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

來曜捋須微微一笑,點點頭面朝李嗣業,眼睛卻看着李亨沉吟道:“眼下安西軍中實缺一個蘿蔔一個坑,實在是不好安置……”

李亨表情一愣,伸手輕扶着額頭,假裝自己沒有聽到。

李嗣業依舊神情平和,腹中暗自默唸道:“後面肯定有但是。”

“但是嘛,李壯士是忠王殿下介紹的人,又人才難得,與其給你一個虛的昭武校尉,不如先做帶兵的旅率,我們安西軍中的旅是募兵,不同與朝廷中央的衛,旅率下轄當有二百餘人,李壯士,你看如何?”

李嗣業還能說什麼,這種事他本身就沒得選。

他主動單膝跪地,行軍中禮儀叉手說道:“屬下感謝都護厚愛,今後必將竭盡所能,爲大唐奮力效死。”

“好,”來曜捋須笑道:“那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本都護六天之後便要返回安西,本月二十二日辰時,你自到通化坊都亭驛門前等我,無需攜帶任何東西,空人前來便可。如果你家中有馬的話,也可以一併牽上,如果沒有,我也給你準備有馬匹。”

“多謝都護厚愛,屬下記得了。”

李嗣業想起田珍藤牧兩人,便主動對來曜說道:“來都護,屬下有兩名同伴,也願意跟隨都護到安西征戰立功,都護是否願意接納。”

“當然,本將軍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義士,你只管叫他們來,暫時跟隨着你,日後進入關西之後,他們便入你麾下。”

李嗣業聞言一喜,又叉手拜道:“屬下替他們謝謝都護!“

忠王李亨也很高興,立刻召喚僕從:“來人,給李旅率備桌酒席。”

李嗣業推辭一番,然後謝過忠王好意,跪坐在來曜都護下首,自有僕人搬來板足案和蒲團。他學着李亨的樣子端正跪坐,雙手置於膝蓋之上,看着李亨的表現,只要忠王端酒,他就端酒,忠王放下酒盞,他也放下。

來曜都護的坐姿要比忠王隨意一些,但僅僅是一些,不仔細觀察是看不出來的。老將軍久居胡地,更喜歡隨意些的胡坐,傳統禮節的跪坐實在是太不舒服,李嗣業小坐這麼一會兒,就已經雙腿痠困了。

忠王和來曜之間談論的,只是一些西域的風土人情,龜茲樂和康國舞蹈,如何婉轉動人,如何嫵媚多姿。真的難以想象,接下來的半個時辰內,確實就只是在談音樂和舞蹈,絲毫不涉及政治。

李嗣業由衷感到佩服,以李亨的這種謹慎程度,就是穿越給朱元璋當官,也絕對能夠活下來。

等到雙方之間確實沒有可談的,來曜才躬身叉手告別:“殿下,今日就不在此叨擾了,我告辭了。”

來曜既然要走,自己也沒必要留下來了,反正忠王也跟咱不熟,李嗣業正待叉手,李亨卻主動說:“李嗣業暫且留下,本王有話要與你說。”

李亨將來曜送出殿門,止步於臺階上,這是禮節,多走一步逾禮,少走一步失禮。剩下的路程由李嗣業主動與李輔國送來曜到王府外面。來都護的隨行人員從側門出,李嗣業也從側門去相送。

儘管壓根兒就不認識這些人,他還是抱拳一一施禮,來曜的親衛們微微抱拳回禮,禮多人不怪嘛。

他與李輔國返回王府,李亨已經來到偏殿中,很隨意地坐在地毯上,舞姬們在殿內轉圈舞動,樂師們依然低聲伴奏,絲毫不違和。

他伸手召喚李嗣業道:“李旅率,來請坐。”

李嗣業依舊是跪坐的姿勢,李亨卻擺了擺手說:“此處沒有外人,不必拘禮,坐的隨意一點兒。”

既然忠王發話了,李嗣業索性也一屁股坐在地上,虛心求問:“不知殿下,對臣有何吩咐。”

李亨含笑問道:“你那個做涼皮的法子,可否將步驟告知本王,我好着人抄錄下來,本王……也很喜歡這吃食。”

原來是這個,李嗣業欣然應允:“當知無不言。”

旁邊已有文書取出紙張,筆管蘸墨準備,李嗣業細細講述,文書奮筆疾書,有不懂之處耐心詢問。

抄錄完成後,李亨又囑咐了李嗣業幾句,才放他離去。

送他出門的已不是李輔國,而是一個普通的內侍,李嗣業返出王府大門,長鬆一口氣,然後離去。

……

李亨與李輔國盤膝坐在殿中,任由歌姬繚繞,兩人卻在談論太子。

“陛下如此忌諱這李嗣業,還專門託付你做中間人,把他從太子身邊弄到西域,我看太子這位置不穩了。”

“不一定。”李亨搖了搖頭說:“有張九齡張相公在朝中,他老人家恪守朝規,斷然是不會使太子易位的。”

“殿下應當有耳聞吧,今秋發生了兩樁事情,讓陛下對張九齡非常不喜,一是升張守珪任中書門下平章的事情,被張九齡否決。二是,陛下從長安前往東都的事情,張相公怕聖人鑾駕浩大,踩踏了百姓麥田禾苗,非要拖延至十月底才動身,雖然這兩樣事情,都遵循的張相公的意見,卻壞掉了陛下對他的信任。”

“張九齡這個中書令,做不長久,太子殿下沒有了張相公的庇護,怕也無法長久,我們日後,怕是必須和壽王搞好關係了。”

李亨卻搖了搖頭說道:“不行,不管是李瑛當太子,還是李瑁當太子,都跟我沒有關係。我們無需刻意去討好誰,只要小心謹慎地做自己的閒散親王,不要和他們之間的事端有任何瓜葛。”

他隨之又感嘆了一句:“太子前兩次能夠躲過惠妃娘娘等人的手段,全憑這個李嗣業在在前面運作,如今李嗣業被遣走西域,不知道太子還能堅持多久。”

李輔國把雙手塞進袖筒中,低下頭柔聲說道:“依奴婢所見,無論李嗣業在太子身邊與否,都改變不了太子的命運,他始終會敗在惠妃娘娘手裡,失掉太子之位。”

李亨擡頭思索,恍惚問道:“你是說,李嗣業纔不符實?無法助太子應對危局?”

“殿下,非也。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太子生性張揚不羈,優柔多變,他的好處是灑脫寬容,不輕易苛責下人,這對東宮衆官來說是好事情,誰攤上這樣寬厚的主家能不高興?但他耳根子軟,所以優柔,許多必須要做的事情,礙於情面卻做不出來。所以他只能用李嗣業的智,卻不能用他的慧。”

李亨仰頭問:“智與慧,這有區別嗎?”

李輔國抿嘴笑道:“殿下,這區別可大了,智只是小聰明,只能解決問題,獲一時之利。慧纔是大慧根,能得領悟列爲準繩,此生受用無窮。”

“靜忠,”

“奴婢在。”

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
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五百零二章 太過扎眼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章 突騎施勇士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中庸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祿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驚雷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食使者邀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