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匠師初任

也不知道到了什麼時候,範銘感覺四周已經是靜悄悄的,只餘下蛙鳴聲,合上書本,望了望窗外,半空中的月亮已經是透亮透亮,索性吹熄油燈拿着書本走出門外,坐到院中的那塊光滑大盤石上,習習涼風吹拂着,反倒十分愜意。

月光雖然敞亮,但光線還是有點稍顯不足,範銘看得還是有點吃力,範秦氏心疼兒子,摸索着把家中許久沒用過的油燈那了出來,點上之後朝屋外喊道,“五郎,來屋裡看吧,傷了眼睛可是一輩子的事。”

“嗯!”範銘默默的答應着,心中頗有些感動,不論什麼年代父母爲兒的那種關切之心都是不會變的。

在昏暗的油燈下範銘細細的體味着每一句話的含義,不時用毛筆沾了沾水在塌几上書寫着一些較爲生疏的字體,環境雖然非常的簡陋,但範銘卻格外的珍惜這能夠讀書的機會,這三個月的艱辛勞作讓他明白一個道理,機會從來都是通過踏踏實實的做事得來的。

一晚上的功夫,一本《幼學文》已經是差不多背誦了下來,《幼學文》是真宗所編制,通篇都是勸人向學的道理,以他的底子背誦這些簡單的當然不是問題,但如果要靈活運用的話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得心應手了。

主要其中一些典故的地方不是很瞭解,再加上文化思想的曲解讓他有些難以接收,不過其中的一些語句按照當時的環境看來卻是十分的上進,自五代以來,武人當道,倫理盡喪,急需建立一套道德標準,而這本就充當了一個啓蒙宣傳的作用,就如後世的一位偉人所說教育從娃娃抓起是一個道理。當然,讀書人也必須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的書生滿腹才學卻多半無用,進不能興邦立國,素來有秀才造反之譏;退不能守家旺業,周全妻子兒女,讀書人懂的東西多了,見的東西也多了,誘惑自然也多了,在進行正義和利益的取捨時便有了更多要考慮的東西。但如果讀書人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話,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便是極其重大的。讀書人傾向正義還是傾向誘惑,更多的並不是在其知識的多少,而是在他存在的那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如果社會風尚好,讀書人自然也能秉持讀書人應該有的道義。

胡思亂想着,估摸着時間也差不多該睡覺了,明天還要上工,這可是他升任匠師的第一天,不能在別人的面前落了面子,還有陳耆長那裡也不是那麼好交代的,合上書本吹熄油燈,脫了褂子走到院子中準備衝個澡再睡,三伏天剛過,天氣還是那麼的悶熱,剛纔一動不動的看書幾個時辰讓他一身滑膩滑膩的特別難受。

範銘正脫光了洗得痛快,外屋的門簾突然撩了起來,擡頭一看卻是張婉兒走了出來,張婉兒身上卻是隻穿着一件小衣,其中露出些許白膩之處,饒是範銘後世已經司空見慣也不由有些尷尬,索性蹲了下去,幸好處在角落的陰影之處,倒是不太明顯。

張婉兒本是出來解手,迷糊之間倒忘記小叔還在用功讀書,一

時看見一具精壯漢子的身體陡然紅了臉,急急轉了回去,半晌間從裡面傳出一句話來,“五郎,該睡了,在晚點雞都該打鳴了,累壞了身子可不好!”

“嗯!”範銘低頭悶哼了一聲,尋思着這樣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腦中生出了將這個破茅草屋重新翻修的念頭,要起一間三廂的青磚大瓦房顯然是不可能,但多舔一間書房倒是沒有什麼問題,窯上有許多木料,出點錢買的話可能花費也不多。

有了決定,範銘的心也就坦然了,當下收拾了一番回屋上牀睡了。

第二天一早,範銘起身就沿河到了窯上,一路上他也沒閒着,在腦中不斷搜索着一些見過的畫藝、畫風,曹戶長給他分配的工作就是裝飾繪畫,這些天他也研究了不少,心中也有些底子,也就是在坯胎成型後,匠師們據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審美需要進行裝飾繪紋,方法多種多樣,如刻、劃、印、繪畫、雕塑等。刻劃紋飾需在坯胎將幹未乾時用竹刀等特殊工具進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較溼時進行製作,而繪畫則是在胎體涼幹後進行,根據不同需要採用不同的原料繪製,如釉下青花用鈷料,釉裡紅用銅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則是用不同彩料在燒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繪畫,工筆畫他也曾經跟一個老師學習過一年,應付一些簡單的倒是不成問題。

