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第307章 勇爭第一是態度

竇鍔和姜度,李隆基都見過,知道一個善舞,一個懶散,可此刻這兩個自己最熟悉的都沒開口,第一次見自己這個大唐天子的崔家小子卻先開了口,他不禁有些錯愕。然而,崔儉玄提到他昔日那一場至今引以爲豪的勝績,他心中倒有幾分得意,可依舊板着臉一張臉冷冷斥道:“照你這麼說,你們呼朋喚友糾集了京城上下那麼多王侯公卿子弟,成日裡你來我往花銷無數,甚至引得坊間閒漢賭博爲戲,倒是爲了揚我大唐武風了?”

“本就是如此。”崔儉玄歷來膽子大,此刻竟低低嘀咕了一句,等發覺氣氛好似凝滯了一般,他方纔咳嗽了一聲,“陛下,以馬球賽結果爲賭戲,從前就偶爾有過。只那時候往往兩家子弟爭強鬥狠,各出家奴部曲彼此對戰。然則這些家奴部曲馬術再精,馬球打得再好,終究頂多只是練出了卒,練不出將,而如今這些年來,王侯公卿子弟只知飲酒取樂,絲毫不通弓馬騎射的,難道還少?”

既然話已經撂下去了,他心裡反反覆覆默唸杜士儀當初對他出了這主意時就提過的那句話,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稍稍頓了一頓,見李隆基若有所思地蹙了蹙眉,並沒有阻止自己繼續往下說,他一時勇氣大振:“而我們這些人如今四下以馬球四下挑戰,可不許以什麼家奴部曲充數,要麼就認輸避戰,要麼答應下來,就必須自己拉上一支良家子弟的隊伍出來應戰,輸贏各看本事。大家都是王侯公卿世家子弟,又不缺錢,那些馬匹鞍轡的花銷本不在乎,至於身上帶傷,亦是家常便飯,可這種場合誰有臉呼痛叫苦?所以,這不但不是什麼奢靡之風,反而是武風雄風!”

李隆基似笑非笑地看着這第一次見的崔家膽大小子,好一會兒便轉向了竇鍔和姜度,淡淡地問道:“你們兩個怎麼說?”

竇鍔正在斟酌詞語,姜度便笑吟吟地說道:“陛下,崔十一郎說的就是我想說的。陛下想來也知道我平素懶散,最初被崔十一郎拉去充數時還有些不樂意,可一場場打下來雖是身上多了不少皮肉傷,可卻也覺得酣暢淋漓。我如今也就是個閒職,想來也不至於因爲打一二場馬球就失了官體顏面。再說了,坊間那些無聊閒漢,連朝廷拜誰爲相國都會湊三五個人博戲取樂,無聊到用我們那馬球賽的結果來賭個彩頭,那也不足爲奇,告到陛下面前來,未免小題大做了!”

姜度既然也開了口,竇鍔覷了一眼李隆基,見天子那怒氣彷彿遠不如最初,他就輕輕咳嗽了一聲,有些赧顏地說道:“陛下,臣只是想着練好了馬術,總有利於身手進益。再者洛陽閒着沒事幹的世家子弟很不少,時間久了未免生事。打馬球最是耗神耗力,咱們就算是胡鬧,可歸根結底也少了事端。”

“照你們這麼說,朕還得獎賞你們這大張旗鼓?”

李隆基給氣樂了,可心底的憋悶終究一掃而空。看了一眼面前這三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他突然開口說道:“既然你們三個在東都惹出了這麼一場大風波,那好,今天都下場來陪朕打一場!要是能夠贏得了朕,那就既往不咎。要是贏不了,回頭休想再狡辯!”

見天子撂下這話便拂袖而去,三個人一時面面相覷。眼見得內侍們都慌忙追着李隆基去了,姜度這才輕輕一舔嘴脣,眼神閃爍地問道:“就咱們三個,要贏下來似乎不太可能,要不請旨把咱們那兩個搭檔也一塊宣進宮來?”

“好主意!”崔儉玄眼睛大亮,立時贊同道,“要說打球,還是自己人最順手!竇十郎,得叫上你那兩個弟弟!”

竇鍔簡直要被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給氣瘋了,竟忘了這是在貞觀殿,惱火地低喝道:“你們兩個,還真的敢贏陛下?”

“勇爭第一是態度,贏不贏得了那是實力問題!有道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崔儉玄理直氣壯地照本宣科搬了杜士儀的原話,拍拍膝蓋站起身之後,見高力士一直笑眯眯站在那兒聽他們三個說話,他便上了前去,有些不好意思地拱了拱手道,“高將軍,陛下說要咱們三個陪他下場,可咱們三個再加上另兩人實則只練了一個月,倘若再加上生手,恐怕更要亂套了,不知道能不能回去畢國公竇宅,叫上竇十郎那兩個弟弟?”

