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置之不理

“反攻,這是必須要立即進行的,人民是絕不能接受光榮的蘇軍一撤再撤的!”

又一次,手端着菸斗,斯大林再一次強調道,在他的話聲落下的時候,斯大林用他那雙滿是血絲的眼睛盯視着面前的元帥與將軍,直視着他們,等待着他們的回答,而與過去的逼視不同,此時他的眼神中更多的卻是期望,甚至於是乞求……

儘管有着“各族人民的慈父”的“美譽”,但是斯大林卻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帝國”是經不起任何入侵的。

列寧也說過這樣的話:“在整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象俄國這樣,大多數人民都在受壓迫,偉大的俄羅斯民族在全部人口中僅佔43%,還不到一半;其餘屬於其他種族,是沒有權利的。在俄國一億七千萬總人口中,約有一億人口是受壓迫和沒有權利的”。

或許,他所指的是革命前,但斯大林卻清楚,他的壓迫比歷史上所有沙皇壓迫的總和更爲嚴重。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羅的人、哥薩克人、高加索人,以及其許多的少數民族,都不會忘記他的十年集體化政策所帶來的恐怖。在這十年期間,大約有上千萬人被屠殺、充軍和餓死。僅僅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這三個小國中,就有超過四千萬人渴望着解放。

瓦解俄國這個龐然大物,希特勒所要做的,只是以一個解放者的身份進入到俄國境內,終止其集體化的政策,恢復民衆的私有財產制度,這樣他就不僅能贏得少數民族的擁護。而且還可以瓦解斯大林的軍隊,因爲他們大部份是由集體化的農民組成的。

而這就是斯大林害怕德國人入侵的原因,而且斯大林也不相信德國人會愚蠢到“只用軍隊來進行戰爭。”,所以,他需要的是反攻,不計代價的反攻。

所有現在在這大房間裡的人——那些坐在桌旁的人,特別是兩個軍人——一個是瘦削的、領章上有元帥星徽的鐵木辛哥,另一個是身材精壯的參謀總長沙波尼科夫大將——他們都覺得斯大林現在最大的願望是得到一個肯定的回答。

不管是偶然還是有意,斯大林一邊等待回答,一邊把目光停在沙波尼科夫身上,這位大將曾是沙皇軍隊的上校,儘管如此,但他卻能夠安然躲過兩次清洗,沙波尼科夫自然懂得如何於這位“慈父”相處,並知道他該如何回答。

“當然,斯大林同志,在戰爭剛一爆發我們已經命令各部隊儘可能的積極展開攻勢!”

得到這一回答之後,斯大林才點點頭,臉色蒼白的他,又繼續問道。

“那好,你談談在目前情況下能夠做些什麼?能夠在什麼地方發起反攻!”

聲音落下的時候,斯大林隨手把一張西方方面軍的地圖撂到桌上,就在昨天,明斯克已經淪陷了,二十萬軍隊被殲滅、三十餘萬蘇軍被俘虜,損失了數千輛坦克,戰爭僅僅爆發半個月,他們便幾乎佔領了整個白俄羅斯,現在,正在朝着莫斯科推進。

“我們需要40分鐘,把情況研究一下,”

在來這裡之前,鐵木辛哥和沙波尼科夫便已經開始討論西方方面軍的形勢和蘇軍的能力。那裡的形勢比他們想象的更爲嚴峻,不過只是短短7天,50萬蘇軍便在明斯克被殲滅,除去極少數分散突圍或在德軍後方開展遊擊活動之外,在白俄羅斯境內,幾乎再也沒有了能夠阻擋德軍腳步的蘇軍。

“……即便是少數倖存的部隊,他們在撤退受到強大敵軍集團的追擊。根據目前的形勢,我們建議使用第13、第19、第20、第21和第22集團軍,立即在西德維納—波洛茨克—維捷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莫濟裡一線佔領防禦以外,拿不出任何更好的辦法。另外,應當使用統帥部預備隊的第24和第28集團軍,立即着手在後方地域沿謝利扎羅沃—斯莫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戈梅利一線構築防禦。除此以外,應該立即由莫斯科民兵師再組建2—3個集團軍。”

在這個時候,斯大林自然不會在干涉其它,或者對將軍們充滿懷疑,這些建議都得到他的批准,並立即發出了相應的命令。

“……所有的部隊都從一個總任務出發,即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建立縱深梯次防禦,以疲憊敵人,將其阻止在某一防禦地區,然後集中必需的兵力……”

在提出這一要求時,沙波尼科夫朝着斯大林看去一眼,然後說道。

“所需要的部隊中,一部分從遠東抽調,主要靠組建新編部隊,組織反攻。當然,從遠東抽調部隊,不會超過十個師,同時遠東軍區應組建不少於二十個師,以用於防範日本人。”

從遠東調動部隊?斯大林的腦海中立即想到了日本,考慮到遠東面臨着來自日本的威脅,他還是點頭同意了,畢竟,在遠東,還在組建新的部隊。

“那麼,沙波尼科夫,現在我們將敵人阻止在哪裡?哪裡是合適的反攻出發地區?有多少部隊用於反攻?”

在接連問出這幾個斯大林最爲關心的問題之後,沙波尼科夫稍作沉默,稍加思索後纔回答道。

“這些我們當時還是不知道的。暫時這只不過是一種設想。但是,我們相信,我們完全有能力擊退德國人的入侵!”

“好吧!就這麼幹吧!”

斯大林點了點頭,在兩位將軍離開他的辦公室後,他那張顯得有些蒼白的臉上,依然盡是愁容,不過只是短短半個月,蘇軍的防禦幾乎全線崩潰了,明斯克戰役不過只進行了短短的7天,50萬蘇軍中僅僅只有十餘萬人戰死,超過三十二萬人投降,儘管他已經簽署了命令將數位將軍送上軍事法庭,但除去警告意義外,還有什麼作用呢?

