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

李世民並不知道的是,楊天保的投入並非沒有收穫,當時楊天保作爲雲中都督府最大的財主,提供了這些物資以及先期投入。可是在秋收之後,這些百姓把糧食按照市價,賣給了楊天保。

楊天保轉手又高出兩成的價格買給了徽州商人張紹文,將雲中之糧運往定襄、河北各地販賣。

雖然最終楊天保所賺的不多,卻收穫了良好的口碑,哪怕到了現在,楊天保的名氣在雲中依舊是萬家生佛。

“呵呵……”魏徵笑了起來,緩緩說道:“雲侯一番美意,只怕要付之東流了。陛下,此舉萬萬不可,朝廷若許以兩成利,州府就敢收三成,縣衙就敢收四成,五成,最終也會淪爲害民之政。”

李世民沉默了,魏徵所說的不錯。

朝廷的租庸調製已經明文規定,一丁一年繳糧兩石,百畝田約合每畝兩升,這個糧食是最終上繳國庫的糧食,除了糧食縮水,蟲蛀、以及路途上的損耗,這本身就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然而,國庫的糧秣沒少,其中的胥吏和各級官府上下其手,貪污了多少,李世民只是假裝不知。

事實上關中百姓每年上繳納的糧稅不會低於三石,至於其他偏遠地區,稅只會更重,絕對不會底。

楊天保倒是沒有反駁,因爲魏徵所說的是事實。至於法律嚴懲,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朱元彰制定貪污六十兩紋銀就要剝皮充草,也沒有斬斷那些貪污官員的貪腐之手。

黃金是黃的,白銀是白的,人的眼珠子卻是紅的,制定相關法律,根本就無法度絕這個問題。

事實上,任何事情,要想依靠一道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那麼世界上就沒有罪犯了。

李世民有些失望,可是看着楊天保卻毫無擔心的樣子,而是成竹在胸,似乎有些明悟。

果不其然,楊天保笑道:“魏相真知灼見,明見萬里,某的這個辦法,其實就是給農民一點福利,給他們一點出路,有了銀行借給他們的錢,他們就不用去借高利貸,避免破產,也可以給自己增加一點耕具、比如鐵質曲江犁。!”

說到這裡,楊天保蹲下來,拿着一支筆,不過硯臺裡早已經沒有墨水了,這個時候,李婉寧非常乖巧的爲楊天保添加水,緩緩研磨。

楊天保拿着筆蘸了墨水,然後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個扭曲的圓。

楊天保指着這個大圓圈道:“這個大餅表示土地。”

接着,他的筆鋒一畫,對半劃開,“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兩戶人分這塊地,可以看出,他們根本就耕不過來,分三年輪耕都沒問題,要交稅就更輕鬆了。別說每畝地收三升稅,就算收他們一斗,他們也交得起,還可以過得非常滋潤,就像咱們眼下的大唐。”

李世民與魏徵對望一眼,楊天保說的又是實情。

皇帝並非深居宮,對民間一無所知,至少他清楚,有的地方稅重,雜稅如毛,平均每戶要將收入的三分之一交出來當稅。然而,他們依舊沒有任何怨言。

相對於隋末唐初的戰亂而言,哪怕用三分之一的收入,換來的太平日子,他們依舊心甘情願意碰。

楊天保再一畫,大餅變成了四份,說道:“但他們終歸是要生孩子的,他們的孩子終歸是會成家立業的,既然成家立業了,肯定得有一份田地,我按他們一人生兩個孩子來分吧,這個大餅被分成了四份,小了點,但對於他們來說仍然有富餘。”

再連畫幾次,大餅變成了十幾塊,楊天保說道:“再過二十年,這四戶人家的孩子也長大了,也要分田地了,他們把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再次進行劃分……看,現在土地剛好夠用,每人都有一塊,不會有浪費,而土地的產出交完稅後還足以讓他們過上溫飽的生活,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爲盛世。”

“是的,一個從亂世走過來的國家,只要不出大亂子,哪怕國君再怎麼無能,經過三四代人的努力,也能迎來一個盛世。”

