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這算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皇帝加封,郡王就做不了親王,也就成不了皇帝。只要現在還不是皇帝,就不能給任何人加封。

李嗣業既然要沿着大唐的體制進行運作,就必須遵守表面上的規矩,否則他扶持新君王登基的行爲整個就是笑話。

他絞盡腦汁後,突然開口笑道:“這種事情怎麼能難得住我們,既然郡王不能夠直接做皇帝,那我們就先令其父李瑱登基爲帝,再由李瑱加封他兩個兒子中的一個成爲親王,最後父傳子登基爲帝。這樣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程元振難以置信,突然失言說道:“可是李瑱已經死了呀。”

“誰說他已經死了,明明人還活着,你現在就去李瑱的藏身之處,在他下葬之前將他接到皇宮裡,再由冰塊鎮着防止其腐爛。要在十五天之內完成登基,登基之後第二天,封長子李繼玄爲太子,第三天駕崩,傳位其子完成皇位交接。

好傢伙,程元振直接驚呆,李嗣業想的這是什麼陰間辦法,連死人都能夠被他強行登位。”

“這辦法是好,只是還有一個問題,李瑱的藏身之所有幾個宗室和奴僕知曉,他們現在已經知道李瑱已死,所以用死人登基的事情還是能夠傳出去。”

李嗣業沒好氣地痛斥道:“現在還不遲,立刻就去控制局面,不要讓消息傳出去,讓所有的知情人都閉嘴。”

“喏,奴婢這就去辦。”程元振剛要轉身退出去,李嗣業突然叫住他說道:“等等,我調給你三千御林軍,務必要把這件事情辦穩妥。要知道長安遺留的人中有多少人傾向李亨,最好給我辦得乾淨利落,莫要讓此事變做醜聞。”

“喏!”

……

等到程元振帶着兵趕到李瑱藏身的宅邸時,幾個宗室子弟已經把李瑱裝進了棺材裡,差點就蓋棺釘釘了。

他立刻命令士兵們把他從棺材裡擡出來,直接穿斂上皇帝的禮服,又將兩個披麻戴孝的兒子一併帶走。

在場的親屬和下人們還沒反應過來,他們不知道叛賊搶李瑱的屍體做什麼。程元振卻笑眯眯地說道:“本來這件事情我希望你們保密,但咱家怎麼能夠管得住你們的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們永遠都不說話。”

程元振話音落下便殘忍地揮動了手掌,御林軍的兵卒們端平了擘張弩對準他們拋射出箭矢,然後抽出橫刀對宅子裡的所有人進行了殘忍滅口,連幾歲的孩童和婦人都沒有放過。

他雙手捅在袖子裡眼角含笑,紅色的血液流淌到他的腳邊,連忙後退兩步站在臺階上,又高聲指揮着下令道:“所有人都把現場給清理乾淨,屍體暗中轉移不要被發現,宅子裡打掃乾淨不要留下血跡。”

他命人將宅子中所有人滅口後並未善罷甘休,又派人暗中潛伏下來,但凡有進入宅邸的人都抓起來秘密拷問,力求做到絕對無漏網之魚。

李瑱的屍體被裝進了皇輦,連夜送進了太極宮中。程元振特意從掖庭宮招來幾個犯罪的奴婢,命他們戴罪立功伺候新皇帝。

當晚宮女們在殿中瑟瑟發抖,因爲躺在龍牀上的是個臉色青黑的屍體,聽說這位恆王殿下還是上吊死掉的,會不會半夜詐屍變爲厲鬼,取了她們這些可憐宮僕們的性命。

李瑱的屍體在太極宮中停放了六七天,程元振特地命人從皇宮中的冰窖中取出冰塊來進行保鮮,但如此也不能阻止屍體的衰敗過程,皮膚上已經出現了青黑色的斑點。

程元振將情況上報給李嗣業,李嗣業最終拍板,決定把登基的時間提前三天,命程元振做出周密的安排。

登基的前一天夜裡,程元振帶領十幾名心腹太監進入太極宮甘露殿中,給“皇帝”的屍體穿上了袞冕的禮服,又命人給李瑱的屍體化妝,塗抹鉛粉遮蓋屍斑,將青色的嘴脣塗作紅色。化了妝之後看上去更可怕,別說宮女,就連小太監站在身邊都瑟瑟發抖。