剛剛李隆基的一系列表情變化,高力士始終看在眼裡,而這邊三個年輕人的商量,他也聽在耳中,此刻見竇鍔無可奈何,姜度也對自己連連拱手,他遂笑道:“那我就令人去宣,但至於是否趕得上,卻是不能擔保!三位郎君,君無戲言,可得好好表現啊!”

高力士話歸這麼說,但轉身就去請示了天子。而李隆基樂得看看這幾個年輕後輩究竟是嘴上說說,還是真的頗有兩手,當即就準了。等到竇家另兩位子弟奉旨而來,衆人齊聚在陶光園的馬球場,端詳着這五個雄赳赳氣昂昂的青年,李隆基的面上不知不覺就露出了笑容。

昔日和他同戰吐蕃人的武延秀等人,如今不是化成灰就是不知道上哪去了。而兄弟之中,如今寧王身體不如從前,岐王更是醉漢一個,薛王申王亦是早不復當年豪氣,如今跟在他鞍前馬後的,都是北門禁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壯,專爲了陪他打球而召集起來的人,隨他征戰連場,全都無往而不利。

待到開球伊始,李隆基這一隊那四個驍勇兵士按照素日習慣一擁而上,截斷了球之後就舒舒服服送到了天子的杆下。正當李隆基揮杆下擊之時,旁邊卻突然生出了一支鞠杖,很是狡黠地將球從那一匹御馬四蹄之下推了出去。面對這一膽大妄爲的舉動,場邊那些專門負責歡呼的宦官們一時目瞪口呆,就連高力士也愣了一愣,待看清是崔儉玄,他不禁啞然失笑道:“好個膽大小子!”

李隆基從最初的震驚之中回過神,就只見己方那四個兵士氣急敗壞地朝着拿球的姜度圍逼了上去,卻不料姜度挑了個高球,輕輕鬆鬆把球送出了包圍圈,得球的竇鍔按照歷來的習慣,下意識地一杖傳給了正在球門前頭的堂弟竇十二郎,竇十二郎看看左右,見自己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放水都無從談起,只能無可奈何徑直一杆,竟是毫無懸念地先拔頭籌。

眼見這幾次傳送之下得了如此結果,始作俑者崔儉玄不禁笑容滿面,見身側不過兩三步遠處的李隆基看着自己,而天子麾下那四個軍士卻對他怒目以視,他連忙縮了縮腦袋,這才深深彎下了腰。

“馬球之道,本就是形同軍陣廝殺,彼此配合衝陣,佯攻截擊無所不用其極。陛下恕罪,臣剛剛只是斗膽牛刀小試,而他們各司其職,這才僥倖被臣等拔得頭籌。”

竟然真有人敢搶在自己前頭贏下頭籌,李隆基雖然惱火,可這些話倒是有些意思,置之一笑也就沒再理會,只是卻把最初那三分精神換成了全神貫注。果然,接下來他連下兩籌,輕輕鬆鬆就再次獲得了領先。然而,當休息片刻再次開打之際,讓他沒想到的是,隨着己方得球之後縱馬狂奔後回球傳了給他時,他快趕到落點前,卻是又伸出了一支鞠杖攔了個正着。這一次,出手的卻是姜度。接下來仍是那幾個年輕人之間眼花繚亂的互傳配合,最後一杆進球的,恰是竇鍔的另一個堂弟竇十四郎。

而姜度在馬上躬身行禮時,說的話又一次把李隆基給氣樂了:“陛下所用皆是驍勇銳士,絕非臣等所能比擬,然則他們唯奉陛下一人,故而臣才預先埋伏在陛下身前,僥倖得以成功。”

當這樣的僥倖成功了足足四次,李隆基不得不惱怒地吩咐那幾個健卒自行採取最好的擊點,不用總把最後一擊留給他。果然接下來九籌之中,他這一方一口氣拿到了五籌,即便如此,看着最終那九比九的最終得分,他的面色依舊微妙得很。足足好一會兒,他才哈哈大笑了起來。

“敢截朕的球,別人是一次都不敢!可你們這些小子,竟然一連四次!”