李世民和魏徵屈着手指頭一算,盯着那個被畫得亂七八糟的大餅的目光頓時就不對了:隋朝從立國到達到國力的頂峰,剛好用了一代人!但是隋朝的情況不同,因爲楊堅是篡位而立,沒有像隋末唐初一樣打了十幾年。

準確的算起來,隋朝是承襲北周的餘蔭,從北周武帝宇文邕消滅北齊,統一北方,再往下推從隋朝開國到富甲天下,也剛好用了五六十年,正好是三代人的時間,再往上推……西晉是曹魏的延續,從魏文帝建立魏朝,再到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年間,國力達到巔峰,也是五六十年,西漢文帝,國力巔峰,別推了,哪個朝代都是一樣的!

中華民族一直在這樣一個怪圈裡打着轉,兩千多年以來,一直都是如此。我們在任何時期,都是可以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國力達到巔峰,然後各種矛盾爆發,最終湮滅一切,從零開始。

楊天保拿着筆在紙上隨意的畫着,直到這個圓變得一圈烏黑,他接着說道:“盛世一大壞處就是物產豐饒,國泰民安,老百姓可以放心的繁衍後代,所以人口飛快的增長。可人口是需要土地作支撐的,而一個國家的土地又有限,有限的人口供養無限增長的人口,誰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呢,當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所能容納的極限之後,盛世也就化作過眼雲煙了,隨之而來的,是亂世。越來越多的人口爲了爭奪越來越少的土地明爭暗鬥,想不亂都不行,如果這個時候再來幾場大規模天災或者戰爭,可以說,這個國家死定了。”

李世民的臉變得煞白。

根據隋朝大業年間的統計,到了大業五年,全國人口共計九百零七萬戶,事實上這不包括各大家庭的部曲、佃戶以及蔭匿的人口,如果算上這些人口,隋朝當時應該不低於八千人口。然而,直到現在貞觀朝才百二百九十二萬戶,人口不足兩千萬,算上部曲和蔭匿的人口,不及隋朝時期的三分之一。

魏徵的手也哆嗦起來。這只是一個思路問題,他們以有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只是以爲隋朝是隋文帝楊堅君明臣堅,親手締造的聖世。然而,隋文帝也濫殺,好殺,大殺四方,可是他還是締造了一代盛世。

楊天保接着解釋道:“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事實上,這種狀態是不可能發生的。土地不可能無限的分割,直到無法再供養那麼多人口。富人會大肆置辦地產,失去土地的人要麼成爲農奴,要麼流離失所,越往後土地兼併就越厲害。比如說原漢王李元昌吧,他名下的田產就多達二十六萬九千多畝之多,而這些田地本來可以供養數千戶上萬百姓的土地,全拿來供養他這一家一姓了最要命的是,他是勳貴,又是世族,還是不用交稅的。”

魏徵和李世民的目光在空中一碰,誰也沒有說話。

“國家沒有稅收無法運行,怎麼辦?只好往那些農民身上收稅了。他們的土地越來越少,賦稅卻越來越沉重,最後,他們也失去了土地,那些土地要麼拋荒了,要麼被像李元昌勳貴或者世族門閥、豪門大戶給兼併了。

不管是哪種情況,國家都永遠地失去了這份稅收。隨着土地兼併,國家的稅源日益枯萎,財政入不敷出,但要做的事情卻一件都沒有少,長此以往,這個國家必定完蛋。

“伴隨帝國崩潰的,永遠是血流成河的戰爭,而戰爭必將吞噬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大家瘋了似的殺啊殺,殺啊殺,一直殺到千里無人煙,一直殺到人口減少到這片土地可以承受的甚至還有大量荒地的地步,戰爭結束了。”

楊天保伸手往圓圈中心一抹,抓起這張畫得亂七八糟的白紙,重新拿起一張紙,然後在上面畫出一個圓圈。

楊天保笑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然後,在李世民和魏徵越來越慘白的臉色中,他拿起筆往圓圈對半一畫,將它一分爲二,“現在人很少了,又可以兩個人分一個大餅,吃一塊扔一塊了。”

魏徵身體狠狠一顫,聲音沙啞:“然後再過三四代人,盛世就開始了?”

