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精衛之問

“谷正之確實這麼說!”

入夜時分的汪公館書房內,汪精衛有些不甚確定反問一聲。

“是的,汪先生,在與谷正之見面時,他多次強調,日本希望結束與中國之間的衝突,甚至……”

話聲稍頓,陶希聖吐出了幾個字來。

“可能會不惜代價!”

不惜代價!

不惜代價!

如果日本當真願意通過談判,並且從東北、從遠東以及東南亞撤軍,並將其交於中國,而且將朝鮮、臺灣並還於中國的話……

想到這一點,汪精衛的胸腹中頓時涌起一陣熱流,這是一個機會!

對國家而言,無疑這是最好的選擇,作爲行政院院長,他深知,現在戰爭每拖延一天,政府就要開支高達1。5億元的軍費,在過去的一年間,南北兩地的軍費開支超過500億元,相當於中國國民總產值的50%都被用作軍費開支,儘管美國先後提供了40億美元直接貸款,但相比於龐大的軍費開支,無疑只是杯水車薪,隨着戰爭的繼續,開支只會越來越大。

假如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即能收回東北、臺灣,又能保證韓國獨立,同時還能爭取到東南亞各的獨立,甚至還有對遠東地區的“接管”,那未嘗不能……

只是,想到兩月前與管明棠會面時,其信誓旦旦的表示,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必須以國旗於富士山升起爲終點,汪精衛不禁有些猶豫,日本人之所以願意作出“巨大讓步”,最根本的原因是爲了保持國體,而他們顯然不可能“無條件的投降”,然後任由中國?軍隊進駐日本本土。

假如管明棠不接受的話……

“汪先生,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陳公博在一旁說道。

“無論蔣先生還是管長官,他們之所以希望將仗打下去,是因爲打仗對於他們來說,更爲有利,對於蔣先生來說,只要仗打下去,他的威望就會越來越高,畢竟,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在蔣先生的率領下擊敗了日本、解放了南洋,而對管長官而言,僅只是光復東北的聲望,就足以確定他在戰後的地位,華北、東北、蒙古、中亞,甚至還有將來其勢必“託管”的遠東,無一不證明其軍事上的成就!”

作爲汪精衛的親信,陳公博自然知道,此次“開普敦會議”就有一項內容是關於中亞、西伯利亞地區的未來歸屬,雖說中國並沒有提出“領土要求”,但是卻提出了“託管”,要求英美等國同意,在“蘇俄政權覆滅無力保衛這些地區”的現實情況下,由中國對其進行“託管”,實際上,也就是變相的默認中國對兩地的控制權。

而北平甚至制定好了一系列的移民計劃,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將中亞以及西伯利亞作爲十幾個獨立的“省”納入中國,成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這無疑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領土吞併”——超過1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在未來十五至二十年內,成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不論是西伯利亞的冰原或者中亞的荒涼,屆時人們只會看到中國的領土擴張了1。3倍以上,而是誰成就了這一切呢?顯然,人們只會記得通過一系列的軍事進攻,確立了中國對這些地區“實際統治”的管明棠。

在這場戰爭取得勝利之後,人們會記住作爲國家元首的蔣介石,同樣也會記住有“開疆拓土之功”的管明棠,至於汪精衛,將會被人們所遺忘。但是現在,日本方面提出的“和平建議”,卻讓陳公博看到了機會,一個重新樹立汪先生威望的機會——蔣管兩人通過戰爭未得到的,汪先生僅僅只用談判就得到了。

至於什麼沒有軍事上的勝利,如何有談判桌上的勝利,那顯然不是普通百姓會考慮到的,人們只會看到,汪先生是如何在談判桌上爲國家爭取到的利益,而,能否佔領日本,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汪先生,我認爲,我們應該同意近衛訪華,然後在談判桌上,迫使他們撤軍,撤出所有日本通過軍事佔領獲得的一切新領地!一來可以結束戰爭,避免國家財力消耗,二來,又可於當前蘇俄戰敗,德國兵臨城下之時,重新調對德關係,避免陷入兩線作戰之困境!以令國家儘快步入正軌,實施戰後國家全面建設!”

“公博兄,”

從陳公博的話中瞭解到其潛臺詞的汪精衛猶豫着說道。

“可,無論蔣先生或是管長官,都希望政府能夠對日一致,且蔣先生又與開普敦,與英美列強談判,在這種情況下,我等擅自接受近衛訪華,恐引起他國非難。”

“怎麼說能說擅自?蔣先生臨行前,曾有交待,國內大小事物,皆由汪先生做主,此事,事關國家利益,汪先生自當應加以處置,想來,蔣先生也是理解的。”

“是的,汪先生,再說,美英實是帝國主義列強,其所思所謀,皆是爲其本國之利益,否則,英美報界又豈會刊載文章稱我國當前名是爲盟國而戰,實則卻是爲本國之擴張!”

梅思平在一旁遊說到,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通過談判結束與日本之間的衝突,對汪精衛、對他們的益處,自然的也不會加以反對。

就在汪精衛猶豫不決時,反倒是一直沉默不語陶希聖在一旁說道。

“汪先生,或許,通過談判結束這場戰爭,確實對我國極爲有利,但是汪先生,如果我們與日本談判,又會置蔣先生於何地呢?畢竟,現在蔣先生身於開普敦,若其同意對日本宣戰,而我們這邊卻又與日本談判,豈不會造成政府決策之分裂?會不會有政敵藉機指責先生與敵談判,從而污衊先生之名?”

陶希聖的話,立即引得了高聖武的贊同。

“確實,而且,還有管長官的態度,也需要考慮,如果管長官亦反對談判,只恐怕到時,汪先生會授他人之柄!”