李隆基這些年也召過臣下陪着打馬球,但所有人無一例外就是截球,也是從那些銳士健卒杖下,沒人敢和天子較勁,可崔儉玄和姜度卻不但敢,每人還這麼幹了兩次,就連竇鍔也咂舌於他們這天大的膽子。待見李隆基並不算太生氣,他方纔悄然舒了一口氣,縱馬上前後便賠笑說道:“陛下,我等拼盡全力,狡計迭出,可最終還是沒能勝過陛下,未知陛下之前說的這既往不咎……”

“朕說的是你們贏了,可現在你們沒贏,不過也沒輸,你們讓朕如何是好?”李隆基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三人,突然對崔儉玄問道,“崔十一郎,竇十郎和姜四郎如今都有職在身,你呢?”

“回稟陛下,臣去歲守制期滿,今年打算應選東都鄉貢明經。”

“你一個即將赴明經選的,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日日打馬球?”李隆基猛然間想到葛福順那個武藝高強卻經史一竅不通的兒子,登時氣不打一處來,“朕現在就考你經史十條,你要是答不上來,三年之內就不用考了!”

這翻臉來得極度突然,見竇鍔和姜度齊齊色變,崔儉玄心中一跳,暗叫一聲杜十九好樣的,臉上卻誠惶誠恐地應道:“陛下請考問。”

竇鍔和姜度,李隆基都見過,知道一個善舞,一個懶散,可此刻這兩個自己最熟悉的都沒開口,第一次見自己這個大唐天子的崔家小子卻先開了口,他不禁有些錯愕。然而,崔儉玄提到他昔日那一場至今引以爲豪的勝績,他心中倒有幾分得意,可依舊板着臉一張臉冷冷斥道:“照你這麼說,你們呼朋喚友糾集了京城上下那麼多王侯公卿子弟,成日裡你來我往花銷無數,甚至引得坊間閒漢賭博爲戲,倒是爲了揚我大唐武風了?”

“本就是如此。”崔儉玄歷來膽子大,此刻竟低低嘀咕了一句,等發覺氣氛好似凝滯了一般,他方纔咳嗽了一聲,“陛下,以馬球賽結果爲賭戲,從前就偶爾有過。只那時候往往兩家子弟爭強鬥狠,各出家奴部曲彼此對戰。然則這些家奴部曲馬術再精,馬球打得再好,終究頂多只是練出了卒,練不出將,而如今這些年來,王侯公卿子弟只知飲酒取樂,絲毫不通弓馬騎射的,難道還少?”

既然話已經撂下去了,他心裡反反覆覆默唸杜士儀當初對他出了這主意時就提過的那句話,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稍稍頓了一頓,見李隆基若有所思地蹙了蹙眉,並沒有阻止自己繼續往下說,他一時勇氣大振:“而我們這些人如今四下以馬球四下挑戰,可不許以什麼家奴部曲充數,要麼就認輸避戰,要麼答應下來,就必須自己拉上一支良家子弟的隊伍出來應戰,輸贏各看本事。大家都是王侯公卿世家子弟,又不缺錢,那些馬匹鞍轡的花銷本不在乎,至於身上帶傷,亦是家常便飯,可這種場合誰有臉呼痛叫苦?所以,這不但不是什麼奢靡之風,反而是武風雄風!”

李隆基似笑非笑地看着這第一次見的崔家膽大小子,好一會兒便轉向了竇鍔和姜度,淡淡地問道:“你們兩個怎麼說?”

竇鍔正在斟酌詞語,姜度便笑吟吟地說道:“陛下,崔十一郎說的就是我想說的。陛下想來也知道我平素懶散,最初被崔十一郎拉去充數時還有些不樂意,可一場場打下來雖是身上多了不少皮肉傷,可卻也覺得酣暢淋漓。我如今也就是個閒職,想來也不至於因爲打一二場馬球就失了官體顏面。再說了,坊間那些無聊閒漢,連朝廷拜誰爲相國都會湊三五個人博戲取樂,無聊到用我們那馬球賽的結果來賭個彩頭,那也不足爲奇,告到陛下面前來,未免小題大做了!”

姜度既然也開了口,竇鍔覷了一眼李隆基,見天子那怒氣彷彿遠不如最初,他就輕輕咳嗽了一聲,有些赧顏地說道:“陛下,臣只是想着練好了馬術,總有利於身手進益。再者洛陽閒着沒事幹的世家子弟很不少,時間久了未免生事。打馬球最是耗神耗力,咱們就算是胡鬧,可歸根結底也少了事端。”

“照你們這麼說,朕還得獎賞你們這大張旗鼓?”

李隆基給氣樂了,可心底的憋悶終究一掃而空。看了一眼面前這三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他突然開口說道:“既然你們三個在東都惹出了這麼一場大風波,那好,今天都下場來陪朕打一場!要是能夠贏得了朕,那就既往不咎。要是贏不了,回頭休想再狡辯!”

