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何以不同

“企業!”

眉頭微微一跳,鄉城有些詫異的看着山田慶一這位滿洲國的農工部的農業顧問,他之所以對華北有農村極爲了解,是因爲其曾在滿鐵調查部任職,曾參與過對華北農村的調查,但這種“企業論”,還是鄉城第一次聽說。

“是的,這正是管明棠的獨道之外,在幾乎所有人的眼中,鄉村就是鄉村,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管明棠卻將鄉村視若一個個獨立的工廠,而所謂的市鎮,實際就是廠町周圍的集市,所以,當他開始思考對於農村統治與發展問題時,他首先想到的是一家沒落的工廠如何重新興旺起來,”

無疑,這個觀點可以說是極具

“一家工廠的沒落不僅僅有着市場的因素,同樣管理層也負有責任,作爲一名商人,當他收購了一家工廠後,其管理層存在着失誤的情況下,就必須要將其淘汰,同時,他還需要對收購工廠進行整合,”

作爲一名農業研究學者,山田慶一曾和許多人一樣,只是專注於農業問題研究,在他研究華北農業時,作爲一個研究項目,當他研究邯彰的農業時,最初也是和其它人一般,對農村合作社只是稍加關注罷了,但最終通過不斷的加深瞭解,使得他最終發現了一個其它人未曾關注過的問題——鄉村的企業化。

“而對於這種整合,他需要面對幾個急爲迫切的問題,首先,那些工廠無一例外都是經營失敗的,而且設備凌亂,再次,工人的素質亦是低下的,最後,管理層亦是落伍甚至保守的,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呢?如何讓這些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呢?這正是管明棠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要解決這家企業的設備問題,也就是土地問題,他選擇了暫時放棄這一問題,而是首先對管理層動刀,在這個企業中,舊有的管理層是落伍保守的,且對企業衰敗付出責任的,所以,他選擇了中間階層,也就是富農!與許多地主或是依靠繼承、或是依靠聲望、或是依靠權力甚至本身就是土匪不同的是,富農大都是依靠勤勞致富的,有的是租種地主田地致富的,其特點是:其大都是種田能手,本人蔘加勞動兼做工或經營小商業,如現在擺地攤的小商販。有的是賣肉的屠夫、有的是木匠,他們在村落裡的威望,表面上看似低於士紳地主,實際上,他們的威望卻遠勝於地主,只是其在政治上未得到充分的肯定,而管明棠將農村以企業看待後,無疑相比於普通農民和地主,這些富農則是成功的,通過對富農子弟進行集團教育,教授他們現代的鄉村行政知識、農業知識以及其它商業知識,進而又通過成立示範性的農村合作社,使得零散的農民個體,變成了農村合作社這一合作機構的成員,而在這一過程中,管明棠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一切!”

關於‘中堊國’這個題目,日堊本人也不曉得放在解刨臺上解刨了幾千次,裝在實驗管裡化驗了幾千百次。而對細節情報的分析,恰正是日堊本人的長處,也正因如此,山田慶一纔會發現這一被許多人忽視的“細節”,而這一細節,在山田慶一看來,甚至直接決定了邯彰的成功。

“在完成這一切工作的同時,其即開始對企業的設備問題,也就是土地問題加以解決,而這些,以地主爲核心的士紳已經無法再像過去一樣掌握鄉村,鄉村已經由富農爲主體的階層所控制,而村莊的合作化亦同時展開,使得邯彰第一次將政權真正深入到鄉村最基層,以村落爲單位的合作社從單純的經濟組織,銳變爲擔負農村行政管理組織,與中堊國其它地區仿效日堊本成立的村公所,依靠法律賦予地位不同,合作化村落所依靠的卻是經濟,其利用經濟利益作爲工具,緊緊的將每一個工人,也就是農民都牢牢的捆綁在一起,從而真正意義上掌握了農村,控制了農村,或者說控制了農民!”