“範匠師,來上工了啊!”臨近窯上,不少的工匠在同範銘熱情的打着招呼,饒是他當匠師的消息已經傳播開來了,農人平常沒甚事,這些消息倒是傳播的飛快,範銘也只是微笑的迴應着,沒有多做矯情。

曹府的管理體系相對來說非常的先進,新任匠師到任就有專門的小廝領着他到專門的畫匠作坊,作坊中有個年長的匠師充當坊都,也就相當於車間主任,由他來分配每天的做工任務,範銘對於這一切倒不是很陌生,先前在做力工的時候他也時常到各個作坊中‘考察’過。

坊都姓趙,是應天府人氏,他以前也和他打過一些招呼,對他不冷不熱,一般年長的手藝人都是這般古板,範銘只是一個新晉的畫匠,在還沒有得到他的認同前是不會有什麼好臉色的,“範五,這幾天,東家要的東西急點,要把這批的瓷活趕出來,你剛來,先做胚畫吧!”

“嗯!”範銘沒有答話,只是默默的走到屬於他的那個小‘工作間’,其實也就是一個工間作坊,位置大概也就兩三平方米,相對於泱泱大宋來說這點土地算不得什麼,再一個整個窯上的匠師都集中在一起,也大大的提高了整個瓷窯的做工效率。

“瓷活講究獨、絕、新、奇。”站在工坊中間的趙都坊開始了一天做工前的警訓,趙坊都雖然不需要做工,但卻要負責一個窯的出產質量,看起來很輕鬆,其實不然,聽其他匠師說坊都弄不好受罰得比一般工匠還要重,“所謂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釘、釉裹足,這些都是我坊下的工藝要準,誰要是做不得,就趁早給我回家刨地去。”

趙坊都在訓斥的同時眼睛有意無意的瞟了瞟範銘的方向,這些都被他看在眼中,他知道趙坊都這是在借集訓之名來警告他這個新人要安分點,也不知道這趙都坊是不是和陳耆長有什麼關係,但眼下這些也不是他能夠考慮的,他現在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踏踏實實幹好自己份內的事,多存點本錢,爲將來從商做準備,有可能的話就順便博個功名。

“好了,開工了。”這下趙坊都倒是十分乾脆,撂下這句話後頭獨自鑽進了窯裡,範銘估摸着應該是在查看燒好瓷的成色。

在趙都坊一聲令下之後,瓷窯上的氣氛頓時活絡開來了,不時響起的號子聲唱得人心裡暖暖的,也難怪,這個時代沒有人心的浮躁,有的只是那純樸的生活態度,能夠吃飽穿暖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相對於其他鄉農來說,瓷窯上幹活的在十里八鄉都算是撐的上門面的人了。

範銘正準備開工,看見開始引他進來的那個小廝還站在一旁,就道:“你去幹活吧,我這兒都差不多了!”

小廝恭敬的行了個禮,“師傅,都坊讓我以後就跟您了,您有什麼要做的就儘管吩咐!”

範銘點了點頭,知道這是窯上的規矩,每個匠師都要帶個徒弟,順便幫工,他也不能例外,仔細的打量了面前的小廝,那張稍顯青澀的臉上還滿是泥垢,一看就是個老實本分的孩子,心中不由生出一種憐惜的感觸,輕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三屯。”

“幾歲了?”

