的卻是發生了下游南京的戰事,任何一個撤往武漢的都清楚的知道——南京一但陷落,那麼日軍的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武漢!

天悶熱得厲害,儘管辦公室內裝有空調,但是因爲電力供應的關係,耗電的空調還是關閉了。大量的工廠撤入武漢,在繁華了武漢工業經濟的同時,也帶來的電力供應的問題,儘管在漢口、武昌有多輛火車電站供電,但是電力供應依然顯得很是緊張,作爲大本營統帥的蔣介石只能以身作則——節約用電。

牆壁掛着巨幅作戰地圖,辦公桌上堆滿各種電文,坐在辦公桌後的蔣介石,額頭處冒着些許汗滴的他的雙眉微鎖,正在批閱電文。像往常一樣,他先翻閱過去一天的各戰區彙報的戰況。就整體上而言,現在的戰況既沒有進一步惡化,也沒有一絲的好轉,現在戰事正酣的只有兩個地方,一是徐州,一是南京。

前者,李宗仁指揮一羣雜牌軍竭盡全力的試圖阻擋日軍的進攻,但是在邯彰吃過大虧的華北派遣軍卻是採用穩紮穩打的戰法,一步步的進逼徐州,在三個師團近八萬日軍的進攻下,徐州的淪陷只是時間問題,若是徐州淪陷了,那麼……

想到南京,蔣介石不由的站起身來,南京的抵抗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原本在他看來,新一軍只有堅守一個星期,就已經足夠了,而現在,新一軍卻以劣勢之兵堅守了近一個月,而且給予敵人以重大殺傷。

但新一軍爲什麼能堅持到現在?

原因再簡單不過,一是源源不斷的後勤補充,從新一軍接防南京,第六戰區就向南京補充了近三萬噸各種物資,而且又調了重炮、野炮各一團於江北支援南京,二則是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先是第六戰區自行補充,從十幾天前,中央亦調兵增援南京,現在更是多次調發上萬名徒手兵增援南京。

可若徐州失守了,南京,還能再堅持多長時間?

想到這,蔣介石皺了皺眉,手中的毛筆狠狠的在紙上着了一點。如果沒有後方的補給,南京恐怕很難再堅守下去,而徐州的雜牌軍卻又是不堪一擊的,一但徐州淪陷的話的……

南京也就守不住了!

如果南京失守的話……想到這,蔣介石不由的想到了蘇聯的援助,蘇聯的援助是雪中送炭的,現在憑藉着蘇聯的援助,中央已經編成了十個蘇械師,甚至還編成了一個裝甲師,現在,國軍正憑藉着蘇聯的武器,一步步的恢復元氣,儘管明知道,蘇聯慷慨的背後隱藏比日本更加惡毒的狼子野心,但是,如果沒有他們的援助,反攻只是夢想,甚至防禦亦是難上加難。

如果南京淪陷,國際輿論影響,蘇聯停止援助的話,那麼結果就是不堪設想的。而這正是在過去的一個月間,多次調兵支援南京的原因所在。

可徐州失守了,南京能守住嗎?

想到這,蔣介石的眉頭緊皺着,現在南京失守會對國際輿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心情沉重的思索着,蔣介石站起身,離開辦公桌,走到畫滿紅藍軍隊標號的地圖前,凝視着地圖上的敵我形勢,陷入深思。

他知道,戰場上現在的態勢,對兩國而言,無論中國亦或是日本,都沒有誰獲得真正的優勢,但實際上,卻對中國有着一定的優勢,日本有限的戰爭動員潛力,因爲兩個戰場的同時作戰已經被耗盡,中國贏得了戰爭上的主動權,但戰爭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目前兩個戰場的日軍,隨時都有可能匯成一股,如果他們一但匯成一股力量,那麼,無論是投入華北亦或是華中,其結果都是災難性的。

在雙方兵力的對比上,國軍佔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戰鬥力上,國軍卻處於劣勢,國軍的兩百多師,根本無法抵抗,總兵力已經達70萬之衆的日軍。在日本留學的經歷,使得他了解日本人的性格。

狂妄且極度輕視中國人的日本人,是絕不會停止進攻的,一但獲得戰場上的優勢,那怕只是局部優勢,他們都會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謀求佔領全中國,而他們的的野心也正是如此。

對於現在的日本而言,戰場上的優勢,第一,奪取南京,第二,南北兩路日軍會師,對於日軍來說,兩者只需得到一者,他們就會對重新發起進攻。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粉碎日軍的下一步的進攻呢?

如果南京淪陷,那麼就需要着手準備武漢保衛戰,武漢……

想到長江北岸漢陽鋼鐵廠的遮天爐煙,蔣介石的心頭更是一緊,現在漢陽鋼鐵公司和其上百萬家子公司,已經轉入了戰時體制,無縫鋼管廠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生產了超過4000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各鑄造分廠鑄造了數十萬發迫擊炮彈,甚至就連漢陽焦化廠亦生產了上千噸炸藥,而漢中機械公司更是製造了上千部成套兵工設備,像現在設於重慶的第五兵工廠,全廠均採中其提供的一千三百餘部最新式子彈機,一待工廠投產,每日既可生產120萬發各類子彈,僅此一廠產能既可滿足全國彈藥消耗。

武漢的重要性,也正是在戰爭爆發之後,纔開始顯現的,也正是在撤出南京之後,蔣介石經常思考的問題,武漢太重要了,對於現在的中國而言,武漢甚至就相當於第二個邯彰。一年240萬噸鋼鐵、6萬噸機牀設備、數十萬噸鋼鐵鑄件,作爲大後方唯一的工業重鎮,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日軍威脅武漢。