“那,這豈不是像蘇俄的集體農莊一樣?”

“當然不一樣,集體農莊的目的是爲了儘可能的掠奪農村的剩餘價值,而農村合作社卻是爲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農村現有的人力以及土地資源創造儘可能多的財富,在農村合作社內,土地等資源依然屬於農戶,而不是合作社,合作社僅只有指導權,他們對農戶的控制,實際上通過同農業合作社的配合,以市場的手段加以控制,即向合作農戶提供較市價低廉的化肥、農具以及良種甚至工業消費品,高於市價的作物、副產品銷售。”

“無論是供或銷,通過有組織的供銷,通過中間環節的減少,其經營成本大爲降低,表面上農民得到了低於市場5-10%的所需品,但農業合作社的利潤卻依然遠大於普通批發商,而農業合作社直接向農村合作社採購小麥、棉花等農副產品,因中間環節的減少,採購成本有所降低,而農村合作社亦可在利潤空間內提高採購價,從而讓農民受益,在這一過程中,三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一個穩固的基層企業羣由此出現,而這個穩固的企業羣最終銳變成爲極爲嚴密的政府統治基礎——任何農民個體都因在經濟上對合作社的嚴重依賴,決定了政府通過合作社實現了對農村的全面掌控!”

農戶離開了合作社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

曾經於鄉間橫走的依靠壓低價格收購農產品的小商販早已在合作化的過程中被慢慢的淘汰了,現在的邯彰農村一但離開合作社,農戶生產的農副產品無法售出,至少無法售出合作社的價格,除去依賴合作社之外,農戶幾乎沒有其它的選擇,不過合作社並沒有因此像過去的商販、糧商一般壓榨農民,他們在保障農戶利益的同時,通過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獲得了更多的利益,加之代民儲藏糧食獲得的鉅額收益,使得農業合作社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壓榨最底層的農民,而且本村的合作亦儘可能的保障農民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農民對無論是農業亦或是本村的合作社越來越依賴,三者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當中堊國的其它地區的村落還是一個個散落的個體時,而在邯彰,農村卻早就成了一個緊密的不可分割的團體,即便是城市中那些所謂的獨立企業,亦無法離開合作社,因爲合作社壟斷着農村80%的消費市場,同時控制着100%的農副原料,通過經濟上的努力實現的,管明棠假借經濟手段實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控制,藉助兩個龍頭控制了邯彰的一切,這一切都決定了,邯彰的政府,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政府,或者說,這個政府早就擺脫了傳統政府的框架,而是一種新形態的政府,而現在,華北正在一步步的邯彰化……”

話聲略微一頓,山田慶一的臉上露出濃重的佩服之意。

“用辦企業的方式去辦政府,通過經濟化帶來的利益影響,實現對社會的有機控制,無疑是極爲成功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又對中堊國傳統鄉村社會體系造成了嚴重的衝擊!”

衝擊!

眉頭微微一揚,鄉城之助看着山田慶一,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儘管通過縣議事會的成立,使得紳權從鄉村轉向縣府,不在鄉地主無論是在中堊國亦或是日堊本,都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再者,在邯彰時期,所有的改變,對地主儘管造成衝擊,但卻是改變在前,衝擊在後,地方士紳雖受衝擊,但矛盾並不激烈,而在華北,卻是衝擊在前,因爲華北的地主已經從良種、化肥的推廣中受益,而現在華北實施的《土地遞進稅制》對華北的鄉村士紳階層造成嚴重的經濟衝擊,迫於遞進稅制,鄉村士紳不得不將土地按照政府覈准價格出售給予政府或個人,而相應的其所得到的收益,遠低於對外租地的回報,而這進一步分裂了政府與紳權之間的關係,也正是這一切,導致了現在華北出現一種極爲微妙的變化,一方面,人們稱讚管明棠,又離不開他,一方面,人們卻又指責管明棠,也就造成了……”