見天子撂下這話便拂袖而去,三個人一時面面相覷。眼見得內侍們都慌忙追着李隆基去了,姜度這才輕輕一舔嘴脣,眼神閃爍地問道:“就咱們三個,要贏下來似乎不太可能,要不請旨把咱們那兩個搭檔也一塊宣進宮來?”

“好主意!”崔儉玄眼睛大亮,立時贊同道,“要說打球,還是自己人最順手!竇十郎,得叫上你那兩個弟弟!”

竇鍔簡直要被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給氣瘋了,竟忘了這是在貞觀殿,惱火地低喝道:“你們兩個,還真的敢贏陛下?”

“勇爭第一是態度,贏不贏得了那是實力問題!有道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崔儉玄理直氣壯地照本宣科搬了杜士儀的原話,拍拍膝蓋站起身之後,見高力士一直笑眯眯站在那兒聽他們三個說話,他便上了前去,有些不好意思地拱了拱手道,“高將軍,陛下說要咱們三個陪他下場,可咱們三個再加上另兩人實則只練了一個月,倘若再加上生手,恐怕更要亂套了,不知道能不能回去畢國公竇宅,叫上竇十郎那兩個弟弟?”

剛剛李隆基的一系列表情變化,高力士始終看在眼裡,而這邊三個年輕人的商量,他也聽在耳中,此刻見竇鍔無可奈何,姜度也對自己連連拱手,他遂笑道:“那我就令人去宣,但至於是否趕得上,卻是不能擔保!三位郎君,君無戲言,可得好好表現啊!”

高力士話歸這麼說,但轉身就去請示了天子。而李隆基樂得看看這幾個年輕後輩究竟是嘴上說說,還是真的頗有兩手,當即就準了。等到竇家另兩位子弟奉旨而來,衆人齊聚在陶光園的馬球場,端詳着這五個雄赳赳氣昂昂的青年,李隆基的面上不知不覺就露出了笑容。

昔日和他同戰吐蕃人的武延秀等人,如今不是化成灰就是不知道上哪去了。而兄弟之中,如今寧王身體不如從前,岐王更是醉漢一個,薛王申王亦是早不復當年豪氣,如今跟在他鞍前馬後的,都是北門禁軍之中挑選出來的精壯,專爲了陪他打球而召集起來的人,隨他征戰連場,全都無往而不利。

待到開球伊始,李隆基這一隊那四個驍勇兵士按照素日習慣一擁而上,截斷了球之後就舒舒服服送到了天子的杆下。正當李隆基揮杆下擊之時,旁邊卻突然生出了一支鞠杖,很是狡黠地將球從那一匹御馬四蹄之下推了出去。面對這一膽大妄爲的舉動,場邊那些專門負責歡呼的宦官們一時目瞪口呆,就連高力士也愣了一愣,待看清是崔儉玄,他不禁啞然失笑道:“好個膽大小子!”

李隆基從最初的震驚之中回過神,就只見己方那四個兵士氣急敗壞地朝着拿球的姜度圍逼了上去,卻不料姜度挑了個高球,輕輕鬆鬆把球送出了包圍圈,得球的竇鍔按照歷來的習慣,下意識地一杖傳給了正在球門前頭的堂弟竇十二郎,竇十二郎看看左右,見自己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放水都無從談起,只能無可奈何徑直一杆,竟是毫無懸念地先拔頭籌。

眼見這幾次傳送之下得了如此結果,始作俑者崔儉玄不禁笑容滿面,見身側不過兩三步遠處的李隆基看着自己,而天子麾下那四個軍士卻對他怒目以視,他連忙縮了縮腦袋,這才深深彎下了腰。

“馬球之道,本就是形同軍陣廝殺,彼此配合衝陣,佯攻截擊無所不用其極。陛下恕罪,臣剛剛只是斗膽牛刀小試,而他們各司其職,這才僥倖被臣等拔得頭籌。”

竟然真有人敢搶在自己前頭贏下頭籌,李隆基雖然惱火,可這些話倒是有些意思,置之一笑也就沒再理會,只是卻把最初那三分精神換成了全神貫注。果然,接下來他連下兩籌,輕輕鬆鬆就再次獲得了領先。然而,當休息片刻再次開打之際,讓他沒想到的是,隨着己方得球之後縱馬狂奔後回球傳了給他時,他快趕到落點前,卻是又伸出了一支鞠杖攔了個正着。這一次,出手的卻是姜度。接下來仍是那幾個年輕人之間眼花繚亂的互傳配合,最後一杆進球的,恰是竇鍔的另一個堂弟竇十四郎。

