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無奈的現狀

既然已經接受了事實,範銘就沒有再呆在牀上,每天開始身體的恢復訓練,由於很久時間沒有下牀,再加上營養跟不上,範銘的身體弱的像根稻草,甚至被風一刮就左右搖擺。

不過好像這具身體的底子還不錯,再加上雞湯的滋補,大約過了半個月的時間範銘就可以行走自如了,也藉着這段時間他也搞清楚了自己所處的朝代和地理環境,在這純樸的山村中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反而是這具身體的盲眼母親彷彿知道不少,現在正是處在大宋熙寧元年,東京王相公正得聖上的賞識。

明白這點讓範銘放心了不少,因爲他有幸來到了這個科技、文化、經濟呈井噴式的年代,也就是說他來到了這個最具活力的一個盛世。

他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京東西路應天府楚丘縣下轄的一個村莊,按照後世的說法應該是京東西省、應天市、楚丘縣、清河鄉清河村,應天府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京東西路也就相當於今天的半個河北省。

再到他轉生的這個家庭,卻是有幾分神秘的味道,從老婦人的絮絮叨叨之中範銘聽出不少的東西,他們三人搬來清河村也不過一年左右的時間,這是他們範家荒棄許久的祖地,原本家中也是個殷實小戶,家中除了過早夭折二哥之外,他還有兩個已經嫁人的姐姐和一個哥哥,也算得上是人丁興旺。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襲來,父親被捲入一場官場傾軋之中,就是在這兩年前的短時間之內發生了許多的變故,他的父親入獄,而四哥暴斃,原本一個殷實的家庭瞬間破敗了下來,至於具體的原因他沒敢仔細去追問,相信該說的自然會說出來,他當下要面對這個羸弱家庭的殘酷現狀,儘管他的身體還只有十五歲不到。

聽老婦人說原本被抄家之時憑藉嫂嫂從孃家帶來的嫁妝維持了一段生活,還勉勉強強的過得去,但由於他的突然發病,一下將家中剩下不多的家產全部典賣完,一下變得窘迫了起來。

窮困,極度的窮困,家中有一臺簡陋的老式織布機,是租鎮上織造東家的,沒有佃田,也沒有勞力,這是用來維持這個家的唯一手段,家中唯一的收入就是嫂嫂去鎮上的織造場幫傭和盲眼的老婦人在家紡線

賺取一些工錢。

範銘偷偷的盤查了整個房屋中的‘家產’,唯一值錢的恐怕就算那口鐵鍋了,另外還存有糙麥、黍子一石,大概也就是一百斤多點,沒有多少油水這也只是夠三口人一個多月的口糧,也就是說現實的狀況是家中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下去。

弄清楚現狀之後範銘生出了一股濃烈的危機感,範銘在心中盤算了幾天,該如何來將這個破敗到極致的家庭拯救出來。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看能不能找點生意來做,這畢竟是他的老本行,在印象中宋朝的這個時代商品經濟已經非常的發達,甚至超過了唐朝鼎盛時期的數倍餘,但一想又隨之搖頭,沒有本錢,再加上不熟悉情況和交通不便,這一切都是空話。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弄明白了這一切之後,範銘打算先熟悉下週圍的環境,盲眼的老婦人道:“娘,我想去縣城,順便瞧瞧有沒啥活!”這麼多天下來,雖然叫娘還有點不習慣,但已經勉強能夠順暢的說出口了。

第二天一早,在老婦人泛着欣慰的笑容中範銘踏上了去縣城的道路,臨行前老婦人摸索着從牀底摳出一隻玉鐲子和二十文銅錢塞到了他的手中,範銘心中掠過一絲感動,他知道這已經是這個家中的全部家當了。

清河村離縣城不算太遠,翻過兩座山大概二十里的路程,當然,他也沒有計劃做什麼,只是想熟悉一下週圍的環境,瞭解下這個時代的具體民生,這樣才能夠迅速的融入現在的社會當中。

二十里的距離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不到一上午的時間範銘就來到了所謂的縣城當中,談不上失望,但一絲絲的不忿還是有的,這個應天府下屬畿縣遠沒有想象當中的繁華,但總體還算有個縣城的模樣,各行各業彷彿都很齊全,街道上也是人來人往。

範銘衡量了下自身,心中不斷划算這自己到底該從哪裡開始起步,任何一個事業起步都非常的重要,有時候人的起步就決定了這個人一生的命運。

然而,他發現自己嚴重的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年齡,十四歲多的年紀雖然已經不算小了,但對於應徵一些好職位的話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雖然勉強會寫毛筆字,但

賬房、文書這種專業性非常強的職位是輪不到他來染指的,能夠適應他的職業只能是學徒、跑堂之類的職位了,但仔細考量了一下學徒和跑堂的工作狀況和收入,範銘立即否認了這種想法,與其賺這麼少的錢在這裡耗費時間,還不如去買苦力,反倒錢多點,還可以補貼一下家中環境。