登基大典還有一個很大的難題,那就是皇帝要步行到太廟祭祖,然後親自登上大明宮宣政殿接受羣臣朝賀,這些事情都不是一具屍體能夠辦到的。程元振於是又屁顛地跑過去求問李嗣業該怎麼辦。

“這種事情都能把你難住,就以李瑱的名義先下一封詔書,說朕身體欠安,登基大典一切從簡。等到登基的時候能乘坐皇輦就乘皇輦,需要走路的地方,就找兩個身材粗壯有力的宮女架着他走,趕緊把這件事情給辦好了。”

……

登基大典如常召開,被李嗣業脅迫而來的文武百官站在宣政殿前的廣場上,由於事情的特殊性,只有李嗣業、徐賓、燕小四和程元振少數幾個人能接觸到“皇帝”,其餘大臣都只能遠遠地看着。

最後登上宣政殿的這一段旅途堪稱破費周折,五六個宮女輪換地架着皇帝的屍體往龍首道上方坡道挪動,累得他們滿頭大汗。當然這還不是最難受的,由於陽光直射溫度變高,李瑱被龍袍裹得嚴實的屍體發出了難聞的臭味,嗆得她們眼淚直流。

她們好不容易將“皇帝”扶到了大殿之上,面朝羣臣站立。李嗣業作爲第一功臣站在距離“他”幾丈遠的地方,帶領文武百官一起做戲。

“恭賀吾皇繼承大統,祝皇上江山永固,千秋萬歲!”

李嗣業帶領羣臣跳起拜舞,隨後跪地叉手拜伏。

然而站立在那裡的“皇帝”發不出任何聲音,程元振早就有了應對的辦法,捏着鼻子把耳朵湊到“皇帝”嘴邊,然後扯開圓潤的嗓子高聲喊道:“陛下說,衆卿平身。”

大臣們順從地站起來,他們望着上面那個機械如殭屍站立的皇帝,心情十分複雜。很快他們又聽到太監在上面喊:“朕身體有恙,登基大典就此結束,退朝吧。”

等把所有大臣打發走後,李嗣業和程元振把李瑱又弄回到太極宮甘露殿內,繼續用冰塊鎮着。

第二日,他們以皇帝的名義發下聖旨封李瑱的兩個兒子分別爲英王和義王。等到三天之後,程元振對外宣佈皇帝駕崩,臨終前寫下詔書,將皇位傳給英王李繼玄,改年號爲元朔,此時爲李亨乾元二年,李繼玄元朔元年。於是李嗣業他們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第二場登基大典,兩次前前後後一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把這個傀儡朝廷堂而皇之地立了起來。

新皇登基後不久,開始封賞安定關中的功臣。李嗣業已經官拜太尉,封爵西涼王,新皇帝又加封他爲最爲顯赫的一字王,由於他出身關中三原,又常年在隴右道的安西、北庭河西擔任節度使,爲其主要勢力範圍所在地。按照先秦時期《尚書·禹貢》對九州的劃分,隴右道和京兆府被稱之爲雍州,按照以古爲貴的說法,李嗣業被封爲雍王。特賜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參贊不名的特權,又被賜給了九錫。

所有人都明白這樣的封賞意義重大,對李嗣業來說又毫無意義,這一切只是李嗣業一人的獨角戲,無論皇帝,還是滿朝文武,都不過是他手中的提線木偶。

在李嗣業的授意下,李繼玄封他最爲倚重的段秀實和燕小四、田珍、白孝德四人分別爲郡王,幼子李旭爲雍王世子,李崇豹爲上黨郡王。其餘將領如趙崇玼、臧希液,王滔,阿史那啜律爲郡公,還有許多燕軍舊臣降將,如嚴莊、高尚、崔乾佑等人,還有朝廷降臣如程元振、郭晞、李光弼等人,都被封爲了縣公,其餘各軍將領都封了大大小小的爵位。這樣纔算是跟隨他多年征戰將士們的一個安慰和報酬。

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
第八百八十六章 可汗要做老丈人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酒醉入幕賓(感謝長江的盡頭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石城宣調令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從父子同出徵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二百二十七章 活捉到舌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零七章 財帛動人心(感謝king-kang飄紅打賞)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七百三十九章 玉環香消玉殞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對峙,最好的結果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九百零七章 權力的糾紛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訪疏勒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二百五十三章 舊友新人共歡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