而姜度在馬上躬身行禮時,說的話又一次把李隆基給氣樂了:“陛下所用皆是驍勇銳士,絕非臣等所能比擬,然則他們唯奉陛下一人,故而臣才預先埋伏在陛下身前,僥倖得以成功。”

當這樣的僥倖成功了足足四次,李隆基不得不惱怒地吩咐那幾個健卒自行採取最好的擊點,不用總把最後一擊留給他。果然接下來九籌之中,他這一方一口氣拿到了五籌,即便如此,看着最終那九比九的最終得分,他的面色依舊微妙得很。足足好一會兒,他才哈哈大笑了起來。

“敢截朕的球,別人是一次都不敢!可你們這些小子,竟然一連四次!”

李隆基這些年也召過臣下陪着打馬球,但所有人無一例外就是截球,也是從那些銳士健卒杖下,沒人敢和天子較勁,可崔儉玄和姜度卻不但敢,每人還這麼幹了兩次,就連竇鍔也咂舌於他們這天大的膽子。待見李隆基並不算太生氣,他方纔悄然舒了一口氣,縱馬上前後便賠笑說道:“陛下,我等拼盡全力,狡計迭出,可最終還是沒能勝過陛下,未知陛下之前說的這既往不咎……”

“朕說的是你們贏了,可現在你們沒贏,不過也沒輸,你們讓朕如何是好?”李隆基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三人,突然對崔儉玄問道,“崔十一郎,竇十郎和姜四郎如今都有職在身,你呢?”

“回稟陛下,臣去歲守制期滿,今年打算應選東都鄉貢明經。”

“你一個即將赴明經選的,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日日打馬球?”李隆基猛然間想到葛福順那個武藝高強卻經史一竅不通的兒子,登時氣不打一處來,“朕現在就考你經史十條,你要是答不上來,三年之內就不用考了!”

這翻臉來得極度突然,見竇鍔和姜度齊齊色變,崔儉玄心中一跳,暗叫一聲杜十九好樣的,臉上卻誠惶誠恐地應道:“陛下請考問。”

78.第78章 救人如救火73.第73章 盛名之下552.第552章 造勢972.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669.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1069.第1069章 聯姻119.第119章 無價之寶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42.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1063.第1063章 公道人心319.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30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979.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625.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1080.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363.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987.第987章 封公封疆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742.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46.第46章 全肉宴205.第205章 亂象初現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190.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1236.第1236章 內訌602.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984.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255.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745.第745章 鄯州老卒1094.第1094章 孺慕717.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753.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708.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328.第328章 餘怒264.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661.第661章 張九齡531.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717.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1091.第1091章 憤懣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83.第183章 羣情激憤,東窗事發1262.第1262章 如同笑話的推舉988.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38.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1097.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211.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780.第780章 從一而終796.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1005.第1005章 不疑346.第346章 抗爭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712.第712章 十銓注擬240.第240章 阿姊606.第606章 雲州集1127.第1127章 兵鋒何指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7.第7章 崑崙奴702.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1107.第1107章 狗咬狗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1074.第1074章 血書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574.第574章 不速之客1093.第1093章 出征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337.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342.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485.第485章 仁至義盡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195.第1195章 殺機現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513.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1244.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
78.第78章 救人如救火73.第73章 盛名之下552.第552章 造勢972.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669.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1069.第1069章 聯姻119.第119章 無價之寶1036.第1036章 越鬧越大42.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463.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1063.第1063章 公道人心319.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53.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30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979.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625.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1080.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363.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987.第987章 封公封疆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742.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46.第46章 全肉宴205.第205章 亂象初現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190.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難得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1236.第1236章 內訌602.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984.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255.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745.第745章 鄯州老卒1094.第1094章 孺慕717.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753.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708.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328.第328章 餘怒264.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661.第661章 張九齡531.第531章 君前薦宇文,花萼樓前舞717.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1046.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1091.第1091章 憤懣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83.第183章 羣情激憤,東窗事發1262.第1262章 如同笑話的推舉988.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38.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1097.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211.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694.第694章 君已陌路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780.第780章 從一而終796.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1005.第1005章 不疑346.第346章 抗爭829.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712.第712章 十銓注擬240.第240章 阿姊606.第606章 雲州集1127.第1127章 兵鋒何指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7.第7章 崑崙奴702.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1107.第1107章 狗咬狗824.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203.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1074.第1074章 血書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684.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574.第574章 不速之客1093.第1093章 出征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337.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342.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485.第485章 仁至義盡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195.第1195章 殺機現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513.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1244.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