高宗武的話,讓汪精衛一陣警覺,確實有這種可能,如果蔣管一致的話,到時勢單力薄的他勢必需要讓步,他可以讓步,把談判中止,但那些急欲表現的政敵是否會放過他?

陳公博想了一下,然後說道。

“嗯,即然如此,恐怕不宜直接展開會談,不過我認爲,倒是可以採用秘密談判。而且秘密談判,還有一個好處,這是討價還價的手段;如果一但公開的話,日本人反倒不一定會作出真正的讓步,若是秘密談判的話,日本人就會明白,如果他們不實質性的讓步,我們就不可能停戰!”

說到最後,陳公博又補充道。

“還有,應該和北平的管長官打個招呼,詢問一下他的態度,如果他不反對的話,我想,此事應該是可以操作的,而且……”

話聲稍稍一頓,陳公博特意強調道。

“大家皆言蔣先生會不快,但又豈知也許,蔣先生於開普敦,亦希望如此,假如美英當局獲知這一消息,其勢必會在諸多問題上,不再加以堅持,因此,我認爲於蔣先生而言,若汪先生能主持談判,那麼,這對我國是一大有利之籌碼!”

陳公博的分析可謂是頭頭是道,無論是於情於理來說,對中國都是極爲有利的,談判不成就不談,即便不成,談判還是向美英爭取利益的籌碼,似乎真的沒有什麼應該拒絕的理由,汪精衛自然看出陳公博真正的用意,所以他也沒有提出自己的疑問。

實際上,儘管表面上擺出一副不爭權、不戀權的樣子,但在內心深處,汪精衛同樣渴望權力,不甘心淪爲他人的配角,或爲中國政壇所遺忘,否則又豈會由行政院成立那個“亞洲獨立國家委員會”,旨在幫助亞洲各殖民地在獨立後實施國家建設以及國家的正常動作。

“公博兄,諸位!”

汪精衛以他特有的那種誠懇親切的語氣說道。

“在對日問題上,我考慮了很久。確實,中國與日本現在並未宣戰,而照我的本意,爲了表示與日本之決裂,我們應該與日本宣戰,而之所以不宣戰,是爲了避免德國向我國宣戰,現在,蘇俄已然戰敗,國際局勢於我國而言,已成惡化之勢,而蔣先生又身在開普敦,不能直接面商此時局之變,想及蔣先生行前重託,我實是無法安睡,而現在,日本又欲求和於我國,感情上,我理應拒絕,但出於國家之利益,卻又不能不加以考慮,而對外具有號召全面和平,亦是我國一慣之立場,若是日本願意放棄其擴張之政策,願意從各佔領區撤軍,若我國加以拒絕,那又將徒增兩國多少青年之傷亡?實非我心所願,且我國於宣傳上,更多次表示亦希望日本能迴歸正途……所以。”

終於在長時間的思索後,汪精衛還是做出了他的決定。

“我認爲,也許,我們應該同日本進行一次溝通,以探清日本之虛實,爲蔣先生以及中央對日決策爲佐,”

雖說汪精衛的話說的極爲委婉,但是聽他這麼一說,陶希聖等人還是明白,汪先生同意談判了,於是高宗武便在一旁補充道。

“既然如此,汪先生,應儘快知會北平管長官!”

高宗武的話,讓汪精衛連忙點頭說道。

“這是當然,這是當然,宗武,你是國內知名的日本通,此事,就由您負責,您看如何?”

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60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五...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820章 波音之父的收穫第61章 中意工廠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151章 空襲第79章 學院新丁第133章 “出雲”末日第378章 徵兵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102章 事變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434章 紛怒第58章 俄羅斯的冬天第770章 母與子第395章 破解第67章 技術交換第426章 無所懼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26章 曝露第1212章 策略第28章 恐嚇第66章 南京肅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421章 野人山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431章 質疑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110章 北疆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208章 怒極而笑刀揚起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378章 徵兵第18章 驚喜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88章 西伯利亞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35章 舉世皆驚第243章 幕後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227章 反攻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375章 局內局第277章 根本第44章 天使之城暗交易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70章 歸國之人第319章 重點第12章 科學顧問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86章 希特勒的決心第369章 石油之夢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303章 目標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035章 緬北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135章 敵與我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360章 人之本性第25章 集訓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1182章 反應第173章 濟南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830章 暗戰第1252章 加快第1173章 暗流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
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60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五...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820章 波音之父的收穫第61章 中意工廠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151章 空襲第79章 學院新丁第133章 “出雲”末日第378章 徵兵第202章 潰軍援軍各自行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102章 事變第203章 古關之下起誓言第434章 紛怒第58章 俄羅斯的冬天第770章 母與子第395章 破解第67章 技術交換第426章 無所懼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26章 曝露第1212章 策略第28章 恐嚇第66章 南京肅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421章 野人山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431章 質疑第93章 寧靜夏維夷(上)第110章 北疆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208章 怒極而笑刀揚起第379章 國之國民第378章 徵兵第18章 驚喜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88章 西伯利亞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35章 舉世皆驚第243章 幕後第98章 邀英聚才赤子心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1章 吾好白開何錯有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227章 反攻第37章 他日希望今日墟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375章 局內局第277章 根本第44章 天使之城暗交易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417章 中南風雲(上)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70章 歸國之人第319章 重點第12章 科學顧問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86章 希特勒的決心第369章 石油之夢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303章 目標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035章 緬北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314章 不是中轉站第135章 敵與我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360章 人之本性第25章 集訓第320章 還來得急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1182章 反應第173章 濟南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830章 暗戰第1252章 加快第1173章 暗流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