手指輕點着報紙上的報道,用玩味的略帶着些可惜的口吻說道。

“管明棠就變成了司馬昭,而這種司馬昭之心,其中亦有反對《遞進稅》的士紳和其子弟推波助瀾,又不乏政黨假以推手,前者試圖籍此迫使中堊央介入華北事物,而後者又複雜許多,其中亦有管明棠的支持者,更多的卻是反對者,支持者認識,與中堊央決裂有利於華北,而反對者則認爲這是一個機會,一個造成新內戰的機會,總之,在諸多複雜的原因下,現在的華北,表面上看似進步迅速,工商業發展迅猛,但實際上其不穩性,甚至遠超過南方,對於這一點,我想,作爲當事人,管明棠比任何人都清楚!”

何止只有他自己清楚,鄉城之助知道石原莞爾的分析也與其相近,只不過眼前的山田慶一是通過經濟的角度去分析這一切,而石原卻更偏重於政治,但兩者的結論都是相同的——華北不穩!

亦正是這種不穩,使得華北有了與關東軍緩和的可能——管明棠是個商人,他會首先從利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而對於華北而言,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如果可以緩解“當面壓力”的話,管明棠一定會抓住機會,從而在必要時,能夠以全部力量去迎擊來自南方的壓力。

“所以,我認爲,無論管明棠是不是司馬昭,都是無關緊要的,實際上,如果讓我來看的話,管明棠不見得是司馬昭,但肯定是司馬懿,至少肯定能成爲司馬懿!”

在這番肯定的話語從山田慶一的口中道出之後,火車已經再次開動了起來,鄉城之助朝着窗外望着,在視線中出現了英國軍人的時候,他只是在輕聲喃道。

“好吧,那就讓我們去見一見這位當代的司馬懿吧!”閱讀,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81章 制約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157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二...第1179章 地獄(上)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353章 生意第1099章 固執的石井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307章 “小發明”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66章 軟肋第1140章 韓國第231章 白與紅第314章 達裡岡愛的仲夏第9章 上帝的神蹟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785章 太上皇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68章 不虛此行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232章 兄弟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209章 霧捕第75章 北平第126章 投降第65章 決心終下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221章 歸國第1082章 奉天起義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64章 中棠會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48章 辭職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378章 徵兵第159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四...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423章 老牌帝國主義者的決...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41章 遊說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45章 一個聲音第1248章 商機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299章 交給我第282章 無價之寶第323章 “新京”第764章 蒙古第79章 避人入巷又巧遇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219章 招賢第813章 游擊隊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194章 事物的反面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353章 生意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15章 北海之歌第23章 北方戰事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80章 人生之擇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1113章 日奸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
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315章 機會就在眼前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81章 制約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157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二...第1179章 地獄(上)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353章 生意第1099章 固執的石井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307章 “小發明”第355章 何爲根本第1145章 馬來的雨林中第66章 軟肋第1140章 韓國第231章 白與紅第314章 達裡岡愛的仲夏第9章 上帝的神蹟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785章 太上皇第1128章 治下之民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68章 不虛此行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318章 請你投資第232章 兄弟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208章 南京之戰(二)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209章 霧捕第75章 北平第126章 投降第65章 決心終下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1205章 中國的責任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221章 歸國第1082章 奉天起義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64章 中棠會第1178章 天神的懲罰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48章 辭職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1116章 最後的機會第378章 徵兵第159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四...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423章 老牌帝國主義者的決...第177章 向方無方 !...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1202章 血不白流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41章 遊說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45章 一個聲音第1248章 商機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299章 交給我第282章 無價之寶第323章 “新京”第764章 蒙古第79章 避人入巷又巧遇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1219章 招賢第813章 游擊隊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194章 事物的反面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353章 生意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15章 北海之歌第23章 北方戰事第330章 軍營內外第80章 人生之擇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1113章 日奸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