“有必要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和制訂夏季作戰的戰略方針和具體方案。”

想到武漢的重要性,蔣介石回到辦公桌旁,拿起了電話。幾個小時後,何應欽、陳誠、林蔚等人來到了他的辦公室之中。

在衆人到齊之後,會議便開始了,在會議上提及南京和徐州的時候,蔣介石說得極爲含蓄,拐彎抹角地繞來繞去,好一會衆人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素有“小委員長”之稱的武漢衛戍司令陳誠到底年輕氣盛,反應也快。他心知爲什麼校長會爲難,原因非常簡單,可正是因爲簡單,所以,校長才不便明說。想着,他站起身,挺起了矮短精悍的身板,先開了口。

“委員長,以學生之見,目前,淞滬會戰,我軍傷亡愈四十餘萬,基層軍官傷亡愈兩萬之多,目前,雖經數月整訓,且有蘇聯武器充實各部,但各部隊新兵過多、基層軍官大都爲提前畢業,經驗欠缺,因此,我認爲若目前將新編遣部隊調往南京或徐州,極有可能倒置武漢地區防禦部隊不足,並導致下一步作戰計劃的失敗,且即便是調往徐州或南京,又有可能陷入於淞滬相同的添油之困,因此,我認爲,新整編部隊不宜外調,應繼續加強訓練,以用於加強華中地區防禦。待完成四十個師整編計劃之後,再以優勢兵力對敵實施反攻!”

陳誠說的倒也極有道理,蔣介石頻頻點頭,嘴裡嗯嗯着,但是任誰都知道,一但南京淪陷,日軍必然會沿長江直逼武漢,到那時,作爲大後方工業重鎮的武漢,必將淪爲前線。這時,他的目光掃過衆人,停在了何應欽的臉上。

“敬之,你有什麼好辦法?”

何應欽沉思片刻,神情中是一副莫測高深,似乎在琢磨更爲驚人的見解。末了,搖搖頭,開口道。

“徐州失,南京必將不守,南京不守,又置武漢於戰火之中,而武漢爲我國目前最重要的工業重鎮,絕不容有失,亦不容有損。可若將新編部隊調往徐州、南京,且不說其戰力有限,其亦有可能導致武漢防禦力量減少,到時能不能守住武漢,尚是兩疑之間,更不要提將來的反攻了。”

滿屋人嘁嘁喳喳,多是贊同何應欽的觀點。蔣介石也點點頭說道。

“這也正是我擔憂之處,徐州要保、南京亦要保,而武漢更要保,可,又如何能保這三地?”

直視着衆人,蔣介石的臉上盡是憂心仲仲之色,華北、華東兩條戰線,在戰略上分散了日軍,兩樣也分散了中國軍隊,日本的兵力捉襟見肘,中國的兵力未嘗又不是如此?

“委員長,我有一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就在蔣介石憂眉不展時,何應欽卻在旁邊輕聲說道。

“敬之,有什麼想法,儘管直言。”

“如果,讓第六戰區向山東進攻的話,戰局會不會有所改觀?”

(5。1了,無語一直在辛勤的勞動中,值雙倍月票期間,)(本文字由520小說提供。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1051章 我要去東北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8章 決定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1043章 陰謀第800章 棘手之事第142章 徵召第145章 未來的力量第18章 驚世駭俗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382章 理論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82章 行伍之基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153章 不讓赤子熱血冷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233章 特效藥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31章 莫斯科第18章 驚喜第1146章 仰光之光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787章 屏斷第24章 動員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24章 進攻第1172章 最後瘋狂第49章 中國決定世界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20章 陸地之王第1150章 憂鬱第99章 裝甲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304章 聯合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1200章 拆掉它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191章 潛力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426章 無所懼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1244章 唯一的戰勝國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139章 熱血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762章 德國的希望第159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四...第53章 故友重見第151章 空襲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10章 換裝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42章 漢陽之聲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169章 夜間行軍誰識君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3章 參觀之旅第207章 巧言借刀爲我用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836章 陰影中的人第110章 廬山談第225章 東京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273章 歡迎第1058章 進攻
第34章 如何收場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1051章 我要去東北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8章 決定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1043章 陰謀第800章 棘手之事第142章 徵召第145章 未來的力量第18章 驚世駭俗第273章 忠若明棠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382章 理論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82章 行伍之基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153章 不讓赤子熱血冷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233章 特效藥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31章 莫斯科第18章 驚喜第1146章 仰光之光第779章 讓人頭痛的敵人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787章 屏斷第24章 動員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24章 進攻第1172章 最後瘋狂第49章 中國決定世界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66章 明知是陷有人跳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20章 陸地之王第1150章 憂鬱第99章 裝甲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304章 聯合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第179章 局勢突變第1200章 拆掉它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191章 潛力第18章 時空不同境不同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1230章 偉業的開始第426章 無所懼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1244章 唯一的戰勝國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139章 熱血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762章 德國的希望第159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四...第53章 故友重見第151章 空襲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10章 換裝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54章 銀業當爲百業母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42章 漢陽之聲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401章 一本自傳第169章 夜間行軍誰識君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3章 參觀之旅第207章 巧言借刀爲我用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836章 陰影中的人第110章 廬山談第225章 東京第422章 元首的決定第273章 歡迎第1058章 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