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

李嗣業翻身下馬,從他身旁走過,左右打量着這守捉城的佈置,只有一條主幹道,左右有幾十座版築土房,屋頂皆以茅草覆蓋,靠城牆的西北角有馬廄,裡面栓有幾十頭乾瘦的馬匹,有一個鐵匠鋪,一個小酒肆,然後就是坐北朝南的守捉使府邸草廳和連貫在一起的版築房,糧倉和草料場分佈府邸的兩側。整個守捉城的大小規模,相當於遊戲裡的新手村。

田珍和藤牧兩人跟在他的身後,兩人臉上略帶失望之色,來得時候做了最壞的打算,結果,還是被限制住了想象力。

於構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們身後,李嗣業走進草廳,擡頭望了望房樑,停住腳步問:“總共有多少人?”

“守捉使問的是總人口,還是兵員數?”

“當然是兵員。”

“共計一百六十三人。”

李嗣業點了點頭,他這個守捉使,僅相當於一個加強連的連長。

“總人數呢?”

“連同婦人,老人,剛出生的孩子,長居蔥嶺的坐商,共計五百餘人。”

呵,還兼任新手村的村長。

“今天所有兵員都到齊了嗎?”

於構猶豫片刻,才如實稟報道:“還有六人,在外面做了守捉郎尚未回來。”

“守捉郎?”李嗣業訝異地問。

於構連忙解釋道:“有幾個人大手大腳,發下來的餉錢不夠花,所以就跑到外面,受僱於商隊什麼的……”

總的來說,就是上班時間幹私活兒。

李嗣業在草廳從溜達了一圈,又到幾個土坯房中看了看。糧倉中陳米還不少,草料卻不多,不過如今已至春夏,馬匹放養即可,秋冬時節可打馬草儲備。

他擡頭注意到房樑上掛着的草繩,繩頭上打了一個個死結。

“這是什麼?”

“哦,這是繩結,記賬用的。”

“你不識字兒嗎?”

於構彷彿受到羞辱一般,連連擺手說道:“我雖未得中進士科,卻改投了明算科的科考及第,豈能不識字。”

“磧西紙張太貴,大量記賬根本買不起帳簿,所以我才用結繩的方法,出賬和入賬每個月一結,然後才記在賬本上。”

他從倉房的竹篋中取出賬冊,一張張翻開給李嗣業看,小字寫得密密麻麻,確實很節省紙張。

他們又到城中去參觀,軍漢們放下武器,就變成了守捉城的居民,舂米的舂米,鞣製皮革的鞣皮,哄孩子的哄孩子,儼然一副男耕女織的美好場景。李嗣業雖然感覺很不爽,但這纔是邊關軍人的常態,工作就是生活。他們已經犧牲了一部分自由,而且隨時準備犧牲生命,難道還能剝奪他們的生活?

李嗣業隨意觀看了一下,這些軍士們的娘子,有漢人,也有胡姬,混居在這座守捉城中,這裡其實更像是一座村莊,他們既是鄰居也是同袍。他李嗣業這堂堂的從七品上武官,管的就是這麼一個村子的人,還有方圓這幾百裡的土地。

他站在了守捉城的城頭上,突然回頭問於構:“我們這裡,上級來視察過嗎?”

“視察?”

“就是上官下訪。”

“好像有來過,十幾年前安西大都護杜暹巡視商路時來過這裡,但沒有進守捉城,只是近距離看了一眼,當時好像還說了一句話,原來這裡還有一座守捉城,應該保留下來。”

李嗣業雙手扶住了牆垛,確實太偏遠荒涼了,指望都護下來視察估計要把自己等白頭,若要指望戰功,也是絕不可能的。就算唐軍要打仗,調動的也是安西四鎮的常駐軍,與他們這邊防哨所是無關係的。

就算吐蕃膽大包天敢進攻蔥嶺,最先接敵的是鉢和州的娑勒城,而不是他蔥嶺守捉。最爲關鍵的是,他麾下這一百多六十多號人,連甲冑都不全,怎麼打仗?

他們的鐵甲都哪裡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責問甲冑這件事兒,應該安排在第二把火來放。

“病故的前守捉使皋四方葬在哪兒?”

於構伸手遙指:“就在山那邊兒,有許多土包,我們所有人將來的歸宿都在那裡。”

李嗣業肅然起敬,即刻下令道:“傳我軍令,軍中自什長往上披掛甲冑,都同我去祭拜皋公,也祭拜客死邊關的兄弟們。”

……

李嗣業三人騎馬出城,身後跟着十幾騎,分別是十六個什長,兩個隊正,這十六什中,有三什由主薄於構管理,負責後勤糧草的看守和押運,

這些人憂心忡忡地騎在馬上,他們摸不清這位新任守捉使的路數,按理說守捉城是軍官的養老地,很少有年輕人調到這裡來,李嗣業看着太年輕了,而且看上去就心氣兒高。

他們喜歡老成世故一點兒的長官,不喜歡那種有衝勁想方設法往上爬的人。俗話說,文官靠政績,武官靠死人,守捉使想要往上爬,他們就得倒黴。

兩名隊正騎馬墜在於構身後,壓低聲音悄悄問:“怎麼樣?這新任使君看上去幹勁兒十足,非常不妙啊。”

主薄於構回頭睨了兩人一眼,低聲說道:“這兒別說,等回去以後再說。”

他們來到墳場翻身下馬,這些墳堆排列也很整齊,即使入了土都要排得整整齊齊。李嗣業沒有帶紙錢,也沒有帶香,只帶了一小壇的三勒漿,拔開封泥在挨個兒澆在墳頭上。

他帶頭向這些死去的唐軍祭拜,同時悄悄回過頭來看了這些人一眼,這裡面動容的人還真不少,足以說明他們與病故守捉使皋四方的感情頗爲深厚,第一把火算是燒對了。

祭拜完成後,兩名隊正和於構主動上前來,叉手對李嗣業說道:“李守捉使今日新上任,按照咱們的慣例,應該先飲酒慶賀一番,兄弟們已經獵好了獵物,也已備好了酒,就等着使君你首肯。”

李嗣業點了點頭,嘴角含笑說道:“可以,既然是大家的一番心意,我自然領受,不過要等到夜晚。”

一行人再次回到守捉城,李嗣業自去草廳中歇息,田珍和藤牧前來時積攢的壯志豪情,已然像被一盆冷水給澆滅了。

“你看看這是什麼地方?方圓幾百裡內沒有人煙,都護府把守捉城設在這兒有什麼用?”

田珍和藤牧不明白,李嗣業說大有可爲,他哪兒來的自信心?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
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六百九十章 美人在側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入紫薇欲稱帝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七百八十二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懼怕神罰的軍隊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軍拉練對抗第一百七十章 國主爲餡,將軍爲餌第五百五十二章 教導和樂器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課與升賞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三百二十一章 恰臨上巳蘭草香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只留有用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省心的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