在城門口的面癱上,範銘花三文錢要了一碗削麪,揉了揉發酸了膝蓋,滋溜溜的喝着熱湯將一碗麪下了肚,他以前就從來沒發現一碗清湯麪能夠這麼好吃。

吃完之後又在城內徘徊了一陣,確定了沒有再發現什麼機會的他失望透頂的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在社會上打磨了這麼久的他從來就不會相信什麼事情是可以隨便得來的,只有先踏踏實實的把自己的底子打好,才能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從而有所建樹。

望了望天色倒是還早,沿途上範銘反倒不像早上那麼的急了,沿途一路打量,倒也見識了不少那個時代沒有的植物和動物,還有一些風土人情,這倒讓他看出一些彎彎道道的來,他發現這個時代的由於交通的不發達,所謂的商品經濟完全就是圍繞着衣食住行這四個大的方面來進行,而行的這方面卻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如果將來有了一些資本,開一家運輸行倒是一本萬利的行當,但眼下這些都只是一個想法而已,要實行起來的話難度應該不下於造一枚火箭,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

一路不緊不慢的往前趕着,在快要接近家中的時候,範銘特意繞道去清河鄉所轉了轉,他意外的發現這個小鎮還頗有幾分繁華的味道,在靠近鄉所周圍有幾個小型的陶瓷作坊,還幾個織造作坊,雖然他不能夠到裡面真的去看到什麼,但他還是遠遠的看到了一些做工時的情形,想來他的那個嫂嫂也是在這裡其中的一個作坊中做活。

在不遠處他還看到了一個村學,裡面傳來抑揚頓挫的讀書時,讓範銘心中不由的一動,宋朝正是一個文人崛起的時代,沒有學問在這個時代是寸步難行,這個學問當然指的是孔孟黃老之道,這恰恰是自己的薄弱之處,而村學就是自己必經的一道橋樑,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來這裡的作坊做工,順便聽聽課,長點學問。

(本章完)

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七十九章 這趟是白來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恨君不惜人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奇技淫巧第二百一十章 上下尊卑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黃雀第十六章 轉機五代、宋的商稅 五代十國商稅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擇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安的什麼心思宋代政府對買撲課額的徵收、蠲免和使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規劃的設想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二百零二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四章 曹府第二十七章 奮不顧身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十二章 三夫人回來了第七十四章 氣氛如斯第二十三章 收了你嫂嫂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六章 年輕人的銳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宋代政府與節日消費第十章 匠師初任第二百四十一章 奇技淫巧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三十一章 總得有身好裝扮第八十六章 帶着鹽引回來了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二十三章 收了你嫂嫂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五十一章 這幫子讀書人那!第二百一十章 亂了方寸第二百零九章 這個主事有點鹹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禍第一百四十章 拜碼頭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職第二百一十七章 詩、經之辯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章 這狗/娘養的青春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第八十四章 這鋪成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楚丘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一百零四章 非常手段第六十三章 賭約宋代政府與節日消費第一百一十六章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第二百零二章 籌備第二百零四章 州府震動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第五十四章 託售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四十四章 香雪也是個小富婆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是機遇也是挑戰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十章 匠師初任第二百三十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七十三章 範銘哪兒來的門路?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十一章 丫環香雪第三十六章 官途還是吏途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宋代政府與節日消費第六十九章 這或許是個機會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
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七十九章 這趟是白來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恨君不惜人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奇技淫巧第二百一十章 上下尊卑第一百九十章 誰是黃雀第十六章 轉機五代、宋的商稅 五代十國商稅第一百二十七章 抉擇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安的什麼心思宋代政府對買撲課額的徵收、蠲免和使用第一百七十二章 規劃的設想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二百零二章 啞巴吃黃連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四章 曹府第二十七章 奮不顧身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十二章 三夫人回來了第七十四章 氣氛如斯第二十三章 收了你嫂嫂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六章 年輕人的銳氣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宋代政府與節日消費第十章 匠師初任第二百四十一章 奇技淫巧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三十九章 大名府來信第三十一章 總得有身好裝扮第八十六章 帶着鹽引回來了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二十三章 收了你嫂嫂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五十一章 這幫子讀書人那!第二百一十章 亂了方寸第二百零九章 這個主事有點鹹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九十六章 是福不是禍第一百四十章 拜碼頭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職第二百一十七章 詩、經之辯第一百零一章 舊事重提第一章 這狗/娘養的青春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第八十四章 這鋪成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楚丘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一百零四章 非常手段第六十三章 賭約宋代政府與節日消費第一百一十六章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第二百零二章 籌備第二百零四章 州府震動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第五十四章 託售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三十章 等待的煎熬第四十四章 香雪也是個小富婆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是機遇也是挑戰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十章 匠師初任第二百三十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七十三章 範銘哪兒來的門路?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大命案第十一章 丫環香雪第三十六章 官途還是吏途第十七章 老子可不是病貓宋代政府與節日消費第六十九章 這或許是個機會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