“十三了。”

“以後就跟着我吧,做事機靈點,少說多做……可憐的孩子!”最後的那句話他沒有說出來,只是在心中感嘆不已,在說這些話的同時他已經絲毫忘記了自己也僅僅才成年而已。

“嗯,我省得的,我娘教過我!”三屯認真的點了點頭,那烏黑的眼珠中透着堅毅,範銘在心中嘆息了一聲,這麼小的孩子就要出來討生活,比起後世那些生在金窩窩裡的孩子卻是懂事不少,或許人類的進步也是一種倒退。

胚畫是個技術活,也是個精細活,頭一次上手範銘還不免有些生疏,有幾次力道沒控制好把未乾的胚胎直接挑破,看得在一旁幫工的小廝三屯都心驚肉跳,幸好胚畫是最基礎的輪廓畫藝,還有返工的機會,加上三屯這小子也挺機靈,悄悄的將胚泥重新送回到了瓷坯作坊銷燬,當然,這一切都是揹着趙都坊做的。

好在範銘從小做事就非常的有耐性,紮紮實實的做事,熟能生巧,加上範銘也不是沒有貨,經過一番磨合,倒也漸漸的順手了起來,雖然比不上那些老匠師的速度,一天下來倒也畫好了四個小型瓷胚。

終於等到收工的那一刻,範銘才重重的吐了一口氣,先前還以爲做匠師會比較輕鬆,沒想到比做力工的壓力更大,工作量也不見得少到哪兒去,如果說做力工耗費的是體力,那做匠師耗費的就是精力了。

(本章完)

第五十三章 天下爲公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八十九章 返鄉之行第二百零八章 偷得半點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零一章 太寒磣人了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六十九章 這或許是個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境的沉澱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北宋賦重役輕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二百零九章 這個主事有點鹹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一百九十五章 果然出事了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九十四章 涸澤而漁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三章 無奈的現狀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五十章 銷路問題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和諧因素第二百二十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境的沉澱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三十四章 帥司衙門第九十七章 身份不同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曹司新氣象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四十章 這麼厚的家世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詩、經之辯第一百三十二章 豐厚的嫁妝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四十六章 簡直是胡鬧第八十五章 翁婿情深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沉默是金第九十章 要娶就一起娶第六章 勞其筋骨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八十六章 帶着鹽引回來了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五代、宋的田賦(兩稅)五代、宋的役法 五代役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人是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七十三章 範銘哪兒來的門路?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十五章 事情果然是這樣第二百一十章 上下尊卑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零九章 這個主事有點鹹第八十九章 返鄉之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二十二章 清河鄉的劇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人是誰?第七十八章 來的正是時候第一章 這狗/娘養的青春第一百七十八章 那塊地如何?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古代房價也很高!宋朝官員借租官舍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了個助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楚丘來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外插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三十八章 臨行前的安置第二百零六章 悠然上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名流彙集第六十一章 卜縣丞的賞識第八十五章 翁婿情深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大包袱
第五十三章 天下爲公第四十九章 爽膚水的初步成型第八十九章 返鄉之行第二百零八章 偷得半點閒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零一章 太寒磣人了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六十九章 這或許是個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境的沉澱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北宋賦重役輕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二百零九章 這個主事有點鹹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一百九十五章 果然出事了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利害關係第一百九十四章 涸澤而漁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一百一十三章 妥協是一門藝術第二百零三章 賭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三章 無奈的現狀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五十章 銷路問題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和諧因素第二百二十章 軍令狀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零四章 借雞生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境的沉澱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三十四章 帥司衙門第九十七章 身份不同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曹司新氣象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四十章 這麼厚的家世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二百一十七章 詩、經之辯第一百三十二章 豐厚的嫁妝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咬一口第四十六章 簡直是胡鬧第八十五章 翁婿情深宋代市易法的經營模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沉默是金第九十章 要娶就一起娶第六章 勞其筋骨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三十五章 知縣大人的召見第八十六章 帶着鹽引回來了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五代、宋的田賦(兩稅)五代、宋的役法 五代役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人是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事換人第二百四十章 檔次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七十三章 範銘哪兒來的門路?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十五章 事情果然是這樣第二百一十章 上下尊卑第一百五十章 籌備第二百零九章 這個主事有點鹹第八十九章 返鄉之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二十二章 清河鄉的劇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爲官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人是誰?第七十八章 來的正是時候第一章 這狗/娘養的青春第一百七十八章 那塊地如何?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古代房價也很高!宋朝官員借租官舍第八十三章 照方抓藥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細作’第二百零八章 下一步的策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多了個助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楚丘來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外插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零六章 不通情理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三十八章 臨行前的安置第二百零六章 悠然上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名流彙集第六十一章 卜縣丞的賞識第八十五章 翁婿情深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大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