楊天保指着李世民道::“對。陛下一定會開創一個盛世。”

李世民神情驚駭,手微微發抖:“接着,由於國泰民安,物資充裕,人口飛速增加,一直遞增到土地無法容納的地步,然後,亂世來臨了?”

楊天保嘆了一口氣:“恭喜你,你終於明白了。所謂的盛世,不過是人口數量與土地承受能力達到均衡的一個時期而已,與君王賢明與否無關。只要人口增長的速度不超過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那就是盛世,而反過來,一旦人口數量超過了土地承受能力的極限,有限的土地再也養不活那麼多人了,就只好來一場人爲的大滅絕,將人口數量強行削減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相當於系統清零,重新來過。幾千年來,全世界都在重複着這個過程,不同的是我們大亂之後總是能大治,而有的地方大亂之後就是沒完沒了的亂,持續上千年都不消停而已。”

魏徵細細回想一下自己讀過的史書,或者把各個朝代的戶口增長和稅收增減按照建國、強盛、滅亡的不同時間段一一列出來,再細細比照,越比照就越是驚駭,手不停的發抖,都寫不下去了。

最後,魏徵連聲音都在顫抖:“真是一道魔咒啊!”

楊天保嘿嘿一笑:“怎麼樣,你們還在期待盛世嗎?盛世就這麼簡單,把八成的人口弄死,留下兩成繁衍生息,過上三四代人,就又是一個盛世了!”

李世民有些失態了,作爲一個皇帝,他最想做到的是李氏皇朝可以延續萬萬年,而不是三四代之後,就會土崩瓦解,天下大亂,作爲皇族子弟,下場自然是悽慘的。

李世民高聲尖叫道:“不,這道魔咒是可以打破的!你也說了,民不加賦而國用饒!是的,這個魔咒是可以打破的,不管是盛世還是末世,問題根子都在土地身上!如果我們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如果我們能夠讓那些富人也和窮人一樣納稅,甚至讓富人承擔更多的賦稅;或者……如果能一直開疆闢土,讓土地隨着人口的增長而增長,保證耕者有其田,家家戶戶都有餘糧,有肉吃,那麼,這道魔咒就失效了,那該死的末世就永遠都不會到來了!”

楊天保望着李世民的目光有些欣慰。

能讓李世民不那麼自滿,驕傲自大,不要給李唐皇朝埋下亡國的根源,這個天下還可以救。

楊天保是一個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他看得更遠,看得更爲清楚,在古代歷史當中,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曾經輝煌的唐朝,因爲在這個朝代當中,展示出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時刻,而且高度開放的思想,也讓很多的女性感覺到真實的幸福。唐朝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富貴,而且裡面的人物穿着也顯得十分時尚。唐朝也維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遺憾的是它最終還是結束了。

對於唐朝的滅亡,很多人會覺得惋惜和遺憾,但是更加讓人感興趣的是:它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爲什麼一個曾經輝煌的皇朝,不論是財富還是軍事實力都讓人敬畏的皇朝,會突然之間就滅亡了,讓很多的人都在對它滅亡的原因感到疑惑。其實它滅亡的原因就是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和親。

如果沒有李世民執意與吐蕃和親,那麼文成公主不會帶走大量文獻資料,大量僕從,從而彌補了吐蕃王朝農業方面的短板,然而,吐蕃強盛以後,就開始與唐朝展開長期的戰爭,而佔據高原優勢的吐蕃。總會立於不敗之地,因爲唐軍將士無法適應高原反應,只要吐蕃人打不過唐軍,往高原上一撤退,唐軍就抓瞎了。