軍隊在失敗、軍隊在投降……蘇聯正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

就在這時,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走了進來,在他彙報了關於西方面軍司令、參謀長以及各集團軍司令、步兵軍長被逮捕交軍事法庭審判追究責任的事宜後,他又彙報道。

“斯大林同志,作爲內務人民委員,我有必要向您報告,在軍隊之中,之所以會出現大量官兵投降,是因爲許多軍人把這場戰爭看作是俄國改變制度的機會,他們希望德軍勝利,所以便大批地投降……在地方上,許多蘇維埃的高級官員也跑到敵人那邊去了,他們甚至表示要對蘇維埃作戰。在那些被德軍迅速佔領的地區,數以百萬計的百姓竟然夾道歡迎德軍,把德國人當成解放者……如果局勢持續下去的話,那麼這一切無疑將是災難性的!”

貝利亞的報告讓斯大林的眉頭猛然一鎖,他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數千萬被鎮壓、被壓迫的蘇俄人,把德國人視爲解放者,甚至就連軍隊亦是如此……

“貝利亞同志,我們必須要阻止這一切,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握着菸斗,斯大林將視線投向貝利亞,儘管他的語氣依如過去一般,但貝利亞還是聽到一絲祈求的味道。

“斯大林同志,我認爲……”

沉思片刻,貝利亞深吸一口氣,而後用堅定的語氣說道。

“我認爲,我們現在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實施一些能夠激化被佔區居民與德軍衝突的命令,只有激化居民與德軍的衝突,纔有可能瓦解德軍的解放者形象,從而令被佔區居民主動的攻擊德軍或對德軍的佔領不予配合!”

激化居民與德軍的衝突?微微鬆開手中的菸斗,斯大林詢問道。

“那應該怎麼幹呢?”

“……特遣隊應主要穿上繳獲來的德國陸軍和黨衛軍的制服來實施這一毀滅計劃,以此來激發對法西斯佔領者的仇恨,並使得在法西斯後方徵召游擊隊員更爲容易。(http://)。但是必須注意,要留下能夠陳述“德軍暴行”的活口。”

在貝利亞講述着他的計劃——由內務部隊冒充德軍在佔領區襲擊集體農莊,以嫁禍給德軍時,斯大林只是靜靜的吸着煙,最後他點了點頭說道。

“我認爲是可以這麼做的,我們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我們的祖國,在戰爭中,犧牲是不可避免的!”

在同意了貝利亞的計劃之後,斯大林又繼續詢問道。

“貝利亞同志,我們在日本的同志有什麼情報傳回來嗎?日本會不會配合德國人,對我們的遠東實施入侵?”

在德軍即將進攻蘇聯的前夕,東京的情報小組便向蘇聯發出了戰爭警告:“進攻將在1941年6月5日拂曉全面展開。“但那時斯大林卻不予理會,結果蘇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喪師失地,一潰千里。也正因如此斯大林對於在日本的情報小組的提供的情報可以說是極爲信任的。現在的蘇聯需要更多的軍隊,僅僅依靠新組建的部隊是遠遠不能夠的,對於蘇聯而言,唯一可以調動的部隊就是遠東的部隊,但是大規模調動遠東的部隊,卻必須保證一個前提——日軍不會進攻遠東。

“斯大林同志,就在兩個小時前,我們收到了一份從東京發回的密電!”

第208章 怒極而笑刀揚起第1174章 精衛之問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319章 頂撞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182章 反應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1038章 此路通往東京第839章 難擇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251章 天皇之憂第231章 你的學生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252章 加快第214章 血與火第34章 儘量避免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1219章 招賢第212章 戰臨沂第9章 上帝的神蹟第1054章 d日(下)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1168章 臺灣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275章 殘墓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277章 根本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0章 換裝第36章 千古不變是人心第424章 在嶺南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57章 辻參謀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88章 小車之中藏乾坤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68章 唐山後裔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155章 動員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71章 大門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216章 南京之戰(五)第1125章 會師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4章 謊言第1150章 憂鬱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1225章 抵抗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351章 金剛石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1215章 佔領區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77章 電影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159章 戰車前進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135章 敵與我第124章 廠業引人內亦憂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393章 別離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372章 一地之困
第208章 怒極而笑刀揚起第1174章 精衛之問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5章 歌聲響亮震北平第319章 頂撞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182章 反應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85章 莫斯科的冬天(下)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1038章 此路通往東京第839章 難擇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53章 今日相逢不是福第251章 天皇之憂第231章 你的學生第42章 返鄉只爲招工忙第1252章 加快第214章 血與火第34章 儘量避免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1219章 招賢第212章 戰臨沂第9章 上帝的神蹟第1054章 d日(下)第40章 莫斯科與西安第130章 代價爲何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1168章 臺灣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275章 殘墓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277章 根本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0章 換裝第36章 千古不變是人心第424章 在嶺南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57章 辻參謀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88章 小車之中藏乾坤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243章 夏季攻勢(十二)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68章 唐山後裔第1037章 歡迎來到緬甸第155章 動員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71章 大門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216章 南京之戰(五)第1125章 會師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4章 謊言第1150章 憂鬱第402章 廣州灣之變(上)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1225章 抵抗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185章 血戰紅石嵐(三)第351章 金剛石第18章 驚世駭俗第16章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第1158章 世界的改變第1215章 佔領區第54章 斯大林的禮物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77章 電影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105章 廬山煙雨第159章 戰車前進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135章 敵與我第124章 廠業引人內亦憂第56章 他人求助婉言拒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393章 別離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372章 一地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