在綿延整個唐朝的對立戰爭中,終於耗盡了唐朝的國力,朝廷沒有能力養活龐大的府兵部隊,從而任用胡人,最終釀成安史之亂。

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一七八章代替拜堂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九十五章秦王府的二代們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第一五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第六十三章非富既貴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五十八章結親王珪第一五零章匆匆驚鴻一瞥第一三四章凌敬的帝王術第一百章癡情總被無情誤第一四二章皇帝不是這麼當的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一七三章竟標與離間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六十二章巨大的包袱(爲掌門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十三章讓他進宮(爲戮胡1成我名萬賞加更)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七五章謀算執失思力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三二三章後院失火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一八八章必須給我一個公道第九十八章總得有個說法吧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七十五章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零二章政治聯姻只有利益第六十二章巨大的包袱(爲掌門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二五四章徽商的饕餮盛宴第二二四章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一二一章連夜進軍第一四七章尚公主的苦惱第一九九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七章煞費苦心第二十六章奉命搶地盤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三三八章你太讓我失望了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二五七章薛瑤的產前憂鬱症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二零七章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六九章可以母儀天下的女人第一五五章趁他病要他病第二十三章讓他進宮(爲戮胡1成我名萬賞加更)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四章被盯上了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三一二章李世民的野望(上)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二四九章朕拿太極殿作質押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二十九章店我要錢不會出(爲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第八十六章暗夜驚魂(求訂閱)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二九四章松贊干布的煩惱第一三六章良心帶來的財富第二九二章爛泥扶不上牆(續)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二四章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一四九章皇帝也不能隨意用強第二五九章有條件公開官員財產第二二零章武氏要臉楊氏不要臉了嗎第九十九章是不是很失望第一五二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第二一二章辦砸了給我去北海放羊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二一二章辦砸了給我去北海放羊第一零二章政治聯姻只有利益第二一六章誰的面子也不給第二五四章徽商的饕餮盛宴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一五六章直轉而下絕望第四十六章舵爺被打哭了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一七一章古代經濟戰爭第二零四章丟人丟到姥姥家了第九十三章捆綁式經營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一二八章頡利最後的底氣
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一七八章代替拜堂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九十五章秦王府的二代們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第一五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第六十三章非富既貴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看我傻嗎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五十八章結親王珪第一五零章匆匆驚鴻一瞥第一三四章凌敬的帝王術第一百章癡情總被無情誤第一四二章皇帝不是這麼當的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五十九章砸場子的人來了第一七三章竟標與離間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六十二章巨大的包袱(爲掌門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三一一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十三章讓他進宮(爲戮胡1成我名萬賞加更)第二五三章良心帶來的商機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七五章謀算執失思力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三二三章後院失火第二七七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一八八章必須給我一個公道第九十八章總得有個說法吧第二八六章河源軍攻略之掌握全局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七十五章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一三二章突厥被滅國了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零二章政治聯姻只有利益第六十二章巨大的包袱(爲掌門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二五四章徽商的饕餮盛宴第二二四章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一二一章連夜進軍第一四七章尚公主的苦惱第一九九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七章煞費苦心第二十六章奉命搶地盤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三三八章你太讓我失望了第一章活着真好第二五七章薛瑤的產前憂鬱症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二零七章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六九章可以母儀天下的女人第一五五章趁他病要他病第二十三章讓他進宮(爲戮胡1成我名萬賞加更)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三一零章政客的腦回路不一樣第四章被盯上了第七十九章邸抄上的秘密第三一二章李世民的野望(上)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二四九章朕拿太極殿作質押第二二三章撿到寶了第二十五章騎虎難下第二十九章店我要錢不會出(爲炸鍋皮皮蝦萬賞加更)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第八十六章暗夜驚魂(求訂閱)第一九二章爲官之道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二九四章松贊干布的煩惱第一三六章良心帶來的財富第二九二章爛泥扶不上牆(續)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二四章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一四九章皇帝也不能隨意用強第二五九章有條件公開官員財產第二二零章武氏要臉楊氏不要臉了嗎第九十九章是不是很失望第一五二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第二一二章辦砸了給我去北海放羊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三零三章中計第二一二章辦砸了給我去北海放羊第一零二章政治聯姻只有利益第二一六章誰的面子也不給第二五四章徽商的饕餮盛宴第一九四章明崇法你的事發了第一五六章直轉而下絕望第四十六章舵爺被打哭了第三二八章吐蕃的末日(上)第二六六章一不小心放出的資本巨獸第一七一章古代經濟戰爭第二零四章丟人丟到姥姥家了第九十三章捆綁式經營第二四五章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第一二八章頡利最後的底氣